退出閱讀

汴京小麵館

作者:松雪酥
汴京小麵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19章 菠菜餃子

第019章 菠菜餃子

從古至今,這房價果然都令人頭痛。
顧家後院只有顧嬸娘一人在,顧屠蘇正在酒鋪子里忙活兒,至於顧叔,沈渺回來這幾日都還沒見過,聽聞他大部分時日都在城外顧家租用的酒窖忙活釀酒,早出晚歸的,是顧家最辛勞的人。
現在沈家只是院牆、灶房收拾好了,正房、廂房還有庫房、柴房都燒得精光,只剩架子了,壘牆的那天順勢推倒了,如今還是一片空地呢。
顧嬸娘這才沒有客氣推辭了,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出來一看,笑道:「你這角子包得倒是新奇,不僅青翠,還像個金元寶呢!」
「真不愧是庖廚的閨女兒啊,這是天生會燒飯。」顧嬸娘喃喃自語,宋人每逢冬至與新年家家戶戶都會包角子,顧嬸娘自然也會,但卻從沒吃過這樣滋味清甜爽口的角子,不僅香,還不佔肚子,吃了還讓人想吃。
但濟哥兒和湘姐兒實在都不需要減肥,沈渺也喜歡吃口感比較好的,不然拉嗓子!
等沈渺走了,顧嬸娘便捏了一枚胖角子咬了一口,那新奇的口感頓時讓她感到驚喜:一咬進去,角子皮帶著菠薐菜的香味,厚薄正好,面的香、白菘的甜與雞蛋碎的香混合,還夾雜了些細碎的胡甘荀,竟比肉餡兒還鮮美,吃起來十分清香,還不膩口,顧嬸娘站在桌邊,一不留神便吃完了三個。
「不破費,是白菘雞蛋餡的,滋味清淡,還怕嬸娘嫌棄呢。」沈渺笑著將餃子放在後院的桌上,「自打我回來,嬸https://m.hetubook.com•com娘日日幫襯,我怎能不知禮呢?如今家中艱難,唯有吃食能謝您,您也嘗嘗我的手藝。」
她如今還剩二十貫左右的積蓄,當時她也問過楊老漢了,要重新造這幾間房子,這二十貫恐怕要全搭進去,甚至還得再貼二十貫。這還是最普通木樑房的造價,若想造石磚房或青磚石瓦房,得六十貫到百貫。
沈渺看著這兩兄妹為了一個餃子吵架還有些新奇呢!這倆孩子在她身邊四五日了,除了濟哥兒開頭有些犯倔,之後便一直搶著幹活,不讓人操心,乖得不得了。看來現在她給濟哥兒、湘姐兒的安全感足夠多了,這倆孩子都會在她面前撒嬌了!
但她還是戀戀不捨地停了手,沒敢多吃,仍舊吃自個那寡淡無味的小米粥,反倒將整盤角子都端到灶房上溫著,心想著,等自家官人從酒窖忙活回來,一家子聚再一塊兒吃。
湘姐兒一聽便把頭搖成了撥浪鼓:「沒吃過,要吃!」
最後便是她的絕活:連擀麵杖都不用,撒一些麵粉防沾黏后,她將十幾個小劑子微微壓扁后,便疊在一起,一手轉一手捏,翻個面再轉兩圈,沒一會兒便同時擀出來十幾張又圓又薄的餃子皮。
沈渺回了自個家,湘姐兒都吃得臉頰上都沾上了白菜絲兒,濟哥兒正攔著她吃下一個,用筷子將她夾的角子打回盤子里,皺眉道:「你都吃了十二個了,不許吃了,肚皮兒別撐破了https://m.hetubook.com.com!」
她已經打算好了,每日一大早出攤兒,午間睡一覺,午後便預備明早的,等小攤車與土窯都造好了,她便能烤幾窯麵包,晚市也出攤賣了。
「嬸娘嘗嘗,我便先回去了。」沈渺禮到便作勢告辭。
不過這簡直是痴人說夢了。
再洗菠菜,切成絲,用石臼搗出汁子。
然後又給他倆派發任務:「你們吃飽了吧?那去李嬸娘家找她家李狗兒玩去,順道幫阿姊問問李嬸娘,哪家的集上,小雞小鴨賣的便宜又好?咱們等到了初一十五的大集,也買幾隻養養。」
濟哥兒那頭麥粉也吹得差不多了,沈渺便將翠綠翠綠的菠菜汁倒進麵粉里,之後工序便與尋常餃子一樣,加水、揉面、醒面,最後將醒好的麵糰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
顧嬸娘正在灶房裡熱粥,聽聞沈渺說明來意后,連連擺手:「你們三個支撐門戶不容易,別破費了。」
沈渺也想養幾隻雞下蛋吃,還想抱兩隻狗崽來看家護院。畢竟她家只有女人和孩子,雖然院牆和門都修好了,但還是怕有歪心思的人打她家的主意。
***
沈渺便湊趣兒說:「這是取個好寓意,日日掙元寶,您說是不是?」
今兒借了人家的車,得還禮答謝。
她真是太喜歡阿姊了。
濟哥兒被她氣得呀,直咬牙根。
沈渺是個身邊沒點積蓄會恐慌的人,所以決定還是不要太急,她再攢攢錢,到時候一次性把這後堂的三間房都修好和-圖-書了,這湯餅鋪子就能重新開業了。
湘姐兒還不肯,見沈渺回來嘴一扁就要哭,從凳子上跳下來,噔噔噔就跑過來,拉著沈渺的裙子控訴濟哥兒不許她吃角子,是個天底下最壞的阿兄!
自打阿姊回來,她倒是有了靠山了,成日里撒嬌!
但也做不到後世那樣精細,後世還能將麵粉分成不同的麵粉等級,如果宋朝也能有磨面機就好了,這樣做出來的麵食將變成真正的美味。
沒一會兒湘姐兒和濟哥兒便回來了,一齊說:「李嬸娘說了,阿姊若是不嫌棄,她家有剛下的兩窩雞崽兒,有花毛的、有黑毛的,還有白毛的,都養得很健壯,可以便宜賣給阿姊,就不必往外頭買去了。」
沈渺其實打的就是這主意,當即便兩三口吃完嘴裏的餃子,一抹嘴站起來:「那敢情好,我隨你們倆過去挑。」
一邊包餃子時便一邊燒水,等餃子包好,在水還沒開的時候便投餃子。
沈渺這回煮了不少的餃子,六七十個左右,家裡沒有肉了,因此餃子餡里大部分都是胡蘿蔔和白菜,但她嘗了嘗,味道還是很不錯的,便分出一半來,用盤子裝好,趁熱送到顧嬸娘家裡。
煮餃子也是需要技巧的,在水裡加一點兒鹽,還要注意火候,所謂「開蓋煮皮,蓋蓋煮餡」,中途要加三次涼水,這樣餃子皮便不會煮破了,沒一會兒,一大鍋包得胖乎乎圓滾滾的元寶形餃子便出鍋了。
這一連串真功夫看得湘姐兒眼珠都發直了,她最近愛上了趴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灶台邊看沈渺幹活兒,沈渺做飯又快又好,動作從沒有拖泥帶水的,每一道工序下來,還會順手擦一下灶台,收拾一下碗碟,於是檯面上也永遠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好嘞,你們倆過來幫阿姊篩麥粉,阿姊先調餡,咱們一會兒便能吃上了!」沈渺便颳了刮她鼻子,先起身去灶房切菘菜。
宋朝的餃子喜歡捏成三角尖尖的三角體,像個彎彎的月牙,這也是「角子」這名字的來源,像沈渺這樣胖乎乎兩頭翹的倒稀奇。
之後便將白菘、雞蛋、胡蘿蔔、蔥姜全都放入大碗中,加入鹽、五香粉、油、醬油拌勻,這餃子餡便調好了。
湘姐兒眯起眼,感受著大鐵鍋里餃子在水裡翻滾冒出來的熱氣,熱氣撲在臉上,濕濕熱熱的,阿姊忙中抽空,還順手掏出身上的手絹,彎下腰給她擦了擦臉,她便在這樣滿是木柴燃燒的溫暖中,輕輕摟住了阿姊的腰。
最後她選擇在兄妹倆中間和稀泥:「湘姐兒,阿兄是為你著想,你可不能這樣說他,你這個歲數,吃十二個大餃子已算多了!等會晚上積了食,你就知曉疼了!濟哥兒,你初心是好的,但妹妹還小,往後你與她說話要慢慢說,若一味凶、發脾氣,誰也不喜歡呀,你說是不是?」
沈渺只覺著認真嚴肅的濟哥兒和鼓起臉叉腰的湘姐兒都很好笑。
所以她會讓濟哥兒用石臼將麥子再舂細一點兒,再用篩子過兩遍,但這樣一般也過濾不幹凈,還需要把麥粉再放在一個竹編m.hetubook.com.com的簸箕里,兩手拿起簸箕,慢慢往空中顛,麩皮比麥粉更輕,就會隨風飄出去,這樣做出來的精白面便口感細膩了。
沈渺自嘲地笑笑,將白菘洗凈切碎,用鹽腌上。趁腌白菜的功夫,她將雞蛋煎成嫩嫩的,切碎,再將胡蘿蔔與蔥姜一併切成碎丁。
顧嬸娘被逗笑了:「你如今這嘴比以前長進多了!」
宋人將餃子喚作「角兒、角子」,州橋便有家極有名氣的燥肉雙下角子,每日都客滿盈門,聽聞連官家也曾使喚內侍出來買過。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她隨手拿了個藤編筐,便跟著數著腳步走路的濟哥兒與蹦蹦跳跳的湘姐兒一起去了李嬸娘家,李嬸娘正坐在自家小院里納鞋底。見沈渺來了,往在院子里悠然閑逛的母雞與身後一串小雞崽努了努嘴:「你自個挑吧!」
不過,竟然是為了吃而鬧脾氣。
濟哥兒給湘姐兒穿完了鞋子,便抬著小板凳過來了。沈渺為節省開支一直買的麥粉是只經過石磨磨細,過篩了土塊和小石子的,這樣的白面裡帶有許多麥麩,看起來黑黑的,口感不好,但在後世科學的角度來說,麥麩其實很營養還減脂。
李嬸娘家在沈家往後數兩三家,她夫家李挑子是鋦碗匠,專門挑著風箱和小爐子、板凳與鎚子之類的工具,叮噹當走街串巷地吆喝,家裡的鋪子也賣些鍋碗瓢盆之類的,李嬸娘則是養雞鴨的好手,數她家後院養的動物多,有雞鴨還有兔子,沈渺住了這幾日,每日都能聽見她家那幾隻大公雞飛上圍牆,引吭高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