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二次世界大戰間諜秘史

作者:陳渠蘭
二次世界大戰間諜秘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六、美國和美國海軍對於它們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宣戰和正式處於戰爭狀態之前那幾年的參戰採取什麼態度?

十六、美國和美國海軍對於它們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宣戰和正式處於戰爭狀態之前那幾年的參戰採取什麼態度?

出於這一原因,美國在一九三七年頒布了中立法,規定禁止向各交戰國輸出戰爭物資和給予貸款,並禁止美國船隻和公民前往各交戰國的戰爭海域。
對此,邱吉爾在他的回憶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卷第三百五十八頁上寫道:「向英國提供五十艘軍艦是美國的一種果斷的非中立行為。按歷史慣例,這種行為可能為德國政府提供對美宣戰的理由。總統認為,這並不危險,而我對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來解決許多困難問題並不寄予希望。希特勒的利益所在——同時也是他的手法——是逐個地打倒他的對手。他在幹掉英國之前,最不希望捲入一場同美國的戰爭中去。儘管如此,美國向英國提供驅逐艦一舉,顯然使得美國更接近我們從而更接近戰爭。這是美國在大西洋的一系列日益非中立行動的第一步,這些行動對我們特別有利。這樣,美國從中立過渡到『不參戰』這一變化就顯示了出來,而希特勒對此卻難以公開表示憤懣。但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的這種行動意味著什麼。」
「如果美國再不擴充軍備,而德國接管或粉碎了英法海軍的話,德國就一定能夠重演『火炬戰役』,而海軍上將鄧尼茨也許會成為統治美國的納粹行政長官而不會是第二個元首了!」
由此可見,德國潛艇想盡量避免同美國發生衝突。
但是,與控告者的願望相反,儘管我們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由於我們的盟友日本參戰而對美國宣戰,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卻提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德國對美國發動了一場進攻戰。在最後一場美德戰爭中,進攻者毫無疑義地正是美國。
但是,情況卻發生了急遽的變化,一九四一年九月四日,美國驅逐艦「格里爾號」和德國潛艇之間發生了一起意外衝突事件。美國歷史學家威廉.L.蘭格和S.埃弗雷特.格利森在他們的著作《世界危機和美國外交政策》中的《一九四〇~一九四一年的不宣而戰》這一卷的第七百四十三頁上提到了這件事(書名本身就說明了許多問題!):「『格里爾號』事件的真相,簡單地說,是這樣的:美國的一艘驅逐艦載著旅客和郵件駛往冰島,這時,一艘英國巡邏艇通知它說,有一艘納粹潛艇潛伏在前面十浬處。於是,『格里爾號』偵察到了這艘潛艇,跟蹤了達數小時之久,與此同時,它與潛艇保持一定的距離並發出無線電報。潛艇指揮官迫不得已,終於發射了兩枚魚雷,都未命中。驅逐艦放了兩枚深水炸彈來回敬,結果情況不明。這一起意外的衝突事件發生在離冰島約一百七十五浬處即德國人宣佈為戰區的區域內,而距離美國軍艦受命進攻和消滅水上作戰的艦艇的活動區還有一大段路程。『格里爾號』指揮官在潛艇發射魚雷後作出的反應是理所當然,無可指責的。但另一方面,有關這次事件的消息在美國官方和私下場合所引起的憤懣情緒卻是很難理解的。請想一想,當『格里爾號』發現了潛艇,緊緊地跟蹤了數小時,並通過情報使英國飛機便於進行攻擊,而面臨死亡的人們最終卻不對他們的跟蹤者進行抵抗,豈非咄咄怪事!」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歲月中,美國人民的態度卻迥然不同。他們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願再次陷入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經陷入過的那種騎虎難下的困境,因此,他們希望今後在其他一些國家之間進行的戰爭中,完全保持中立。
但是,德國政策的原則,仍然是避免與美國發生任何進一步的戰爭衝突。儘管羅斯福發佈了新的「開火令」,我在前面已經提到的相應地限制德國潛艇的命令依舊不變。
這就是當時美國人民的願望。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當德英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就按照上述中立法再次明確禁止美國船隻和公民前往英國周圍海域的歐洲戰區。
與此同時,美國直接承擔起了對往返於美國和冰島之間的「美國船隻和願意加入美國護航隊的任何國家的這種船隻」的護航任務。美國的這種狡猾的措施,規定了——儘管沒有明說——僅僅對英國船隻而絕不是對德國船隻提供保護,因為德國船隻顯然沒有能力從海上駛往那兒去「加入」相應的護航隊。
對此,蘭格和格利森這兩位美國歷史學家在上述歷史著作中寫道:「令人奇怪的不是擊沉一些美國船隻而是沒有擊沉更多的美國船隻。」
「五、目前,英國被閃電戰擊潰的危險已大為減小。接著出現的是一種長期的、逐日增長的危險,它既非突如其來,又非來勢洶洶,但卻同樣是致命的。這種致命的危險就是日益嚴重的海上運輸的縮減。我們的家園變為廢墟,我們的和平居民遭受狂轟濫炸而被殘殺,這些我們都能忍受。我們希望,隨著我們技術的發展,我們能逐漸防禦這些襲擊,一旦我們的空軍力量達到接近於敵人的空軍力量,我們將對德國本土的軍事目標進行回擊。但一九四一年的關鍵卻在海洋方面,如果我們不能保證對我們這些島嶼的糧食供應和我們所需的各種武器彈藥的供應,如果我們不能把我們的軍隊運送到我們必須抗擊希特勒及其同盟者墨索里尼的各個戰場上去,並在那裡維持這些軍隊——只有做到這一切,才能有信心堅持到大陸獨裁精神的垮台——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些,我們也許就會滅亡,而美國也就可能沒有時間作防禦準備。所以,一九四一年整個戰爭的關鍵,在於船隻和海上運輸能力,而首先在於穿越大西洋的運輸能力。」
於是,德國潛艇在戰爭中就落到了這種從未有過的境地,即舊敵和新敵都可以憑借一個破壞了中立的「中立國」得以進攻潛艇,而潛艇儘管受到敵人的進攻面臨被消滅的危險,也不得進行自衛。
「十二、首先要求防止或者至少縮小駛向我們島嶼的大西洋通道的運輸船隻的損失。這只有通過加強海軍力量,使它能擊退敵人的進攻並且擴大我們賴以生存的商船隊才能得以實現。」
這種虛構的談論完全置現實力量的對比於不顧:德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它除了有少量的潛艇外,沒有任何有效的海軍力量,因此,它根本沒有能力去消滅英國艦隊,進而把軍隊運過大西洋,在美國東海岸登陸並征服這個強大無比的世界帝國;可見,羅斯福的爐邊談話是多麼荒唐,它根本不符合客觀事實!
無疑,邱吉爾的這些話,特別是在這樣的基本點上是正確的:向交戰國英國交付五十艘驅逐和圖書艦,是美國的一種露骨的非中立的行為。
在美國總統發出這一「開火令」之後,從一九四一年九月起,美國在大西洋戰場上就與德國處於戰爭狀態了。
戰爭開始時曾擔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當然全力支持羅斯福的這種姿態。他與羅斯福就美國無需向德國宣戰而給予英國援助的問題,保持了密切的通信聯繫。他常常把英國的局勢和由此對美國造成的後果描繪得黯淡陰鬱,以便用這種方法使羅斯福獲得相應的資料去說服美國人民和國會轉而贊成給英國以戰爭援助。
但是,儘管如此,羅斯福的這種蠱惑人心的講話,還是在美國人民中間產生了預期的效果。從那以後,美國人民就打算背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美國人民所奉行的中立政策,打算拋棄一個中立國的立場,並且盡一切力量——誠然還是「short of war」——來援助英國。說德國企圖以其武力來征服美國這樣一個位於世界另一端的大國——且不說德國根本沒有這種意圖——這種毫無根據的臆造對美國人的思想起了多麼大的影響,也可以從一個美國歷史學家在一九六〇年一月二十七日寫給我的信中的以下一段話清楚地看出來:
這兩個美國歷史學家在最後一部分的敘述中,講到了正義在德國潛艇一邊的這次意外事件在美國公眾中產生的政治上的後果,羅斯福總統應對此後果負有責任。他在一次廣播講話中利用這次意外事件企圖使美國人民相信:從現在起,必須結束美國人在大西洋的「不參戰」狀態,美國軍艦現在也必須攻擊和消滅德國潛艇。在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一日的一次廣播講話中,羅斯福總統對美國人民談到了這一意圖的理由:「大家務須認清,需要我們冷酷無情的時刻已經到來,我們必須告訴那些妄圖征服世界、建立永久的世界霸權的慘無人道、貪得無厭的冒險家們:『你們企圖把我們的子孫後代,置於你們的恐怖統治和奴役之下。你們現在已侵犯了我們的安全。到此為止,不許你們再繼續下去!』」
因此,羅斯福在一次對美國人民的廣播講話即他的所謂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爐邊談話」中,說了如下的話:「如果英國滅亡了,那末軸心國將接著統治歐洲、亞洲、非洲和澳洲大陸,它們將用巨大的資源從陸地和海上來對付我們這個半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所有在這兩個美洲的國家,就將在瞄準著我們的槍口下生活,在這支槍的槍膛裡滿裝著危險的經濟炸藥和軍事炸藥。」
「他(希特勒)的政治戰略之所以在某一點上取得成果,往往在於只消滅一個對手,而同時卻以恐嚇和討好的手段使其他國家保持中立。如果德國由於美國不加干涉而先征服英國,後征服俄國,接著不可避免的將是同美國進行一場也許是通過中美或南美的任何一次希特勒式暴亂而引起的戰爭。
此外,美國大西洋艦隊總司令在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九日第六號戰鬥計劃中命令,如果戰略形勢需要的話,也要為北大西洋的其他護航隊提供保護。這樣,美國人實https://m.hetubook.com•com際上對英國船隻承擔了保護責任。
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七日,美國大西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金在他向美國海軍部長寫的報告中,談到了他的部下在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中對這種不僅非中立而且是戰爭的行為所持的態度:「儘管人們可以用國際法的觀點來看待形勢,而美國海軍對大西洋上發生的事件則持一種現實的態度。」
評論這封信本來是多餘的,何況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了。
接著,美國海軍部長諾克斯於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五日向美國艦隊發出命令:「對軸心國所有襲擊商船的艦艇,不管它們是水上海盜還是水下海盜,都應採取一切可行的手段予以捕獲或殲滅之。」
美國的造船工業補充了英國船隻的損失。英國本身每年只能建造一百五十萬噸商船。它在一年之中所短缺的約三百萬噸,必須由美國提供。美國還得提供戰鬥機和大量的戰爭物資。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一艘德國潛艇在英國周圍的准許攻擊敵艦的封鎖區遇上了美國戰鬥艦「德克薩斯號」。迄今為止,美國軍艦一直是繞開這一封鎖區的,因此,德國潛艇指揮官懷疑這艘軍艦如同美國的五十艘驅逐艦那樣是交給英國的。他對這艘軍艦進行了攻擊,但未擊中,同時他向我報告了這艘軍艦在封鎖區的詳情。我接到了這個報告後,為了慎重起見,就馬上按照希特勒的避免與美國發生任何衝突的決策,發佈了命令:「美國軍艦即使進入封鎖區也不得對它們進行攻擊。因為我覺得,儘管准許攻擊的命令仍然有效,但已與元首的政治意圖不相適應了。」(潛艇司令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的作戰日誌)
羅斯福收到了邱吉爾的這封內容廣泛的信件之後,就想創造能滿足英國願望的政治先決條件。為此,他必須向美國人民講清楚,美國有必要以這樣的規模來援助英國,哪怕美國由此而完全放棄它的中立國地位。他以為,要贏得美國人民對他的政策的支持,最好的辦法就是嚇唬他們,說是德國人在戰勝英國之後,總有一天會向前推進至西半球,並將進攻和征服美國。
「……」
從這兩個美國歷史學家的敘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國潛艇由於美國驅逐艦的跟蹤,受到了威脅,有理由出於自衛而發射沒有命中的魚雷。接著,德國潛艇就不止一次地受到從『中立』的美國驅逐艦那裡獲得關於潛艇方位情報的英國飛機的轟炸。
美國的這種非中立的、戰爭的行為,當然使德國潛艇和美國驅逐艦之間的進一步衝突成為不可避免。
然而,這只是羅斯福總統根據中立法和美國公民不願介入戰爭這一願望所採取的唯一措施。因為羅斯福另有其政治意圖,它傾向於支持英國。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他通過頒布「現金交易和運輸自理」條款,開始實現這一意圖。該條款允許美國公民用戰爭物資支援各交戰國,只要購買者有能力付錢,並用自己的船隻從美國運貨。實際上,這僅僅是確保了單方面地支持英國:因為在英國掌握大西洋制海權的情況下,當然沒有任何德國船隻能夠越過該海域前往美國去運戰爭物資。因此,中立法的這一根本性改變,實際上僅僅有利於英國,儘管形式上沒有表現出來,因和圖書為英國的商船依舊在大西洋上往返航行。
此外,當邱吉爾說,這是美國在大西洋一系列與日俱增的非中立行動和對英國支持的一個開端,那末他也是說對了。因此,正像邱吉爾所說的那樣,再也談不上美國的中立了,而美國——按照邱吉爾極其巧妙的解釋——至少還是「不參戰」的。
一九四〇年五月,在邱吉爾擔任首相後,他自然加緊努力去尋求美國的支持。他為了能夠戰勝德國潛艇的攻擊,向羅斯福要求提供五十艘美國驅逐艦。羅斯福要滿足他這一要求,還得過一段時間,因為羅斯福首先必須贏得美國輿論對這種非中立行為的支持。一九四〇年九月他達到了這一目的。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起,美國就向英國提供了巨大的戰爭物資貸款,除此以外,它還以其他現金貸款來支援英國。
美國的這種在戰爭史上和國際法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行為,至今未受到任何一個國際法庭的調查,更不用說懲罰了。
接著,邱吉爾在他的信中一再地以這種論調表明他提出這些要求的理由。邱吉爾的要求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用美國軍艦保護英國護航隊;大大地向東擴大美國在大西洋的海洋控制,這就是說,根本違反國際法,把美國的領海橫跨遼闊的大西洋擴展到歐洲半球,而按照國際法,一個國家的領海只能由該國海岸向海洋延伸三浬。
邱吉爾在他的信的結尾講到這樣一點,即英國沒有能力償付美國的這種援助,因而,他請求羅斯福不要堅持要英國馬上付款。
但是,如前所述,羅斯福利用他的關於德國佔領美國的政治欺騙,在美國人民中取得了效果。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一日,美國國會在一項租借法案中批准了美國無限制地援助英國。從這時起,美國開始對英國進行純軍事援助。一九四一年二月一日,在海軍上將金的領導下建立了美國大西洋艦隊。
「……」
不過我想再說幾句:譬如,我們究竟怎樣去接管或粉碎英國的海軍呢?即使我們有能力征服英國——實際上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的登陸艇在橫渡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時就會被殲滅——我們也不可能把英國海軍弄到手,因為正如邱吉爾在一九四十~一九四一年在美國說過的那樣,它無疑會向西溜走。何況,對德國來說,要想如同盟國一九四二年「火炬戰役」中在北非所做的那樣在美國登陸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德國同美國為遼闊的大西洋所阻隔,而美國和英國在這場戰役中也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權。
一九四一年七月七日,美國人在冰島登陸,如同他們所說的那樣,接替英國「保護」冰島。對這件事,美國歷史學家莫里森在他的第二次大戰中美國海戰的歷史著作的第一卷《大西洋戰爭》中寫道:「儘管冰島政府在英國人的壓力下請求美國對它的國家進行保護,但冰島居民卻不樂意接受佔領。在他們激烈的民族主義和地方主義的意識中,他們不理解這種被保護的必要性。」
因此,美國的利益同英國的命運愈來愈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了。
「六、附錄列舉的數字表明,近幾個月,我們的船隻損失數量已達到相當於上次大戰最壞年頭的水平。在十一月三日以前的五周中,噸位損失共達四十二萬零三百hetubook.com.com噸;為了竭力保持我們的力量,據我們的估計,我們每年需要進口的海運為四千三百萬噸;九月份只進口了三千七百萬噸,十月份進口了三千八百萬噸。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得到重新補充的話——而這種補充壓倒我們目前所希望得到的其他一切——,繼續這樣大幅度下降,將是一種災難。我們要用我們一切力所能及的力量,採取新的方法去對付這種局勢,而減少損失這一問題,顯然遠比上次大戰更為重要。」
至於說,戰爭結束時我有可能不當希特勒的繼承人而成為在德國統治之下的美國的「納粹行政長官」,則更是徹頭徹尾的臆造。
為了說明這封信所涉及的美國在大西洋進行干涉而產生的有利於英國的後果,我想從邱吉爾的這封信中引用幾段:「……」
英國的失敗,對美國來說,就意味著在經濟上受到這一切物資貸款和現金貸款的損失。可以說,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站在英國一邊,無疑地首先是由這種經濟狀況所決定的。
按國際法,各國的領海為三浬,而海軍上將金卻把美國的安全區域向東擴展到大西洋,一直延伸到西經二十六度。這條新界線離開美國海岸達二千三百多浬,而離開歐洲(里斯本)只有七百四十浬。在這個新的美國安全區域裡竟把歐洲的亞速爾群島也囊括進去了。
對此,我想引用一下美國駐倫敦大使沃爾特.佩奇在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發給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電報作為這方面的例子:「當前,日益臨近的財政危機的壓力,已超過了摩根家族對英法政府所提供的支付能力……為了維護我們貿易上的優勢地位,為了避免引起恐慌,唯一的道路就是向德國宣戰,這已不是什麼難以置信的了。」
第二天,七月二十一日,遵照海軍作戰部的一項新的指示,給潛艇發出了關於如何對待美國軍艦的電報:「元首已命令,在以後幾個星期中,避免與美國發生任何意外事件,要在一切可以設想的情況下,按此精神行事。此外,在另有命令之前,只許攻擊封鎖區內外確屬敵人的驅逐艦、戰鬥艦和航空母艦之類的軍艦。軍艦熄燈航行,不能被看作是敵艦性質的證據。」因此,根據這一命令,德國潛艇不得再對它的最兇惡、最危險的敵人即驅逐艦、護航艦和巡防艦——也包括英國的——進行攻擊。如果這類敵艦偵察到一艘潛艇,接著就以深水炸彈或火炮對它進行攻擊,而潛艇卻不得對之進行自衛。
但是,德國政府對美國的這一系列違反國際法的措施,在政治上絲毫沒有作出反應。德國政府想盡量避免使美國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樣參加反對德國的戰爭。因此,德國政府仍然是寧可讓美國在損害國際法的情況下去援助英國,也不願德國同美國處於實際的交戰狀態。
我認為,這些話雖然明顯地出自於美國的立場,但也反映了佔領冰島這一違反國際法的真實情況。
只是後來下達了一道補充命令,才准許德國潛艇在受到持續攻擊時,可以為了自衛而進行抵抗。
一九四〇年十一月,羅斯福再次當選為總統之後,邱吉爾馬上竭力爭取美國的進一步援助。邱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把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八日他寫給羅斯福的一封信說成是他一生中寫過的最重要的信件之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