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始皇大傳

作者:李約
秦始皇大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八章 山崩餘震

第二十八章 山崩餘震

但等到胡亥回到咸陽,他接到的消息卻是始皇駕崩,明令發喪,胡亥太子立為二世皇帝。
「蒙將軍,有人說,李斯和趙高聯手要陷害公子和你,你們要小心!」也有人這樣大叫。
「不能死!不能!」剛才堅持他兒子聞到始皇屍臭的父老說:「我們明明都知道始皇已死的傳聞是真,那詔書就是假的,為什麼將軍還要執迷不悟?」
突然,在陰暗的兵卒堆裏有人高叫:「蒙將軍的話是安慰你們的,扶蘇公子現在說不定已自裁身亡!」
當然有關始皇的傳說,絕大多數都是關懷性的和親切性的,卻也少不了笑謔。
聽了胡亥的話,趙高忍不住在心裏罵——這個渾小子,真不知道死活,事到如今,還這樣傻呆,以我之矛,攻我之盾。他難道真不明白,那次這樣教他,乃是在始皇面前暗讚始皇和長安君成蟜的友愛,因而使得始皇龍心大悅,對他又有了進一步的信任,放心大膽的將胡亥交託給他。
稍事休息,起床後他就以始皇的名義發出一道道詔命:
「什麼辦法?」蒙恬好奇地問。
扶蘇屍體緩緩倒了下去。
九原郡守使者報告——
蒙恬沒有理他,只顧自己喝酒。
「暫且易地安置,在下這次回咸陽覆命,一定會代將軍向主上說情,而且請求另行派人監軍。」
「老師,你我師徒之間還有什麼不可說的。」胡亥雖渾,倒也知道尊師重道。
顏取聽蒙恬如此說,當然知道他是在拖延時間,想跟扶蘇商量。他雖然感到生氣和不耐,但是赤手空拳進入他們的勢力範圍,也不敢發作。
他裝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對胡亥說:「有些話我本來不想說,怕你認為我是在挑撥公子兄弟間的感情。」
李斯是何等聰明人,他到達宮內,看不到一點始皇駕崩的跡象,明白這裏面一定有問題。他哭的話也是說給趙高聽的,意思是告訴趙高,凡事都得經過他丞相這一關。
「——」在未弄清趙高的真正用意前,李斯不敢隨意答話。
「速帶兩百名校刀手,遇著在場士卒,驅逐出場,違抗者立斬!」蒙恬雖然是散發覆面,待死之身,但發號施令仍然有一股大將的威凜。
「校刀手何在?」蒙恬大聲問:「軍正聽令!」
因此,軍中投往匈奴者大為增加。
他首先發出令符,命中軍傳各部都尉到白虎堂。
「真是沒出息!」趙高狠狠地罵了一句。別看他在始皇面前卑躬屈膝,一副奴才相,在胡亥這裏,他可是十足的師傅架勢。
扶蘇的話提醒了蒙恬,但等到他上前拉時,扶蘇右手用力帶動在手,劍深深切入喉管,一道血箭噴得他滿臉都是。
所以,雖然他奉詔代理統帥,臉上卻充滿了悲憤之情,但為顧及日後相處,他不得不先向顏取見禮,因為顏取目前是御使,緊接著就是監軍。
他在等候消息,也是尋求蒙恬和王離的保護,府中上下,無論文武老幼,士卒家僮,全都是對他和他的從人瞪目而視,彷彿當時會殺掉他們一樣。
這個傳說迅速在軍中和築城勞工中傳開,就像沸水流進了冰窟,原先完整密不秀風的冰窟,立即紛紛出現裂痕,最後支離破碎地解體。
隨著說話聲,一名身穿都尉甲冑的人,躍馬衝出陰暗,到達望樓下面群眾的最前面。在火把的照耀下,蒙恬認出他的臉,不免暗暗心驚。
蒙恬放大了喉嚨喊著說:「各位父老兄弟,不要聽信謠言,扶蘇公子正在和御使議事,現在請各位散去!」
王離和顏取緊跟身後,只見眾多騎卒帶頭衝鋒,民眾像潮水似的跟著湧進來。守衛門卒一來是抵擋不住,二來是有意放水,毫不抵抗,一哄而散,連門都不關。
「丞相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總之扶蘇繼位,丞相和將軍的位置一定是蒙毅和蒙恬弟兄二人。」
蒙恬席設棺木右側守靈,數日來未下席,實在倦了,就在席位上打個盹。幾天來,他只飲酒,東西吃得很少。
不知過了多久,從人慌慌張張來報,王離將軍求見。蒙恬笑著說:「他來得正好,我剛想派人找他,快請進來!」
但趙高口裏所說的又不一樣,他歎口氣說:「公子在這樣危急的時候,還記得我教你的友愛,可稱得上是性敏好學了,可是事情有經有權,有常有變,有時候你也應該學學權變。」
過了數日,顏取將蒙恬移至陽周囚禁,他自己急忙回咸陽等候始皇回駕。
果然,李斯沉默不語良久,最後才掙扎著說出:「以古今歷史來看,凡是廢長立幼,違逆天命的,最後都會弄得國破家亡,社稷不安,李斯還是人,不敢做這種逆天又逆主上的大逆不道之事!」
——通令各郡,遇蒙毅於途者,扣留之。
大多靈敏的民眾都手提燈籠,將廣場照得明亮有如白晝,還有很多執著桐油火把,更加添了群眾的氣勢。
蒙恬和王離聽到這人的話,全都驚得渾身一震。
這些軍使說,首先是士卒聽到扶蘇和蒙恬被皇帝賜死的消息,人人都感憤怒,但敢怒不敢言。
結伙搶劫殺人案件近日大幅度增加,顯而易見都是這些逃兵和脫逃的勞改犯所幹下的罪行。
然而,他們閒聊所達成的一個共同結論是:——始皇帝已死的傳說可能是真的!
最後群眾實在見不到扶蘇,他們要求皇帝使者出來向他們說明,蒙恬再怎樣邀請他,他就是牙齒打顫,兩腿發軟,搖著雙手不肯。
「公子,」蒙升突然改口以昔日稱呼喊蒙恬:「蒙升知道聚眾威脅,罪該處死,但為了公子你和扶蘇公子,蒙升也顧不了這樣多了,蒙升不需要軍法審判,只望公子不要上當,善自珍重!至於群眾,易發難收,蒙升已管不了!」
蒙恬仰天長歎一聲,向兵卒和民眾說:「各位同胞兄弟以及鄉親父老兄弟姊妹,你們真的要陷蒙恬於不義嗎?」
「末將在!」頭帶奇獸獬冠、象徵執法公正的軍正,躬身答應。
蒙恬聽了大為感歎,想不到匈奴進步也快,學會了任囂的安撫政策!
群眾議論紛紛,嘈雜的聲音就像一群離巢飛舞的蜜蜂,遠處已有民眾漸漸散去。
「師傅,」胡亥擦乾了眼淚說:「父命難違,父皇既然要傳位大哥,我也沒有什麼話好說。」
凡是投降的人,單于都賜姓編為匈奴部落,賜牛羊和家畜,並由投降者自選千夫長、百夫長,儼然一新興匈奴秦種部落。
「君命不可違,父命不忍背,君父賜臣子死,還有什麼可覆請的!」扶蘇掩面而泣,淚下數行。
蒙恬首先介紹顏取給各將領認識,然後沉痛地宣佈:「扶蘇公子已奉主上詔命自裁身亡,本帥也為待罪之身,將追隨扶蘇公子於地下,如今召集各位來,乃是要盡為將的最後責任。」
立胡亥為太子,並立即公告天下。
蒙恬轉臉看了看顏取問:「御使大人要不要同去看看?」
「那是鮑魚味。」顏取插口說。
蒙恬觸景傷情,不免有兔死狐悲的傷感,再想起多年來深厚的私誼,忍不住悲從中來,忘記了自己是獨當一面的大軍統帥,抱著扶蘇的屍首痛哭起來。
三人接下去徹夜會議,得到了多項結論,其重要者如左——
正說話間,只見門衛來報:「不好了,故騎兵都尉蒙升所屬騎兵已攻破府門,衝殺進來!」
扶蘇及蒙恬開中門迎入,並擺設香案跪聽詔命。
「這些士卒是哪個部隊的?」蒙恬大聲問王離,但聲音再大,王離仍然聽不清。
「老師,你曾教過我,兄弟應該禮讓,並以吳國延陵君季子札為例,要我學他的寬大胸襟,何況父皇屍骨未寒,就違背他的遺命,另有企圖,m.hetubook.com.com真是於心不忍。」
扶蘇還沒說話,蒙恬卻在一旁說了:「末將奉詔將兵權交裨將王離,交接得花一段時日,貴使奉命代護軍一職,也得費點時間向公子請益,詔命既已送到,扶蘇公子和我自會善自了斷,貴使不必急在一時。」
群眾包圍將軍府,數天數夜不去。扶蘇自裁的消息外洩,上郡及別的邊地城市民眾半信半疑,越來越多的群眾聚集在府外。唯一的要求是,他們見到扶蘇就散走,偏偏這就是蒙恬唯一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這是趙高首次向胡亥稱臣,他儼然已將胡亥看成是二世皇帝。
「看樣子,我們總算是趕早了一步,把將軍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一名跪伏在地上的中年人說。
「公子聰慧,該知道怎麼辦!」趙高鼓勵地說。
怨歎歸怨歎,木已成舟,想悔已難,再想到要是扶蘇立位,討厭他的蒙家會當權,他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何況,趙高雖然狠毒,他總是個閹人,管不到宮外的事,因為自嫪毐事件發生後,始皇就定下規矩,宦者嚴禁參與政事,並不得封爵,今後朝政還是會由他主導,只要將趙高敷衍好,兩人可將胡亥玩弄於股掌之上。
「但如今狀況卻和張良預測的不盡相同,父皇雖然生病,但仍然在理事,我剛才詳細盤問了使者,發現不出什麼破綻,而且顏取神情自然。假若有詐,他赤手空拳只帶十數個從人來接收三十萬大軍,又能表現得如此從容鎮定,那真是荊軻再世了!」扶蘇搖頭歎氣,臉頰上的淚痕猶未乾。
很多將領一拜倒地上就放聲大哭,再也不肯起來,一時哭聲震動整個白虎堂。
「李斯承蒙主上恩遇,以一布衣不次拔擢,得到今天的地位,當然應貫徹主上的遺志,輔佐扶蘇公子,」李斯堅決地回答:「有否好處就在所不計了!」
他想到大秦刑法嚴峻,民眾賦稅勞役又如此重,天下民心皆怨。始皇在時,英明勤政,尚能勉強鎮壓。他這一死,尤其是除掉頗有改革希望的扶蘇和忠心耿耿的蒙恬,讓胡亥和趙高這種人來胡搞,天下會大亂,到時候還是要他來收拾。
蒙恬微笑著並不推辭,就坐席前。王離真的命侍從點燃香燭,帶領諸將叩拜。
蒙恬帶著侍從,當著庭院中門而立,眾多騎卒紛紛下馬跪伏在地,後面跟來的民眾也全俯伏,口中大聲喊著:「扶蘇公子已上當而死,蒙將軍不能再上當,始皇帝明明已死,詔書乃李斯等人所偽造,將軍千萬不能上當!」
這時候,兩旁陰暗處的騎卒紛紛衝到前面,擋住了人潮,抬起蒙升的屍體。一名軍官模樣的人大聲向蒙恬懇求:「將軍你就找扶蘇公子出來安撫一下群眾吧!」
李斯先瞻仰了一會始皇遺容,隨即跪伏在地,還怕驚動宮內其他的人,不敢放聲大哭,只能飲泣吞聲,喃喃有如自語地說:「李斯本只是上蔡閭巷一布衣,幸得陛下知遇,得以位極人臣,官為丞相,爵至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本想盡一己之忠,多為陛下效犬馬之勞,不想天下假年,哀哉!」
他真的不敢相信,剛強自信、自號「真人」、追求長生不老的父親,說走就走了!他這下總算明白,為什麼一個皇帝的死,要稱作「山陵崩」。
「還有什麼後果比扶蘇公子和你的死更嚴重?」
「蒙升,你這樣做,惹出大事來,你應該受軍法審判!」蒙恬痛心地說:「趕快帶你的人走,設法要黔首散去!」蒙恬又對蒙升大喊。
「將軍的話,末將什麼時候不相信過?」王離也笑著回答。
母親是二嫁夫人,乃胡亥一直引以為奇恥大辱的事,只要宮中有人提起,他不將這個人置之死地絕不罷休。趙高這句話終於擊中了他的要害,他氣得滿臉通紅地說:「蘇庶——不,蘇妃真的敢這樣說母后?」
蒙恬跟著調兵遣將,對所有發生的問題都作了妥善處理——
「蒙升,怎麼是你!」蒙恬叱喝:「是你在鼓動?」
他鎮定一下自己,然後舉雙手要大家安靜,全場也就平靜下來等候聽他解釋。
坐在旁邊的顏取,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的生悶氣,這些鄉巴佬一點也沒將他這個御史大人放在眼裏,膽敢信口雌黃詛咒主上已死,當著他這個信使的面,說詔書是假的。
在他們共坐的席案上,攤放著始皇要交付給扶蘇的玉璽和書信。趙高看到胡亥沒有了主意,只知道哭泣,他不得不先說話:「公子,你必須要為自己作打算,等書信和玉璽送出去就來不及了。」
趙高首先參拜,小聲輕呼:「陛下萬歲!」
「將軍明智。」顏取現出寬慰笑容。
「古時公子都有封地,不當帝王也就罷了,總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身立命。如今大秦已廢棄了封建制度,始皇帝有子二十餘人,得位者擁有天下,不得位者無立錐之地,相差何止天壤之別?」趙高想以富貴貧賤來打動他。
顏取兩眼含淚地說:「黔首愛戴將軍之情令在下感動,再說,將軍應顧全大局,將軍一死,北邊情勢危矣!」
李斯不得不跟著行禮。
接著,另一股傳言像野火一樣燃遍整個軍中——始皇帝早已死了,遺體都已發臭發爛,賜扶蘇公子和蒙將軍死的詔書,乃是胡亥他們所偽造的。
有些兵卒和民眾還指著躲在蒙恬身後的顏取罵:「什麼御史,分明是假的!」
王離跪下撫屍痛哭,如此高大威猛的老將,哭得滿臉淚涕縱橫,就像個孩子一樣。
過了很久一會兒,扶蘇擦乾了淚,命侍僕拿來筆墨白綾,他提筆想寫封信給父皇,但思緒太亂,無法下筆,最後他執筆長歎說:「既然已決定死了,還作什麼解釋?」
「扶蘇公子這樣說過嗎?」李斯半信半疑地問。
「你這個孩子怎麼啦!」趙高扳起師傅面孔訓人:「總是以一些歪理來幫別人說話,真的是過年的雞鴨不知死活。」
「素聞始皇帝有潔癖,連對宮女每月不潔的味道都甚敏感,因此不准逢到月事的宮人近身服侍,他怎麼會受得了鮑魚味?」另一位父老搖頭晃腦地推敲。
「女人嘛!總是會以眼淚鼻涕來做假的,」趙高故意歎了一口氣:「其實她生長子卻不能立后,早已恨死了後來居上的皇后,我就親耳聽過,她背後向一些妃姬辱罵皇后,說什麼其一個二嫁女人,但生前僭居皇后位置,連死後也霸住不放。」
蒙恬一聲驚呼,眼睜睜地看著蒙升屍體從馬背掉下去,他搖搖頭,淚水模糊了視線,有點惘然。
趙高詭秘地笑著,從袖口中取出始皇賜扶蘇的玉璽和書信說:「這是主上賜扶蘇公子的東西。」
密室中燈光昏暗,胡亥與趙高面對面相對而坐。
築城總監工部使者來報——
「這點我承認,也明白。」李斯點頭說。
二、因為始皇死在都城以外遙遠的沙丘,為預防在北邊的扶蘇及在咸陽的諸公子有所異動,以及防範各地異議分子的騷動,所以不公開始皇的死訊,而命那名宮女待在轀輬車中假扮始皇,奏事、上食如故。不過為了怕洩密,對群臣宣佈,始皇龍體欠安,不耐接見群臣,有事一概由丞相綜合轉奏,後宮事由中車府令轉奏。
趙高未說話,先做他慣有的鷺鷥笑,然後才說:「丞相所言有理,而且丞相也是一向主張立扶蘇的,可說是宿願得償。」
「別多話,照我所說的做!」
「這件事是父皇親筆遺命,還有什麼權變可言!」胡亥頑固的脾氣倒有點像他的父親。
再看蒙恬軍上下友愛團結,卻視他有如眼中釘,而他自己雖然讀過不少兵書,但沒有一點實戰經驗,所懂得的軍事,不僅是一點皮和-圖-書毛,而且根本是紙上談兵,受到這些身經百戰的將領排斥,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蒙恬不再言語,只是時而飲酒,時而沉思,有時站起來踱到扶蘇遺體前面徘徊檢視一番,似乎眼中根本沒有這位御使的存在。
幾十根火把點燃起來,將望樓照得通明,蒙恬英俊的臉龐,廣場上的群眾看得一清二楚,「蒙將軍到!」再加上中軍的嗓門大,一聲喊叫,全場突然寂靜下來,這時候才能清晰的聽到陰暗處的馬嘶和蹄聲。
「父皇在,你還敢以卵擋石嗎?」扶蘇感到好笑,忍不住帶著眼淚笑起來,他不好意思地用袖口擦乾了眼淚說:「蒙兄,你知道我不是怕死,而是傷心父皇為什麼會這樣誤會我,所加的罪名根本都是我沒有犯過的!」
二十多個老人分成幾組,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顏取聽聽都是一些始皇嗜好,宮中秘聞,很多都是他聞所未聞的。真是謠傳沒有翅膀,飛得卻比捷燕還快,尤其是北邊偏僻,天高皇帝遠,扶蘇治理仁厚,黔首沒有秦國本部及其他各地的壓制言論壓力,有關始皇的傳言更是百無禁忌。
蒙恬和王離帶著侍衛來到府前的望樓上,只見黑壓壓的人群四方八面包圍著將軍府,將整個前門廣場擠得水洩不通。
「扶蘇公子已自裁而死,」蒙恬哽咽著說:「他親自檢視過主上的詔書,蓋有密璽,同時還是主上的親手筆跡。」
這時群眾已等待得不耐煩,前面一些人開始叫囂:「我們要見扶蘇公子,見不到我們不會回去!」
「唉,罷了!」扶蘇仰天長歎,指著書架上的詔書說:「書是父皇的親手筆跡,這是熟知而且核對無誤,上面蓋的密璽,乃是父皇隨身所攜帶,絕不會假手別人,也許是父皇生病,性情一時大變。」
扶蘇已經用上等棺槨裝殮好,就在將軍府白虎堂設置了靈堂,祭以三牲鮮花、時果和香燭。
「唉,公子也不必生氣了,她的兒子馬上就是皇帝,你再生氣也拿她沒辦法了。如今最要緊是如何防備她得權以後加害於公子。」趙高看到這一招生效,忍不住在心裏偷笑,但表面上依然裝得誠懇。
另據執法系統報告——
而最害怕的是御使顏取,他來的時候看到情形不對,早已派人回去再作請示,現在還沒得到回音。
李斯仰天長歎,眼淚泉水似地湧出,他歎息說:「時也,運也,既然命該如此,李斯還有什麼話說,我一切聽胡亥公子的。」
「多謝各位,蒙恬生受了!」蒙恬起身將諸將一一親手扶起。
「不錯,幹掉他!」諸多兵卒和民眾高聲吶喊相和。
「但傳言如今已傳遍天下,不會全是空穴來風,」一位鬢髮皆白的父老說:「而且老朽小犬日前由井陘回來,正好碰著皇帝的車隊經過,據他說,夾道歡迎的民眾和他,都聞到了始皇轀輬車中傳出的惡臭!」
提到扶蘇,蒙恬一陣心酸,眼淚奪眶而出,但他不能讓這些群眾知道,他們熱烈愛戴的扶蘇早已自裁身亡。
眾人相和,聲震府內外。
「那御史準備如何處置犯官?」蒙恬微笑著問。
——派太子胡亥舍人為使者,賜書扶蘇及蒙恬於上郡。
他的話帶有活祭的意味,諸將聽了更加傷感。
「這我倒是相信的。」李斯說。
「末將在!」王離肅立聽命。
兩人登上望樓,蒙恬對左右說:「將火把點旺,照清楚我的臉!」
這次反而是顏取雙手拉住阻止,一面示意要王離奪下蒙恬的寶劍。
「怎麼?說了這老半天,你還沒打消死的念頭?」那位牙齒不關風的父老以他特殊風格,含糊不清的語調,表示反對。
六、始皇遺體以薄棺裝置轀輬車中。天氣燠熱。屍臭外洩,為了防群臣起疑,購鮑魚一石放在車中,以混餚屍臭。
「眾多軍民將將軍府團團圍住,說是要見扶蘇公子!」
他們見到扶蘇的棺槨和靈堂,開始時震驚,神定以後,紛紛上香祭拜,放聲痛哭。
當晚深夜,胡亥將李斯召進行宮,秘密告訴他始皇的死訊,並帶他到寢內悼拜始皇的遺體。
李斯將所有的詔命和書信寫好,送交趙高用璽發出,他自感已經變成始皇,一掃以前凡事都得請示,都得唯唯從命的鬱悶。
他知道蒙家這下是完了!
蒙恬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親自為扶蘇擦拭臉上的血跡。從人們整理好遺體,正想抬出去,蒙恬制止他們說:
「女人的嫉忌心,使她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此時,這些父老紛紛出聲,一致附和:「不錯,不錯!」
「唉,公子,」趙高有點不耐煩:「怎麼和你說不通!你想想看,你是皇后嫡出的獨子,按什麼道理都應該你繼皇帝位。」
「不管怎麼說,你這樣聚眾鬧事,該當何罪?」蒙恬暗中贊成他,卻不能不說點門面話。
——命郎中左令準備行宮出發事項,三日後取道井陘、九原直道,直返咸陽。
祭禱完畢,蒙恬向南又拜了三拜,以謝始皇對蒙家三代之恩。
「扶蘇公子已死,我也不會獨活,」蒙恬淒然地笑著說:「再說,蒙家三代受主上之恩,怎麼會有抗命的行動?」
最使顏取膽寒的是每日都有軍使來報,全是些軍心不穩和北邊實邊民眾逃亡的消息。
「這個正如詔書上所說的,我是再清楚沒有的了!主上說你日夜怨懟,我看到的是你時時自責不能討父皇的歡心;詔書上責你上書誹謗,依我看句句都是肺腑血淚之言,」蒙恬慘笑著說:「每次公子上書言事,主上覆書都是慰勉有加,怎麼這次突然變了?」
「且慢,暫時放在那裏,等下連我的一起整理!」
「將軍要是算貪生怕死,那我們都算是苟且偷生了!」人群中有人大喊:「將軍不能死!」
氣急之下,蒙恬站起身來怒聲一吼,武將到底是武將,別看他平日爾雅俊秀,一派儒生風度,他這一吼,卻是聲徹屋樑,顏取嚇得兩腿發軟。
「蒙恬並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得糊塗。」蒙恬仍想勸阻扶蘇。
「那下官就靜待聽取公子和蒙將軍的回音了。」
父老們一喝茶聊天,似乎忘了他們來的主要目的,原來哀傷的氣氛也逐漸變了質。
「可是父皇有遺命,他有隨意傳位給任何一個兒子的權利。何況大哥是長子,蘇庶母雖然未立皇后,實際上她掌管後宮、母儀天下這麼多年,在群臣和黔首心目中,她早就已是皇后,扶蘇大哥也算得上是嫡出。」
蒙恬和王離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明白這股沉寂力量的可怕,正如暴風雨要來臨前的寧靜。
不到一個時辰工夫,各部領軍都尉和本部重要幕僚全都到齊。
蒙恬明白他的話完全是強詞奪理,但他更不敢公佈扶蘇的死訊,不然後果更不可預料。
「張良的計劃用不上了?」蒙恬是問扶蘇,也是在自言自語。
趙高先是嘻嘻一陣鷺鷥長笑,然後又冷哼了幾聲,他壓低聲音說道:「只怕是你個人單方面想得好,扶蘇公子繼位,還輪得到李丞相你輔佐嗎?」
「王將軍,你來得正好,想必御使另外有詔書給你,平日軍備錢糧都是由你在處理,想必交接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蒙恬以不經意的口吻說。
蒙恬就在白虎堂扶蘇棺木旁邊升帳議事,王離和顏取分坐兩側。
扶蘇和蒙恬送走使者後,回到府中密室商談,坐定以後,蒙恬先歎了口氣說:「張良真的有先見之明,果然出現異狀了!」
蒙恬起身跪倒在扶蘇靈前,脫下頭盔,將髮髻打散覆在臉上,他點燃三支香,插|進香爐,拜了三拜後,喃喃祝禱說:「扶蘇公子英靈不遠,蒙恬追隨公子來了。雖然傳聞甚多,詔書真假仍有疑問,但蒙恬此時不死,即是https://m.hetubook•com•com不忠不義,亦將使公子蒙上不智之名!」
民眾全都向顏取叩頭致謝。
接著群眾看清是蒙恬後,全場一陣響雷似的歡呼。
一直含笑不語的蒙恬此時說:「各位父老再要阻止我,就是陷蒙恬於不義了!」
三、由李斯模仿始皇筆跡擬定親筆詔書,蓋用密璽及國璽,明令立胡亥為太子。
「不要——不要——」顏取連連搖著雙手,聲音發抖。
「將軍怎麼連末將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那人哈哈狂笑,隨即又帶著哭聲說:「將軍和公子千萬不要上當!」
群眾派了二十多名代表進來,全都是德高望重的地方父老。
「蒙恬總覺得這中間有什麼不對,」蒙恬仍然堅持他的懷疑:「公子其實不需要這樣急著死,上覆以後再說。」
他到此才完全明白,傳言果然非空穴來風。
自從這個消息在勞工傳開後,築城囚犯紛紛暴動逃亡,監衛士卒也都不管,甚至有隨著暴動者逃亡的情形。
這邊蒙恬悄悄問王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致他的神情如此緊張。王離也輕聲回答:「不知哪裏傳來的消息,說是李斯丞相假傳詔命,要謀害扶蘇公子。」
接著他向蒙恬見禮後就席位,臉上一副著急相,連橫躺在室內陰暗處的扶蘇遺體都沒注意到。
獨裁者的味道真好!
「此話怎講?」李斯驚問。
「這些兵卒最可怕,他們是民眾的支援,也是群眾的先鋒,弄不好,帶頭衝殺進將軍府的會是他們,」蒙恬笑著問:「相信嗎?」
祭拜完以後,蒙恬照樣為他們介紹了顏取,並拿來詔書給他們看。看到父老們群情激憤的樣子,顏取面有愧疚,蒙恬則不能不加以解釋。他說:「各位父老千萬不能聽信謠言,扶蘇公子和主上親為父子,而且多年來時有書信往來,他不會不認識父皇的筆跡,更不會笨到為一封假詔書而自裁。」
主要原因是,扶蘇對眾仁厚,盡量幫勞改犯解決各種問題,比起同樣是在驪山和阿房宮服役的勞改犯,生活和待遇都有天壤之別。至少他們可以吃得飽,監工也不許隨便打人。
蒙升仰天哈哈大笑,但笑聲帶著太多的無奈和淒厲,他含著哭聲說道:「將軍和公子都不應盡愚忠愚孝,有可靠的傳言已傳到各地,始皇帝早已死了,放在轀輬車上的屍體都已發臭,不得不用鮑魚的臭味來遮蓋!」
「御史請寬心,蒙恬平生尚沒有說過會反悔的話!不過——」
蒙恬不願調派兵馬對付這些民眾,顏取想對付,卻又調不動兵馬。蒙升帶來的那些人反而變成維持秩序的部隊。
四、向軍中宣佈,扶蘇已死,統帥一職由裨將王離接替,主上並派顏取為護軍,今後全軍交由王離統率。
三人會商完畢,天已大亮,胡亥向兩人道謝說:「胡亥得以繼位,全靠丞相和師傅支持,大恩不言謝,今後治理天下,胡亥年幼,仰仗兩位的地方甚多。」
連執著戈矛守靈堂的護靈兵卒,看到他們也是兩眼冒著仇恨的火焰,他們經過這些全副甲冑的士卒身邊,還真是提心吊膽,深怕他們的戈矛會橫下來將他們刺個對穿。
他像一隻尚不會飛的雛鳥,突然失去母鳥,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頭腦裏塞滿了東西,卻又好像一平空白。
王離,三十多歲,四十不到,王翦孫兒,原先跟著蒙武,後來轉到蒙恬部下,積功升至蒙恬的裨將,現在又奉詔取代蒙恬為獨當一面的統帥,雖然一半是由於他驍勇善戰,但大半是蒙武和蒙恬對他的提攜。
他一面說話一面眼睛瞄著顏取,蒙恬明白他有緊急私話要對自己說。他站起身來,指著室內另一端的陰暗處說:「扶蘇公子的遺體在那邊,你跟我去參拜一下。」
「御史大人,你這又是做什麼?」蒙恬問。
王離隨時會出現在他的身旁,報告一些軍情。
「家族雖大,但人丁單薄,而且早料到有這一步,你不相信,可以去找找看,滅族也只能滅一些與蒙家毫不相干的人。」蒙恬臉帶譏刺笑容。
蒙恬想起兩人接詔的禮儀是在大廳,想不到消息外洩得如此之快。他大喝一聲說:「躲在陰暗處說話的是什麼人?為什麼不敢站出來說話?」
「不得胡說,扶蘇公子正在和御使談事!」蒙恬已說了謊,只有硬著頭皮說下去。
他的話像大拍了一下驚堂木,堂內的空氣頓時凝住,由閒聊傳奇的活潑愉快,一轉為哀傷沉重。
「在九泉之下,公子稍候,等我一起同行。假若真是主上詔命,我們都知道他的脾氣,事情決定就不會更改。」蒙恬也淒然而笑。
最後他交代王離說:「盡快安定士平民心,我死後不必歸葬咸陽。」
最後,顏取等待的派往始皇處的使者——他一直堅信始皇未死,否則他也早就逃亡了——終於回來了。
「那我該怎麼辦,想安安穩穩做個庶民都不可能?」胡亥開始著急。
他又轉向蒙恬說:「我有一個折衷辦法,不知將軍贊成否?」
「末將也不知道。」王離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湊近蒙恬的耳朵說。
「不錯,是末將為護主所做的不得已之舉,末將不但策動了在這裏的民眾,而且已飛騎傳書,通知了各軍。」
蒙恬大喝一聲,全場才靜了下來。
「沒有什麼,擺酒為我送行!」扶蘇從容地笑著說。
「你是怎麼知道的?」蒙恬口中如此問,心中卻在盤算,假若始皇已死,他就不必這樣聽話自裁了,這擺明是李斯趙高的陰謀。假若真是這樣的話,扶蘇真的死得太冤枉!
李斯和趙高連稱不敢,跪伏行禮參拜。
顏取臨行神情嚴肅地說:「希望公子能善以自處,讓下官可以早日覆命。」
在顏取宣讀詔命已畢,將詔命交與扶蘇,三人交談了一會兒,扶蘇含著眼淚送走使者,派人安頓顏取及從人到賓館休息。
在人群中的騎卒,此時連馬都不要了,紛紛擠出人群,府外兵卒聽到蒙恬下了這道嚴格命令,全都跨上馬,一溜煙地跑了。
「不過什麼,將軍?」
「相信,當然相信!」顏取急忙答應。
「要談到滅族,御史大人得相信,蒙恬已無族可滅!」
「對啊!對啊!年紀輕輕,幫國家也做了不少事,怎麼說死就要死!」旁邊幾位父老齊聲幫腔。
「我可看不出來啊!」胡亥驚詫地說:「蘇庶母在母后生前,一直很尊敬母后,母后去世後,她每見到我,都會含淚告訴我一些母后生前的事跡,盛讚她的仁厚。」
李斯雖然自認為足智多謀,在別人眼中也是個詭計多端的老狐狸,可是他見到趙高,心中總是帶著三分恐懼。
蒙恬和王離神情沉重地回到席位,正想將目前情況告訴顏取,只見一名中軍匆匆進室來報:「啟稟將軍,大事不好!」
「將軍,這樣太危險,請將軍三思。」侍立在旁的中軍說。
「不錯,不錯,詔書是假的,當然送詔書的使者也肯定是假的。」擁擠在顏取身後的眾父老,反而和前面的群眾一唱一和,真使顏取哭笑不得。
「蒙家乃是個大家族。」顏取語帶威脅地說。
「公子果然聰明過人,」這是平日趙高教胡亥功課時的口頭語,現在又順口溜出來:「只要公子肯為,臣自然會將一切安排妥善。」
「那就讓各位為蒙恬作見證吧!」蒙恬回手即要自刎。
「空穴來風,末將查不出謠傳的來源,可是軍心已不穩,要是知道公子已自裁,末將恐怕——」
「蒙將軍,我們多年相處,情同兄弟,願不願意陪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扶蘇泰然地笑著問。
想到今後要聽頑劣的胡亥的命令,要和小丑其面hetubook•com.com、心如毒蛇的趙高共事,他的背脊骨上像潑了一盆冷水。
蒙恬跪接了詔書後,態度從容地對顏取說:「我現在雖然已是階下囚,但我仍然有能力反叛,傚法前趙國李牧故事,御史大人相信嗎?」
「你知道你這樣做,有多嚴重的後果?」蒙恬又急又氣,但也有幾分感動。
這時候蒙恬也顧不得自殺了,披頭散發來到中門。
悼拜完畢,趙高單獨將李斯迎入密室,兩人坐定後,李斯先開口發問:「中車府令是否知道胡亥公子如何替主上發喪,是先將喪訊送咸陽,還是在此立即公告天下?」
顏取挨罵,雖然恨在心裏,卻是敢怒不敢言,他只有自己安慰自己說——看你還能橫行到幾時!遲早你還是和扶蘇一樣伏劍自刎,大人不計小人過,我這個前途光明的人,不與你這個活死人一般見識。
就在這時,密室的門開了,胡亥笑嘻嘻地走進來。
群眾的吶喊聲就像大海中的波濤,一波波地由前至後,再由後至前。
「這還有什麼話說?扶蘇立,你我將來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尤其是扶蘇早就討厭我們兩個人,說我們一個是毒蛇,一個是狐狸,只會合起來狼狽為奸逢君之惡,只要他能登上皇帝之位,首先要開刀的就是我們兩個!」
有些人哭著緊抱住他不放。
太子舍人顏取,奉命為始皇帝使者至上郡蒙恬軍中。
「不過——」
從人即刻之間擺好了簡單而精緻的酒菜,兩人相對痛飲。
他決定乘覆命之便,要求胡亥另外派人。
「但是,」果然趙高並沒有等他回話,而是自顧自地說下去:「丞相要弄清楚一件事,扶蘇繼位對丞相並沒有好處。」
嚇得渾身不舒服的顏取,聽到蒙恬如此,心安了不少。他討好地說:「下官急於覆命,有得罪之處,還望恕罪!」
「她真會加害我和家人?」胡亥心動地問。
「將軍,君子一言,騎馬難追!」顏取又神情緊張。
群眾聽到蒙恬的吼叫,想知道他在說什麼,突然又安靜下來,在這種時候,寂靜比嘈雜更可怕。
「我承認,主上二十多個公子中,以扶蘇最為傑出,剛毅而又仁厚,能得民心,尤其這幾年監蒙恬軍,無論在軍政各方面的表現,都受到朝中大臣稱讚和北邊父老的好評。修築長城這樣煩難的苦役,幸虧他調配得宜,撫慰有加,總算沒有鬧出像驪山那次服役者叛逃的事件。但是,丞相,你可想到與我們私人之間的利害關係?」
蒙恬回到室內換上統帥服,全副黑色甲冑,頭戴雉尾頭盔,鎧甲外面套一件錦繡紅色虎頭戰袍。
接著他痛責各將領不負責任,任由軍心渙散,他沉重地說:「假若一、兩個人的死,就能影響到整個軍心,這支部隊稱不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節制之師!」
後面的群眾不知前面發生了什麼事,聽到前面的人這樣喊,也就跟著喊:「不錯,見不到扶蘇公子,我們就都不回去!」
「將軍,現在還談什麼交接?」王離虎眼已迸出了眼淚。
「什麼事這樣驚惶?」蒙恬叱問。
「可靠方面的消息,」蒙升回答:「將軍,你想一想,皇帝的座車上怎麼會放惡臭的鮑魚,這不是欲蓋彌彰嗎?李斯和趙高笨得可憐,將軍千萬不要為了愚忠上當!」
「這不是笑話嗎?堂堂天子的車駕中放什麼鮑魚?」另一位門牙脫落,牙齒不關風的父老憤憤地說:「就是皇帝喜愛吃鮑魚,也不會放在自己的車中,難道他愛鮑魚愛到這種程度,豈不是變成了逐臭之夫了!」
「幹掉他,這個狗信使!」又是一陣吆喝,後面擁擠進來的人不知怎麼回事,盲目地跟著喊。
五、全軍及轄區居民為扶蘇公子服喪一月。
蒙恬滿懷憤怒,但不便說什麼。
這名都尉不是別人,而是自小跟著他的蒙升,原本是他的小書童,他到軍中後,跟著他做中軍傳令,南征北討,足智多謀,積功升到了騎卒都尉。
使者帶回始皇「親筆」用有密璽的詔書,嚴詞指責扶蘇和蒙恬抗命,並重申立即自裁,否則滅族!
「沒有關係,父皇生前所賜我莊園田地,黃金珠玉,夠我和妻子幾輩子都吃喝享用不完了。」
五、即日期程經由九原直道返咸陽。
李斯檢視了璽書以後,寬慰地笑著說:「主上雖然一時猝崩,未來得及書完全信,也未明言出立扶蘇公子為太子,但他未賜書給任何公子,而只要他命喪咸陽,並將玉璽遺賜給他,要他繼位的意思很明顯,尤其他身為長子,更是名正言順。」
好在顏取還不知道帶來的詔命是假的,始皇屍體已發臭腐爛,否則打死他也不敢來。因此他故示大方地說:
想到日後的獨攬大權,他不禁獨自發笑。
胡亥意得志滿地走了,看不出一點喪父的悲傷。李斯看到這種情形,暗暗歎息,告辭趙高回住處,猶在心中高喊,被逼上了賊船!
「是啊!是啊!這樣太不值得了!」所有父老一致贊同。
「由我來當皇帝,就不怕他們加害了,」胡亥自然而然得出這個結論:「但要怎麼個做法?」
王離身高九尺有餘,濃眉大眼,虎頭燕頷,生得十分威猛。
「什麼?扶蘇公子已經自裁?」王離急得哭了出來:「看來,末將還是來晚了一步!」
顏取心頭一震,對蒙恬光明磊落和負責的性格打從心底佩服。他情不自禁地避席頓首,連拜了三拜:「將軍為國的赤忱忠心,顏某既感激又崇敬!」
一、派出軍隊立即收復陰山以南地區及前哨陣地。
「對啊,對啊,可以為你們這些年輕人當典範!」眾多老人齊聲附和。
「唉!」趙高歎了一口氣說:「丞相怎麼這樣不通權變?說實在的,胡亥公子這個人也不壞啊!趙高教了他這麼多年,對他可說完全了解。雖然他不善言辭,但仁慈篤厚,輕財重士,乃是其他公子所比不上的,何況他是皇后遺留的獨子,也是主上生前最疼愛的兒子,丞相明白嗎?主上所以遲遲不肯立太子,就是想等他學有所成,有所作為表現!」
他沒等那名軍官答話,帶著王離等人下望樓而去,將群眾的吶喊聲、叫罵聲丟在身後。
蒙恬連忙起身,親手扶起他來,口中連說:「這是武將報國的本份。」
顏取得到消息趕來,自恃是胡亥親信,又是皇帝使者,大剌剌的見了扶蘇遺體不拜,反而要斬下扶蘇首級覆命。
酒至半酣,扶蘇起身向南拜了三拜,然後盤打開髮髻,以髮覆面,左手拔劍置在喉間,右手則緊握左手,他微笑著向蒙恬說:「後死責任重,除了代我向父皇謝罪以外,你還得注意,我一死,北邊恐怕會亂,你得好好安撫,收拾殘局!」
蒙恬圓睜鳳眼,滿懷憤怒地說:「你敢!再怎樣說,扶蘇公子乃是主上的長子,賜死乃是他們的家務事,公子並沒有犯下什麼刑法,你是什麼東西,竟敢將公子當作死囚犯處理?」
胡亥剛祭拜過始皇的遺體,臉上的眼淚猶在。
來自塞外陰山前哨陣地的軍使告急說——
趙高坐在燈光陰影處,兩隻小眼睛閃閃發光,就像一尾躲在洞中的毒蛇,正盤算著如何吞噬這隻孤獨無依的雛鳥。
「你是否知道蘇妃一直和皇后不睦?」趙高瞇起鼠眼,故作神秘狀。
王離這時說:「將軍請上坐,受諸將一拜!」
「將軍暫時不死,留下向主上申覆,我一死,主上也許會醒悟。」
趙高在心裏想——這個渾小子既不貪圖權位,又不愛慕富貴,看樣子只有用生命危險來威脅他。
等到諸將全都奉命離去,這時蒙恬才對王hetubook•com.com離說:「府外群眾的情況怎樣?」
「你等得及,就在這裏慢慢的等,等不及就回賓館休息。蒙恬不是不懂事的人,知道貴使者急於覆命。」
「這裏面一定有詐,」蒙恬沉思地說:「我直覺的感到其中有詐,以主上的脾氣,不可能突然這樣做,同時加給公子和我的罪名也太牽強,我們應該要求見主上申訴。」
氣不得已,顏取以屬下之禮向扶蘇遺體拜了一拜,起來後,未等蒙恬相請,自己坐上了賓席。
每天都有好幾迫使者來報。
雖然蒙恬為他在府中專設客室款待,並有專人服侍他的飲食起居,但他也是食不知味,睡不安枕,在靈堂陪伴蒙恬的時候居多。
顏取很不高興這位父老這樣奚落始皇,但又找不出理由駁斥,當然在這種情形下,更不敢像平日那樣發作,責以批迄今上的罪。再說,聽了這些話,他心中的疑團也越來越大。
二、九原郡守立即疏導難民回鄉。
六、追查傳言來源,發現造謠生事查有實證者,斬。
趙高一邊侃侃而論,一邊注意觀察李斯的臉色。他見到李斯一時神情數變,明白他的話已打動了李斯的心,因此他暫停說話,等待剛才一番話在李斯心中發酵。
蒙恬每逢聽這類報告,都會搖頭微笑,看看顏取和王離,他們兩人都羞慚得面紅耳赤。
「十幾天來,群眾猶在外不散,聲言見不到扶蘇公子絕不走。」王離回答。
「胡亥公子承諾,只要他能繼位,你的通侯位置將世代勿替,永遠傳下去,」趙高裝出語重心長的意味說:「丞相,現在這一刻,屠刀還操在我們手上,為什麼不制人機先,反而要授刀柄給別人,聽任別人的宰割?」
「蒙將軍,我們要見扶蘇公子!」有人帶頭這樣喊。
「將軍真有抗命之心?」顏取惶恐地問。
匈奴大概也得到這個消息,向我陽山陣地發動攻擊,我軍士氣渙散,不肯迎敵。部分退至河南,部分為了軍法嚴峻,不敢回來,乾脆率部投降當匈奴去了。匈奴單于對這些投降的人特別優待,甚至有一名旅尉,他完整地率五百部下投降,單于將女兒許配了他。
一、目前知悉始皇駕崩的,除了他們三個人以外,只有三名近侍,兩名宦者是趙高的心腹,那名宮女則已變成啞巴,而且限制在始皇遺體附近照顧,因此不怕走漏消息,不過要留意防範有更多人知道。
「你沒有看見眼前情勢一片混亂,我這隨便一死,你接得下這個爛攤子嗎?」
顏取每次聽完這些報告,都會惶恐地問蒙恬說:「蒙將軍,這該怎麼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主上對我是兩者兼之,他要我死,我還能說什麼?」扶蘇又長長歎口氣。
看得顏取也暗暗心驚,扶蘇如此得軍心,看來他這個繼位者日子不會好過,何況扶蘇貴為始皇長子,他只不過是太子胡亥的一個門客而已。他心生懼意,隨之也起了退意,還是借回去覆命之際,力辭北邊代理護軍這項官職。
原本神氣活現的顏取,經蒙恬一吼,早已失去了驕氣,反而看起蒙恬臉色來。
樓下廣場裏的群眾開始騷動,有人叫罵,也有人用石頭擲砸將軍府大門。
過了一會兒,顏取又忍不住催促:「扶蘇公子已奉命自裁,將軍將如何自處?」
不過由於始皇經營北邊有功,再說他寵愛的幼公主也是北邊人,所以這裏的人對他有一份難言的感情,有時候談起他來,只稱「嬴親家」或「那個咸陽的親家」。
三、由民間組成警戒線,以軍隊支援,河上邊城許進不許出,抗命者立即處決。
「不,我不能受這種威脅,扶蘇公子也不會受這種威脅,你要維持秩序,驅散這些人!」
至少,他胡亥失去了這座大靠山,立即要面對風險水惡、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眼前就有處理不完、千頭萬緒的事情,他真的害怕面對。
眾口一聲,有如雷鳴。
蒙恬最後不得不制止他們閒談爭論,而將談話拉回本題來。他大聲宣佈說:「蒙恬請各位來的主要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要各位親眼看到扶蘇公子,並代為安撫民眾的疑懼;第二個,乃是要各位父老當場見證蒙恬並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一直拖延不肯死,乃是怕詔書有誤,如今再接詔書,驗明無誤,也該是蒙恬追隨扶蘇公子於地下的時候了!」
蒙恬都會微笑回答說:「我如今乃待死囚犯,還得看護軍怎麼辦!」
「我們要見扶蘇公子!」更多的聲音附和。
他們怕新派來的護軍一改作風,而王離將軍又是個只知道服從上級,沒有什麼擔當的人。
說完話,蒙升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顏取那邊也在豎著耳朵傾聽,雖然聽不完全,也聽了個大概,他面色變得蒼白,背脊發涼,原先認為是輕易得來的富貴,如今才明白是個火坑,弄不好這次會將老命賠在這裏。
「唉,」蒙恬長長歎了口氣說:「也真虧了他們對扶蘇公子的厚愛,天譬如此炎熱,大太陽底下,他們也真受得了!現在讓他們派代表進來見見扶蘇公子。」
同時,囚禁在陽周的蒙恬,除了也聽到這個消息外,還得知蒙毅在祭禱山川回程途中,在代州遭到逮捕。
等他訓話完畢,眾將皆感動得伏地流淚。
胡亥以孝子身份在一旁答禮。
「都是這個狗御史逼死了扶蘇公子,現在又來逼蒙將軍,兄弟們幹掉他!」有兵卒在人群中喊叫。
他一手執劍,厲聲地喊道:「蒙恬一日不死,就要維持軍紀,民眾可留下,我軍士卒立刻退出,違令者斬!」
四、由李斯模仿始皇筆跡擬定親筆詔書,責備扶蘇在邊地沒有建功,反而多次上書直言誹謗皇帝用民太苛,並因不能歸都立太子,日夜有所怨言,賜劍自裁。蒙恬與扶蘇日久,應知其謀,既不匡正又不上報,為臣不忠,賜死,大軍交由裨將王離率領。
趙高仍然坐在他常坐的燭光照不到的陰暗處,就像藏在洞內的毒蛇,你捉摸不到他臉上的表情,他卻能看清你的任何動靜。
最使蒙恬和王離憂心的是,在四周的陰暗裏,幢幢人影,隱約看得出是眾多兵卒,有騎卒也有步卒,他們和嘈雜的民眾相反,靜靜的佇立,人無聲,馬也無聲,即使有點人的咳嗽和馬的踏蹄聲,也為整個聲音的浪潮掩蓋住了。
蒙恬垂頭歎氣不再言語。
軍正帶著百校刀手巡視各處,回報兵卒都已離開全場。蒙恬淒然一笑地說:「蒙恬本想奉詔自裁於扶蘇公子靈前,讓各位父老代表見證蒙恬並非貪生怕死之輩——」
他又回頭呼喚:「王將軍!」
但形勢比人強,他本想叱喝,在咸陽說這種話乃是滅門之罪,但想到府外聚集的幾萬民眾,他洩了氣。
「且慢,公子你不能死!」
「公子是什麼意思?」
在河水沿岸新設的幾十個縣城傳出這個消息後,再加上匈奴收復陰山的戰報,實邊移民紛紛向後撤離,這些人大都是單身,一逃就沒有了蹤影,而拖家帶眷的,全都湧入九原,如今前線還沒有作戰,難民就壅塞了附近幾個縣城和九原市區。
「老師請講,胡亥是怎麼不知死活?」胡亥不服平地頂嘴,這是他對趙高的老習慣。
「蒙將軍,扶蘇公子現在人在哪裏?為什麼不讓他出來見我們?」有些人直擊要害地吼叫。
顏取在一旁看了,不僅流淚,而且內心有股逼人太甚的罪惡感,連他也起懷疑,難道傳言是真,始皇真的已死,他來送詔書賜死扶蘇和蒙恬,豈不是為虎作倀?
蒙恬調派完畢,又率諸將在扶蘇靈前祭拜上香,諸將無不痛哭流涕。
「是啊,是啊,你還沒看到將軍從容就義的樣子,真的使人感動!」蒙恬身後的一位父老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