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錢塘大戰
他見楊凌不以為然,便陪笑道:「大人仁厚,可這些倭人貪婪成性,從不知悔改,草民聽長輩說,早年抓了投降的倭人,我們也是放掉的,結果他們回頭還來糟蹋咱們的百姓,而且搶了財物運回國去,還引誘更多的倭人來作惡,所以現在抓到倭人,一向是要處死的,勇猛凶殘之軍遠比懷柔文明之師更讓人敬畏啊」
楊凌是直接做上參將位置的,根本不曾從基層做起,那知道這位可憐的千戶死戰不退,其實真正原因並不是想盡什麼忠守什麼職,而是為他這位欽差還杵在這兒。
楊凌見他囁嚅著還要說謊,猛地轉身過去平息了一下想活活掐死他的念頭,才一字字道:「你說出來,我讓你痛痛快快的死!這是唯一的條件,你沒有第二個選擇。」
他本來對於回京後請求皇上對日通商並沒有太大的把握,因為來自朝中,尤其是內閣三大臣的阻力,他並沒有信心可以壓制,朦朧記得像歷史上劉謹當權時一家獨大,如果朝中是他作主,這個不學無術,只會撈錢的傢伙一定不會成為阻力,可是他不確切記得那是什麼時候的事,他已經沒有時間等下去了。
倭人除了最後拋下的四十多人和百餘名傷兵,當場死掉有二百六十多人,其中六成是死於番子的刀下、箭下,但那衝鋒在前的八十名健卒,死傷一共不過三十多人,瞧得楊凌好生後悔,早知會有這一戰,該把三百親軍全部帶來,戰果何止於此。
那邊二十幾個倭寇追著五百多名衛軍如潮水般去了,瞧他們身手,也只有方才打前鋒的那個倭寇武藝極好,後邊的也都稀鬆平常,可是嚇破膽的衛軍都抱著讓別人送死、自己逃命的念頭,明明只要鼓起勇氣返身作戰,足以憑人數優勢將這夥倭寇殲殺,卻只顧抱頭逃命。
他手中握著一柄長長的倭刀,單槍匹馬衝至那群官兵之中,沉吼一聲猛地躍起,刀光如匹練一般唰地劈下去。迎面的是個持槍的官兵,他既不舉槍來刺,也不橫槍相迎,眼見奔來的這個倭人凶悍無比,他大叫一聲,竟然丟了槍轉身便逃。
那人臉色一變,這件衣服是他去年在福建登岸搶劫時,從一個少婦身上剝下的,那女子……那女子……他想起那個容貌姣好的少婦最後的可怖模樣,不禁機靈靈打了個冷顫。
倭寇的主要兵器是刀和弓,偶爾也有鳥統等火器。但是這夥海盜比較窮困,海上潮濕,保養弓箭不易,再說簡易的箭枝準確度和殺傷力不足,而上好的箭枝木料和箭簇又比較昂貴,所以配備的弓箭不多。
楊凌方才也被嚇了一跳,但他心中可是壓根不信這些倭人懂什麼刀槍不入的,如果他們真有這種功夫,那還何必在海上討生活?早可以長驅直入奪天下了。
這時見自己的親軍果然箭箭奪命,他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只是衛所官兵的箭為什麼殺不了人,他還是霧煞煞地弄不明白,不過這時也顧不上研究了。
楊凌頭皮發炸,高文心和張符寶聽了眼中已溢出淚水,就連滿口天道人心的張天師,也雙眉倒豎,眼中殺氣騰騰,再看不出半分修道人的模樣。
那名最是驍勇的倭寇殺了五六個人,身上也中了兩刀,傷雖不重,一直不得裹住,失血過多,早就頭昏眼花,此時揮起刀來如同跳舞一般,早看不出剛剛上岸時煞星般的威風,被湧過來的鹽商家僕扁擔、鋤頭一通刨,要不是楊凌想留幾個活口,使人趕來阻止,準被活活打死。
肥前壽痛得啊呀一聲大吼,幾乎暈了過去。陳東一見大駭,慌忙蹲下身子,大聲吼道:「快,快撤兵,明軍早有準備,馬上撤兵!」
楊凌聽得一股寒氣從腳底直升頭頂,為生存也好,為求財也好,殺人他倒可以勉強接受。強盜嘛,你還能指望他們發善心?可是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為,純粹是滿足一種變態的、沒有人性的欲望,向一個無辜的嬰兒身上潑開水,只為聽他啼哭取樂?
張天師會意,上前對幾位老人家稽首道:「幾位老人家,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這幾名倭人已束手就擒,若是一律處死,未免上干天和,他們作惡多端,楊大人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就讓他們在牢獄之中受過,又有何不可呢。」
倭人本來疑心病就重,不止肥前壽疑神疑鬼,就連陳東這個土生土長的海盜看了也暗暗生疑,不知這些官兵是什麼來頭。
楊凌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那件女子的淡綠輕衫上,他拈起那衣衫的一角,問道:「這件衣服,是你搶回來的?他的主人……那位姑娘,怎麼樣
m.hetubook•com•com
了?」楊凌聽了一愣,他方才趕過來時,江邊來不及上船退走的倭寇還有四十多人,加上受傷倒地未死的不下百人,本來吩咐全部擒拿起來,想不到閔文建自做主張,已著人全部殺了。楊凌來自後世,感情上總覺得虐待俘虜有違人道,所以聽了不禁露出不忍、不悅之色。
那人將知道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其實他的情報並沒有太大的價值,這些倭寇到處流竄,沒有固定的居處,而大明水師目前想出海圍剿,也沒有那個實力,要想對付他們,主要還是等他們來內陸搶劫再施嚴懲,而且可以預料的是:他們一定會來。
更叫他意外的是,日本的通用貨幣竟然是大明的銅錢,日本曾經嘗試自己製造貨幣,但是他們製造的銅錢質量極差,用不了多久磨損斷裂,成為一堆破銅爛鐵,所以只能將大明的貨幣作為日本國的通用貨幣。
那人愣了愣,將楊凌的話又咀嚼一遍,方才悟出他話中的意思,眼中不禁露出恐懼的神色,楊凌冷冷道:「你決定了嗎?我並不一定非要知道你們的情況,如果不說,我不會給第二次機會!」
這時後邊持著各式各樣武器的倭寇排成一字長蛇陣也衝了過來,种千戶站在後邊揮著刀只是大叫︰「衝上去!」可是那些氣勢為人所奪的官兵毫無鬥志,一見有人被殺死,齊齊發一聲喊,集體轉身向後狂奔,裹挾著种千戶和幾名親兵也跟著倒退了一陣。
這三石弓太耗力氣,這些人雖說站在亭上不受威脅,二十人又是窺準了倭人首領才發箭,這時每人也已累得筋疲力盡,那名掌班雖天生神力,這一箭射去,弓也垂在地上,手臂都有些脫力了。
楊凌站在高處,這片刻功夫已發現倭寇雖然三五成群衝進鹽兵隊伍廝殺,看起來雜亂無章、毫無章法,其實前邊總有一個打著怪模怪樣旗幟的人或者有個一手持刀一手持扇的人,只要他們將旗或扇子一揮,眾多的倭人小隊就齊聲怪叫,聲勢駭人,同時揮舞兵器進攻,一俟氣衰就轉為游鬥恢復氣力。
楊凌說的都是錦衣衛用來對付犯人的手段,旁邊那人還未翻譯,那個穿女裳的男人額上就滲出涔涔冷汗,忽然啞聲道:「如果我招……大人肯饒了我嗎?」
「啊呀,种大人,我可不是說你,瞧你平時斯斯文文的,我這文官像武將,你這個武將卻像個文官,說句實話我老閔心裡挺瞧不上你的,可看今日你可真是條漢子,我老閔佩服得很。」
率著家丁僕從趕來助陣的鹽商中,有一個叫梅春庵的中年人,這些鹽商除了從父輩手中繼承家產,大多也是從苦哈哈的私鹽販子漸漸起家,混成代理官方售鹽的商人,所以大多強健好武。梅春庵雖取了個文質彬彬的名字,也長得孔武有力,神情剽悍。
那個倭人一刀劈下,劈肩拉背把那逃跑的士兵斜斜劈成兩半,隨即如一隻青蛙一般,連蹦帶跳,在衛軍陣內左刺右突,揮刀上晃下砍,一時殺得那些膽怯的官兵陣腳大亂。
早有退意的倭寇一聽海螺吹響,如蒙大赦般轉身就逃,紛紛爬上船去,放下風帆,探出大櫓,忙不迭地搖了起來。追出一箭之地的那二十多個倭寇和种千戶等人對砍,砍得精疲力盡。倭寇死傷的只剩下七、八個人,种千戶只帶著三個傷兵正在邊戰邊退,待聽到江風送來海螺聲,倭寇要轉身逃去時,只見江邊大船已向江心中駛去。
他回到鎮中為他安排的臨時官邸,找了一個通曉倭語的人,正準備去看押倭犯的西廂房了解一些海盜的情形,鎮中幾位長者被人攙扶著找上門來,一見楊凌便磕頭道謝,感謝欽差大人狠狠打擊了倭寇,為鎮上百姓除害,隨即便痛哭流涕地要求欽差大人為民作主,處死所有倭寇。
這夥倭寇的首領是一個落魄的日本武士肥前壽和一個中國海盜陳東,這夥人每逢春秋兩季就化身海盜來沿海搶劫,其他季節則從大明不法商人手中購買貨物運往日本、呂宋等地牟取暴利。
張天師年紀雖小,那幾個老頭果然尊敬異常,不敢對他失禮,一位老者哭訴:「天師,這些倭寇毫無人性,就是千刀萬剮也救贖不了他們的罪孽,他們殺人放火,掘墳挖墓,什麼壞事都做呀。去年倭寇上岸,就在老鹽倉,把一個八個月大的孩子丟在床上,用開水澆,聽他哭聲取樂,天師啊……」
楊凌的太陽穴突突亂跳,腦門上青筋都繃起來了,此時對於倭寇的仇恨都不如對於自己人的不爭氣m•hetubook.com.com更叫他氣憤,楊凌轉身就要向亭子下邊衝,莫清河一把拖住他,急道:「大人,江南衛軍一向軍心渙散,倭人又凶狠殘暴,所以每遇敵人,常常望而生畏,不戰而逃。如今衛軍已潰,根本不及整頓,大人萬萬不可前去,你若有個差池,我們就真的完啦!」
眼看著楊凌一步步走向門外,曾經以種種稀奇古怪法子折磨人為樂的盜寇終於忍不住大叫:「大人留步,大人留步,我招我招,我全招,只求大人留我一個全屍。」
方才五百人被二十個倭寇一衝即潰,現在二十對二十,情急拚命之下,他們竟然敵住了那些倭寇。
至於更久遠的將來,他們是否有能力自己生產貨幣,甚至在經濟取得更大的發展,就不在楊凌的考慮之列了,人不能靠老祖宗吃上千秋萬代,前輩人為你打下個好基礎,剩下的事自有後來人去操心。
近一年多來,日本本土戰爭越來越激烈,那些大名急需大量物資和銀錢來穩定自己的地盤,可是自從幕府足利將軍不再向大明稱臣,大明已不再同他們做勘合貿易,很多大名乾脆也指使手下充當起走私販兼海盜,這一來搶了他們生意使他們生活越來越落魄,於是兩股海盜合併起來以加強力量。
楊凌點了點頭,說道:「嗯,今日多虧了你們,你記著把為國捐軀的將士屍首好生收殮,回京後本官一定會重重地撫恤,今日參戰的兄弟,一律要重賞!」
种千戶剛剛被他說得臉一紅,訕訕地道:「閔大人過獎了,末將……末將慚愧啊,手下的兵是一群土雞瓦狗一見了倭寇,就心慌,慚愧啊。」
二人走上船頭觀看,只見沙灘上明軍數目不多,衣著也不是正規的軍隊打扮,那些似是鹽兵打扮的兵丁中有一個揮舞著大關刀的漢子,大刀在手中風車一般,一被他挨上立即刀折人亡,竟如虎入羊群一般所向披靡。
鋤頭砸在他膝彎上,那倭人單膝重重跪在地上,卻又立即跳了起來,那條腿半蜷著微微發顫,顯然受傷不輕,卻仍支撐不跪。楊凌擺手制止那個還想揍他的百姓,說道:「把他們捆起來,回頭找個懂倭語的來,我要向他們問話。」
他說完,轉過頭來,目光從那幾個倭寇身上一一掃過,最後看到一個穿著漢人女子衣裳的男子,目光與他一碰,瑟瑟地躲避了一下,楊凌便走到他面前,說道:「你們首領是誰?一共多少人?平素都在什麼地方活動?」
想到這裡他止住了腳步,衝到亭前向下邊搭箭在弦嚴陣以待的番子們喊道:「你們統統給我上來」
他們破爛不堪的戰船製造技術十分落後,那些艦船以大木鋸成方形,聯結時不用鐵釘只用鐵片,不用麻筋或桐油彌縫,而是用稻草來堵塞漏隙,根本不能抵禦明軍的大艦船,尤其是福船和廣船只要輕輕一撞,他們的艦船就散了花,海上沒有優勢,他們只能利用大明廣闊的海岸線四處遊蕩上岸搶劫。
這時閔文建扛著捲了刃的大刀滿頭大汗地奔了過來,興奮地大笑道:「爽快,爽快!五月時我以三百鹽兵打退兩百倭寇,只覺已威風八面了,想不到你一來居然以少勝多,哈哈哈,果然是我的福將。」
肥前壽見那個鹽兵隊伍中持大刀的文官殺傷力實在駭人,明軍又冷箭不斷,便招手叫人呈上一柄硬弓,搭箭在弦,暗暗瞄準了閔文建,想有樣學樣射殺明軍將領。
其中有些勢力有秘密通道從大明走私,所以也是反對倭寇橫行以免影響他們的生意。而且這些官方組織的走私團隊不但和大明沿海的商人暗中交易,而且往呂宋,南洋已經探出一條海路貿易線。這些情報目前暫時用不上,但是以後未必沒有用,楊凌都暗暗記在心上。
楊凌聽了愣了一會兒,他沒有想到那時中國貨幣竟然可以完全充當、替代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對於毫無人性的倭寇的仇恨和憎惡,並沒有使他喪失理智到認為一味的殺戮,就是徹底解決這群海上禍害的唯一手段。
那人被他一喝,不禁哆嗦一下,卻仍執拗地道:「我也是沒法子生活,才……走上這條路。他們幾個都是真正的倭人,是不會招的,大人允諾饒了我,我才肯說。」
可是他們的長刀卻極為厲害,這些倭寇使用的日本長刀約一米四,幾乎趕上了那些小矮子的身高。這刀的長度和重量幾乎是明軍常用配刀的兩倍,而且可以雙手使刀。
他的親兵不退的原因和他相同,按大明律,若是將領戰死,而親兵無恙,那是要砍頭的,所以hetubook.com.com這二十多個親兵也是一邊在心裡罵著种千戶的祖宗八代,一邊拚死抵抗。
閔文建掌中的刀足足有四十斤重,一掄起來力道就不只一、二百斤了,刀勢展開借力使力的話可以大省力氣,所以為了不拘束手腳,阻礙大刀的使用,他一衝進倭寇群就和自己手下的鹽兵拉開了距離,揮轉著大刀遊走廝殺,一身官袍早濺滿了鮮血。
楊凌走到幾個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倭人面前,盯了那個一刀劈死明軍,單身殺入明軍陣中的倭人一眼,問道:「會說漢語嗎?你們的首領是誰?」
楊凌見了心中稍安,待二十名番子上了亭子,楊凌一指前方道︰「擒賊先擒王,你們不要慌,給我看準了,專挑那些拿旗、拿扇的倭人給我射!」
但是現在他有些把握,如果把通商等經濟手段作為政治手段的延續,那些文官們還會反對嗎?通商,可以使兩國合力打擊海盜,從經濟上控制他們,並且努力保持領先的地位,他們就不會生出覬覦的野心;如果連他們的貨幣都出自我們之手,一旦真的產生糾葛,只消製造出大量的貨幣投放到他們的國土上,還怕那個有敵意的政府不垮臺嗎?
楊凌聽了頭腦一清,想起自己率軍在山中演武之時對他們說過的話,如今自己做為主帥,守在這裡指揮,其作用遠遠勝過衝殺在前作一個排頭兵,況且如果自己真的被殺,至少自己帶來的親軍是不會再死守不退了。
衛軍這一陣箭雨毫無殺傷力,反激得倭寇凶性大發,二十幾個倭寇嗷嗷叫著衝向了那群衛所官兵。領頭的一個俘寇身形較矮,但是彈跳力驚人地好,在鬆軟的沙灘上仍然健步如飛。
此時已是退潮時分,江水回流,再加上船上倭寇賣力搖櫓,縱然逃到江邊也追不上船了,偏偏此時鎮中又傳來一陣吶喊聲,卻是鎮中幾個大鹽商知道倭寇若是殺上岸來,損失最大的便是自己,悄悄探看一番見明軍竟然抵住倭人,帶了家丁僕人舉著棍棒鋤頭趕來助陣。
亭上射手見沙灘前已找不到可供射殺的倭寇首領,目標漸漸轉移到船上,一個掌班見最後一艘大船上群寇圍著兩人,其中一個張弓搭箭瞄著鹽兵人群,立即喚來一個役長,換下了他手上的百變弓,這種弓並非軍中配備,也是錦衣衛專門研究出來的利器。
肥前壽站在船頭,閔文建衝殺不休,又不時有逃跑的倭人來回奔逃,這一箭竟是始終射不出去,此時,掌班番子的箭已射過來。這一箭本來是射向他左胸,可是箭離弦時微微一顫,箭便失了準頭直奔他的肩頭。
眾番子聽命站到亭前,專挑那些看似倭人首領的人下手,他們的冷箭又準又狠,那些倭人小頭領大呼小叫地邊殺人邊指揮,常常猝不及防被一箭釘在那兒。張天師本來就信法術,方才見了那幕中箭不傷的奇景真被嚇住了,這時見倭人也是血肉之軀,可以被殺死,這才長吁出一口氣。
楊凌暗想:「海上倭寇是一定要打的,一定要想辦法剿滅他們,但是這群禍害滋生的根源不拔除,消滅了這一批,還會產生新的一批,要長治久安,必須疏堵並行。」
楊凌見他半邊身子浸染鮮血,也不忍再苛責他,只好說:「本官在北方時,曾見軍中有一員姓江的驍將,面對比這倭寇更加厲害的韃子也能以一當十。他曾經說他第一次上戰場時,也是嚇得魂飛魄散,還是他的什長拖著他衝鋒陷陣的。經此一役你也看到,這些倭寇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不膽怯畏戰,他們就討不了便宜去。只是……你那群兵……可真該好好練練了」
他找來的那個懂倭語的漢子連忙用倭語重複了一邊,那人聽了一言不發,楊凌淡淡地笑了笑,說道:「你是不是認為我們就不懂得用什麼利害手段對付你?澆開水是嗎?」他陰冷的目光在那人身上梭巡了一番,說道:「如果用開水在你身上澆,再用鐵刷子蘸鹽一層層地往下刷,你覺得怎麼樣?或者把燒紅的鐵插|進你的大腿……」
不過令楊凌意外的是,從這人口中聽到了有關更多日本國內的情形,幕府日漸衰弱,已經控制不住各地的大名,而各地的大名、武士首領對於和大明的貿易,以此壯大自己的實力十分渴望。
楊凌一愣,隨即勃然大怒,厲聲道:「你是漢人?」
种千戶羞得滿臉通紅,唯唯諾諾地道:「是是是,末將受教,末將遵命。」
觀潮樓正前方有一批青衣小帽的軍兵,一色的朴刀,這夥人人數雖
和_圖_書少,卻個個驍勇善戰,而且整支隊伍排成一個銳三角,像一枝利箭般直插前方,倭人慣用的三五成群襲擾、破壞的招法根本不管用,三角形內部的軍兵還時不時抽出一種短管的火器來殺人,這種裝備可不是沿海衛所軍兵所配備的火器。
莫清河從沒見到明軍這般英武,此時對楊凌的親軍戰力不禁刮目相看,他含笑對楊凌說「楊大人這次親自指揮,我軍大獲全勝,剿殺賊寇逾四百人,不日奏報京師,大人之名必傳聞宇內,真是可喜可賀,卑下先恭喜大人了。」
此時,楊凌身邊二十名神射手也充分發揮了狙擊手的作用,他們不慌不忙站在亭頂只注意那些像是倭人首領的人物,看清楚了便是一箭,失去領袖的倭人不只戰法大亂,心理上的震懾力更遠勝於對死亡的恐懼,不等大首領下令,眾倭人已開始漸漸收攏退卻。
楊凌想到美國人放核彈屠倭城,卻讓倭人敬畏至今,而中國人寬大為懷,把他們的戰犯放回國去,直至滿頭白髮,其中大多數人仍然鼓吹軍國主義,仇視傷害中國人,不禁苦笑一聲。
另一個老者道:「不止如此,他們中午在一戶人家吃飯,走時殺了人家全家,取血泡酒,說是大補身子,那家的孕婦,他們打賭是男是女,就剖出嬰兒驗證。還有本地富戶,被他們擄走勒索,家中拿出的銀子湊不足數,竟把人鋸成碎塊送回來。」
楊凌再也聽不下去,一轉身就疾步向門口走去,他剛剛走到門口,房中張符寶一聲怒吼:「殺了他們!姓楊的,你要是還想留他們活口,我……我……我天天畫符咒你!」
有持長刀的倭寇想要以長制短,還不等他靠近,內層番子已抽出短銃,打了他個滿臉開花。這些番子每遊走一圈,便內層變外層,外層變內層,內層的番子收刀換銃,一邊恢復體力,一邊裝填彈藥,使用火銃,這一來配備弓箭極少的倭寇就如他們以前屠戮衛所明軍一般,完全處於一邊倒的挨打狀態。饒是悍不畏死的海盜們,也不禁萌生了退意。
他說道這兒,忽地醒覺如今楊凌的官可比他高了不止一級,不禁尷尬地笑笑。楊凌向他拱手嘆服道:「若論上陣殺敵,我怎麼也比不得閔大人的威風,今日你這把刀可真是大開殺戒啊,江邊的殘匪都擒住了?」
退也是死,不退也是死(在种千戶心中,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凶悍的倭寇對手),起碼不退還能落個好名聲,家人也不會受牽連,因為這個原因,种千戶才滿面悲憤,心中一邊罵著楊凌的祖宗八代,一邊揮著刀和鬼子玩命。
楊凌停住腳步,長長地吁了口氣,抬腿走到門邊,忽又停住道,「這個人給他一個痛快,其他人交給鎮民處理!」
今日好巧不巧,碰上了楊凌的親軍,使用的是清一色的全包鋼長柄朴刀,刀長一米三,幾乎不弱於他們,而使刀的又個個是經過少林寺和錦衣衛中用刀高手指點過的京軍精銳。
閔文建留下一些兵打掃戰場,鹽商自發組織起來,將受傷的兵丁攙進鎮中治傷,一經統計,那些驍勇善戰,帶著些痞氣的鹽兵刀不如人,以至死傷過半,完好無損的只剩下一百四十多人。
一直以來,沿海的官兵視倭寇如虎,那種恐懼由心而生,一見了他們真得是魂飛魄散,毫無勇氣對戰,兩百個倭寇攆著兩千官兵像趕羊似地,滿山滿野亂跑的場面並不鮮見。如今人數相當,竟能和他們戰這麼久,親手殺死四個倭人,看來他們也不是那麼了不起呀,种千戶的勇氣和信心頓時大增,也直到這時他才氣惱地想起自己那五百個只會吃飯的窩囊兵。
足利家族不再對明稱臣後,兩國斷絕了貿易,日本急需大量銅錢,卻沒有辦法取得,而一個國家沒有貨幣,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情形,所以官方只能走私甚至充當海盜。
那個滿面是血的倭人凶狠地瞪了他一眼,傲然而立一言不發,一個鹽商家僕見了也不懂什麼規矩,掄起鋤頭狠狠砸向他的膝彎,喝道︰「沒聽見老爺問話嗎?」
楊凌瞧那幾位老人家七老八十,還在向他磕頭作揖,連忙將他們扶起來,可是要他親口發出殺俘虜的命令,他實在說不出口,只好為難地看了眼張天師,這些老人家都信佛信道,要是有天師出面勸解一番,或許能夠將他們勸走。
這是兩夥盜寇合夥後第一次做大買賣,原以為利用潮汐出其不意,將海寧洗劫一空,不料船一靠岸就發現明軍早已嚴陣以待,肥前壽和陳東也暗暗吃驚,以為自己洩漏了消息,所以二人的大戰船靠在最後,始終不和*圖*書敢將兵力全部投入,以防中了明軍的埋伏。
明軍的單刀只能單手使用,力道、速度、長度都相差甚遠,加上日本刀製刀時採用了唐刀的包鋼技術,而明軍因包鋼刀價格昂貴,除了軍官,士兵配發的刀只有刀口是包鋼,雙方實力相當時誰勝誰敗可想而知。
閔文建聽了甚喜,這次楊凌親自坐鎮,他是欽差,這功勞誰也搶不走,可是楊凌的品行他極是了解,知道楊凌絕不會貪功,這抗倭英雄少不得也有自己一份,不禁喜孜孜地道:「正是,沿海的衛軍比起咱們邊軍來,差的可不只十萬八千里,一向只打敗仗不打勝仗,這次大人一來便扭轉乾坤,居功至偉。
這種弓可以隨時增減弓弦,調整弓的力度,掌班番子換過百變弓來,將弓調成三石的硬弓,搭上一根雕翎箭,使足全身力氣拉開硬弓,瞄準那名舉弓的倭人首領前胸一箭射去。
楊凌見了不禁露出一絲欣然神色︰還好,雖然這些兵不爭氣,這位种千戶也不會指揮作戰,起碼還知道盡忠職守。
今楊凌有些意外的是,那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种千戶卻沒有退,他領著近二十名親軍被自己的官兵衝得陣腳大亂,猝不及防被趕上來的倭人劈死了幾個人,隨即便揮刀領著人衝了上去。
楊凌臉色發青,顫聲道:「不要再說了,不要再說了。」
先前那位說話的老者道:「大人,咱們是把他們當人,可他們自己不把自己當人吶,他們擄財也就罷那,這般殺人放火,您說不是畜生是什麼?他們還最喜歡擄奪婦人和清秀的童子,逼迫他們做的醜事,連我老漢都說不出口啊!」
楊凌帶了人先去沙灘看了看,除了滿地的死屍傷兵,還有四十個被敵船拋棄的倭人滯留在海岸,被八十多把鋼刀壓制住,已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力。
京師怎麼樣了,離開了一個月,朝中一切如常吧?只有等派去京師的人回來後,才能得知了。楊凌覺得自己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事要趕時間去做,恨不得立刻了結這裡的一切,馬上趕回京裡去。可是……可能嗎?不擺平這裡的一切,就不能降服廠衛,那有實力和外廷抗爭,盡快施行自己的政略?
周圍的倭寇也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麼遠的距離,明軍中竟有人將箭射得這麼遠,而且力道霸道威猛,能貫穿人體。兩個嘍囉慌忙舉起海螺,趴在船幫子上「嗚嗚」地吹了起來。
楊凌腳步頓了頓,隨即頭也沒回,快步走出大廳。西廂房內,幾名倭寇被綁在柱子上,楊凌臉色陰沉地踱了進來,鄭百戶和幾名番子見了忙站起來施禮:「見過大人。」
這些番子根本不理會倭寇的挑釁誘惑,他們的職責是保護楊凌,所以絕不分開,八十人組成的陣形如同一枝利劍,八十柄刀此起彼落,整個刀陣遊走不停,在觀潮亭前的沙灘上橫衝直撞像絞肉機一般,凡是挨上去的立即被亂刀劈死。
他撿起一支衛所官兵所射的箭來,那箭輕飄飄的還不足一兩重,楊凌這才恍然為什麼這些箭根本傷不了人。那些衛所官兵平時疏於訓練,拉不得弓放不得箭,為了糊弄別人,只好製作了這種輕箭,箭倒是射得遠了,但是輕飄飄的渾不著力,在這江邊上再有江風一吹,與其說是射下,不如說是飄下,哪有傷人的力道?
楊凌算是見識了江南衛軍的作戰能力,他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吩咐手下打掃戰場,自己帶著幾個親兵匆匆趕向种千戶他們那裡。种千戶盔歪甲斜地站在那兒像做夢似的,他的手臂被長槍刺傷,一條膀子染得通紅,此時也似毫無感覺。
閔文建把綠豆眼一瞪。奇道:「擒什麼,我已經吩咐人全都殺了沒有斷氣的都補一刀,若不是怕臭了江水,就全仍江裡餵魚了。這幾塊料捆起來做什麼?趕快結果了事。」
衛所官兵本來就有守土之責,如果臨陣逃跑,對上邊還可慌稱是敵人勢強,不得不退。可是今天偏偏來了位欽差,而且這位欽差守在前邊不走,如果种千戶丟下欽差自己逃命,那就只有砍頭抄家的份。
那邊鹽兵不過三百人,與倭寇戰得旗鼓相當,這邊五百名正規軍,只與敵交戰一合,死了一個士兵,就全體潰逃,看在對江南軍隊毫不了解的楊凌眼中,只覺憤懣驚奇到了極點:這怎麼可能?足足五百人對二十人吶,壓也把他們壓死了,只交手一合就全軍潰退了?
肥前壽正覺得肩膀無力,猛地一股大力拉扯得他倒退幾步,後背砰的一聲撞在桅桿上,這時才覺得一陣撕心裂肺的劇痛傳來,右肩一枝利箭貫入,自肩後穿出,前胸只餘小半截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