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努爾哈赤6:氣吞萬里

作者:林佩芬
努爾哈赤6:氣吞萬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祭弔

祭弔

「畢竟是老了!七十古來稀——身經百戰,那是在青壯之齡!」
他接著詳細說明反對的原因:
袁崇煥「嗤」的苦笑一聲:
「依末將看,那奴酋畢竟是一國之君,如果以自己的生死大事來使計謀的話,無異於兒戲,不但於己不祥,而且愚弄了自家的兵將百姓,即使將來打了勝仗也不值——」
陪著他的祖大壽猜不出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只有耐心的、一言不發的陪著,而使得氣氛更加沉肅。
但,即使是目力不能及,袁崇煥也還是定定的張望了許久,臉上的神情卻時而狐疑、時而深思、時而皺眉的變了好幾變。
「國不可一日無君,宜早定大計。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請速繼大位——」
而後,魏忠賢甚且「不放心」,派了太監來監軍——
祖大壽遲疑了一下,提出自己的看法:
「後金如若果真遭逢國喪,新君繼位,必須先安內,休養生息,任命新官,撫育百姓;這個時候,正是議和的良機——和-圖-書遼東殘破,若雙方議和,可使生機復甦,再成樂土!」
「大人要遣使祭弔,末將也以為,不可——」
接著,他仔細分析:
說著,他像是啞然失笑、自嘲自諷似的說:
「朝廷必然不允,而且將疑忌大人通敵!」
而且,他的心中還存著另外一個想法:
第二天,代善主持了諸貝勒奉上〈勸進書〉給皇太極的儀典;皇太極三辭之後勉受,挑起完成努爾哈赤遺志的重責大任。
「奴酋作了什麼樣的安排,末將不得而知;但,末將世居遼東,深知女真人汗位繼承之制,本與漢人不同,無所謂立長、立嫡——」
頓了一下之後,他更勇敢的說出了意見:
年紀最長的代善全心全意的協助他,主動為他策畫一切——代善先是要自己的兒子岳託和薩哈璘當眾提議:
「『通敵』之說只要一起,大人就會無法在朝中立足——昔年,孫大人所遭致的還不是這麼嚴重的罪名,而且身為帝師,猶且黯然去職——大人和*圖*書請三思!」
祖大壽登時愣得瞠目結舌,過了好一會兒方說:
他雖是習武從戎的武將,但,父、祖世代為將,所累積的「官場經驗」遠比直接考上進士任官的袁崇煥要多得多;而且,他「旁觀者清」,比袁崇煥自己還感受得多——他索性明言:
祖大壽登時明白了他心中的疑慮,但卻下意識的、不經思索就回答他:
因此,他寧可冒著遭到疑忌的危險,也堅持著遣使赴瀋陽祭弔努爾哈赤——
祖大壽想了一想,慎重的向袁崇煥說:
「奴酋如若真死,務必打聽、研判出繼任的人選——」
「大人既非閹黨之徒,更非魏忠賢的心腹,還能保住眼前的官位,靠的是寧遠之役的大捷;但,這只是因為朝中再沒有人能守遼了,必須仰仗大人之力,卻不代表『沒有遭忌』——」
而他儘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意志堅強,目光宏遠,能力卓越,卻於這件事的判斷及採取的應對方法上都後了、晚了一步,也因沒能作出準確的猜https://m.hetubook.com.com測而使得他所派出的使者此行沒有太大的收穫。
使者出發前,他猶自諄諄囑咐:
阿巴亥所放出的謠言,很快的就隨著她的殉葬平息了。
「日後,我若遭忌去職,也只好認了;但,此刻,卻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事情不能因怕遭忌而罷手不做——」
「這些我何嘗不知道呢?現今的大明,真正做皇帝的人根本是魏忠賢,我要不步上孫大人的後塵,那才是奇蹟!但只是,我在遼一日,便要盡一日職守,全力設法抵禦後金,安頓百姓,收復故土——」
袁崇煥嘆了一口氣說:
直到日色西移,袁崇煥遠眺的目光才開始收回,腳步開始移動;之後他喟然長嘆:
「倘若奴酋果真已死,他國中的情勢演變就更須全力關注——繼任者為誰,是否將發生諸子爭立的內亂,都會影響全遼的情勢。」
站在城樓高處遠眺,遠山的崗巒都收眼底,惟獨難以望見瀋陽城,更難以望清城中的動靜。
他明確的指出:寧遠大捷之和圖書後,朝廷論功行賞,出生入死的袁崇煥不過升任了遼東巡撫,各流血流汗、九死一生的將士兵卒都只升一級;而跟寧遠之役毫無關係、沒出半分心力的魏良卿,卻因為他是魏忠賢的侄兒,竟然以「敘寧遠解圍功」,封為「肅寧伯」!
「奴酋最好『用計』,焉知不是詐死,使我軍疏於防備,再掩殺而來,還是派人去祭弔,可以一窺真假——去的人選精明些,能查訪到確實的消息!」
袁崇煥不自覺的連點兩下頭,而嘴裡仍然說出了心中的考慮:
「這,有可能?」
這當然只是形式——早經代善私底下商量、約定好了的阿敏、莽古爾泰、阿巴泰、德格類、阿濟格等立刻一起附議,並且共同起草〈勸進書〉。
「奈何,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奴酋是何許人?會不早作安排?探子曾來報,說瀋陽城中有人言語,將立多爾袞為帝,但真假莫辨——如若屬實,倒也是天降鴻福給大明!」
這一切都代表著,袁崇煥在朝廷中的處境並不是「穩如磐m.hetubook•com•com石」,並不是可以「高枕無憂」的——值此之際,更不能去做一件可能會落人話柄的事!
八旗的貝勒之間更無任何不一致的意見——沒有爭執,沒有風波,沒有衝突,更沒有可以給敵國乘虛而入的機會的內亂發生;經營了多年的皇太極順利繼位。
「倘若奴酋的子侄們因奪位而自相殘殺了起來,我軍豈不是可以乘虛而入,消滅後金——這豈非是天助大明?天助我袁崇煥?」
後金國的第二代領導人的產生,早在他所派遣的使者到達瀋陽之前就順利完成——他的祭弔對後金國來說沒有意義。
他出言懇切,卻聽得袁崇煥暗自長嘆,悄然在心中低語:
「所以,更須前往一探究竟——尋常探子們只能隱藏於民間,打聽到的都是隔了好幾層的外圍消息;遣使祭弔,才能察訪得實!」
而嘴裡雖不說,眼神卻流露無遺;過了好一會兒之後,他伸手拍拍祖大壽的肩頭,沉聲的說:
「卻不知消息究竟是真是假——一個身經百戰的人,會一病就不起,說死就死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