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亭長小武

作者:史傑鵬
亭長小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章 長安多疑氛 廣陵多紛爭 三

第七章 長安多疑氛 廣陵多紛爭

臣賀已經將朱安世的首級帶回長安了。寒暄了一陣,公孫賀說起正事。
皇帝奇怪地說,卿不必拘禮。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朕不會怪你的。
他所問的人是御史中丞靳不疑,這人近年來是皇帝的寵臣,一直隨侍在皇帝左右,從甘泉宮到建章宮,幾乎寸步不離。靳不疑見皇帝開口,忙稽首道,臣有一言,昧死敢陳。
皇帝臉上掠過一陣喜色,難得靳中丞如此公私分明。朕也覺得此法甚好。不過公孫賀自小侍奉朕,也算盡心盡責,他妻子又是皇后的姐姐,所以朕時常容忍,不願譴責。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新年了,朕決定明年改元徵和,並下詔大赦。如果那沈武命相不薄,應該能活到大赦的日子罷。王德的撫恤和沈武家裡的事,你就發文書,用駟馬郵傳送往豫章,便宜辦理就是了。
於是皇帝沉默了一會,道,卿無罪,下去罷。然後吩咐郎中,持朕的節信,去水衡都尉獄,赦免公孫敬聲。
公孫賀大喜叩頭,謝陛下隆恩,臣賀告退。他往後趨走,轉身,漸漸消失在冬日下午的陽光下。皇帝凝視著他的背影,微微歎了一口氣,轉過頭問道,沒和圖書想到一個小小的縣丞,竟然有如此的膽魄。你的妹夫高辟兵都尉就死在他手裡。
那豫章縣令王德又是為何被殺?皇帝有點不高興了。
皇帝直起身來,奇怪地問,上次看到豫章郡轉達文書,是活捉了這個人,怎麼現在只獻上首級。
公孫賀道,臣賀擔心一路有失,派人將他就地正法了。朱安世是天下有名的滑賊大俠,從豫章到長安,沿途要經過數十個郡縣,很多不法惡少年都久聞其名。尤其是河南郡的游俠,放出風聲,要劫掠檻車。臣怕萬一有失,將給陛下添憂,故斗膽便宜行事,乾脆將他首級帶來。
丞相府位於未央宮司馬門外,是個四面敞著門的院子,裡面屋宇甚多,四面的門上也都掛著一塊梓木的牌子,素色的底子,邊緣沒有裝飾花紋,上面勾勒著五個隸書的小字:大漢丞相府。木牌看上去樸素寒酸,可是誰敢不敬畏呢,這可是領管天下官員的中樞機構,普天下所有的文書都從這裡發出,每天有上千名掾吏在裡面忙碌地工作。它的斜對面不遠處,司馬門內未央宮裡,就是同樣名震天下的御史大夫寺,雖然郡國https://m.hetubook.com.com的文書都由丞相府發出,可是之前還要送達皇帝,而御史大夫才是皇帝的傳統親近侍從之臣,文書都要經過御史大夫寺轉達,它的地位自然也不可小覷。
皇帝哦了一聲,沒說話。內心隱隱不快,對公孫賀擅自擊殺朱安世,他自然很不滿,而且公孫賀的理由並不充分。路上不太平,這是什麼話?難道不可徵發郡兵護送嗎?盜賊這麼多,你這個丞相怎麼當的?但是說到王德、沈武偽造詔書,雖然斬捕群盜有功,卻畢竟違反了律令。而且這個沈武最後竟用毒箭射殺圍捕吏,的確罪不容誅。不過皇帝也自覺奇怪,本來還想切責公孫賀派出的士卒「逗橈不進」,但聽到沈武逃亡,竟然隱約有一絲歡喜:我難道這麼不喜歡眼前這個老頭子嗎?他當丞相已經九年了,的確夠小心謹慎的。如果不是他那個兒子,還真找不到機會譴責他。我早知道朱安世和公孫敬聲勾結不法了,而且大概他們一直在盼望我死罷。不過要把這一切事搞明白,只有引得他們互相撕咬才行。公孫敬聲貪污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我立即派人窮治,和-圖-書果然得到了不少證據。我一生最討厭的就是受臣下的蒙騙。當我下詔逮捕公孫敬聲時,就暗示公孫賀,只要他能抓到朱安世,我就會赦免他兒子。這也不會讓他懷疑,漢家律令本就可以納粟、納錢贖罪。捕獲一個大盜,免去了很多逐捕費用,也不是不可以的。這個老頭果然向我申申發誓,一定抓住朱安世。其實朱安世哪裡又是這老頭抓住的——不過,現在責備他也沒用處,反而打草驚蛇,不如再作計慮,等待時機。
公孫賀還在睡午覺,聽見外面的侍從在敲閣門,皇帝召見丞相。他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洗沐完畢,馬上馳奔宣城門,渡過渭河,穿過鳳闕,止車在複道下等待傳見。宮門令將他帶到駘蕩殿,皇帝遠遠望見他,立刻站了起來,旁邊的黃門侍者高呼,皇帝為丞相起立,問丞相無恙!漢代的規矩,即便貴為天子,見到三公級別的高官,也要起立,以示對重臣的尊崇。公孫賀趕忙疾走上前,伏地,臣賀叩見皇帝陛下無恙。皇帝坐下來,笑道,丞相免禮。
離新年的時間不遠了,皇帝終於作別了他喜愛的甘泉宮,帶著寵妃鉤弋夫人回到hetubook•com.com長安,不過他沒有回未央宮就住,長安城外西邊的建章宮才是他的樂園。建章宮有複道天橋,橫跨長安西城牆,和未央宮滄池的漸台相連,非常壯觀。以前皇帝經常就從這複道進入長安城,回到未央宮前殿接見群臣。不過這次他好像沒什麼興致,也許他御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也許他的回來,只是在等待冬至,因為那時照例要大規模祭祀太廟,皇帝是不能不主持的。
公孫賀心裡的恐懼像火苗一樣竄了起來,身上卻又發冷,聲音打顫,王德和縣丞沈武兩人,偽造陛下詔書,擅發郡兵,按律令當腰斬。臣派人去逮捕,王德自恃有功,非但武力拒捕,並口出怨言,辱罵朝廷,主事者不得已,將他格殺。沈武聽到消息,意欲逃亡。臣派去的使者將他截住,沈武竟然夥同群盜拒捕,射殺圍捕吏三人,且用烏頭毒箭。按照高皇帝《二年律令》,當論棄市之刑。因為當時群盜眾多,圍捕吏又害怕他的毒箭,讓他得以逃脫。臣賀奉職不謹,死罪死罪。公孫賀摘下帽子,稽首於地。
靳不疑道,臣少學律令,曾見高皇帝《二年律令》記載:「矯制,害者,棄市;不和*圖*書害,罰金四兩。」陛下即位以來,雖律令變更,重治矯制之罪。然臣以為非常年歲,宜有非常之刑。以前陛下派遣直指繡衣使者出境,發各郡縣兵擊斬群盜,也屬非常之舉,不見於前朝故事。現今天下群盜眾多,豫章縣一時之間竟達五六百之眾,這是丞相和郡太守的過失。一個小縣縣令能有什麼作為?如果想憑借區區二百縣吏,平息群盜,未免過於苛責。豫章縣令王德、縣丞沈武矯制發郡兵翦滅群盜,也屬非常之功,不可以常法計慮。臣妹夫高都尉被盜賊挾為人質,固然可痛,但國家律法,不可因他一人的安危而讓群盜逃脫。否則,天下各郡縣的群盜都將劫持他們的二千石長官為人質,圍捕吏不敢擊,賊勢將愈加猖狂。因此,臣愚以為當赦免王德和沈武,雖然臣的妹夫高辟兵為國殉職,而陛下卻從此得到了良縣令和良縣丞,臣不敢因私廢公。臣以為丞相不經上奏,擅自擊捕王德和沈武,雖然並未違反律令,卻實在有點見事不明,不可為後世法。臣以為,當今之計,陛下應該派使者隨新縣令一起去豫章縣,撫恤王德家屬,並即下詔赦免沈武。臣不知所言當否,願領死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