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亭長小武

作者:史傑鵬
亭長小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 五

第十二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

楚王和國相、內史等聽小武這樣滔滔不絕地一說,個個面面相覷,心裡頗不以為然:難道大漢就沒有向劫質者束手的案例嗎?明顯的就有那個死在公孫賀手裡的朱安世,他以連續劫持數名中二千石的大吏,次次成功獲得贖金而聞名天下郡國。元封三年,朱安世劫持水衡都尉閻奉,曾經震動三輔,朝廷傳命解救的使者冠蓋相望於道,那次朱安世也是要求贖金千金,當時的京兆尹是著名的酷吏王溫舒,他率領衝車幾十輛,圍住了朱安世,本來朱安世萬無逃脫之理,可由於閻奉是皇上的寵臣,危急關頭皇上竟然給王溫舒下詔書,讓他交納贖金,因此朱安世得以順利逃脫,王溫舒氣得發昏,卻也無可奈何。連皇上自己也曾罔顧律令辦事,你這個繡衣使者就裝得這麼嚴格。但是他們都只敢在心裡想,這樣默然了片刻,李遂陪笑道,大人所說誠是,臣等遠遠不及,不過依大人的意見,現在怎麼辦才好呢?
內史和國相皆鄙夷地看了楚王一眼,心想,人說楚王貪婪,果然不假,一個堂堂大漢的諸侯王,當初屈尊和一個定陶的富商結親,只為著那商人有錢。現在自己的太子被劫持,卻連千金也捨不得交納。及至聽到國相府願意出這筆贖金,又一下子改換態度,喜不自禁如此,實在是令人可鄙。
蕭彭祖道,大約不到十個。但是身手頗不弱,而且裝備強弩,我們不敢強攻,已經被他們射死三個縣吏了。他們箭法極好,而闕樓地勢又陡峭,強攻實在不好措手。現在隨同楚王太和*圖*書子被劫持的有兩個隨身家丞,一個已經被割了耳朵,扔了出來。賊盜揚言,再不答應贖金,輒對太子處以黥劓之刑。這太可怕了,倘若太子臉上真的被他們刺了字,割掉了鼻子,將來還怎麼繼承王位,接續宗廟啊。
小武暗笑,蕭彭祖來做彭城令,真是再有趣不過了。但是今天,如果不能從彭祖樓上救下楚王太子,很快蕭彭祖就將受戮在彭祖樓下了。他轉念一想,唉,當真是何居心?他人受戮,自己又高興什麼。他收攝了一下心神,問道,怎麼這座樓會建在半山?
那大王應該知道這伙賊盜是什麼人罷?小武問道。
是的,有一條驛道,沿著泗水可以奔魯國等地。蕭彭祖道。
小武道,先別忙,我們盡量捱到早上,天一亮,事情就好辦了。他突然轉頭面向楚王,大王,臣想知道太子是否認識這幫賊盜?
那是一座三層的樓闕,歇山式的屋頂。原來燕子里是彭城最邊緣的一個里,里門不遠處就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所謂的樓闕並不在里門之內,而是依山而建,坐落在半山之上,有一條小徑蜿蜒而上,山的另一側,一條大江蜿蜒流過,那就是有名的泗水,春秋時有一系列諸侯沿著這條泗水建國,都是有名的衣冠禮儀之邦。當年孔子曾站在這裡感歎道:「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憖憖如也。」那是慨歎這裡風俗原來的醇美,到了他那時代已經開始澆薄了。彭城春秋時屬於宋國,至今這山的一側仍有宋國著名權臣司馬桓魋的墓,當年孔hetubook.com.com子路過彭城,看見司馬桓魋徵發民眾為他修築巨大的石槨,氣憤地說,如此不惜民力,修築這樣奢侈的裝屍體的東西,屍體還是趕快腐爛的好罷。而這座樓闕,卻稱為彭祖樓。相傳彭城是當年堯給陸終氏第三子錢鏗的封地,錢鏗號為大彭氏,據說最終得道,活了八百歲之久,大家都稱他為彭祖。後來這個城邑乾脆改名彭城。
小武暗道,果然。否則的話,就無法解釋宵禁後王太子怎麼能被賊盜劫持。必然是太子和賊盜本就認識,賊盜早有預謀,只是不巧在今天晚上,我來到彭城的第一個夜晚動手而已。
裡面有幾個賊盜?小武問。
楚王尷尬地說,寡人的確也不知情。犬子一向愛好鬥雞走狗,結交游俠。寡人曾教訓申斥過幾次,他也收斂了許多,按理說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這次可能又是那個畜生擇友不慎所致了。
國相李遂跺腳道,唉,律令嚴酷,真是焦躁。丟失王太子會處死,交納贖金則要刑為城旦。事到如今,兩害相權,只有取其輕了,我看還是交納贖金為便。千金雖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靠著相府少府的藏繈,大約可以應付,頂多我們以後盡量節省府吏們的用度花費就是了。
小武道,王太子的太傅少傅是幹什麼的。大王別怪臣多嘴,太子擇友不慎,當髡鉗太傅少傅為城旦。——唉,這件事也不歸我管轄,一切事情等解救太子之後再說罷。
嗯,小武道,我想劫質者的意圖是得了錢財,就從驛道逃亡。他想,這山倒遠沒有當www•hetubook.com.com年鄡陽的斷腸崖高。不過,站在那樓上,俯視泗水,該是什麼樣的氣魄呢?能否看到山的另一側的司馬桓魋石槨,據說那石槨雕製華麗,上面儘是龜龍麟鳳之像,用銅汁和山體澆灌在一起。該是何等樣的壯觀!待天明,定要好好看看。為今之計,要先解救人質。
回使君大人。蕭彭祖道,因為山腳的封土堆據說是當年堯時候彭祖的墓塚。自周秦以來,當地百姓就不斷地重建修繕,畢竟彭祖是這座城邑千百年來的始祖,百姓常年祭祀,傳聞可以祈福的。
而在另一邊,楚王相李遂也急得在場地上走來走去。那是自然,如果太子真的有事,蕭彭祖固然要處死,他這個楚王相命運也好不了哪裡去。畢竟朝廷派他來到楚國,是輔助楚王的,如果連王太子都死於賊手,他豈不是太不稱職了嗎?
小武怒道,這賊盜如此囂張,竟敢代官府施刑罰?本府倒要見識見識。
內史在一旁應聲道,這樣恐怕有違律令啊。皇上屢次嚴令天下郡國,有劫持人質、索要錢物者,絕不能姑息養奸,必並擊之而後快。有向劫盜交納贖金者,皆當黥為城旦刑徒。
李遂轉了幾圈,向楚王建議道,既然賊盜要求千金,大王也只有答應他的條件,還有什麼好說的。傷了太子,那可有無窮的麻煩啊。
小武道,哦,原來如此。這樓的背側是不是有道路?
內史道,這可不一定了。我聽說沈使君就是因為消弭一起劫持事件而揚名天下郡國的。當時有群盜六百餘人劫持了豫章郡的高辟兵都尉和圖書,眾人都一籌莫展,便是這位沈使君力排眾議,矯詔徵發郡兵,將群盜全部翦滅。為此皇上對他十分欣賞,不但赦免他矯詔之罪,而且大大重用,才有今天的加封,成為人臣之貴。倘若當初他也畏軟,為了保全長吏性命,交納贖金,恐怕不但得不到賞賜,還將受譴丟命呢。
楚王喜道,既然如此,那當然交納贖金最為方便。他聽說賊盜要求贖金千金,本來十分犯愁,實在捨不得。現在聽說國相府的少府願意出這筆錢,喜上眉梢,巴不得他們馬上將贖金交納。
楚王的神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忸怩,訥訥地說,使君大人明鑒,據現在情況看來,犬子的確和這幫賊盜認識。
楚王默然半晌,歎了口氣道,也只有如此了。唉。
楚王一下子默然,李遂沉吟道,也罷,既然沈使君有如此才幹,我等自然先聽聽他的看法。
一行車隊風馳電掣般向彭城的東北角奔馳而去,老遠就看見一堆士卒舉著火把,由於已經有前鋒傳命,所以小武的車隊一到,士卒們馬上讓開一條道。馬車剛停下,楚王已經急急跑過來了,他哭喪著臉說,犬子被劫持,驚動使君大人,寡人真是過意不去。使君一路勞頓,還沒有稍事休息,就要為賤事操心,真是慚愧得緊。小武道,大王不必客氣,臣等都是為聖天子辦事,豈能汲汲於安逸,忘了職責。他仰起頭向眾人注目的地方看去。
他們一起環到小武身旁,把剛才商討的意見一說,小武一口否決,斬釘截鐵道,大王和諸位大人怎麼如此糊塗,劫持人質是重罪,尤勝過普https://www.hetubook.com.com通的盜竊劫掠。因為普通的劫掠雖然可恨,然而是突然發生,突然結束,給人的心理恐嚇不大。而劫質卻常常摧毀人的意志,後果極為嚴重。在劫掠中,財物的損失倒是小事,而對我大漢風俗的破壞遠遠不是可用金錢來計算的。凡曾遭到劫持的百姓,都日日心驚膽戰,無心勞作,將用於耕作的錢貨用來購買兵器,杜門不出,以為防衛。如此導致田地荒蕪,公事廢棄。如果是官吏遭到劫持,而我們一旦滿足賊盜的要求,則天下郡國賊盜劫持各自長吏的事會時常發生。懦弱長吏將因此不治公事,奸猾長吏則將以此為借口,濫捕良民,以殘殺邀功,郡國將騷擾不安。高皇帝早就知道劫持人質的極大危害,所以《二年律令》的《盜律》上早就申申告誡:「恐嚇人以求錢財,皆磔之;謀劫人求錢財,雖未得或未行,皆磔之。罪其妻子,以為城旦舂。」劫持人質皆當判處磔刑,割裂肢體,比腰斬還重,而且家屬都要受牽連,輸入官府為刑徒。倘若今天這事本府不在場,倒也罷了;既然本府在場,就絕不能坐視大王和諸君違背律令,使劫質者逍遙法外。試想,賊盜這番得逞,他日又劫持大王的其他王子、翁主,大王難道都要乖乖地交納贖金不成。
內史道,既然大王和國相都同意,臣也無話可說,只是現在沈使君正在那邊和蕭縣令商量,如果他不同意交納贖金,我們卻也無可奈何。向賊盜屈服畢竟是違背律令的啊。況且還為此死了三個縣吏。
楚王訥訥地說,事關緊急,恐怕沈使君也不會有什麼異議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