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色風暴

作者:湯姆.克蘭西
紅色風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四章 毒氣

第十四章 毒氣

「你曾經報導過多少個戰爭,派翠克?」
第八節執行摘要
限供特定之人傳閱
「你看過今早的郵報了嗎?新聞界說這個叫做福根的人有幕後主使者。」
強尼斯.貝特納沒有將那份報告扔進垃圾筒——他只覺得想去把他血腥的雙手洗乾淨。他冷冷地想著,西方與東方兩世界之間的又一個相似之處,他們政府的報告是用電腦寫成的,以供給電腦閱讀,就像我們的報告一樣,像我們的一樣!
福來恩笑了,「我還以為除了我自己之外,沒有人記得。你是不是知道一些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威廉?」
「我們或許仍然還能夠,我們必須立刻直接與蘇聯溝通。」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說道:「直到他們有正面答覆時為止,畢竟,我們必須表現出我們也是有準備的。總統先生,現在我們必須召集後備軍人。」
「就直接的影響而言,如狀況二中的最低估計,平民傷亡人數將至少有一千萬人,隨後所產生的公共衛生問題也將超過一九七〇年孟加拉颶風所造成的大災難,並且其連帶的加成影響也很可能會超過本研究報告所預估的範圍。(摘要說明特別做了一次保密調查——一項對重大化學改變所會產生的生態影響調查。此項調查在進一步檢查時遭遇了困難,因此在本報告中無法做估計。本報告的讀者必須警覺到,此種深遠的後遺症不易處理;例如:在最簡單的糧食作物能夠再度在西歐生長之前,可能有必要進口數以噸計的昆蟲幼蟲。)即使在此刻,尚沒有把握有能力組織軍隊在屍體未腐敗之前處理那些數以百萬計的屍體(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並且,重建工業生產所需的平民人力也已經損失了十之八九。」
「我們親愛的東德社會主義同志已經通知我們,他們認為在他們的領土上使用化學武器無異是將他們的國家送入墳墓。」外交部長乾澀地說道:「並且他們也送來一份情報報告,明顯地指出使用化學武器只會加深北約組織的決心,並且很可能為其他會導致重大毀滅的武器打開一扇大門。」
「這是我所要說的話。」外交部長收好他的文件後離去。群集的記者們甚至於沒有時間發問。
美國 華府
「『二級防衛警戒狀態,接戰選擇權規條開始生效。』本電訊是告知各位,戰爭可能即將發生。」莫瑞斯在他的特別室內單獨檢視這份電文。「北約組織與華沙公約之間已被考慮成敵對狀況,但尚未確定。可採取所有的方法保護你的部署與船艦。敵對行為可能未經宣佈或警告即開始。」
「摧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取得更大的經濟資產。你乾脆直言吧,上校同志。」貝特納命令道。
「明天我將打電報到紐約,叫他們關閉在莫斯科的辦公室。我會留到你離開的時候,但是,威廉,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如果我還要報導這個故事,應該從較安全的地方報導。」
「他們說什麼?」國防部長幾乎是咆哮地說。
「總統先生,事情的真相是:幾乎可以完全確定福根是在KGB控制下的一名蘇聯死間,西德對他所知不多,他好像在十三年前突然蹦出來,並且在過去十二年當中一直安靜的經營他的進出口生意。閣下,每一個跡象都顯示出蘇聯準備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發動攻擊,並且也有跡象顯示,那些被徵召入伍而已屆滿役期的士兵,蘇聯軍方現在不准他們退伍。那些數天前才入伍的新兵,也被授予軍階。此外,就是德國人逮到的那名蘇聯特種部隊少校,他在炸彈陰謀之前潛入西德,身上帶著摧毀北約組織通訊基地的命令。至於為什麼?總統先生,我們實在不知道。我們只知道蘇聯正在做這些事,但是歸納不出理由來。」
「我知道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我是不會離開的;如果這個理由足以令我先走,那麼對你而言也是的,派翠克。」他才在前一天晚上接獲通知:這個危機以和平方式解決的機會還不到百分之十。這位路透社的新聞通訊員暗自感謝他參加情報單位的決定。
蘇俄 莫斯科hetubook•com•com
「還要多久,船長同志?」
朱里斯.富西克號在十級風浪中前進,這使得船上的士兵倍感難受,克魯夫船長注意到了,但是對於陸上人員而言,他們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他自己的船員則掛在船側,手上拿著噴槍,用油漆遮住船體上的國際辨識標誌,準備改成『雷克斯航運公司』的標誌。士兵們正在拆掉一部分船樓,將之改造成與雷克斯博士號的輪廓一樣,那是一艘與富克西號極為相似的美國工程人員駁船母艦。這艘蘇聯船隻是數年前依照美國買來的藍圖在芬蘭的維梅特船塢建造的。不久,船尾升降機絞盤區已經仿照美國航運公司專用的顏色而被漆成黑色,並且在上部構造的兩端各漆上了一個黑色的鑽石形標誌。一群工作人員用預鑄的零件更改兩座煙囪的形狀和顏色。最困難的工作是船體的油漆。船隻辨識標誌是二十呎長的字體構成的,更改這些標誌字母須先用遮蓋布,而且必須既乾淨俐落又準確無誤。最糟的是無法檢視這個工作的正確度。因為檢查時,必須垂下一條小艇到船側,這是船長不願意也沒有時間做的。
「蘇聯不希望搞砸今年達成的與西方世界建立的良好關係。」外交部長停了一下,繼續說:「但是蘇聯不會忽視,也不會不顧此一事實——對蘇聯及蘇聯領土有計劃的侵略行為。
「很快,派翠克,我希望你跟我一起走。」這兩個人的未婚子女都在大學裡就讀,並且兩人都在前一天將他們的妻子送往西方。
「如同一、三、四及五號情況,任何一項超過十五分鐘的警告,發現毒氣的戰士或支援人員皆可以完成四級任務指定防護狀態。平民傷亡的問題仍然存在,因為上述的一百多種目標位置,全都靠近人口密集的中心。持續性毒氣造成的生物機能退化,像是GD(預計蘇聯選用的毒氣種類。有關此一主題的蘇聯文獻分析,請參閱附冊二之附錄C),將會因為溫和平穩的溫度以及因氣候而減少之陽光所造成的光化學作用而減緩,如此,可使持續性毒氣呈煙霧質狀態,而藉由風力飄送。假定造成的毒氣之濃度,最少為每立方公尺二毫克。輸入假設的垂直氣溫改變梯度,以及造成的氣雲厚度等參數。我們預計順風飄入西德及東德廣大面積的毒氣大約為0.三(在我們的計算中,誤差在正負五十%之間。由於預計的雜質和化學劑滲入化學武器中會造成影響),與目標區本身的流入量一樣多。
「將軍,北約組織已經加強警戒。總統已下達二級防衛警戒狀態命令,海軍防衛備役艦隊也已經開始動員。『增援歐洲』行動將於格林威治時間〇一〇〇時展開。商用飛機已準備好隨時進入軍事服務狀況。英國已經發出『女王二號命令』。德國的所有機場將會非常忙碌。」
在歐洲戰區藉由大氣施放化學武器之可行性與影響之預測分析 國立勞倫斯─利維摩爾實驗室
「太遲了也太漫不經心。」KGB的頭目說:「我們已經分化了北約組織中的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分化我們也正在努力中。此外,也在美國和歐洲散佈炸彈事件的假情報。北約組織各國人民的士氣很低,他們不會願意為了德國凶手而捲入一場戰爭,而且他們的政治領袖會想辦法擺脫這場戰爭。」
「事實上,」米勒辛上校說,他是國外作業分析處處長,削瘦、冷峻,那對眼睛一看便知他已經幾夜未睡。「美國人低估了化學彈頭的部署量,因為他們一直高估俄羅斯化學彈頭的投射系統之準確度。」在場的另外兩個人都立刻注意到他的措辭中以『俄羅斯』代替了『蘇聯』。
「書記同志,我們無法檢查他們的電腦模擬程式,但是他們的公式、他們對蘇聯化學武器的持續性之估計,他們預測的天氣狀況——也就是在本研究報告中所強調的所有資料——都經過我的幾位情報參謀審核過,也經過數名精選出來的萊比錫大學的教授複審過,沒有理由懷疑它們會有錯誤。」
「目前還不能,長官。」托蘭德同意道。「我國空軍擁有反衛星飛彈,我記得只有六到七枚,但這些飛彈的性能,只實際測試過一次,然而自去年起,測試工作已被擱置。空軍可能可以重新展開這個計劃,可這和-圖-書得花上數週的時間。這些飛彈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蘇聯的雷達衛星。」托蘭德滿懷希望地說著。
「你將會在勒佛托夫監獄裡,什麼新聞也無法報導,我的朋友。」柯洛威追問道:「難道一座普立茲新聞獎還不夠嗎?」
極機密
「但是如果我們用毒氣殺害它們的百姓,那麼情況便會改觀。」外交部長點點頭。「皮特耶和沙吉托夫是對的,這種武器的政治代價太高了。」
「至少四個小時,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克魯夫船長無法隱藏他的擔心,他們在大西洋中間,遠離正常的航道,但是很難說……
LLNL─八八─二五〇四CR八三〇五/八九/一七八
「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總統問道。
「在本世紀之內,德國已經入侵我國兩次。在這兩次侵略行為中,蘇俄的人民死亡人數高達四千萬。同時,我們也不會忘記數百萬死亡的歐洲同胞,他們也是日耳曼民族主義下的犧牲者;波蘭、比利時、荷蘭、法國,以及美國全國上下的男女老少,都成為我們的聯盟,共同為歐洲的和平奮戰。二次大戰之後,我們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個破壞世界和平的問題已經完全結束,也就是為了此一理由,才訂定了條約,將歐洲與德國的勢力範圍分隔開來,各位必定還記得,一九七五年的赫爾辛基協定更進一步地確認了這些勢力範圍——勢力範圍的均衡可以杜絕歐洲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他們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國防部長反駁道。
「我已經看過貴部的研究報告,這些報告顯示出不同的看法。」布魯柯夫斯基尖銳地反駁,「或許你還會譏笑它們的核子武器吧!如果我們殘殺數以萬計的德國老百姓,他們的政府將會對我們領土上的目標使用原子武器。如果我們的毒氣殺害了數萬名美軍,你想,美國總統還會吝於使用他們的毀滅性武器嗎?同志,這個問題我們先前已經討論過。針對北約全部國家的戰爭是一個政治作戰,不是嗎?你想使用這種化學武器來搞砸我們的政治煙幕行動嗎?我們已確知北約組織內有一個國家不會參與蘇俄與德國之間的戰爭,這是我們政治策略上的一大勝利。化學武器的使用會使我們失去此一優勢,而且導致從各方而來的政治危機。」
「美國的化學武器只是一種玩笑,」國防部長回答道。
「各位先生、女士,過去一年來,東、西方之間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係已在我們的沮喪中變成泡影。蘇聯、美國,以及接受我們的邀請前往維也納的其他國家,將在數星期之內達成限武談判的合理協議。美國和蘇聯已經同意一項穀物交易協定,並且已經以空前的速度和合作進行此項協議。即使在此刻,交貨行動也已在黑海的奧德薩港完成。蘇聯境內的西方觀光客人數高達前所未有的程度,這顯示出人們對東、西雙方致力於謀求正義與永久和平的努力——已經被一群未從二次大戰中記取教訓的『復仇主義者』破壞無疑。
「好了,托蘭德,我們來聽聽看它說些什麼。」貝克靠在他的椅子說。
東德 溫德麗茲
國防部長的臉僵硬了好一會兒:「蘇聯軍隊已經準備好了,而且也能夠完成任務。現在要撤回已經太遲了,這也是一個政治上的問題,皮特耶。」
「春末夏初的氣候形態(濕度與溫度適中,每日下雨的機率為三十五%);風向多為西風與西南風,地面風速為每小時十到三十公里。利用高持續性毒氣攻擊通訊連繫系統、裝備預置貯存場、飛機場、補給以及核子武器貯存場。(一般的計算傳送錯誤率,請參閱附冊一之附錄F)。」東德共產黨頭目讀完所有指示以及底下的摘要,無暇顧及他胃裡翻攪的酸液。
「總統閣下,我們一點也不知道。」中情局局長對於總統的這個問題感到極不舒服。「我們知道克里姆林宮的炸彈陰謀純屬煙和*圖*書幕行動……」
「天哪!」
「將軍閣下,」這位東德共黨頭目看著他們的總司令,他和另外一位軍官早上很早就到這兒了——穿著便服——前來他在溫德麗茲的豪華私人住宅拜訪他。他們送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是兩天之前才透過一位潛伏在西德國防部內的高階東德間諜拿到的。「這份報告的精確度有多高?」
「我們開始吧!」福來恩拿出他的筆記簿。
「同志,」沙吉托夫說:「我們都知道,化學武器的使用會對平民造成悲慘的後果,這樣不是會危及我們的政治煙幕行動嗎?我們不是說好我們的敵對行為只是針對西德政府的嗎?如果在戰爭的第一天我們便冷酷地殺死數以萬計的平民,這算什麼?」他想,我們到底還要殘害多少無辜的人?
「同志,」那位將軍嘆口氣說:「這種持續性的毒氣甚至不必透過呼吸,它們能穿透人體的皮膚,一個人只要碰觸到被汙染物件,就會中毒。即使我們命令我們的人民留在門窗緊閉的屋內,這些房屋與公寓的門窗也未必能完全阻隔外界空氣的進入,而且他們還必須吃東西。某些基本工業的工廠工人仍必須繼續工作。醫療人員、警察、以及國內治安人員,這些我們國家內最有價值的人,將會是最有機會暴露在毒氣中的人。這些氣體會無聲無息地蔓延到全國,根本無法偵測得出來。它們會在草地、樹木、籬笆、牆壁、車輛——幾乎每一件東西上——留下有毒的表層,雨水可以洗掉大半毒質,但是多年以前完成的一項測驗顯示,深入籬笆內的毒質會持續好幾個星期,甚至於好幾個月。我們將需要成千上萬的除汙染隊伍來清除全國的毒質。米勒辛上校說得對:如果俄國人使用它們的化學武器,而美國人也以同樣的手段報復,那麼,我們一半的人民從今天算起能再活六個月就算是十分幸運的了。保護人民免受核武的傷害還遠比保護它們免受化學武器的傷害要容易得多了。核子武器的影響存在時效要短得多。」
外交部長從門口進來,走到講臺前,他看來疲憊不堪,他的西裝是皺的,襯衫領子微黑,像是他前一晚整夜未睡,忙著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德國危機。當他抬頭向上看時,他的眼睛在眼鏡背後瞇了起來。
「如果我們被美國的飛機或船隻發現了呢?」安卓耶夫將軍問。
「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
「二級防衛警戒狀態,接戰選擇權規條。」他遞過去那份簡潔的電文。「我們要立刻開始全天候二十四小時保持三級的開動狀態。反潛火箭與魚雷的控制器須全時間有人值班。」
六號狀況
「國家安全局幾個月以前捕捉到一個錄影訊號,但是這個消息並未對海軍公佈,因為當時尚未確定。」托蘭德並未說出當時未公佈的原因是國安局認為海軍不需要知道,而現在,他們必需知道了。托蘭德判斷道,我現在在這裡了。「我預測蘇聯人已準備好另一枚雷達衛星,隨時可以發射進入太空軌道,另外還有幾枚庫存品。他們已經發射了比平常更多的低軌道通訊衛星,再加上好幾枚電子情報衛星——通常,他們只保持六、七枚衛星在軌道上,現在他們居然有十枚,這使得他們擁有極廣的電子偵察範圍。他們會聽見我們的電子訊號。」
「各位女士、先生,我們已經獲得確切的證據,證明西德政府在克里姆林宮安裝炸彈的陰謀是他們企圖以武力統一德國的部分行動。我們手中握有德國的機密文件,該文件可以證明西德政府企圖整垮蘇聯政府,造成蘇聯內部的紛擾,企圖利用這段內部紛擾期間再度奪取在歐洲大陸的強權地位。所有的歐洲國家都知道,這種陰謀對世界和平將會帶來何種結果。
「以前從來沒聽說過。」
「有方法可以保證我們的人民嗎?」貝特納問。
「閱讀到本執行摘要的人必定會感激,雖然只發出戰術警告數分鐘,但是已有所警戒的軍方部隊,可以確定將只會有少許的傷亡(戰鬥效率會減少三十%到五十%,然而雙方的效率降低程度是相等的)。預計在軍方、平民及工業目標上平民的傷亡人數必定會大於『戰術核子武器第二程度交換』所造成的傷亡(二百枚一百千噸級以下的核子彈所產生的效果;請參見附冊一之附錄A)因此,僅管化學武器本身不會對工業設施造成直接的破壞,然而勢必會造https://m•hetubook•com•com成近期和長期的嚴重經濟影響。即使只在作戰區的前線施用非持續性的毒氣,亦會對百姓造成重大影響,因為德國的鄉村人口特別集中,而且任何政府都顯然無能力為它的人民提供周全的保護。
「將軍,他們目前有一枚雷達海洋偵查衛星在上面,也就是宇宙一八〇一號,配合一枚電子情報衛星——宇宙一〇八三號。一八〇一是一枚核子動力雷達衛星,我們認為它擁有攝影功能可以輔助雷達系統的不足。」
SIGMA二
「沒錯,長官。」
「最慢星期三。我已經訂了兩張斯堪地那維亞航空公司到斯德哥爾摩的機票。」柯洛威回答。
「好吧。我們的命令是在亞述群島與沙拉托加號會合,一起護送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到冰島。我想,蘇聯必定會一路監視著我們!希望我們抵達那裡時,冰島政府會允許我們登岸。我剛剛才知道,他們的政府尚不能確定這次危機是不是真的。老天爺,我懷疑北約組織會不會團結一致。」
「蘇聯政府將於今天對波昂政府發出通牒,為了我們的容忍,為了維持和平,我們要求波昂政府立即解除動員令,並將軍隊數量降到僅夠維持他們國內治安的程度;我們也要求波昂政府承認其侵略行為,解散其現任內閣,重新改選,讓西德人民自行評斷他們政府的作為。最後,我要求也期待他們對蘇聯政府及受害者之家屬做完整的賠償。如果西德政府未履行這些要求,將會導致最嚴重的後果。
「我想我們只需證明這是一件預謀計劃,而不必去知道證據是什麼。問題是:許多國家都不相信蘇聯正在搞鬼,至少人民大眾尚未相信。」
「你打算什麼時候走?」福來恩問柯洛威。
「八到十二天,長官。」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布魯柯夫斯基說。雖然年老而虛弱,但卻具備了上次大戰對抗德國人的經驗,而且他對國防事務的觀點仍然受到尊崇。「如果我們用這種武器來對付所有北約組織的軍隊,我們如何將它們限制在德國境內?美國和法國已經明白地表示,他們認為毒氣是一種會造成重大毀滅的武器,如果敵人使用毒氣,他們也會採取相同的手段。」

「書記同志,從俄羅斯的觀點來看,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增援歐洲』行動要花多少時間完成?」
「我不知道。以前我從未逃避過。」福來恩站在房間盡頭對著空無一物的階梯愁眉不展。他身上有疤痕可以證明這點。「他們付我酬勞,叫我報導這條新聞。」
「就如我前面所說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其他西方國家曾共謀參與此一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因此,這是西德政府與蘇聯政府之間的問題。我們希望能透過外交方式解決此一危機,我們要求波昂政府以最大的關注考慮此一行動的後果,並且致力於維持和平。
「首先,我要讓軍官們瞭解,然後再跟全體船員們講。我們還沒有接獲特定的行動命令。我猜想我們會前往諾福克或紐約去進行護航任務。」
「我覺得政治局委員會應該保留此類武器的使用權,國防部長同志,你是不是要告訴我們,唯有使用毀滅性武器我們才會贏?」這位老人向前傾身,用堅決的態度說道:「情況已改變了嗎?你應該還記得你曾經告訴過我們,如果戰略奇襲失敗,我們可以召回軍隊。我們奇襲已經失敗了嗎?」
「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們的『損害控制』訓練有多大效果,而我們的任務就失敗了。」克魯夫船長的手撫過擦得雪亮的柚木扶手。他指揮這艘船已有六年,幾乎到過大西洋的每一個港口。「我們會想出辦法的,這艘船迎著風會較易航行。」
北大西洋
「是啊!我要你持續不斷地過濾你對蘇聯潛水艇及飛機的威脅估計。你一查知他們在海上有任何的變動,就立刻來告訴我。」
「第一次是韓戰,從那以後,我沒有錯過幾次戰爭。一九七三年在西奈半島一個叫做柯錫恩的地方,被兩個迫擊炮碎片擊中,差點沒命。」
「我昨晚告訴全國人民,我們能夠透過外交手段來控制這種情況……」
蘇俄 莫斯科
「與西方的關係上hetubook•com•com,西德已明顯地從頹勢轉變成優勢,並且企圖以北約組織的同盟關係為庇護,發動自己的攻擊行動,這種行為只會破壞長久以來歐洲和平的勢力均衡。雖然我們無法歸咎是西方造成此種情勢的,蘇聯政府不會——我再說一遍,不會堅持要美國及它的北約組織盟友對此事負責,我們國家也已經學到這種痛苦的教訓——盟友會背叛他們的朋友,就像一條狗可能會背叛牠的主人一樣。
「而且,目前我們也拿它們沒轍?」
「由於公開的蘇聯文獻對於毒氣氣源(也就是目標)的濃度規定超過致命的中間劑量(LCT─五十),我們瞭解,全部的德國平民將處於最大的危險中。可以預計此種化學攻擊對同盟關係的衝擊大半是在心理上的——僅是使用蘇聯化學武器就可有效地汙染大部分的德國領土。預計從第一次化學武器開始散佈的十二小時之後,對於萊茵河西面區域內無防護的人們將具有高度危險性,其危險範圍將蔓延至捷克的一部分領土,甚至於波蘭西部,端視風向及風速而定。此種汙染必然會發生,甚至於汙染持續的時間至少是所使用毒氣的平均持續程度之一倍半。這是摘要說明所概括狀況的最後一種(及最可能的一種)。」
「同志,華沙公約國家的行動成功之後,很可能會導致德國的統一。我必須指出,一個統一後的德國,即使是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德國,也會被蘇聯視作是一個戰略上的威脅,畢竟,我們是比他們更優秀的社會主義者,不是嗎?」米勒辛在繼續說下去之前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是不是正在拿他的生命冒險?這有關係嗎?他的姓氏一度曾經是:凡恩.米勒辛,而共產主義並未教導他這個世代以職業軍人為職志的家族要至死不渝地效忠他的祖國。「黨委書記同志,蘇聯的這個作業計劃一旦成功,會使得德國——不論是社會主義或是資本主義形式的德國——變成和月球表面一樣荒蕪。即使西方世界沒有照樣地用化學武器來報復,我們的人民也至少會死掉百分之十到十三,我們的土地也會變得有毒。同志,今天我們得知美國已經將他們的巨眼式化學空投炸彈空運到他們在萊明斯坦的空軍基地。如果我們的『盟友』使用他們的化學武器,而且北約組織也採取同樣的報復手段,那麼可以確定的,我們的國家——日耳曼的全部文明——將從歷史上銷聲匿跡。這樣一個目標,不是軍事上可以防禦的,而且,同志,請恕我直言,這就是俄國人計劃的一個政治間接目的。」
福來恩將筆記簿塞回他的口袋裡,蓋上鋼筆套。這位美聯社的通訊員曾經在金邊待過,看著高棉共黨的來到,那一次他幾乎喪命。他也曾經報導過戰爭、革命、叛變等新聞,兩度因為太專注於他的工作而受傷。但是報導戰爭是屬於年輕人的遊戲。
「我們該如何告訴屬下?」
美國海軍裴瑞斯號
愛德.莫瑞斯拿起電話。「叫執行官到我的房間來。」
不到一分鐘,執行官已到了他的房間內。

「北約組織正在動員。」沙吉托夫說。
「他們的衛星偵查狀況如何?」貝克下令道。
「你還有什麼事要說的嗎,米勒辛?」貝特納尖銳地問。
「我聽說你收到一份緊急電訊,艦長。」
美國海軍尼米茲號
「我們知道,即使在華沙公約尚未簽訂之前,西方世界即已重建西德的軍備,以建立防衛力量來對抗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東方威脅。這是西方世界以其片面之計劃統一德國,企圖以其巨掌來制衡蘇聯的第一步,這種既愚蠢又不必要的政策現在已經很明顯了。我請教各位,在歐洲有任何人希望德國統一嗎?北約組織的國家,多年以前即已停止鼓吹此一政策。當然,除了一些仍然緬懷德國舊日勢力的德國人,他們對於誰是其勢力下的犧牲者與我們持有不同的看法。
貝特納的表情一點也沒有改變,他的訪客無法看出他們國家領袖身邊包圍著一團冷意。他上個星期在華沙參加的會議讓他覺得不安,而此刻,蘇維埃領導階層給他的陰狠保證背後所潛藏的理由,似乎再清楚也不過了。
「你打算什麼時候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