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海嘯

作者:田中芳樹
海嘯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再會 Ⅱ

第四章 再會

前日,也就是三月二日之時,苗再成接到了一封李庭芝從揚州送來之密函。內容主要是提到,「現有一自稱丞相文天祥之假冒人物。此人極可能為元軍密探,若是發現疑似此等人物的話,須立即予以格殺。」
苗在成是鎮守於揚州之李庭芝的麾下人物之一。
被問到這個問題之時,鹽賊頭目昂然地挺起了胸膛回答道:
「你說什麼?喂、你到底停是不停!」
文天祥和金應、杜滸、余元慶等人一起朝著真州城前進。真州目前仍在宋軍的掌握之中,由安撫使苗再成坐鎮死守。隨著天色轉亮,灰濛濛的天空之下出現了一片枯萎的蘆葦草原。遙望遠方,隱約可見黑黑小小之真州城牆。由於擔心元軍騎兵隨時會出現,一行人在泥濘的道路上快速趕路。
「大哥,如果把那群人抓起來交給元軍的話,一定會得到重賞的。你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呆立的一群人面前,忽然出現了三十名左右的士兵,提議護送他們前往揚州。在別無選擇之下,文天祥等人只得隨著士兵們開始移動腳步。
李庭芝相當好於發掘人材網羅麾下。例如陸秀夫、姜才,以及苗再成都是。這些人材在宋末元初的這段時期極為活躍,有好幾人甚至還留芳後世。根據《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忠義傳六》之記載,李庭芝在淮南地方設置幕府搜羅人材之時,曾hetubook.com•com有「小朝廷」之稱號。
文天祥啞口無言。
所謂的鹽賊,在中華帝國之中可以說是反政府、反權力之象徵。
文天祥頓時愣住。好不容易才擠出口的話,連自己都差點認不出來。
待文天祥等人上了岸,朝著黑暗的深處移動之時,鹽賊一行也再次地揚起船帆。鹽賊的其中一人,滿臉疑惑地向頭目問道:
平安無事抵達岸邊之後,文天祥等人交給鹽賊三百兩謝銀,並向這些救命恩人詢問姓名。
城壁之堅固程度,士兵之井然紀律,以及充足的糧食和武器裝備等等,再再都證明了苗再成是個出色有為之將領,並且令文天祥相當敬佩。接著在王李二人的請求之下,一行人出了城門,打算進行城外視察。
「什麼假冒者?我確確實實是文天祥啊!」
苗再成完全不知道夏貴降元之事。因此他又怎會料想得到,不論這個計劃是多麼宏大巧妙,終究也只能淪為紙上談兵而已。但話又說回來,苗再成確實為了宋朝而竭盡智勇之所極,並且把文天祥當成了難得的信賴知己。
再隔日,也就是三月二日。一用完早餐,苗再成便請求文天祥為他視察真州城內外之防禦體系,並請他提供意見。文天祥是欣喜萬分地答應要求。於是便帶著金應、杜滸、余元慶等等所有同伴,一起先從城www.hetubook.com.com內開始視察。在前方為一行人領路的是王姓和李姓之兩位軍官。
從漢代開始,鹽就是國家的專賣品,同是也是重要的財務來源,因此又稱作官鹽。雖說無能的執政者在財政困苦的時候總是不免會傾向以加重稅賦來解決難關,但是幾乎每個王朝都會順道將鹽價提高,以致鹽價變為原來的五倍、十倍、二十倍。由於是生活之中不可或缺之物,老百姓沒辦法也只好照買。無法忍受之人於是站了出來。這些人自己建立了一套賣鹽的秘密網路,自己賣鹽。也就是所謂的鹽賊。相對於官鹽,他們所賣的鹽就稱為私鹽。由於價格相當的低廉,百姓們大多樂於購買。雖說是廉價出售,但是其中之利潤對於鹽賊來說已相當充分,有些人甚至還累積起巨額財富,在社會上佔有極大之勢力。
鹽賊刻意將小舟靠向岸邊,選擇水深較淺的地方行駛。不一會兒就把軍船給甩掉了。一邊嘲笑地回應著元軍怒罵之同時,小舟也已沒入了黑暗之中。
「有沒有不軌該由我們判斷才是。快把舟停下來。否則的話要你們好看。」
「證明……」
可惜這個作戰計劃時機已失。因為早在二月二十二日,夏貴就已經向元軍投降了。夏貴在宋朝是頗富聲名之老將,這一年已經八十歲了。長達四十年與蒙古之作戰早已令他精疲力hetubook.com•com竭。而且宋朝天命已盡,再繼續戰鬥下去已毫無意義。他的想法多半是如此吧。
「這舟不過是在長江上釣釣海豚罷了。絕對沒有從事任何不軌之行為。」
文天祥等人戰慄地握住了短劍。然而鹽賊頭目卻一副理直氣壯,笑著大喊回去:
苗再成極為苦惱。以他親身之觀察所見,這位自稱文天祥之人物應該不是假冒之人。但是對於上司李庭芝所下之命令,他又無法不予理會。
「快走吧。你們要是還愛惜自己性命的話,就快點離開!假冒者,竟然敢自稱是文丞相來欺騙我們!」
「我只是個鹽賊罷了。倘若你們成功復興宋朝,下一次我們便是違抗你們朝廷的戴罪之身了。不透露姓名,對你對我都有好處。」
但是這名男子拒絕透露姓名。
這一天是三月一日。文天祥自從被伯顏軟禁以來,已經許久不曾如此安心入眠過了。隔天他雖然繼續休養以消除身心疲勞,但是一顆心卻為了反元軍事行動之勝算而整日雀躍不已。只是,就在這段時間當中,事態竟急轉直下有了重大轉變。
看守城門的士兵們起初以長槍對準了一行人,後來在聽到了文天祥的名字之後,便半信半疑地前去向苗再成報告。苗再成和副將趙孟錦一同親自出來迎接文天祥。文天祥等人立刻被帶往住處,換上了乾淨的衣物,並以賓客之禮受到厚待。
「你憑什麼和圖書證明自己的身份?」
豈料王和李之態度驟然改變。他們甩出了一張紙並且怒吼道:
文天祥等人被逐出了真州城。
在一片贊同的附和聲中,鹽賊們再度將舟航向了長江。
因江風吹送而鼓漲起來的白色船帆,在置身舟底抬頭仰望的文天祥等人之眼裡看來,實在相當令人安心。或許是行徑上太過理所當然了,所以一路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元朝水軍之攔阻盤查,直到後來,終於有艘軍船慢慢地朝小舟接近。
這個時候,苗再成向文天祥提出作戰計劃,他打算聯繫分散在長江北岸獨自和元軍對抗之宋軍一起聯手出擊。尤其是聯合相互反目分別位於東方的李庭芝與位於西方之夏貴,同時從各個地方一起向元軍出擊。只要將元軍衝散,並且擊潰核心所在之阿朮大軍,江北的元軍就會整體潰敗,如此一來就可以孤立江南之元軍。大約是這樣的一個戰略。
夏貴後來亦曾前往大都謁見過忽必烈汗,並且於三年之後去世。當時的歌謠唱道「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這兩句歌詞便是在諷刺夏貴七十九歲之前一直為了大宋而捨命作戰,倘若在當時就這麼死去的話,反而不會留下背叛者之污名。
文天祥拍膝大喜,並且立刻書寫要求協助之信函,準備交予李庭芝和夏貴。
「妙計!」
杜滸低吼著向王和*圖*書李二人逼近,不料卻被兩人一閃而過並跑回城裡。黝黑厚重的鐵門就在無情的聲響之下,於杜滸的眼前關閉。
要額外藏匿十二位「客人」,對於鹽賊的舟艇而言可是綽綽有餘。一行人乘著舟向長江出發。雖然已是深夜,但是熟練的操縱技巧就像是在白晝航行一樣。這一帶到處可見元之軍船,從胄甲上所反射出來之燈火,更是令氣氛嚴肅緊張。然而鹽賊之船卻若無其事地穿梭在軍船的縫隙之間,像是滑行般地在水面疾速奔馳。
於是苗再成決定將文天祥等人逐出自己的轄區。不過,他還是派了三十名的士兵為文天祥等人領路。就這樣,二月二十九日深夜從元軍陣營中脫逃出來的文天祥,在翌日三月一日抵達真州。二日李庭芝的密函送達苗再成之手,三日文天祥被驅趕出真州城。前前後後的四天當中,文天祥的際遇上再次發生了激烈的轉折。
「那艘小舟停下來!你們必須接受盤查。」
基於上述原因,民眾和鹽賊在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一種共生的關係,於是乎慢慢地形成將鹽賊改稱為義賊之過度美化的情況。像是《隋唐演義》以及《水滸傳》之中都有鹽賊出身之主要人物,而且相當受到庶民之喜愛。應該是其心中對於官方之反感,轉化成了對鹽賊之好感吧。
「我們是鹽賊。只賣鹽,不賣人。」
「嘿嘿,對於手無寸鐵的人如此凶悍,不太好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