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作者:王立群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十四回 漢儒評秦 二世亡國震驚漢人 洛陽才子縱論亡秦

第四十四回 漢儒評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在沙丘完成了他人生的謝幕。但是,這位皇帝大人卻是一個蓋棺而難以定論的皇帝。從他死後不久的漢初開始,直至今天,對他的評價一直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前人有定性的明君、暴君說,有定量的功過說(含有功有過、功過不相掩、功大於過、過大於功、功過三七開或四六開等)。我想,我們評價秦始皇,還是回歸歷史,看一看歷代王朝對秦始皇評價的演變及其原因,這樣做也許對我們今天理性評價秦始皇更有益。
秦始皇當年自稱始皇帝時,大言不慚地說,從他開始,以下各代皇帝依次是二世、三世直至萬世,這等於斷定大秦帝國一定可以萬歲、萬歲、萬萬歲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秦始皇剛死了一年就爆發了陳勝、吳廣的反秦起義,這場起義迅速蔓延,整個大秦帝國立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僅僅三年,大秦帝國就像九一一恐怖襲擊中的世貿大廈一樣在這場大火中轟然坍塌。目睹這一場景的漢初政治家、思想家內心都極為震撼!他們都在思考、議論著一個重大問題:一個成功兼併六國的強大帝國為什麼短短十五年就蕩然無存了呢?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二世亡國震驚漢人 洛陽才子縱論亡秦

理由有三點:
第一,〈過秦論〉是《史記》的有機組成部分。《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結尾全文轉引了賈誼的〈過秦論〉(《史記》引一位非傳主文章的做法極為罕見)。因此,我們讀《史記》、講秦皇,絕對不能不提《秦始皇本紀》中的賈誼名文〈過秦論〉。司馬遷把這篇文章全文摘引在《秦始皇本紀》的後面,就是想藉賈誼表達他對秦始皇的評價,這也說明司馬遷對賈誼的看法是認同的,司馬遷和賈誼對秦始皇的評判是大體一致的。
第四點:民心盡失!
〈過秦論〉通過秦取天下時的強大與失天下時的弱小相對比,發現秦失天下的癥結在於人心盡失。由於秦的暴政苛法,「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和_圖_書,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回應者,其民危也」。天下百姓人人自危,所以,陳勝一呼,萬夫響應。如果民心穩定,「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
賈誼(兩元前二〇一至一六九年),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因為曾擔任過長沙王太傅,世稱賈太傅,又稱賈長沙。賈誼少年時受洛陽郡守吳公賞識,成為吳公的得意門生。吳公是秦丞相李斯的學生,學問極好。漢文帝繼位後,吳公因為政績突出被調至中央政府任廷尉(最高司法官)。吳公到中央政府任職後,向漢文帝舉薦了十八歲的青年才俊賈誼。於是,賈誼被召至朝中任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和*圖*書夫。
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賈誼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辭賦家,〈過秦論〉是他政治散文的代表作。文中明確指出了大秦帝國速亡的四大原因——第一,三主失誤;第二,大臣失語;第三,不施仁義;第四,民心盡失。
第二,〈過秦論〉是經典名作。自《史記》全文引述之後,中國歷代文章總集無不將此文列為經典範文。從南朝蕭統《文選》,到晚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再到今天的各種選本、中學語文課本,都將此文列入。所以,賈誼的〈過秦論〉,尤其是蕭統《文選》所選的〈過秦論〉上篇是傳誦千古的經典之作。
m•hetubook.com.com誼在〈過秦論〉中非常肯定地談到了大秦帝國滅亡的一個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他從儒家立場出發,點到了大秦帝國二世而亡的一個死穴。賈誼非常明確地指出:秦國在兼併天下時表現得非常強大,在取得天了之後不施仁義,攻取天下與掌管天了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所以大秦帝國由強大而變得非常脆弱!仁義之政是謂德政。秦始皇不行仁政是大秦帝國的一大失策。
第二點:大臣失語。
賈誼第一次明確提出,大秦帝國的速亡,三代國君都有責任。秦始皇對大秦帝國的滅亡首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秦始皇的過失是「足己不問」。「足己」就以己為足,自以為是,「遂過而不變」是堅持錯誤不知悔改。秦二世的罪責是「因而不改,暴www.hetubook.com.com虐以重禍」。秦二世延續了秦始皇的錯誤,且變本加厲,使大秦帝國的暴政苛法更為嚴酷。秦王子嬰是「孤化無親,危弱無輔」。子嬰臨危受命,無力回天。
第三,代表性強。賈誼〈過秦論〉的觀點集中代表了漢儒評論秦始皇的主要觀點,這是司馬遷把此文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之後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回顧歷代對秦始皇的評價時必須面對的事實。讀了賈誼的〈過秦論〉,整個漢儒評秦我們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點:不施仁義。
賈誼的迅速升遷引起了當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團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詆毀賈誼。在當年追隨其父打江山的元老重臣「老幹部」與賈誼為代表的少年才俊「新幹部」的對抗中,漢文帝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前者,賈誼被貶為長hetubook•com•com沙王太傅,遠離了京城。後來賈誼又改任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身亡,賈誼異常自責,三十三歲鬱悶而死。司馬遷在《史記》中把賈誼和屈原合傳為《屈原、賈生列傳》,可見司馬遷也是很推重賈誼的。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帝國的上層政權中不是沒有深謀遠慮的智者,也不是沒有能夠匡正秦始皇過失的大臣,只是忠臣們已經患了集體失語症。
看漢代學者如何評論秦始皇,必須把西漢文帝時期洛陽才子賈誼和他的代表作〈過秦論〉當作重點。順便說一句,「過秦論」即論述大秦帝國的過失,將此三字倒過來讀為「論秦過」正好。
那麼,賈誼是何許人呢?
為什麼我們回顧兩漢四百年的儒家評秦,獨獨要把賈誼和他的〈過秦論〉做為重點呢?
先談第一點:三主失誤。賈誼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