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食品
最近讀遼海叢書的《在園雜誌》,才知道這種吃法,是明末江淮間人發明的,用來吃鼈魚,要煮幾隻鼈,就在鍋蓋上鑿幾個孔,用重物壓住鍋蓋才煮。唉,閉目想一想,用湯匙挑開鼈嘴猛灌酒醋佐料的情景,這鼈肉再香,你還吃得下嗎?
我小時候聽說家鄉有一家煮鱔魚的,特別出名,他把活黃鱔,放在冷水鍋內,慢慢加溫,而鍋蓋上則挖了幾個洞孔,當和*圖*書鱔魚覺得鍋溫逐漸升高。難以忍耐,就奮力竄上,把嘴巴探出鍋蓋的孔穴,張嘴呼熱氣,這時守候在鍋旁的廚子,正好將調好的油醬薑椒等佐料,從極力張開的嘴中灑進去一灌,魚就掉下去,不久又忍不住竄上來,再灌佐料……所以這家煮的鱔魚,五味透入臟腑,遍身骨肉都香。後來聽說他家失火了,主人被大火封在樓頂,他竭力和_圖_書從樓頂的小窗探出頭來,窗太小,鑽不出,在濃煙中幾度被救火的水柱沖了回去,終於燒死。他的死法很像那些鱔魚,家鄉人都說那是報應。
最悲慘的食品,大概要算「驢湯」啦,用厚木板鋪高釘牢,鑿四腳腳孔,把驢的四隻腳扣住在孔眼中,然後用熱湯澆驢身,從頭到尾,活活把毛燙光,成為一雪白的驢子,肉也熟了。然後開膛刳肚,切塊風乾m.hetubook.com.com,若嫌肉質太鬆,用蘆篾席上下夾好,放在路中間,讓來往的車馬輾壓,就成了筵席上貴重的上品菜了!
唉,前陣子元宵節民俗活動,許多外國人見到中國食品上保存著動物的頭部,都覺得可怕得無法下嚥了!像上述悲慘的食品記載,實際上已成為民族的恥辱,可是目前臺灣許多風景區,都有爐架上香噴噴的「烤小鳥」,野產店門口都有血腥m.hetubook.com.com的大字:「活殺」!「挫魚」「挫鴨」血淋淋的,和明朝太監的吃法相似,什麼時候我們的民族能培養起廣博的同情心,把「民胞物與」的精神發揚起來,重視動物也該有牠起碼的尊嚴呢?
中國人善於吃,常以食品花式之多,傲視世界。但也正因如此,挖空心思,吃的方法,有些十分慘酷。西方人說中國人的心理進化始終不曾脫離「口腔期」,真是嗎?
明朝的「天hetubook.com.com津衛」吃小鳥,也是用網活捉小鳥,直接倒進一個用火烤紅的地坑,讓鳥在火熱中亂飛撲打,羽毛盡脫,活活烤熟……
大概愈殘酷無情的人,吃東西的方法也愈悽慘。《在園雜誌》裏說,明朝的太監愛吃鵝掌,嫌它不夠肥厚,用火坑烤紅了磚頭,才把活鵝放在上面,磚燙鵝立不住,就不停地蹀躞,一身的血脈都感應到腳掌下來,愈蹀躞鵝掌就愈厚腫,這樣雖「忍於心」,卻「適於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