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終身創作的火焰
曾黯還替劉克莊解釋「驚鴻照影」、「沈園柳老」兩首絕句的含意。似乎〈釵頭鳳〉的訊息,全從這條路線解釋開來,不然,差點變成難解的謎。
直到六十八歲,偶到沈園,看自己題的詞仍在壁間,而將近四十年間,沈園已換了三位主人,惆悵地又寫下「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的句子,回首感舊,舊創還是如此痛,不曾稍微癒合,口說「妄念」已全消,時時「焚香」,這也正洩露了內在難以平息的癡情。
所以文學是深層的歷史,而愛情更是深層的文學創造的火焰。陸游曾娶表妹唐氏為妻,https://m.hetubook.com.com在正史中並未記載,推排陸游的年譜,也無法確定結婚在哪一年?唐氏名叫唐琬(蕙仙),這名字的出現年代也很晚,歷史似乎是有意要抹掉這段泡沫往事,認為毫不重要。幸好陸游的老師曾茶山,有一位孫子叫曾黯,黯做了陸游的學生,憑著曾家祖孫三代與陸游互為師生的熱絡關係,才洩露陸游早年的這段因緣,劉克莊親遇曾黯,黯告訴他:
但在陸游的詩詞中,隱隱約約,許多地方都浮現這心底不許人碰的痛塊,陸游在沈園重逢唐氏,作和_圖_書〈釵頭鳳〉題在壁上,是三十一歲。離異已經十年以上,但這「錯錯錯」、「莫莫莫」裏,山盟仍在,錦書難託,面對這段魂牽夢縈了十年的幽情,居然連捎個訊息的機緣都沒有,滿懷情感的燃燒爆裂,禁不住熱淚滾滾,濕透了紅綃。
陸游在二十三歲,就與蜀郡王氏生了大兒子,可見最晚二十二歲就結第二次婚,和唐氏首婚,可能在十七歲從鮑季和習詩文,到十九歲至臨安參加進士試之間,正史上說陸游十二歲能詩文,到「鎖廳薦送第一」時已經二十九歲了,青少年時代跳脫成一片空白,婚事根本不提
www•hetubook•com•com及。
我曾證明「錯錯錯」、「莫莫莫」,除了字面的意思外,「錯莫」二字合成的詞彙,正是「寂寞」的意思。杜甫詩:「失主錯莫無晶光」,李白詩:「下堂辭君去,去後悔錯莫!」所以這連用的六個疊字,正強烈暗示無窮無盡寂寞的意思!
「放翁少時,二親教督甚嚴,初婚某氏,伉儷相得,二親恐其惰於學也,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一日通家於沈園,坐間目成而已。」
從史學上去認識陸游,「本傳」裏只輕描淡寫地說:「游才氣超逸,尤長於詩。」然後記了一大堆遊宦的事跡,極hetubook.com.com為乏味。如果從文學中去認識陸游,才明白〈釵頭鳳〉一詞才是陸游「心骨痛塊」的總撕裂,影響一個大詩人的,未必是官位、科舉或皇帝的讚歎,真正造就他終身創作不輟的熾烈火焰,可能是隱藏在私心深處無法吐露的殘缺愛情。
到了七十五歲,雖然妻子王氏已死,另娶一妾楊氏,但住在鑑湖附近,每次入城,一定去憑弔沈園,一回登眺,一回悽然,五十年中的心骨之痛,到白首仍陶醉在往日的鴛鴦夢裏,他坦白地寫「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悵然」、「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斷腸句。不久唐氏死了,m.hetubook.com.com而陸游到八十一歲,仍在寫「夜夢遊沈氏園」,他承認每次近城南,就怕走向沈園去,雖怕又不忍不去,他是甘心自縛在傷心的初戀之繭中,夢寐顛倒,不想自拔,像壁塵間鎖著的墨痕一樣,他也鎖著這終身不滅的傷痛,這原來是他終身創作的火焰所在呀!
此後,別人聽「姑惡」鳥叫,很平常,陸游聽來就感觸良深;別人看「落花」在風雨中,很平常,陸游看來就尤加痛惜銷魂!他一談到少年時代,都是「志氣低摧只自傷」的痛楚回憶。他母親怕他「惰於學」而拆散他少年情深的天仙生活,哪想到這釵頭鳳化作了離鸞,從此灼痛了詩人悠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