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廬小品.讀書

作者:黃永武
愛廬小品.讀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八股的聯想

八股的聯想

一提到八股,大家眼前便浮起「街頭抗爭八股」、「反共八股」、「抗戰八股」,乃至拖著長辮子搖頭晃腦的排偶式的科舉八股文,印象好不了。
一個並不壞的格式,由於庸眾齊來染指,就會變成壞爛熟軟的「時套」,在固定的「時套」裏,愈用巧心愈見弊敗,必然使原有的神奇也化作僵死的腐臭。所以文學藝術絕不能長期指定一個形式來表現,絕不能掉落進某一個「套」裏。
可是,文學史的正統代表,畢竟hetubook.com.com不可能承認明代的「八股文」,因為它把形式作了規範,內容又限制在「代聖賢說話」上,內容形式都有了限制,文章自然變成文字遊戲,若用作「智商測驗」或「學識測驗」或許有點效用,就文章而言,只剩下整齊可觀、高下可誦,成為一堆「表聯判語」式的文字,靠重複敷衍來造成文章的篇勢,而只在「換字易位」上耍技巧,只具文學的形貌而全無文學的性靈。
其次,所有m•hetubook•com.com的「門徑」,可能都是藝術界卑下庸俗的歧路,八股原是一種良好的文章結構的示範,結果流弊如此大,因此所謂「文章入門」、「詩歌入門」「繪畫入門」乃至「治學入門」,都必成為一種陋習,這些入門往往無關痛癢,可能大為誤人,把活的天地說成死的蹊徑。任何教條都有流弊。
八股給予今日的我們一些聯想:
當我們數說文學史的時候,漢賦、唐詩、宋詞、元曲,而明代呢?慣hetubook.com•com於數明代的戲劇與小說,要不然就是明代的小品文。最近我讀到清代大學問家焦循的《易餘籥錄》,則偏說八股文不遜於漢賦唐詩,並認為「一代有一代之所勝」,明代之所勝就是八股,乃是明代二百七十年鏤心刻骨而能「立一門戶」的大成就。
當然,任何模式的「套」,襲用既久,必然陷入思想的枯竭、感情的麻木!譬如任何題目,都可以用「日月如梭」開場,也都可以用「為國效命」結束,這是文章的墮落,www.hetubook.com•com那麼主張「詩必盛唐、文必秦漢」的模擬定見,也是一種套,也是一種墮落。推而廣之,大凡活潑的想像被膠固,說話的內容形成老套,生活的方式變成慣性的重複,連坐的椅子都變成不變的方位姿勢,朋友的範圍被圈圈所局限,連倫理親情間一切交往都習慣用金錢打發……這也都是一種「套」,一種腐臭的八股,八股文離我們已經很遠,但要當心生活僵化成八股文!
發出如此不同的聲音,而又發自學問淵博的焦循,當然必有和*圖*書他的道理。第一是因為八股文是承繼文章「起承轉合」的基本定則而來,發展為更細密的組織形式。八股是先以「破題」、「承題」、「起講」、「領題」為全文引導,然後轉入主要部分,即「起股」、「中股」、「後股」、「落下」(或稱束股),合為「八股文」。反覆推論,說理最為詳盡。第二是八股文在考試時的題目常常是不完整的句子,教人難以措手,而作者深曲盤折的文心,因難見巧,因而顯露無遺,對於作者智商的高下,最易比較判別出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