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素質與遺傳
其次,我們再來談談剛才所提出的第二項原則——智慧屬於母親所遺傳的問題。這一點較之訴諸自由意志的第一原則更為一般人承認,但兩者卻有密切的關係,萬不能將其分開理解,否則就違反靈魂的單一性和不可分性。古諺有云:「母親的智慧」,由此可證明,自古以來它就被認為是一項真理。因為許多經驗告訴人們,凡是才慧卓絕的人,必有個理智優越的母親。反之,父親的智慧性質,不會遺傳給子女,自古以來,以才華見長的男人,他的祖先或子孫,大都庸碌平凡,沒沒無聞。話說回來,這雖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偶爾也有例外,例如威廉.彼得和他的父親威廉.查泰伯爵等就是一例,而且,因為真正具有偉大才能的人實在難得一見,故而,我們不能不說那是屬於最異常的偶然;再次,所謂大政治家,除須具備優秀的頭腦之外,亦必要某種性格特質,這是得自父親的遺傳。反之,在藝術家、詩人、哲學家之中,我還未發現與此類似的情形,他們的工作完全須以天才為基礎。誠然,拉斐爾的父親亦為畫家,但並不是偉大的畫家;莫札特的父親和兒子也是音樂家,但仍不是偉大的音樂家。更有一點似乎亦頗耐人尋味的,就是這兩位曠世奇才在各不相同的際遇中,命運之神只賜給他們很短的壽命。不過他們卻得到一點補償,在寶貴的幼少年期都有父親的良好榜樣和指導,使得他們的藝術天分得以充分獲得必要的啟蒙。關於這點,我曾在「個人的命運冥冥中似乎都有著安排」(論文集第一卷)一文中加以論述。——在這裏還有一件事情亦宜留意:從事科學方面的工作固須優秀的天賦才能,但不必具「絕世的天才」,主要是靠興趣、努力、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幼年起的指導、不斷研究、多方練習等等。由於智慧並非遺傳自父親,所以某一家族經常出現某種特殊人才,乃是因為做兒子的往往喜歡循著父親所開拓的路徑前行,所以有些職業大都由一定的家族繼承,如再輔以上述條件從事科學工作,大抵皆有可觀的成就。如斯卡利吉父子,貝儂利家族,何塞爾一家人的成就,即為顯明的例證。
我們不妨先觀察自己,看看自己的興趣傾向如何、有些什麼惡習、性格上有什糜缺點,也把所有優點或美德列舉出來。然後回顧一下你的父親,那麼,你一定可發現你的父親也有著這些性格上的特徵。反之,往往亦可發現母親的性格和我們竟是截然相異。當然,在品德上也有與母親相一致者,但這是一種特殊罕有的事例——父母親性格偶然的相似。人性之不同各如其面,男人有的脾氣暴躁、有的富於耐性,有的一毛不拔、有的揮金如土,有的好女色、有的愛杯中物、有的好賭,有的淡漠寡情、有的親切和藹,有的忠厚直爽、有的陰險狡獪,有的孤傲自大、有的八面玲瓏,有的大膽、有的靦覥羞怯,有的溫和、有的愛打架滋事,有的胸襟開闊、有的事事耿耿於懷……不一而足,但只要你對此人及其父母的性格做深入周密的調查,並有正確的判斷力,當能發現我們所列舉的原則並無錯誤。例如,有的兄弟同犯著說某種特殊謊話的毛病,這是由於父親的遺傳。有一齣名叫『說謊者與兒子』的喜劇,從心理方面言之是很合情理的。但我們必須考慮到兩種無法避免的限制存在,如果以它做為反駁的藉口,顯然是非常不當的。第一、「父親常並不可靠」,除非身體方面的確和父親很酷似,並且表面的相似還不夠,因為受胎期間仍可帶來影響。為此,女人改嫁後所生的子女,相貌有時也會和前夫有些相似;偷情苟合所生的子女有時也會和結髮丈夫相似。這種影響從動物身上更可觀察得清楚。第二、父親道德方面的性格雖然確可表現在子女身上,但往往會受到母親所遺傳的智慧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因此,我們在觀察時必須做某種修正。這種變化與智慧差異的程度適成正比,有的非常顯著,有的甚為微小;要之即父親的性格特質未必表現得很明顯。智慧對於性格的作用,猶若一個人穿上與平日完全不相同的服裝、戴上假髮或鬍鬚而改變人的外觀一般。例如,一個人雖從父親身上接受「熱情」的遺傳,然母親亦給予他優越的理性——即反省和熟慮之能力,則前者將因之而被抑制或隱藏,事事https://m.hetubook.com.com顯得有計劃、有組織,與原有熱情直爽的性格,完全相異。但母親的性向和熱情則不會表現在子女身上,甚至還往往和她相反。
當然,以上這些理論的實際應用還有待其他專家去研究。現在我們再回到形上學的立場,做一個結論。——某種血統自其祖先以迄世世代代的子孫,活躍於其中的皆為同一的性格——即特定的同一意志,但另方面它又因為接受了相異的智慧——即認識程度和方法的差異,因而使得性格上獲得新的根本見解和教訓。智慧是與個體同時消滅的,所以意志無法將上一代的見識移注於下一代身上。然而因生命的一切新的根本見解可以賦予意志新的人格,意志由是產生變化或改變傾向。基於此一變化,意志即取得肯定或否定新生命的權利;如若一旦選擇了否定,全體現象隨即告終。意志與智慧所以似此不斷地交相結合,是因生殖必須靠男女兩性共同為之的自然法則所產生,再者它也是救濟自然秩序的基礎。生命本是意志的複製品或鏡子,但藉著此一法則,生命不斷地表現意志的新面貌、不斷地在它眼前迴轉,並容許意志嘗試各種不同的見解——包括肯定或否定的選擇。唯因智慧似此不斷地更新和發生完全的變化,才能給予新的世界觀,這對於同一的意志是開拓了救濟之道。並且,亦由於智慧係由母親所遺傳,所以,一般國民才會避忌或禁止兄弟姊妹間結婚,使彼此間根本不會產生性|愛。或許有少許例外,但那是另有原因的,其中的一方若非私生子、則必是由於性倒錯症所造成。何以如此?那是因兄弟姐妹間結婚所生的子女,通常與存在於其雙親間的智慧和意志合而為一,這種存在現象的反覆,是意志所不希望的。
一般人的性格常有不調和、不平衡、不穩定的現象,我認為這恐怕是由於意志和智慧繼承自不同的雙方所致。若雙親在他身上的彼此相異的素質愈不能調和,他的內部分裂就愈大、不調和也愈顯著。反之,有的人「心」和「頭腦」非常相稱相適,彼此協力合作,使全體本質顯出一致的特色,我想那該是因為雙親的素質已取得均衡和調和的緣故。寫到這裏,諸位應該能夠確信性格係遺傳自父親,而智慧係承自母親的事實了。我們將此一信念連同前面所述的兩點認識——人與人間不論道德或智慧因受自然的決定而有顯著的差異,以及,人類的性格或精神能力皆無法改變——三者合併起來思索的話,就可以知道,若要真正從根本改善人類,並非從外在而是應從內部著手,即不是靠教養或教訓所能為力,而是應以生殖的方法,才能達成目的。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柏拉圖即曾考慮到這些問題,他在『共和國』的第五卷中,曾敘述增殖改良武士階級的「驚人」計劃,他說,所有的壞人都必須予以閹割,所有的蠢笨婦女都應禁錮在修道院裏,性格高尚的人,才能給予閨房的配置,每一個有聰明才慧的姑娘都能得到健全的男人,若如此,不須多少時日,一個更勝於柏里克里斯的時代必可來臨。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烏托邦計畫,就我記憶所知,古代亦有兩、三個國家曾把「閹割」列為僅次於死刑的最重刑罰,如果世界各國都照那種辦法實施的話,所有惡人的血統當可絕跡——如所周知,一般的犯罪年齡大都在二十歲至三十歲之間。所以,從理論言之,那不是不可能的事。以此推論,國家政策所應獎勵的就不是那些所謂「端莊嫺靜」的少女,而是給予「聰明秀慧」的女性某種優惠才是國家之福了。人心難測,一個人節操的如何委實很難下判斷;並且,表露「高尚的性格」乃是屬於極偶然的事,平常罕有那種機會。一般女性的內在美,大多得自其容貌醜陋的幫助,而智慧方面則無上述複雜難解的問題,只須稍加測試,即可獲致正確的判斷。——寫到這裏,我們要順便談到許多國家,尤其南德地區的婦女,有著以頭部負荷重物的惡習,這對頭腦必有極不良的影響,因此,民間婦女腦筋逐漸遲鈍,然後,它又遺傳給她們的子女,於是全體國民愈來愈愚蠢。所以,此一陋俗若能加以革除,當可增加國民的智慧,這才是增加最大的國民財富。
如果我們以一般人所熟知的歷史人物為例,應該從他們的私生活表現下手比較準確。一般史實並不可靠,往往歪曲事實;兼之,這些內容通常只侷限於公共場所的活動或政治活動,並不能表現出一個人性格上的微妙之處。以下我將列舉二、三個歷史實例證明我現在所論述的問題的真確,相信專門研究歷史的人,還可以給我補充更多適當的例子。
另有一個值得注目的事象,這裏亦一併提出來討論。我們如仔細觀察,當可發覺,骨肉或手足之間,雖出於同一的血統,但彼此間性格截然相反的亦不乏其例。有的一個善良親切,另一個卻邪惡殘忍;有的一方正直誠實高潔,另一方卻卑劣、虛偽、刻薄寡恩。為何會產生這些差異?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印度人及佛教徒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前世行為的結果。」,這誠然是最古老、最容易理解、也是最聰明的解釋,然而卻將問題拉得更遠了。不過我們也實在很難找出比這更令人滿意的解答。若根據我的學說,我也只能這樣回答:那是意志表現它真正的自由,亦即意志的本來面目。絕對的自由是不必依循任何必然性原理的,然亦唯有做為物自體的意志,才能取得這種自由。但物自體本身並不知悉其所以然,因而我們亦無由理解,我們所能理解的只是有原理根據的事項及其應用而已。
一八二一年七月十三日弗萊明.伊迪克新聞有這樣的一則報導:歐培縣有一位小姐受託帶著兩個失去父母的幼孩前往孤兒院要求收容,孩子身上帶了一點錢,半途中該小姐見財起意想據為己有,竟把兩幼兒殺害,而遭警方通緝;最後在巴黎近鄰的洛西里發現該小姐陳屍水中,經調查結果證實殺死她的竟是她的生身父親。——另有兩則報導,亦可作為佐證,其一發生於一八三六年十月,漢葛利的貝雷奈伯爵因殺害官吏傷害親族被判死刑,報導中指出,他的哥哥更忤逆兇殘,以前即因逆倫弒父而被判絞刑,同時他父親也有殺人前科。一年後,該伯爵的幼弟在伯爵殺害官吏的同一條街上,用手槍狙擊他的財產管理者,以殺人未遂被捕。另一則是一八五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巴黎通訊社所發佈的消息,內謂令商旅亡魂喪膽的打劫殺人集團魁首陸墨爾及其黨羽,業已被判死刑,附記中說道:「首惡和他手下嘍囉的家族,似乎都有犯罪的遺傳傾向,他們的家族中死於斷頭臺上者為數甚多。」——如果我們有機會去調查一般的犯罪紀錄,的確可發現許多相同的系譜,尤其自殺的傾向,大多屬於遺傳性。但也許我們會發出一點疑問,為什麼勳業彪炳的馬克.奧里略大帝竟會生出殘虐無道的兒子康莫德?你若知道他的王妃是素有惡評的華絲狄娜,大概就不會引以為奇了。另有一種類似的情形,亦可從推測找出它的理由,例如,德密提納斯和提特斯兄弟,一個仁慈一個暴虐,其故安在?我認為他們並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維斯巴沙納實際是頭戴綠巾而不自知的丈夫。和圖書
卡特魯斯曾謂:「每個人皆依其自然所賦予的素質。」日常經驗亦告訴我們,父母的生殖因子,可將種族及個體的素質遺傳給他們的下一代。但這只限於有關肉體方面(客觀的、外在的)的性質。至於精神方面(主觀的、內在的)的素質是否如此呢?也就是說父母親會不會把這方面的性質遺傳給子女呢?這類問題經常被提出來討論,一般答案也幾乎是肯定的。然而在精神方面的遺傳中,何者屬於父親、何者屬於母親,是否可以加以區分?這個問題就較困難複雜了。我們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若能仔細回味一下我們應有的根本認識——意志是人類的本質、核心和根源;反之,智慧則只列居次要地位、屬於附加物、是該實體的偶有性——則無須證諸經驗,至少下列幾點應該很接近事實:亦即生殖之際父親所遺傳的是屬於強性、生殖原理、新生命的基礎和根源方面的性質,統而言之就是意志;母親的遺傳則屬弱性、受胎原理、次要性方面的性質,亦即智慧的遺傳。故而,一個人的道德性質、性格、性向、心地皆得自父親;而智慧的高低、性質及其傾向則遺傳自母親。以上的假定可由實際或經驗中得到確證。這不是光憑閉門造車式的物理實驗所能決定的,而是根據我多年來縝密深刻的觀察,同時參酌史實所得的結論。
有時,天資聰慧的兒子亦未必有精神力卓越的母親,推究其因,可能是由於其母親有著黏液質的父親,所以雖有異常發達的腦髓,卻無法配合血液循環的力量,予以適當的刺|激。拜倫的情形似乎就屬於此,我們從未聽說他母親精神力如何優越之類的事情。——總之,只要母親方面的異常而完整的神經系統和腦髓系統能遺傳給兒子,同時具有父親的熱情活潑的性質和強烈的心臟活力,即能產生偉大精神力的必要肉體條件。不必在乎他母親是否有才慧,只要她父親屬於黏液質的人,即可適用上述的狀況。
婦女罕有機會將她們的精神能力做社會性的嘗試,因之,有關她們的性格和天才,載諸史籍為後世所熟知的事例並不多,否則,我們也許可舉出更多的實例以證實智慧確是從母親所遺傳。而且,一般說來,女性的素質雖較微弱,但只要具有這種能力,皆能得到甚高的評價,茲舉數例為證;約瑟夫二世的母親瑪利亞.特雷莎是非常精明幹練的女皇。卡丹那在他的『自傳』第三章中寫道:「我的母親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和卓絕的才慧。」——盧梭在『懺悔錄』第一章也寫著:「我母親的美麗、以及才智、天賦的優秀,實遠超過她的身分。」其他如達蘭倍爾,雖是妲桑的私生子,但此姝堪稱巾幗中的才子,頗有文學才華,且有許多小說和其他著作問世,在當時甚得好評,即使我們現在讀起來仍感興味盎然。佛羅倫斯也在所著『布豐的業績』一書中寫道:「布豐深信一般人多半是繼承著母親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素質,因而在談話中每當涉及這方面的事情時,他立刻以誇張的語調讚揚自己的母親,說她的頭腦如何敏捷,她的學識如何淵博。」由此可證她母親是如何卓越不凡。但這句話中,把道德方面的素質也包括在內,不無值得商榷,不知是紀錄者的筆誤,抑為布豐的父母親「偶然」具有相同的性格,總之,必有其中之一者。至於母親和兒子的性格截然不同的實例倒是不勝枚舉。故而,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才把葛楚德和哈姆雷特描寫成相互敵對的一對母子,兒子在道德方面是父親的代表者,而以復仇者的姿態登場;反之,若把兒子描寫成母親道德方面的代表者而向父親尋仇,豈非顯得太荒誕可笑了?這是因為父子之間意志有著本質的一致,而母子之間只有智慧的一致,並且亦須附加某種條件為基礎。所以母子之間常有道德方面的敵對現象,而父子之間則為智慧的對立。從這觀點來看,沙利加法典所以規定:女性不得繼承其家世,實有它的道理存在。——休謨在他簡短的自傳中說道:「我的母親是個才智卓絕的女性」。舒倍特所著的『康德傳』一書中,這樣描述康德的母親:「據康氏本人的判斷,說她是天資聰穎的女性。當時的女性很難得有受教育的機會,她非常幸運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嗣後自己又能時時刻刻不忘進修。——每當散步時,常督促愛子注意自然界的諸種現象,向他說明那是神的力量。」——歌德母親的賢明、才智,讀者亦諒必早已耳熟能詳,文人筆下經常談及有關她的事情,但對他父親的事情則隻字未提。據歐德自稱,他父親並沒有太大的才具。——席勒的母親頗有文學才華,亦有詩作問世,蘇瓦普的『席勒傳』中即曾登載她的部分作品。詩壇彗星柏克堪稱是自歌德以來,德國最傑出的詩人,席勒的作品和他的敘事詩相形之下,頓時顯得枯燥無味和不自然;他的一個醫生朋友阿特霍夫在一七九八年曾為他出版一本傳記,其中有關他雙親的記載,對我們頗有參證的價值。他既:「柏克的父親是個博聞廣識、並且善良正直的人,唯獨煙癮極深,我的友人經常言及,他的父親在不得不出面教導子女時,即使只有十來分鐘,也非事先備好煙草不可。而他母親則稟賦絕佳,雖然她的教養只限於看一點普通書籍,寫出幾個字的程度而已,但柏克常說,如果他的母親能受適當的教育,必可成為婦女中的佼佼者。然而一提到她道德方面的性格時,柏克則又屢屢大加指責。雖然如此,他仍深信自己多少受到母親精神素質的遺傳,而道德方面的性格則遺傳自父親。」——史谷脫的母親是個詩人,一八三二年九月二十四日的英國報紙報導史谷脫的死訊時,曾同時刊載他母親昔日在文壇的活動情形。她的詩集在一七八九年出版,希洛克霍斯出刊的「文學新聞」(一八四一年十月四日)中的一篇論文「母親的智慧」,對她亦有所介紹,這篇論文中揭載許多歷史名人的有才慧的母親。在這裏我僅借用其中兩個例子,作為補充例證。巴柯的母親是卓越的語文學家,有許多作品和譯作問世,文筆流暢頗饒趣味,並顯示出她的博學和眼光的深遠。——柏哈維的母親以醫學知識聞名。——另外,哈雷也為我們保存下精神薄弱係由母親所遺傳的顯著實例,他列舉說:「有一對貴族,姐妹兩人都近於白痴,但憑藉家裏的財富,終於找到了丈夫。據我們調查所知,這種白痴遺傳因子侵入該名門家族歷時已達一世紀之久,到他們的第四、第五代子孫時仍有白痴。」——同時,據艾斯奎洛爾的研究報告亦認為,精神失常的遺傳,母方比父方為多。如果是從父親所遺傳的話,我以為應歸之於氣質的影響而發生瘋狂。https://m•hetubook.com.com
就我們所提出的原則而言,凡同母所生的孩子,亦應該具有相同的精神力,若一人天資聰慧,其兄弟姐妹亦必伶俐穎悟,這種實例可說屢見不鮮,諸如卡拉基兄弟海頓兄弟朗勃兄弟邱維兄弟薛格爾兄弟等皆屬之。——但上述的推論難免往往有不正確的現象,例如,康德的弟弟就是極其平凡的人。這種現象的形成,我在關於天才的生理條件中,已曾加以說明(請參閱「論天才」),天才不但需具備非常發達而敏感的腦髓(母親所遺傳),同時亦須具有特異的心臟跳動,以賦予蓬勃的精力,亦即要有熱情的意志和活潑的氣質,這是從父親所遺傳的,然而,只有在父親精力最充沛旺盛的年齡,才能使這種性質表現得明顯強烈,而且因為母親衰老得較快,所以,通常都是父母親在精力較旺盛時所生的兒子(長子)稟賦較佳。康德的弟弟比他少十一歲,資質懸殊自不為怪。若兄弟皆聰明穎悟,通常亦以兄長較為傑出。除年齡問題外,其他如生殖之際,兩親精力一時性或強或弱的差異,以及其他健康障礙等,均可能使某一方面(父或母)的遺傳不完全,而阻礙了天才的出現;雖然這種現象並不常見。——附帶說明一點,雙胞胎之所以沒有上述差別,因為他們的本質幾乎是完全相同的。m.hetubook.com.com
如所周知,古羅馬的狄修斯.穆思是個崇高聖潔的大英雄,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奉獻給祖國,與拉丁軍之戰,雖殲敵無數,不幸卻以身殉。兒子在與加利亞人戰爭時,亦壯烈殉國。這是荷拉士所說:「勇敢的人是從勇敢善良的人所生」的最佳例證。莎士比亞亦曾就其反面說出一句名言:「卑鄙無恥的父親就有卑鄙的兒子;一個卑賤的人,他的父親必定也是卑鄙的。」——辛倍林四之二。
古羅馬史中有幾篇忠烈傳,記載他們全家族代代相傳皆以英勇愛國著名的史跡,費畢亞家族和費布里基亞家族即為典型的例子。——反之,亞歷山大大王和他父親菲力普二世同屬好大喜功、權力慾極強的人。——尼羅的家譜亦大值注目,在塞特紐所著『十二個凱撒傳』(Vltae Duodecim Caesarum)的第四、五章開頭就敘述這一代梟桀有關道德方面的問題。根據他的記述,尼羅的先祖從六百年前的克羅底斯開始崛起於羅馬,全家人即很活躍,並且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性格殘酷,一直傳到提伯留斯卡里古拉最後出了尼羅。這一宗族的可怕性格在尼羅身上可謂集其大成,比之他的祖父或父親更勝一籌,一來是因他身居高位大權在握,得以無所忌憚地為所欲為,二來是他有著潑辣無理性的母親亞格莉畢娜,沒能遺傳給他足以抑制他的暴戾的智慧。所以,塞特紐寫下一則軼事,其意義正好和我們前面所述不謀而合。他說,尼羅降生時,他的父親曾對著前來祝賀的友人說:我和亞格莉畢娜所生的孩子一定是很可怕的,也許他將會造成世界的毀滅。——與此相反的,像米提阿迭斯和基蒙父子,漢彌卡和漢尼拔父子,以及西庇阿整個家族,都是忠心耿耿品性高潔的愛國英雄。——但法王亞歷山大六世的兒子,則可怕得和他老子凱撒.波吉亞一模一樣。阿爾巴公爵的兒子臭名四溢,和他父親同樣的殘暴邪惡。法王菲力普四世的女兒伊莎蓓拉稟性陰狠毒辣,尤以殘忍的刑供處死聖堂騎士為聞名,後來嫁與英國國王愛德華二世為妻,竟起意背叛,虜獲國王,脅迫他在讓位狀上署名,然後將他繫之於獄,準備慢慢折磨至死。因未達目的,又以如今寫來仍令人不禁毛骨悚然的殘酷方法將他殺害。——被稱為「信仰的守護者」的一代暴君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的女兒瑪麗一世這位女王亦和她父親一樣,同以瘋狂的信仰和殘暴聞名,她曾把許多異教徒處以火刑,史家稱之為「流血的瑪麗」。〝Bloody Mary〞。亨利八世再婚所生的女兒伊利莎白則繼承她母親安妮.巴倫的卓絕智慧,所以還不致陷於信仰的瘋狂,她雖然儘量壓抑她身上所有父親的性格,但仍無法完全祛除淨盡,有時也難免宣洩出來,對蘇格蘭女王瑪莉的殘忍態度,即其例證。www.hetubook.c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