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可思議的地理之旅

作者:紀榮起 張平
不可思議的地理之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地球將會有怎樣的歸宿?

地球將會有怎樣的歸宿?

但是,到了三〇年代,核物理學家第一次揣摩出太陽和其他恆星所發生的核反應,因而推測出,太陽的能量來自於它上面的核反應,太陽的一生將度過引力收縮階段、主序星階段、紅巨星階段以及緻密星階段,其中主序星階段是太陽的穩定時期,我們目前正處於這一階段,而且剛剛度過了一半時間,但接下來便是太陽變成紅巨星的階段。那時,大部分氫燃料消耗盡,其他核反應就會發生,使太陽變熱膨大。在這種情況下,地球的末日就到了,它會被烤成灰燼,最後又揮發掉。當然這是www.hetubook.com.com幾十億年以後的事。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太陽,它離地球最近,並且有足夠大的能量來左右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中,太陽維持著目前的活動水平,因而地球基本沒有變化。但太陽會永遠維持現狀嗎?一旦它發生變化,會給地球帶來什麼影響呢?
除了太陽之外,目前科學家還在尋找影響地球壽命的其他因素。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對於地球的歷史,以我們人類所能找到的證據只能推測它大約www.hetubook.com.com誕生於四十六億年前,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不斷發展變化,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模樣。若問地球將會有怎樣的歸宿,我們也只能進行推測,而推測的結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本世紀三〇年代之前,人們覺得太陽的能量終有一天會耗盡,終會漸漸冷卻,由耀眼的白色冷卻變成橙色,再變成紅色,最後變成一個光能枯竭的黑暗星體。這一變化也會使地球由於得不到足夠的太陽能量而慢慢冷卻,越來越多的水凍結起來;冰天雪地的南北兩極不斷擴展,直至赤道地區和圖書也變得天寒地凍;整個海洋將凍結成一塊堅冰;空氣也會液化,隨後還會凍結成固體。在此之後,沒有生命存在了的冰凍地球,仍會履行它作為太陽行星的職責,而樂此不疲地旋轉若干年。
地球究竟將受到來自空間哪一方的打擊而遭毀滅?地球何時壽終正寢?這些現在還都是懸而未決的疑案。
第一個試圖不靠神學去詳細研究地球的過去和可能會有的未來的人,是蘇格蘭的地質學家赫頓。他在一七八五年,發表了第一本現代地質學著作,他在書中承認自己在研究地球本身的過程中,並沒有能夠看出和_圖_書它開始和終結的跡象。於是許多人都認為,地球一旦形成,如果聽任它作為表面覆蓋著一層水和空氣的金屬和岩石的集體存在的話,它就會這樣存在下去直至永遠。
後來,人們的研究又進了一步,開始考慮到外來因素對地球的干擾。
有的科學家認為,太陽可能有一個兄弟——太陽的伴星,這顆伴星日夜不停地繞日運行,每隔二六〇〇萬年,就會轉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來「興風作浪」,它的強大引力會引起眾多彗星的騷動,有十億顆彗星將在太陽系內橫衝直撞,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將成為這些彗星的「靶子和*圖*書」。如果與地球相撞的彗星的質量足夠大,那後果真不堪設想,輕者生物滅絕,生態劇變;重者山崩地裂,地球「粉身碎骨」。這種類似的災變是有案可稽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過去的二點五億年間,生物發生過多次滅絕,其間隔恰是二六〇〇萬年。例如,九一〇〇萬年前、六五〇〇萬年前、三八〇〇萬年前、以及一一〇〇萬年前,分別發生的大災變,使75%以上的生物在劫難逃,恐龍就是在六五〇〇萬年前滅絕的。當然,這顆可能會給地球帶來不測的太陽伴星還沒有被人們發現,但是,許多科學家是相信它的存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