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等待

作者:何寄澎
等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過年的記憶

過年的記憶

不過我最愛的還是看春聯、唸春聯、背春聯。島上人家,無有不貼春聯者。我一家一家觀賞下去,最多的當然還是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之類象徵庶民百姓最平凡誠篤願望的句子;父親則自出新杼,表現他自己內在的心情,如以杜詩為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是一例。那一幅幅紅紙黑字或紅紙金字的春聯,把年的喜氣、福氣全都點染出了;不管多麼寒傖的屋子,春聯一貼,頓時回過神來,甚且更添幾分古雅氣質。那時上、下聯貼倒的極和*圖*書少見,彷彿家家都有知書達禮的人,彷彿整個社會都具高度的文化涵養。
上大學以後,恆在都市裡過年。空間遽然擴大,少了那份擁擠的熱鬧;春聯愈來愈少見,終至絕跡;鞭炮成了「安全鞭炮」,索然無趣,漸漸的,也就沒人再放;燈謎雖仍點綴,卻愈來愈無章法,出謎者率多三腳貓,謎的機趣纖芥不存,古味盡失矣。我曾不斷在市場中、寺廟裡,乃至都市隱密的大街小巷找尋年的感覺,卻終歸是徒勞而已。
二〇〇三年一月三十日聯副m.hetubook•com•com
那時島上的駐軍仍多,走到街上,到處是穿著便服的阿兵哥,電影院、小餐館人滿為患,馬路兩旁更多是投骰子、推牌九的賭攤,並不見警察取締,大約是怕掃了過年的氣氛吧?此外,就是鞭炮的競放——只有在這個時候,大人、小孩,白天、夜裡,才都無分別;鞭炮聲不絕於耳,鞭炮的火花也燦然照亮荒冷的夜空。也許太愛鞭炮的聲響、鞭炮竄飛的姿影以及那火藥的氣味,童年的我www•hetubook•com.com對放鞭炮從無畏懼。有一年,拿了一個粗大的炮,好整以暇的點著,沒想到引信極短,還來不及拋出,就在手中爆炸。一時間楞在那兒,也不知痛。但從此以後,放鞭炮時便總是離它三尺,用香遙遙點燃;奇妙的是,興奮中多了緊張,過年的感覺反而更強烈了。
年一直要過到元宵才結束。元宵節我到廟裡看滿滿的人們拿來還願的「米龜」,以及猜射燈謎。「米龜」以米做成綠蠵龜形狀,米色底,繪上彩線,味微甜,不僅好看,亦頗好吃。小者半斤,大者數百斤,襯在繚https://www•hetubook•com•com繞香煙以及搖曳紅燭下,莊嚴又溫暖,確有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的吉祥之感。至於射燈謎,則因父親與三、四謎友恆為擔綱要角,我自小耳濡目染,頗有概念。射中謎底的獎品多是肥皂、牙膏、毛巾之類的日常用品,大獎也不過是電鍋、熱水瓶之類的東西,並不值錢。但謎題下,永遠人頭鑽動,或默寫紙條傳遞謎底,雅不願人察覺;或急忙高聲喊唱,深恐為人捷足先登,示現眾生不同的性格、心理,極為有趣。小朋友則到處穿梭,亂猜一通,絕不赧然,亦顯示了最坦露而不修飾的人性。而當www.hetubook.com.com謎被射中,鼓聲咚咚擂起,歡欣、惆悵、羨慕……各種神情揉雜一片,那氣氛、那光景真是無比美好,難以形容。
有關過年的記憶,僅止於大學以前。
父親任職於公車處,年節期間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沒有女主人的家,從來不識年夜飯的滋味。我所記得的只是,挨家挨戶向長輩拜了年,歡天喜地的拿了紅包,最後是到父親的辦公室裡吃單位替他們準備的便當。在那個困窘的年代,便當的菜色遠比我們平日吃的豐盛,一邊吃著,一邊竟也有著喜悅、滿足的感覺。
於是有關過年的記憶,依然靜止停格在那多風的島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