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健康兒童手冊

作者:呂旭栴
健康兒童手冊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章 有關嬰兒的照顧 七、嬰兒吐奶

第一章 有關嬰兒的照顧

七、嬰兒吐奶

除了吐奶之外,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嬰兒多半有便祕,往往數天內不能排便;因為奶水不能進入小腸,病嬰會逐漸出現脫水、營養不良、腹部凹陷的情形,如果沒有妥善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小兒科門診中,較小嬰兒常見的病症,除了腹瀉之外,就是溢奶、吐奶了。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胃部最上方食道入口處(賁門)的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嬰兒吸奶https://m.hetubook.com.com後,若是用力啼哭,或是平躺在床上,牛奶可能經由未能完全關閉的賁門逆流,而出現溢奶的現象。
患病的嬰兒以第一胎為多,男嬰比女嬰易患。症狀大多在出生後二週左右開始吐奶,剛開始時,只好像打嗝一般地把奶水吐出,次數和份量都不多。數天之後,嘔吐轉劇,吐奶像噴水似的,能夠把奶水投射到和-圖-書身旁的地板上,一般稱為「投射性嘔吐」。嬰兒在吐奶之後,食慾仍然很好,媽媽泡奶給他喝,他也會高興地喝掉,這是本症的最明顯特徵。
本症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病嬰吃奶後,在右上腹部靠近劍突處,會出現向右移動的蠕動波,有時也摸得出肥厚的括約肌,有如橄欖般大小的硬塊。摸到這種硬塊,即可確定診斷。
幽門位於胃的尾端進入十二指腸之www•hetubook•com•com處,是掌理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的關口。幽門周圍括約肌的肌肉若是出現了痙攣或過於肥厚(原因不明),幽門變窄,胃裡的食物不易通過,就容易出現嘔吐現象。
溢奶是牛奶經由嬰兒的嘴角緩慢的流出。溢出的奶量太多時,可能沾濕了頭部或衣服,甚或經由鼻孔沖出,但都屬於溢奶,不算吐奶。溢奶現象大都在六個月大以後,賁門括約肌發育https://www.hetubook.com•com完全之後,完全消失,媽媽大可不必太緊張。
這裡所說的吐奶,是指所吸吮的牛奶,大部分或全部強而有力地湧出,就像我們平常所見的大人的嘔吐一般。當然嬰兒被奶嗆到或患有急性胃炎時,也會有吐奶的情形發生,但是本文所要提到的是幽門出了毛病時的問題——幽門痙攣與幽門肥厚性狹窄,尤其是後者,必須外科手術矯正才能痊癒,不能不小心處理。
治療上,和_圖_書若藥物治療不能控制吐奶時,可用X光胃部檢查,肯定診斷後,以外科手術治療,將環狀肥厚的幽門括約肌切開,癒後十分良好。
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原因不明,有人說是先天性的,也有人認為括約肌起初只是痙攣,之後才變得肥厚,很難下定論,但以先天性的可能較大。
幽門痙攣是由於幽門周圍的平滑肌抽筋所致,大部分都是暫時現象,大約在一週左右,或服用肌肉鬆弛劑之後,可以獲得改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