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
報載臺灣的新趨勢,是興起了一種繭居族,算是邁向高科技社會的一種反動。繭居族拒絕搭載文明列車,將人工化、科技化、組織化的繁華世界隔離在外,甘心把自己孤立包藏,卸下交際的面具,繭居地面對自我的心靈,不想向高職位攀升,不想累積財富,只求過毫無壓力的生活,讓全部時間留給自己作自由支配,而不受外界波動情緒的干擾。
然而古代的隱士,並不是只向枯槁的世界發展的,於世道人心也不是漫無主hetubook.com.com張的。隱士不是「逃空息虛」的江湖散人,隱士的精神世界反倒是風勵世教的憑藉呢!隱士與散人的不同處,就在「道」的勤修秉持上。隱士有龍德潛修的「神隱」,有息機鍊心的「真隱」,有樂道安貧的「儒隱」,有大義炳然的「節隱」,有功成身退的「俠隱」,有屏絕世緣的「遯隱」,有急流勇退的「達隱」……但願臺灣新興的繭居族,不全是「意識外移」的疏離感下的產物,我m.hetubook.com.com願與他們同抱著一個「道」字共勉。
繭居族有的僻處於山地一角,也有赴國外陌生地繭居數月,避開人際社交的網路,也聽不到抗爭亂象的煩囂,由耳目清淨進而享受心靈的清淨。繭居族在意識上是「無政府主義」的綠卡居民,他們可以不讀報,不聽新聞,將物質生活回歸原始的簡單,自然也不必向誰納稅。
繭居族類似古代的「濁世隱君子」,《詩經》裏說:「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和圖書之洋洋,可以樂饑。」過最簡陋的物質生活,尋求最豐富的精神內涵,在小小的衡門之下,就可以托吾身、安吾心。望著細細的泉流,愈流愈廣,就可以忘饑餓、忘口味。他們置身於一個淺陋的建築物中,但能體察宇宙的美感無窮,而感受到快樂也無窮。
世上多的是奔走求人的勞苦之輩,都因為覺得別人「有餘」,自己「不足」,才希望謀取別人的有餘,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一旦求得別人的「有餘」,自己才能慾望圓滿。但繭居族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第一個認識,就是要看清自己「無所不足」,有了澹泊無求的心,才能免除黑心濡首的追逐之苦。古代的隱士只求「適志」,適志不能靠求人而獲得,要靠知足獲得,適志不需要居室堂高數仞,不需要魚肉攤滿筵席,醲艷容易沉酣,通顯容易昏憒,「達人遺世」的適志境界,全在「蟬蛻風塵」的那分超脫!
衡門之下,何以能安心棲遲?這便是繭居族最大的挑戰課題。衡門之下,想求安心,必先將世俗的事情「了」掉,了事才能安心
https://m.hetubook.com.com
。要求「了事」,談何容易?必須先將欲望淡下來,事情才會減到最少,接近「了」掉。要求「欲望淡下來」,又談何容易?必須先懂得「知足」,時時知足無求,欲望才能淡下來。要求「知足」,又談何容易?必須懂得「樂天有餘」,才能「無所不足」。樂天知足的人,有一顆瀟灑出塵的心,潛遊於物質世網之外,他感受到這種「道」的快樂,所以能忘懷人間的榮賤,不在乎地位,不在乎收入,欲望才能淡下來。所謂「萬緣放下出樊籠」,做起來不是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