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作文十九問

作者:王鼎鈞
作文十九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三問

第十三問

问:第三,讀書也是一種享受,讀書越多,享受越大,好比以前沒吃過的山珍海味現在吃到了,以前沒住過的華屋美廈現在住進去了。
答:是又不然。你也許一向認為理科比文科重要,但是你從沒有慎思明辨一番,直到你有一天參加辯論,你這才十分認真、十分透澈的把理由想全了,把邏輯想通了。這才把一個朦朧的想法變成真知。
问:讀書的第二苦是考試的壓力,要說讀書讀瘦了,一點也不假,聯考當前沒有不減輕體重的。
答:這一段文字的作用,相當於標點符號裏的「:」,下面出現了我們三段式的第一段。
答:如果能這樣做,就可以只見其利不見其弊了。作文不能沒有方法,也不能完全遵照方法,這話聽來很矛盾是不是?其實何止是作文?天下有很多事,死守方法規矩一定做不好。舉例來說,美國工人常常和資本家對抗,他們有個「死守規則運動」,相當厲害。工人按時上班,人人把工廠定下的各種規章背得滾瓜爛熟,人人咬文嚼字,引經據典,故意來個食而不化,他們並沒犯規,不僅沒犯規,而且格外循規蹈矩,可是這樣一來,工廠的生產就停頓了。
答:有些學者反對舉行這種辯論,認為把人的想法都搞偏了。
问:那還用看嗎,合同上頭當然沒有。
问:我不知道怎樣調和才好,你下手吧。
答:這一段是寫「悲」,下一段相反,寫的是「喜」:
问:像「讀書的甘苦」這個題目,每隔幾年就出現一次,以後碰上了,我準備「贊成、反對、調和」,你看行不行?
答:照那覺得讀書苦的人說,讀書有許多痛苦,那讀書樂的人又認為充滿了快樂,我們認為雙方都有事實根據,雙方都應該得到我們的承認。(〇讀書有苦有樂?)讀書的滋味是樂中有苦,苦中有樂;再進一步說,讀書可以得到快樂,但是往往要先通過痛苦,也惟有真正享受了讀書之樂的人,才配www•hetubook•com•com談讀書之苦。
问:甚麼樣的題目,這樣寫最合適?
问:我想起來了,上次那個辯論會,辯論形式重要還是內容重要,最後主審的委員講評,就說形式和內容都重要。
问:那麼,為什麼學校年年要有辯論會呢?
答:好,三樂二苦,你調和吧。
答:難就難在你得兩面想。我們有個常犯的毛病,既然認定文言重要,就不去想白話重要的理由了,一旦相信理科重要,就懶得聽文科為什麼重要了。我有一個朋友,他堅決反對節制生育,我問他,今天某某報上有一篇專論,列舉了應該節制生育的十項理由,你看了沒有?他說我是反對節制生育的,為什麼要看他們的理由?那麼,我又問,你能不能也列出十項理由來呢?他說節制生育是錯的,我是對的,擇善固執就好了,要什麼十大理由?
答:很好,以讀書為樂的人如是云云,以讀書為苦的人呢,他該怎麼說?
答:所以說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问:很像!
答:可以。不過我得先告訴你,所謂三段式四段式都是我們貪圖方便的說法,它在別人的文章裏並不明顯,它在我們的文章裏也應該若有若無。
问: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答:這是折中調和。你看,贊成,反對,調和,可不可以成為三段式?
问:讀書的苦,第一是學問的鑽研要很長的時間,花很大的精力,絕不容你偷懶,一分勤奮一分收穫,一分怠惰一分荒廢,鐵硯可以磨穿,學海卻是無涯。苦!
问:這樣會不會又想偏了呢?
问:贊成,反對,調和,這個三段式不就等於一個小小的辯論會嗎?和-圖-書(□是啊。)好像很難?
答:有些事情是你一定不能反對的,例如愛國;有些事情是你一定不能贊成的,例如吸毒;還有一些事情是你不能改變的,例如三加二等於五,氫二氧一化合為水。但是在我們的生活裏有很多很多事情是可以正反兼顧的,是可以斟酌損益的。就拿吃菜來說吧,有人說四川菜好吃,有人說江浙菜好吃,其實呢?(〇都好吃。)做得好,都好吃。有人說這個女明星漂亮,有人說那個女明星才漂亮,其實呢?(〇都漂亮。)她們也許都很美,也都不十全十美。
答:好,就念到這裏。這第三段,把下面兩段綜合了,你看,是不是跟《岳陽樓記》的章法有幾分像?
答:沒關係,由他,說不定幾年以後他又回到「白話重要」這一邊來了。
问:這怎麼會呢?
问:正因為贊成反對都有理由,所以剛才你說不能完全沒有方法,也不能完全遵照方法。
问:他倒乾脆,什麼辯論會作文方法全免了。
答:一悲一喜,截然不同。下面是他的綜合:
答:這甘苦二字,審題時大有講究,習慣上,「甘苦備嘗」是重苦而輕甘的,但若說到讀書的「甘苦」,又好像重甘而輕苦。(〇我該怎麼辦?)讀書的「正論」是甘多於苦。
答:當然因為那反對者的意見仍然有斟酌的餘地。辯論能訓練口才,能培養團隊精神,不必細表。我們該注意的是,辯論會的題目,一定是正反兩面都能成立。「為學重要還是做人重要?」這才可以旗鼓相當各執一詞。「為學重要還是散步重要?」論散步之重要也可以洋洋洒洒,但是策劃辯論會的人不會要這樣的題目。
答:文學作品的形式和內容是融合為一的。
问:我的答案是讀書有三樂二苦。
问:有一次,我們辯論文言重要還是白話重要,我參加白話重要的一組。我們開會研究怎樣對付「敵人」,www•hetubook•com•com主席規定每個人舉出一條「文言重要」的理由,教大家練習打靶。你猜怎麼樣?討論了一陣子,有個同學說他不參加這一個組了,他原來以為白話重要,現在他改變立場,要參加「文言重要」的那一組去了。
问:那又為什麼要我們分成兩隊互相攻伐呢?
问:這個三段式可以寫議論文呀!
答:閱卷的委員看到這裏,也許認為你看武俠小說太多,說不定他對愛看武俠小說的學生有成見。換個比喻吧,就說好比射箭越射越遠。(〇射箭不也是練武?)那不同,孔子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第三是什麼?
问:文章開頭,先說苦、還是先說甘?
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答:正因為死守規則行不通,所以有人反對有甚麼作文方法;又因為作文不能漫無法度,所以有人有主張該有作文方法。
问:第二,以前不能的,現在能了,好比練武功,越練本事越大。
答:這個章法,也許你早已用過,只是不知不覺罷了。
问: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问: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答:讀書人自來要通過考試的競爭淘汰得到社會的肯定,這是歷代讀書人多半要作的惡夢。
问:我早想過了,讀書的樂趣有三項。第一,以前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這好比登山望遠,越登越高,看到的天地越寬。www.hetubook.com.com
答:先說甘。
答:如果我們常寫議論文,常用「贊成、反對、調和」三段式寫論說文,就可以克服上面所說的偏執。
问: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答:你參加辯論不研究「敵情」嗎,知彼知己才百戰百勝。如果你在「理科重要」的一隊,你們必定開會研究「文科重要」的理由是什麼,你們設想對方可能怎麼說,你們和對方同樣用心同樣認真。這一來,你雖然主張理科重要,卻也把文科的價值弄清楚了。
问: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答:這是一個「緣起」,我們先不去管他。
答:怎麼不會呢。我在一本談戲劇的書上讀到一個故事,大意是,有個主人,待他的僕人十分苛刻,他和僕人定了一份詳細的合同,把僕人該做的事都寫在上面,他常常拿著為三段式合同指責僕人,怪他這件事沒做、那件事沒做。有一天,主人到野外散步,僕人在後面跟著,不知怎麼地上有個陷阱,不知怎麼主人掉進去了。主人在下面大叫,要僕人把他救上來,你猜那僕人怎麼著?他不慌不忙掏出合同來說,我得先看看上頭有沒有這一條。
问: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雖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和-圖-書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一苦一樂,相反相成。下面一段是綜合:
问:然則孟子為什麼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聖賢豪傑,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常要把種種責任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說他是一輩子感受痛苦,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裏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裏得苦中的真樂。——
问:調和,聽起來好像就是綜合?
答:這是三段式的第一段。再看下面我作了記號的地方:
问:這麼說,辯論會是根本不必舉行的嘍?
答:順便再讓你看一篇文章:梁啟超寫的《最苦與最樂》。你先念第一段。
答:秀才的標準形象是個瘦子,大概就因為讀書太苦了。
问: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问:你上次介紹的三段式,我已經學會了,我想這種三段式一定還有很多,能不能再告訴我幾個?
问:有了三段式四段式,作文容易得多了。我的辦法是先照著式子起草:一、刺|激,二、思考,三、決定;然後我再修改,把段與段之間的界線弄模糊。我也想到,所謂三段式也只是個大致的說法,我也許可以寫「刺|激」的時候同時寫「思考」,或者寫「思考」的時候同時寫「決定」。
答:你也可以把這個三段式的最後一段叫做綜合。如果叫綜合,這個三段式的前兩段,可以敘述兩種不同的情景,不一定要提出兩種不同的意見。現在我們來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來讀一遍好不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