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與五行
五行之外,還要加上干支,要學《易經》的卜筮,沒有什麼秘訣,不外是五行卜筮,重點在五行,不是在八卦。真用卦來斷事情,又是另外一個體系,所以嚴格說來,五行和八卦兩種體系是分開的。但幾千年來,大家都把它混合在一起。
現在m.hetubook.com.com介紹的是天干文化,天干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干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干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裡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很早。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國人發展最早的是天文,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就歸納起來用十個符號作代表,這十個符號就名天干,亦作「天斡」,不過「天干」是漢以後用的名詞,其實應該用「天斡」才對,不必用「天干」這個詞。天干和*圖*書就是五行的法則,意思是說:「在這個太陽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擾的作用。」以現在的地球物理學來說,說是地球和各個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相發生作用。例如太陽能的放射,對我們地球人類的干擾很大,尤其學通訊、電子、太空學方m•hetubook•com•com面的人都很清楚,而我們中國老早就瞭解,對於這種天體的運動、物理世界的運動,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說明相生相剋的道理。但人類文化進步了,這個五行的生剋法則不夠用,因此我們的祖先,發現了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和_圖_書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並編定圖案如下:
庚辛
丙 壬
戊己
丁 癸
甲乙
丙 壬
戊己
丁 癸
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