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易經雜說

作者:南懷瑾
易經雜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六十花甲與歷史驗證

六十花甲與歷史驗證

這種六十花甲的配合,現在的人不大用了,但它到底好不好呢?將來可以看到,它好得很的。它記天體的運行,六十年一個大轉,不管歲差如何(即天文上所謂的躔度,也就是古代說的太陽與地球間一天走一度,走完了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為一年;以三百六十天為一年,尚有剩餘,將其剩餘下來的度數,累積變成洞月,這就是陰曆的計算。而陽曆則是每年有七個月是三十一天,因為方法不同,數字一樣),但六十花甲算下來,億萬年的宇宙數字,亦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差分毫,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法則。試看中國的歷史,每個朝代換了、皇帝換了、年號換了,可是六十花甲的歲次是固定不變的,必然六十年一轉。
現在再看地支,把它排成一個圓圈:
如果把這個法則予以擴大,用途就多了。譬如唐堯登位,亦即他當皇帝就職那一天,為甲辰年,後來邵康節的算法以及一般的算法,都以這個干支為標準,這是歷史上比較有記載根據的;在堯就位的時候,有五https://www.hetubook.com.com星聯珠的現象,就是金、木、火、水、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在那時呈現,把這第一個六十年定為上元,名叫上元甲子,第二個六十年為中元甲子,第三個六十年為下元甲子,一共為一百八十年;然後再擴大,第一個一百八十年為上元,第二個一百八十年為中元,第三個一百八十年為下元,像連環套一樣,套得整齊嚴密;再以這種甲子的法則,和《易經》等配合演變,就知道歷史、社會、人類的現象,https://m.hetubook.com.com多少年有一個變化,如何變化;再配合中國天文學上,推算到該有什麼人物出來,這是我們中國人發現的一個很妙的法則,也可以說是儒家孔孟思想裡所說的「天人合一」。以《易經》道理來看,這就是必變,宇宙間的事情,到了一個時候必然變。至於變成什麼現象?懂了這個大法則,再從卦裡,就可知會變成什麼現象。可是知道了的人,大部分都不說出來,因為怕洩露天機;古人說的「察見淵魚者不祥」,眼睛太厲害了,水裡有幾條魚都看得清楚,並不和*圖*書吉利,這樣的人就算不短命,也會患白內障,因為用眼力過度了;聰明是不能用過度的,所以萬事先知,並不吉利。真的高度修養,萬事先知,變成無知,有絕頂的智慧而變成糊塗,這是少數有修養的幾個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則做不到。
為什麼畫成圓的?因為地球與天體是圓的。
我們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據干支來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這樣天干與地支配起來,便可以代表太陽系統這個天體和地球產生萬有的變化;其中以氣象的變化是最大的,也最顯著,容易見到。萬和圖書有的變化,各有不同,於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干的陽配地支的陽,天干的陰配地支的陰,陽配陽,陰配陰,依照次序輪流配合,完全相互配合,剛好滿六十個相配,成一週期,又從甲子開始,所以名為六十花甲。


   酉   
  申 戊  
 未   亥 
午     子
 巳   丑 
  辰 寅  
   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