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易經雜說

作者:南懷瑾
易經雜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功成,名遂,身退

功成,名遂,身退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澳,渙者離也。」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在受益時不要以為得志有福氣,得志就是益,《易經》告訴我們要曉得進退存亡之道,益了以後不曉得退,到極點就崩潰,就斷了,所以益下面是失卦。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但是天下事不能永久停止下來不進步,《大學》裡的苟日新,日日新,就是要不斷進步,不要滿足於眼前的成就,所以接下來的是漸卦。


外面跑跑,失敗了,也吃不開,只好買張飛機票回來,這是巽卦。


大壯過了為什麼是晉卦?晉卦孔子解釋就是進步的現象,一個東西壯大了,自然會求進步,新的一代起來。
乖就是乖張,個性的偏激,家庭、社會、政治的問題,都是這樣,過分的乖張,就有困難來了,所以是蹇卦。「蹇」字的意義,就是跛腳,受了傷走不動,寸步難行。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一個東西只要有新的來相遇,就會有新的結合,這個「萃」,現代的觀念就是結合,萃字本身就是很多茂盛的草聚在一堆,是一種青春可愛的現象。
中孚也是有信,有信往往矯枉過正,故受之以小過卦https://m.hetubook•com.com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家庭擴大了,人口多了,房子也不夠住了,只好出國去,像我們民族龐大了,所以世界上到處都有華僑。講人生的哲學,過分擴大了就會忘記了本位。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
《易經》歸妹卦,是結婚卦,這裡是說,有進步一定有收穫,因此下面是歸妹卦。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但話又說回來了,老年人退了,交給年輕的一代,就大壯了。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這裡說明一個處事哲學,政治哲學。領導一個動亂的時候,要曉得時機,把動亂停止下來,所以是艮卦,艮也代表山,好像山一樣靜止下來。
一有所聚,慢慢挪移向上升發,社會歷史的發展,亦是一樣。比如十幾年來,許多人本來沒有錢,慢慢合力經營,都變成了大老闆,就是革然後升發。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和_圖_書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談革命,常說「鼎革」,那麼鼎革兩卦就值得研究了。上面講到一個東西欲進步,一方面一定要受到損失。所以宋朝的王安石變法很可憐,他的思想現在卻被推崇,如鄰里保甲制度,都是他當時創製的,可是他當時受那麼大的損失,歷史上也給他這麼大的罪名。到現代我們才號稱他是歷史上的大政治家,就因為他在變革的時候一定傷害到別人,他忘記了社會的舊習慣這個力量,很不容易剷除的。《易經》的原則只能漸變,沒有突變的事,那種看來是突變的現象,也是漸漸來的。所以鼎革的道理,一個新的辦法,認為很有道理,要用來變更舊東西的時候,千萬要根據歷史的經驗,慢慢來。而王安石當時只想自己親眼看到成功,可是歷史上一個好的東西,假使他能夠忘我,並不希望自己看到成功,用漸變的方法就好了。很多人犯了這個毛病,想自己看見成功,便一定會失敗。這裡就說,假如要突變的改,除非全面推翻,改革的最好工具莫如鼎,鼎就是鍋,無論什麼東西放進去,都會被化掉,重新熔化一番,再建立起來,所以鼎革兩卦,連在一起。


「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有了節制就有中和的作用。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
自然的法則,一個東西沒有永遠困得住的,不會永遠困難,困久了總要想辦法找出路,所以賽卦下面是解卦,要解除,要緩和困難。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垢,垢者遇也。」
《易和-圖-書經》告訴我們,萬事都是相對的,沒有一樣是絕對的,沒有哪樣是對,也沒有哪樣是不對的,有時要偏一點才對,有時偏一點又是錯了。
渙散之後,不能一直渙散下去,而終歸要節制。




我們看老子的話「物壯必老,老者必倒」。我們看孔、孟、老、莊思想可知都是從《易經》裡來的,這是自然的法則。天地間的萬物,壯大,茂盛了,定衰老,一衰老了就變化,歷史的階段就過去了,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歷史的哲學:「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適。」這個物當然不是單指物質,而是包括人、物、事。就是一個東西不能永恆存在,所以就慢慢退化,故其下為遁卦。再看老子的思想,「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從《易經》這個地方來的。從這個序卦的道理看,人到老了,就應該退,交給下一代去。總之,《序卦傳》中,《周易》每一個卦的排列程序,都包含了許多道理,中間有很多學問,就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去研究。如醫學上的研究,最近外國最流行的,男女更年期是最可怕的,所謂家長本身這時要再教育,夫婦之間的問題,也多半發生在這一時期。外國人研究夫婦感情最好是三年到五年,有的時間更短;以後幾十年,維持家庭夫婦關係的,那是道德在維持,法律在維持,並不像在戀愛期間那種昏天黑地的感情了。而我們《易經》上就講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必定退,必定是這樣。


「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hetubook•com•com


有了收穫,家庭興旺起來,擴大了,就是豐卦。

有些性情急躁的人容易出事,而性情緩慢的,則容易把困難拖下來,慢慢用變化來解決,但是太緩了也不行,一定會有損失,急躁的人容易憤事,把事情搞砸了,緩慢的人則容易誤事,等於醫生處方下藥,雖沒有吃壞,可也沒有治好,這就犯了醫學上的過錯,延誤了治療時間,所以解卦下面是損卦。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古代中國家族制度,大兒子當家,弟妹視長兄如父,所以當家的莫若長子,所以受之以震。在《易經》的象數中,震卦是長男,代表大兒子,同時震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動,也就是革命會有一個時期的動亂。
古代「睽」的意思就是夫妻反目,意見不合,所以是處家庭的哲學,家道窮的時候,這並不是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窮」,而是到了「極點」的意思,「窮盡」的意思。如一個家庭有錢,慢慢奢侈,奢侈到極點,就出毛病,夫婦的感情,國家的政治,都是這樣,一定要乖張。
「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這裡又是社會哲學,歷史哲學來了,進步的階段,一定有傷害。社會的發展,一個求進步、求改革的法令,固然有遠大的理想,可是對於舊有的具破壞性,這也是革命的哲學,革命就必有所傷。
高興過度了,又散掉了,得意不能忘形,所以兌卦之後是渙卦,渙是水一樣散開。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升卦的反面就是困卦,上升不已就必然遭遇新的困難。
「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https://m•hetubook.com.com
想辦法打破時代環境的樊籠,這就是革命。



這裡「說」音悅,就是《論語》上「不亦說乎」的「說」,回來就高興了。
既然過頭了,有正有反,有另外一個新的接觸,所以小過卦下面是既濟卦。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由《易經》來觀察宇宙事物,來講歷史文化,人生不會有絕路,要用智慧處理這個人事,處理這個宇宙,就是中間斷了,必然會另外有一個新的環境出現,於是遭遇就來了,所以夬以後就是姤,姤卦為陰陽相交之卦。

明夷卦的下面接家人卦,孔子解釋在外面受了傷的一定跑口家,不只是人如此,即使家畜也是如此。又如我們的文化,一百多年來,受西洋文化的刺|激,變成現代這樣,可是現在慢慢地連外國人也開始學我們中國文化了,這就是「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所以是家人之卦。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困在上面,到了最高處,自然要下來,就掉到井裡去了。個人也好,家庭也好,所處時代環境也好,如同掉下井裡,上面空空爬不上去,下面入不了地,四面又圍住了,這多可憐,於是革卦這個時候就來了。
損的反面是益,損了這一邊,就益了那一邊,禍福是相倚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