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佛陀感謝
甚至後來他得了腎毒,要經常洗腎,我也心甘情願節衣縮食,將省下來的錢為張居士付費洗腎,許多人奇怪我與他有何深切的因緣,竟然對他如此照顧。我以為,每一個人應該存有「滴水之和-圖-書恩,湧泉以報」的觀念,況且對佛門有諸多貢獻的緇素大德,我更樂意盡己所能,代替佛陀來感謝他們,尤其像張居士能以文字般若弘法利生,在當年非常難得,和圖書我們更有責任為他養老送終。
在待人處事的學問中,「感恩」的觀念是不可少的,因為感恩的人生才懂得付出,在付出當中廣結善緣,在結緣當中活出生命的善美與富貴。
「三湘才和_圖_書子」張劍芬居士,曾經榮膺高等考試榜首,十九歲就當上縣長。來到台灣後,擔任台灣銀行襄理,工於書法,詩詞藝文絕佳,經常應邀為佛教撰序作詩,擬寫碑銘對聯,如佛光山大雄寶殿和_圖_書前的對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以及各寺功德堂前的對聯:「永念親恩今日有緣今日度,本無地獄此心能造此心消」,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也曾為悟一法師做一幅hetubook.com.com頗具禪意的對聯:「迷即眾生悟即佛,二不成雙一不單。」
他替佛教做了許多事,卻在年邁多病的時候,少有人前往慰問照顧,我知道以後便前去探望他,同時也在佛光山的佛光精舍中,提供一間靜房讓他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