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作者:星雲大師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布袋和尚的詩

布袋和尚的詩

布袋和尚自稱老拙,說道:「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它自乾了;他也省氣力,我也省煩惱。」事事由它的境界是「忍」力的最高表現,是在低頭退步間成就人間和諧的大智能力。
佛教談「修養」,不和_圖_書光是動作上不粗魯,語言上不惡口,面容上不瞋恨,心地裡更要尊重、慈悲、不計較,方名為「忍」。經典裡,不時強調忍之大力。《堅意經》談「忍」能消惡滅罪:「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和圖書,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佛遺教經》談「忍」乃大丈夫之所行:「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https://m•hetubook.com•com大智度論》談「忍」有諸多利益:「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鎧,眾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於生死險道安穩無患……」
別人罵我,我由你罵;打我,我躺下來任你打;唾我,我由它自己乾了。這種化解一口氣和圖書,不爭一時高下的忍耐功夫,是忙碌、紛擾的人世間極為需要的修養。
忍,並非畏縮、膽怯、無用。相反的,忍是能擔當,勇於處理,能夠化解,是一種力量,一種慈悲,一種智能,一種藝術。忍,能增強自己的力量與對外境的應變能力,是現代人極需要修煉的好https://www.hetubook•com•com功夫!
佛教有一位彌勒佛,大家都稱他「歡喜佛」。相傳五代梁朝有一位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應化身,常杖荷一布袋,遊戲人間。有一偈:「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正是布袋和尚一生的寫照,也是我們在「忍耐」哲學上,可作為參考的最佳人生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