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課 詞選
丙辰(一○七六)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宋朝名臣。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大中祥府進士臣,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曆新政。仁宗時拜為相,鎮守陝西,防禦西夏,敵不敢犯。後為讒言所中,謫守青州,貶為戶部侍郎。皇祐四年卒,贈兵部尚書,諡「文正」。
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二一、西江月 宋.辛棄疾
辛棄疾(一一四○~一二○七),南宋愛國詩人、軍事家。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作品以豪放著稱,詞作反映愛國憂民的精神和英雄情懷,是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結合,與北宋蘇軾同為「宋詞」雙璧,並稱「蘇辛」。著有《稼軒詞》六百多首。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赤壁懷古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餘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悲落葉,葉落落當春。歲歲葉飛還有葉,年年人去更無人,紅帶淚痕新。
張孝祥(一一三二~一一六九),字安國。南宋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號于湖居士。詞駿發清麗,具愛國熱忱,與張元幹是南宋詞壇的雙璧,著有〈水調歌頭〉、〈六州歌頭〉等名篇。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
十一、念奴嬌 宋.蘇軾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二五、念奴嬌 宋.張孝祥
三、子夜歌 南唐.李煜
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
十五、江城子 宋.蘇軾
二八、唐多令 宋.吳文英
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七、浪淘沙 南唐.李煜
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二七、虞美人 宋.蔣捷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詞,開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由於詞含有詩的韻味,文字長短不一,讀起來鏗鏘有力,節奏動人。尤其多愁善感的文詞,句句道出人生的苦空無常,處處寫盡一代才子的落拓坎坷,但也流露出他們在飽嚐人間的冷暖滄桑之後,依然擁有滿腔的熱血,仍舊未忘記對歷史、國家的承擔。此種慷慨磊落之情,將仁者的胸襟懷抱發揮得淋漓盡致,深富感染力。本課所選錄的三十首詞,多為膾炙人口之作。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十二、卜算子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悲落葉,葉落絕歸期。縱使歸來花滿樹,新枝不是舊時枝,且逐水流遲。
乙卯(一○七五)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題解
李璟(九一六~九六一),南唐詞人。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人(一說湖州)。為南唐烈主李長子。李卒,李璟繼位。世稱南唐中主。其詞意境高,現存四首,後人將他和其子李後主(李煜)的作品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夜行黃沙道中。
但願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長久,千里共嬋娟!
秋思
李煜(九三七~九七八),字重光,初名從嘉,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與其父皆工詩詞書畫,多所著述。其詞善以白描抒情,情真意切。後服宋太宗所賜毒藥而卒。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遂作數語,庶幾彷彿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二三、賀新郎 宋.辛棄疾
扣舷一笑,不知今夕何夕!
二六、一剪梅 宋.蔣捷
白髮漁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二二、醜奴兒 宋.辛棄疾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
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
二四、夜游宮 宋.陸游
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
八、漁家傲 宋.范仲淹
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今江西吉安)。著有〈本論〉三篇,極力排斥佛、老思想,而且在他編纂《新五代史》時,盡刪有關佛教紀事二百餘則;然至晚年,一反而為虔誠佛教信徒。遺有《新五代史》、《文忠集》、《六一詞》等。
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
十七、南鄉子 宋.黃庭堅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需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hetubook.com.com一樽還酹江月。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四、相見歡 南唐.李煜
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
五、相見歡 南唐.李煜
細傾北斗,萬象為賓客。
十、浪淘沙令 宋.王安石
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者,
蔣捷,南宋末詞人。字勝欲,號竹山,學者稱「竹山先生」。江蘇宜興人。平生著作以義理為主。工詞,多為追昔傷時之作,詞風清婉,音律諧暢。著有《小學詳斷》、《竹山詞》等。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李清照(一○八四~?),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又號漱玉。濟南(今山東)人。工詩文,尤以詞擅名。詞諧音律,曲折入微,清新婉麗,是中國偉大女作家,著有《漱玉詞》一卷。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六、破陣子 南唐.李煜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書博山道中壁。
吳文英,南宋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齋。四明(今浙江鄞縣)人。《七家詞選》云其詞與清真、梅溪、白石並為詞學正宗。詞風以詠物為多,字句工麗,音律和諧。有《夢窗詞》甲乙丙丁四稿傳世。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二十、菩薩蠻 宋.辛棄疾
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繫行舟。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仲淹自幼居佛寺,宿聞正法,淨持律戒,刻苦淬勵。既仕,喜近高僧,參究禪法,樂喜好施,置義田以贍族人,平日賴以舉火者恆數十家。卒之日,聞者莫不歎息,仕女哭泣於路,如喪所親。詞寫邊塞風光,胸襟幽闊。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聽雨和圖書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
十六、清平樂 宋.黃庭堅
十四、定風波 宋.蘇軾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十九、武陵春 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記夢寄師伯渾。
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十八、西江月 宋.朱敦儒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十三、水調歌頭 宋.蘇軾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二、攤破浣溪沙 南唐.李璟
屈大均(一六三○~一六九六),明、清之間的文學家。原名紹隆,字介子,又字翁山。廣東番禺人。曾為僧,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其詩富有民族意識,關懷人民疾苦,沈鬱而又工整。散文多寄托故國之思,筆力雄健。著有《九歌草堂集》、《道援堂集》。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南宋詞家。字希真,號巖壑,時稱洛川先生。著有《巖壑老人詩文集》、《樵歌》等。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舟過吳江
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宋代詩人。字魯直,號山谷。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工詩、文、詞、草書。舉進士,曾入仕途,政績卓著,然以黨見遭謫貶。黃氏崇奉佛教,以居士而嗣黃龍祖心之法。嘗遊學安徽山谷寺,自號山谷道人,晚年築精舍於涪濱,修行淨土法門,又號涪翁。又其所作詩文,廣和圖書泛流行於日本足利時代的五山僧人之間,對於日本漢文學史的影響頗鉅。今傳《山谷詞》等。
羅衾不耐五更寒。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佣。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過洞庭
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楊慎(一四八八~一五五九),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於學術、詩文、詞典、戲劇方面均有卓著成就,《明史》稱其著作之富為明代第一,後人輯有《升庵集》、《詞林萬選》等多種。其詞典雅清麗,尤以〈臨江仙〉一詞膾炙人口,清初毛宗崗父子取之置於《三國演義》篇首,流傳極廣。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二九、夢江南 明.屈大均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九、蝶戀花 宋.歐陽修
人言頭上髮,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已而遂晴,故作此。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三十、臨江仙 明.楊慎
一、花非花 唐.白居易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