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少陰病綱要
一、少陰解義
首先我們來研究水,水在易卦中屬坎,故習稱坎水。鄭欽安的《醫理真傳》中有一首坎卦詩,頗得坎水之旨趣,姑錄於下。詩曰:
其四,人胃腐熟水穀的功能與火的熟物是很相應的。所以,我們就知道胃是靠火來腐熟的。如果胃火不足,那吃下去的東西就不能腐熟,拉出來的還是這些東西。如果胃火太過了,那就要消穀善饑,吃多少都不知道飽。
大家看一看:「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這樣一些問題是不是很重要呢?確實很重要。如果對這個問題認識清楚了,並逐步地加以解決。那機體很多的大毛病,尤其是像腫瘤這一類毛病,就可以得到杜絕。因此,中醫裡面不是沒有課題,而是看你深入了沒有,聯繫了沒有。
(1)坎水義
(4)乾坤生六子
痛癢與心的這樣一個關係,使我們想到,痛癢以及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覺受雖會給我們心身帶來諸多不適,諸多痛苦,甚至會使我們坐立不安。可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痛癢也不見得都是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身體有一點點毛病,四大有一些不調,你就痛癢了,你就不舒服了,你就能感覺出來。這說明心所主的這個神明不明?很明啊!說明這個君主是一個明君,它能明察秋毫。天下有一點點動靜,它都能察覺,身體有一點點異常,它都能反映出痛癢。矛盾及早暴露,及早解決,這就不至於釀成大禍。所以,痛癢是不是好事呢?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又成了好事。反映了君主很神明,能夠神而明之。
水火同名少陰,一方面是強調水火在人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強調水火這兩個東西一定要配合好。水火要相依,不能相離,如果一相離,那就會出問題。為什麼呢?《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裡說得很清楚,水火是什麼?水火就是陰陽。陰陽是什麼呢?陰陽就是男女。所以,人身的水火就是人身的陰陽,就是人身的男女。一對男女住在同一個宅子裡,這是什麼呢?當然是夫妻。是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婦隨。過去妻到夫家都要隨夫姓,所以,水火同名少陰,這個涵義是很深刻的。
有關離火的意義,我們亦從鄭氏的這首詩開始。
要知「易」就必須先知八卦,而講八卦就必須先明先後天。先後天的關係,實際上就是體用的關係。以先天為體,以後天為用。在先天卦裡,乾坤分居南北。可是到了後天卦,這個格局就變了,原來乾坤的位置讓坎離給佔據了。離火佔據乾位,而演出天火同人;坎水佔據坤位,而演出地水師。在講水火形成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說坎水以坤為體,離火以乾為體呢?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先後天關係。
其二,明性。火之熱明二性,皆為眾所周知。
2、少陰經義
少陰這個名包含了水火兩方面的含義。以上我們從水火、陰陽、男女、乾坤等四個方面來談了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翻開《周易》就會很清楚。《周易》是一個什麼結構呢?它是以乾坤為首,所以,它的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那易以什麼作結尾呢?易之結尾有兩個,一個是上經的結尾,一個是下經的結尾。上經以坎離結尾。下經呢?還是這個坎離。只不過它是放在既濟、未濟裡。所以,我們從整個《周易》的結構就可以看出,它是以乾坤為首,以坎離為尾,以乾坤為體,以坎離為用的。因此,雖為一少陰,其實已囊盡了乾坤、天地、陰陽、水火。
前面我們講「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的時候,曾經講到心的作用確實就像《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的一樣,非常的重要。機體發生了疾病,已經出現功能異常了,這個時候機體應該及早地發現它,並予以及時地調整與清除。這是人體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事實上,很多疾病,像感冒、腹瀉等等,為什麼具有自愈性呢?就是因為上述這個緣故。
(1)上善若水
人身的水火要很好的交媾,兩者須臾不能相離。但是,按照常理,水為陰,它是重濁而下降的,火為陽,它是輕清而上浮的。下降的下降,上浮的上浮,兩者只會越離越遠,怎麼能夠相和、相媾呢?可見,水火的相媾確實是一個很巧妙的過程。
從五藏的造字可以看到,沒有「月肉」傍的心,反而是君主之官,反而是至高無上。透過這樣的安排,我們知道中醫的確有很濃厚的道家思想。以前討論醫的起源,認為是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創造的,這種說法的政治色彩太濃,沒有實際意義。那麼,醫究竟源於哪裡?有說醫源於易,有說醫源於道,我想這些都有可能。從某種意義來說,醫、易、道是三位一體的。因為在《內經》裡,我們既可以看到很多易的東西,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家的東西。最早給《素問》全面作注的是唐代的王冰,他的注到現在都有很大的權威性。而從他的註釋內容,看得出道家的韻味十分濃厚。更有趣者,王冰自號啟玄子,這是一個地道的道家稱謂。由此亦見醫道之水乳|交融。
我在農村的時候,經常聽到農民說一句土話,土話的大概意思是,爛牆經得住風雨。在農村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失修的房屋,只剩下一堵破牆,在那裡經受日曬風吹雨淋,可是幾十年下來,這堵破牆還是那樣,還是紋絲不動地立在那裡。而有些好的房子,看上去牆很堅牢,可一受風雨就倒塌了。用上述的涵義來比喻人,有的人經常毛病不斷,今天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可是這樣的人卻不容易害大病,而且往往都比較長壽。而有的人平常一點毛病也沒有,可一害起病來就不是小病,甚至是要命的病。為什麼呢?我想就與這個識別系統的靈敏度有關。不是沒有疾病,而是你沒有識別出來,反映出來。所以,我們對平素很健康的人,就應該懂得區別他的真假。真健康當然好,要是假健康,那就很危險。因為你的識別系統出了問題,識別系統麻痺了,碰上昏君了,潛在的隱患沒有辦法揭露,你說危不危險呢?
上面這個構精,在現代來講,比較文明的稱呼就叫「性行為」,而在孔子那裡則可以籠統地歸到「色」的問題上。孔子曾講:「食色性也。」又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是什麼呢?性就是自然的東西,就是人所需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食,人能不能不食呢?根本不能!人就靠食來維持生命。所以,古人常言:民以食為天。可見食的重要可以與天同語。另一方面呢?就是色,就是男女之事,就是性行為。這一方面同樣地重要,因為沒有它人類根本就無法繁衍。況且色的意義還不僅僅在於繁衍,它還有其他的意義。這個意義我們從《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隱約可見,其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所以,陰陽之要,在「因而和之」,如果不和,則如春無秋,如冬無夏。光有春而無秋,光有冬而無夏,這成什麼體統,成什麼世界呢?但,陰陽的和不是亂和,亂和則為淫。這個和很有講究,很有學問,要不然岐伯怎麼會稱之為「聖度」呢?
乙、腎
回過頭,我們再看十九病機。十九病機中,火熱病機佔九條,而風、寒、濕病機僅各佔一條。什麼道理呢?就是強調火熱與諸多疾病的關係。而這個關係並不是說火熱一定亢盛。有火熱會產生這些疾病,無火熱也會產生這些疾病;火熱盛會產生這些疾病,火熱虛也會產生這些疾病。有關這一點,岐伯在緊接十九病後的一段文字中說得十分清楚。而後世的許多醫家,僅看到病機十九條,卻忽略了這段將病機落向實處的至關重要的文字。故爾認為天下疾病火熱盛者多,危證死證亦多屬陽火亢盛。只知陽火亢盛,熱盛能致神昏,卻全然不知陽火www.hetubook.com.com虛衰則君主不明,主不明則十二官皆危,更何況神昏之證。所以到了後世,對於危證險證醫家但知以三寶來救逆,卻不知四逆才是救逆的正法。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在八卦的八方里,有四正四隅之分。東西南北為正,餘者為隅。先天卦裡,乾坤居南北正,坎離居東西正。而至後天八卦,乾坤由正退於隅位,坎離則由東西正躍居南北正。由八卦的這樣一個先天後的佈局,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卦雖分八,然「易」所獨重的是坎離水火。是以八卦之中,惟坎離二卦得獨居正位。於先天中坎離居緯正,後天中坎離居經正。
所以,我們看人類對待地球其實就像人對待我們自身一樣。現代科學雖然不知道什麼「真陽」、「命火」,可是她畢竟清楚這樣無限制的開採能源對人類的將來沒有什麼好處。而人呢?《內經》早就講到人應該「恬淡虛無」,因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都知道「恬淡」的好處,可是他還是偏偏要貪嗔,要物慾橫流,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就像抽煙,沒有幾個抽煙的人不知道抽煙的害處。更有趣的是煙草的廣告。在所有的廣告中,無不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都是一分好處說成十分。惟有煙草的廣告不然,它只告訴你「吸煙有害健康!」可儘管這樣,煙草的消費還是與日俱增。這就提醒我們,人的問題,人類的問題不是光靠科學就能解決,還需要哲學,還需要宗教。世界應該是多極化,同樣的,文化也應該是多極化、多元化。
腎主水,水是至柔的,為什麼它反而能作強?這個道理十分深邃。我們看《老子.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腎主水,又主骨。水與骨好像風馬牛不相及,可是在人身上它們卻扯到一起了。所以,人身中至柔和至堅的,實際都聚集在腎裡。又至柔,又至剛,剛柔結合在一起了,你說能不生伎巧嗎?因此,在腎這一官裡,真正體現了《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理念。誰說醫道不同源呢?醫道確實同源。
從上面的討論,我想大家對《素問.靈蘭秘典論》的重要性會有更充分的認識。大家現在接觸得更多的是社會,《素問.靈蘭秘典論》實際上就是用社會觀去看待人體。人就是在君主之官的號令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講五行也好,講藏象也好,都是講這個各司其職。
乾坤絪縕生六子,陰陽交合化五行。現在的中醫書往往陰陽五行並稱,但,五行與陰陽究竟是一個什麼關係呢?卻常常道不明白。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應該清楚,五行講到最後還是要在陰陽裡面尋求,如此方能在理上立住腳。
由以上分析,我們看到了地球的「真陽」、「命火」正在遭受日益的外洩。現在整個地表的溫度為什麼會逐年增高?冰川為什麼日漸融化?這其實就是地球「真陽」、「命火」外越的一個顯兆。這其實就是「戴陽證」、「格陽證」。所以,如果我們從傷寒的角度,用六經的眼光,來為我們所處的地球號一號脈,那麼,地球已然處於少陰病的階段。我們怎樣來為地球「回陽」?怎樣來為地球「救逆」呢?這實在是全人類應該共同思考的大問題!
少陰經義包括手足少陰。足少陰於酉時起於湧泉穴。湧泉是少陰井穴,這是很奇特的一個地方。因為所有的井穴都位於趾(指)端,惟有少陰的井穴位於足底。湧泉這個名字,聽起來就知道少陰是主水的,泉水就從這裡湧出。足少陰從酉初由湧泉穴開始,至酉末行至胸前俞府穴止。手少陰午初起於腋下的極泉穴,午末終於手小指端之少衝穴。
在五行裡,除火以外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具體的形體供我們查征。比如木,它有一個很具體的形,我們可以拿它來做成方桌,也可以用它來做成圓桌,金土也有這個「可形性、可塑性」。水雖沒有這樣固定的形體,可它還是有形可征的。而惟有火不具備這個共性,你只能強烈地感受到它的作用,卻看不到它「可形、可塑」的特徵。
人有了疾病,首先是要把它感受出來。這就要產生一些表現,一些證候。這其實就是一個識別過程。識別出來以後,再進行自我調整,能夠調整過來,這個疾病就好了,就不治而愈。實際上,是不是不治呢?不是的!不治怎麼能愈。只是這個「治」不是他治,不是外治,而是自治。這個自治的機制仍然是通過調節陰陽來完成,還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還是「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不光是我們治療疾病用這套方法,機體本身才真正是這方面的高手。你的火太過了,它會啟動水這系統來「熱者寒之」,而你的火不足了,它會啟動另一個系統來「寒者熱之」。因此,機體內部實際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系統來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只有當系統的應對能力下降或出現障礙,以至不能自治,這個時候疾病才輪到我們外治,他治。而我們所採取的外治、他治,不過就是模仿機體的這套方法。中醫講「上工治未病」,什麼是「治未病」呢?我想其中的一個涵義,就是不時地調節機體,幫助其恢復自治的能力。
少陰的本義其實就是水火的本義。按照常識,水火是不相容的,可是在少陰裡,水火卻要相依相容。
上述坎水中之陽亦稱真陽、元陽、龍火、命火,由這個稱謂便知它是人身中絕頂重要的東西。有它才有生命,無它便無生命可言。而這樣一個絕頂重要的東西亦就有一個絕頂重要的特性,這就是上面說的宜潛藏而不宜飛越。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疼痛與什麼有關係呢?與腎有很密切的關係!也可以說它的因在腎,果在心。從少陰的討論,我們就把疼痛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這又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大課題,而這個課題完全可以結合現代的問題來下手。疼痛究竟是應該治因還是治果呢?要想徹底治癒它,當然要因果兩治。但是,有的情況因一時難以祛除,或者難以一時確定,那麼,就只好在果上下功夫。因此,鎮痛,特別是強力鎮痛就恐怕要把重點放在心上。這是腎的問題。
接下來,是《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主蟄,蟄是什麼呢?蟄就是封藏。封藏什麼東西呢?前面我們講過,就是封藏陽氣。結合前面談到的坎水,對腎的封藏涵義就會更加清楚。腎為水藏,為坎藏。坎像是什麼呢?就是兩陰之中包涵一個陽。所以,兩陰之間封藏的一個東西,就是陽。那麼,「精之處」呢?精實際就是指的陽的封藏狀態。陽封藏的那個地方就是精所處的地方。所以,將「封藏之本」與「精之處」聯起來講,這個精的涵義就更為清楚。
火的自然性用已如上述,正如《內經》所言:「善言天者,必應於人。」故知火於人身,或者說陽氣於人身的性用,亦不離上述六個方面。
⒈離火的形成
⒉陰陽水火何以相媾
第二層是引申義,就是堅強,剛強,強硬之義。我們看人身的哪一部分具有這樣的性質呢?只有骨頭!人身中最剛強,最堅硬的東西,最能勝任強力,重力的東西,非骨莫屬。所以,強的含義,第一是生殖器,第二是骨。而腎主骨,腎主外陰。因此,腎為作強之官,是再合適不過的。
甲、心
陰陽、男女、水火宜和合、宜相依,前面講太陰的時候,曾舉過《易.系辭》的一段話:「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和_圖_書,萬物化生。」不和合,不相依,怎麼絪縕?怎麼構精呢?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云:「陰陽和,故能有子。」
那麼,君主為什麼能明呢?它憑什麼明?我們在討論火的自然性用時曾經談到,火的一個很重要的性用就是明。能明物者,無非陽火。因此,君主要明,關鍵就是要陽火充足。為什麼心屬火而又主神明?為什麼「君火以明」?很顯然,就是要強調火與明的關係。所以,只有陽火用事,君主才能神明。現在為什麼主不明呢?很顯然就是陽火虛衰了。我們看少陰篇中的危證和死證,也就知道它無一不是由陽火虛衰引起的。
(4)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其五,變化。火的變化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冰是固體,經火的作用很快就變成液體,而液體再經火的作用又可以變成氣態。學過化學,對火的變化作用會更清楚,為什麼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加熱的過程?為的就是加速變化,促進變化。
易講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長男震雷,中男坎水,少男艮山。所以,坎水實為乾坤所生六子中的一子。鄭詩首句「天施地孕水才通」即為此義。
⒈水火者,血氣之男女也
其六,但見其用,無形可征。前面我們曾經談到,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能夠主動用火。主動用火的涵義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火他可以主動去尋找火,現在我們開採石油,開採天然氣實際上就是尋找火;另一方面就是人類能夠主動地發現火的上述性能並加以利用。而其他的一切動物都不具備這個能力。是什麼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是什麼使社會如此飛速的發展呢?說到底就是這個火。火的作用如此重要,而火在發揮這些作用的時候又有一個十分獨特的地方,這就是我們此處討論的「但見其用,無形可征」。
前面講坎水是先從人身開始,講離火我們把它倒過來,先從自然開始。離火的自然性用與特徵,概括起來至少有六個方面。
總的來說,君火在上,腎水在下。《老子》云: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君火高高在上,貴為君主,可是它的基、它的本在哪裡呢?在下,在腎水。所以,君火與腎水又是這樣的一種關係。病至少陰,往往高高在上和低低在下的都不行了。沒有在下的這個基和本,在上的君主也就難以發揮作用。因此,疾病發展到少陰,就到了一個很棘手的階段。
五行中獨火無形,而《老子》裡亦有一個無形,這就是「大象無形」。這個無形的大象有什麼性用呢?《老子》又云:「執大象,天下往。」由此看來,火之所以能夠徹底地改變整個人類,火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與此無形的特性,與此大象的特性是分不開的。
詩云:
其三,人身的機能活動。人的精力靠什麼呢?主要就是靠這個陽火。這與火的動力效應是非常相像的。人到少陰病的時候,為什麼會但欲寐?為什麼一動也不想動?為什麼心臟的搏動力漸漸減弱?就是因為火在日漸地衰弱。
心與其他四藏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從造字上看,其他的藏和府都有一個「月肉」旁。這就意味著這些藏和府都是有形的,是「有」;而心呢?它沒有這個「月肉」旁,它是「無」。在道家的學問裡,有無是很重要的一對概念。《老子》云:「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重不重要呢?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個「有」。可「有」卻是從「無」中來。所以,道家的思想很注重無為。故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此外,痛的造字亦很值得研究。痛的聲符是「甬」,「甬」是什麼意思呢?甬者,道路也。現在在「疒」旁裡面加一個「甬」,說明道路有問題了。道路有什麼問題呢?道路是用來行走的,用來交通的。現在道路有問題,當然是不通了。不通了就痛。這與中醫常講的「痛則不通,不通則痛」如出一轍。所以,痛這個文字,以及疼痛這個詞,實際上已完完全全地將痛的原因及機理告訴你了。只是你不明白,還要去「身」外求法。
乾之中爻交坤而生坎,坤雖變坎,而余體尚在。故坤坎同居,水土合德。坤德為藏,坎德亦為藏。藏什麼呢?其實就是藏的這坎中之陽。坎中之陽源自先天,故稱真陽、元陽,亦稱命門火、龍火。有關此陽,我們在太陰篇講四逆湯的時候已經提到過。此陽此火宜潛藏而不宜飛越,那靠什麼來潛藏呢?除了坎德本身之藏以外,尚需依賴坤德之藏。所以,水土合德的關係不但在太陰篇裡很重要,在少陰篇裡仍然不能輕視這個關係。
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氣含三造化工,
萬物根基從此立,生生化化沐時中。
萬物根基從此立,生生化化沐時中。
上述的絪縕、構精、陰陽和,除了使萬物化醇,除了繁衍生息,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外和引內和。通過外和引動內和,使人身內在的陰陽、水火能夠相依、相合而不相離。如此方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方能生化不息。所以,這樣一個男女構精,這樣一個陰陽合,除了繁衍後代之外,對於人的身心健康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關鍵的問題是這個過程要有「聖度」,馬虎不得。古代有一門學問叫「房中術」,就是專門討論這個問題的。人活著要吃飯,不吃飯不行。除了吃飯,還有一樣東西同樣的重要,這就是男女。所以,一個飲食衛生,一個男女衛生,就成為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們對人類進行研究的兩個基本點。人類如此重要的兩個方面,孔子就用「食色」兩個字給概括了,足見孔子的學問功夫了不得。
現在我們國內的醫生都很喜歡用激素,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激素的作用確實不可思議,它對很多的疾病都有效果,像腎炎的病人一用激素,腫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哮喘發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哮喘很快就能止住;有的高熱病人用什麼都不退燒,可是一上激素,燒就嘩啦啦地退下來。五十年代的醫學諾貝爾獎,就是因為發現激素的諸多臨床效用而獲得的。激素為什麼有這樣顯著的作用?從中醫的角度我們如何來思考這個問題呢?
易重坎離水火,是知言水火即言乾坤,言水火即言男女,言水火即言陰陽。而少陰之名,少陰之經已將水火賅盡,故知少陰一經關係至重。若病至少陰,往往擾亂乾坤、氣血,水火、陰陽,致使陰陽離絕。故病至少陰,即多死證。
上面我們主要談了腎的正常生理功能,下面接著談病機。腎的病機是:「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前面我們說過,疼痛的主因是寒。這裡講諸寒皆屬於腎,此為其一。其二,前面談到疼痛更直接的因素是「不通」。為什麼會「不通」呢?因為收引了。經脈收引了,血脈收引了,變小了,就容易造成不通。而這裡講收引也是屬腎。這就給大家一個更明確、更清晰的思路。
現在許多疾病的情況就是這樣,這些疾病在被檢查出來前,往往沒有什麼大的感覺,既不痛也不癢。可是一檢查出來,就已經是晚期癌症或者尿毒症。為什麼這樣嚴重的疾病卻感覺不出來呢?因為你遇上昏君了。你的君主不明,不能明察秋毫。其結果呢?那當然就像《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的:「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對腎這一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覺得對這個問題逐漸清晰起來。要弄清這一官的作用,還是先得從文字著手。首先是「作強」,「作」的意思應該比較清楚,就是作為、作用。這裡關鍵是「強」的意義。「強」是什麼?強在這裡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是本義,即米蟲也。如《玉篇》云:「米中蠹。」又如《爾雅.釋蟲》云:「和-圖-書強,蟲名也。」所以,強的第一層本義就是指的米中的蠹蟲。米中的蠹應該大家都見過,它像人體的什麼器官呢?就像男性的生殖器。這個東西就叫「強」。為什麼呢?因為腎主二陰。從這第一層的涵義,已經很清楚地將腎與外陰,與生殖器聯繫起來了。既然腎為作強之官,那當然就與生殖相關。大家想一想,在天下的諸多伎巧中,還有什麼是比生殖繁衍更大的伎巧?這樣一個大伎巧又謂之造化,故王冰釋云:「造化形容,故云伎巧。」
伎巧說深了,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說淺一些,則為技藝、工巧一類。說深的能不能離開剛柔?我們生殖器的功能就最好地體現了這個剛柔。說淺的,技藝、工巧能離開剛柔嗎?同樣需要剛柔的結合。所以,將整個腎的功能特徵作一個歸納,就是這個「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⒉真陽命火
乾天坤地,乾父坤母,故乾坤交媾而有六子之生。那麼,坎水中男這一子是怎麼生出來的呢?就是由乾坤二卦之中爻相交,若乾交坤,坤之中爻變陽,即生坎中滿。若坤交乾,乾之中爻變陰,則生離中虛。
其三,動力。火之動力性實在是造就現代科學的一個最大的因素。整個現代工業文明是怎麼產生的呢?其實就是從認識火的動力性開始的。蒸汽機的發明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另外一個常常與痛連用的詞是什麼呢?是疼。對這個司空見慣的詞,不知大家思考過沒有。為什麼疼痛往往連用?為什麼疼也叫痛,痛也叫疼呢?疼的聲符用的是「冬」,冬氣為寒。疼痛與寒有什麼關聯呢?《素問》裡有一篇專門討論疼痛的文章,叫「舉痛論」。這一篇裡舉了十多個疼痛的例子,所以,叫「舉痛」。而這十多個例子中,除一例外,都是講的寒氣致痛。另外,《素問.痺論》亦云:「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說明《素問》對痛的認識是很清楚的,就是「有寒故痛也」。由此我們就知道,痛為什麼以疼言?以疼言者,即言其寒也。
其四,熟物。生的東西經過火的作用就會變熟,可以說人類豐富的飲食文化就是由火來造就的。如果沒有火,那我們只好像其他動物一樣食用生的食物。
五行中,火是但見其用,無形可征的。而在人身,神明由心所主,心與其他四藏有什麼區別呢?這一點好像前面談到過,除心以外,其他各藏的造字都有一個月肉傍,有月肉就有形可征,有形可鑒。所以,肝、脾、肺、腎各藏皆有一個具體的形狀。而惟獨心缺少月肉傍,沒有月肉,那當然就無形可征,無形可鑒了。從五行火的特性,從五藏心的造字,從神明的特徵,我們對中醫賴以建立的這個基礎,對中醫的基本理念,應該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中醫雖然是有關人的醫學,可是為什麼《內經》卻要強調搞中醫必須談天論地呢?因為你不談天,不論地,這個人就弄不清楚,人弄不清楚,怎麼可能把中醫搞好呢?
我們現在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煤與天然氣,這些能源要麼藏於海底,要麼深埋於地下。這與人身真陽、命火的涵藏處非常一致。而且石油是以液體的,也就是與水相似的形式存在的。煤雖為固體結構,可是其色黑,既然色黑,那就脫不了水的干係。石油、煤、天然氣,這些能源的蘊藏量都不是無限的,照這般開採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枯竭。等這些能源枯竭了,未來的人類用什麼能源呢?二〇〇〇年十月二十八日的《參考消息》,有篇題為「未來能源在海底」的文章。文章指出,未來潔淨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許在海底,它是以冰冷的冰塊晶體的形式存在,這就是水合甲烷。
在人身有這樣一個真陽、命火來溫養生氣,使生命得以延續。而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裡,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有沒有一個類似的真陽、命火,以使我們地球的生氣得以不斷延續呢?有!這就是寄藏於坎水之中,埋藏於坤土裡的,大家所熟知的能源。
心主神明,神若明,則無所不見,無所不察。而我們在太陰篇所講的「諫議之官」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如此方能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云:「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為什麼呢?因為你稍有變化,機體就察覺了,就能作出相應的處理。我們機體每天都面臨著細胞的異常分化,可為什麼它不形成腫瘤呢?因為它一異化,就被發覺,機體就作出調整和處理。其他的一切疾病亦是如此,只要我們的「主」明,就能及早發現,就不至於使其形成大患。
⒊乾坤為體,水火為用
少陰的藏義,我們重點談了心腎。可以說,心腎這對關係在人身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腎心是什麼關係呢?用兩個字來形容,是水火,是陰陽,是男女,也是精神。我們天天都在用精神這個詞,可精神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心腎。《素問.六節藏象論》云:「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一個精之處,一個是神之變。一個主藏精,一個主藏神。這就是精神。所以,從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就完全可以看出心腎的狀態。當然也就可以看出水火、陰陽的狀態。心屬火、屬離,腎屬水、屬坎。正常情況下,水火要既濟,心腎要相交。心火下降的目的是溫暖腎水,也就是溫暖坎中之陽。腎水上升的目的是濟養心陰,也就是離中之陰。坎離相交,各得其所。
結合我們這裡講的內容,就應該知道,激素的作用點是在腎裡,它主要是將腎所封藏的陽氣釋放出來。腎中所封藏的陽氣就是精啊!這可是了不得的東西,它就像原子彈。原子彈的能量你說大不大?所以,它可以干很多的事,可以對很多的疾病有「奇效」。但是,大家應該清楚,腎所封藏的這個陽,這個精,是用來溫養生氣的,是用以養命的。你現在把它動用出來,派作別的用場,一時的療效雖然神奇,可是用多之後,封藏的陽氣少了,精少了。隨之而來的是,生氣的來源少了,養命的東西少了。所以,激素用多了,它所帶來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現在整個西方對濫用激素的危害十分清楚,因此,對激素的使用是慎之又慎,非到萬不得已是絕不上激素的。可是現在國內的醫生,尤其是基層的醫生,對激素的運用還正在勁頭上,普通一個感冒發熱都要上激素,更不要說其他了。庸醫殺人不用刀,非但中醫如是,西醫亦如是。
激素的作用點在腎,濫用激素必傷腎。傷腎的什麼呢?顯然是傷腎的主蟄,傷腎的封藏。主蟄不行了,封藏不行了,哪還有「精之處」呢?所以,補救的方法就是要在腎上下功夫。然而與其補救,不如防患於未然。這是醫界應該共同呼籲的問題。
少陰為三陰的樞機。病至少陰已然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為什麼呢?這與少陰的內涵是很有關聯的。下面擬從四個方面來探討少陰的內涵。
(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所以,真陽、命火的涵藏性於生命是絕頂重要的。如果失於涵藏,那真陽外越的諸多危證便會隨之發生。我們看少陰篇和厥陰篇,有相當多的內容就是討論的這個問題。少陰病為什麼有戴陽證、格陽證?許多危重病人臨終前為什麼會出現迴光返照?這其實就是真陽外越的一個徵兆。
(2)離火義
其一,溫熱身體。人活著的時候都有體溫,這個體溫靠什麼呢?就靠火的溫熱之性。所以,我們只要從身上的冷暖、手足的冷暖,就可以知道人身的火、人身的陽氣充不充足。
少陰病總體上可分為寒化證和熱化證。熱化證裡,危證死證都沒有。危證和死證全都集中在寒化證裡。寒化證也就是陽火虛衰之證。從整個《傷寒論》來看,亦是如此。因熱化,也就是因陽火過盛而危而死者,所佔甚少,僅https://m.hetubook•com.com陽明篇中有數條。而絕大多數之危證死證存於少陰、厥陰篇中,皆由陽火虛衰所致。由此便知,不管西醫是什麼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好,腫瘤也好,肺心病也好,最後導致險情出現,甚至死亡的,其主要原因大都屬陽火不及。所以,從宏觀上看,不但是東漢末的建安年間,其死亡者傷寒十居其七,就是現在的死亡者中,傷寒亦佔大多數,陽火虛衰亦佔大多數。為什麼呢?因為陽火虛衰,則君主不明,主不明,則十二官皆危矣。
上述的絪縕和構精有內外的區別,從外這一方面講,前者是大宇宙天地的絪縕,就是天氣下降,地氣上升。這一絪縕,就化醇出萬物來。我們地球上所有的植物生命和動物生命都是這一絪縕的結果。構精呢?就是男女夫妻間的構精,這一構精便有「萬物」的化生,便生出新的男女。
真陽、命火為什麼要潛藏呢?因為潛藏了才能溫養生氣,才能讓生氣旭旭而生、煦煦而養,如此生命乃得久長。如果真陽不得潛藏,或者將真陽派作其他用場,那這個生氣便得不到溫養,連生氣都不得溫養,你想生命怎麼不危機四伏呢?
上面我們講了坎水和離火,坎水和離火在人身它歸到哪裡呢?都歸到了少陰。水火本不相容,可是在人身它不僅要相容,而且還同叫一個名字,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歷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漢高祖劉邦的兩個功臣,一個叫張良,一個叫韓信。張良是黃石公的得意弟子,是真正懂易的。所以,漢朝的江山一打下來,他就隱退了。而韓信呢?韓信不像張良。他功成而身不退,最後落得一個殺頭的下場。我們再看看很近的一些歷史,是不是這樣呢?全都是這樣。都說要以史為鑒,可是做起來卻不容易。每個人功成都不願意身退,都想居功,都想享受勝利的果實。做不到《老子》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結果呢?以其自生而不能長生。大都落得一個不如人意的下場。足見易的東西真是廣大悉備,裡面有自然科學,也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參透了易,做人的道理就都在裡面了。
剛才談心的時候,曾多次提到《素問.靈蘭秘典論》,論云: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皆危。所以,少陰很大程度上是在講主,由於主不明,而致十二官皆危。為什麼少陰這一篇有很多的危證出現,可見這一篇主要就是探討這個「主不明」的問題。
大家想一想,如果情況不是上述這樣,身體有毛病了,甚至是有了很嚴重的毛病,你也不痛癢,你還毫無感覺,這樣好不好呢?這只能說明你的君主不明,是個昏君。心是主痛癢的,應該痛癢的你不痛癢,不是昏君是什麼?就像巴基斯坦的前總統謝裡夫一樣,政變變到頭上來了,他還蒙在鼓裡。這樣的君能算明君嗎?如果是明君,你稍微有點動作,他就發覺了,就把你搞定了,怎麼還輪得到你搞政變。
其二,視物光明。人的眼睛為什麼能看見這個世界呢?靠的也是這個火、這個陽氣。我們只知道肝開竅於目,目受血而能視,這還不行。我們更應該清楚肝是體陰而用陽。目之視物更在於這南明離火。人的歲數一大,兩眼就昏花,就易生諸障,這就是因為陽火虛衰的緣故。
⒈坎水之形成
(3)同名少陰
宋.竇材撰有一本《扁鵲心書》,這本書雖然多談灸刺,但是它的一個主幹思想卻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竇氏認為,人身的疾病陽證比較容易解決,為什麼呢?因為陽證易於發覺。陽火太過就像紙包火一樣,包得住嗎?包不住的。所以陽證它潛伏不了,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而陰證則不然,陰證易伏易藏,我們不易發覺它。所以,到最後能釀成大患,造成危證險證的,往往就是這個陰證。為什麼陰證易伏藏而不易發覺呢?根本的原因就是陽火虛衰了,識別系統麻木了,對任何異常都反應不出來。一句話,就是主不明瞭。竇氏提出的這個思想,很值得我們結合現實來進行思考。
前面我們提到易有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坎為水為陰卻號男,離為火為陽卻號女,為什麼呢?這裡面既有體用的關係,又有相依的關係,也有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深層問題。陽言生化,陰言伏藏,此為常理。可是於鄭詩中,坎水卻言生化,離火卻言伏藏,這與中男中女之稱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此中的旨趣若能參透,陰陽至理便在把握之中了。這是離火的形成。
疼痛是眾多疾病的共同表現,也是疾病給人帶來的最大一個問題。許多疾病,尤其像晚期癌症這一類疾病,由於疼痛太劇烈,很多病人甚至想用安樂死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說明止痛確實是醫界很重要的一個任務,也是很迫切的一個任務。我想,我們上述所討論的內容,應該有助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心的問題就談到這裡。
由上述討論我們看到,無論是現在的能源還是未來的能源,都無一例外的蘊藏於坎水中、坤體裡,這與人身之真陽、命火何其相似!這使我們聯想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這個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很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它有生氣。有這個生氣才會有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動物生命。要是沒這個生氣,一切生命都是泡影,都不可能。而這個生氣的來源就是上述的「真陽、命火」。可見,我們現在所開採和運用的這些深藏於海底和地下的能源是有專門用場的。地球的生氣就要靠它來溫養,地球生命的前提就要靠它來保障。能源即是地球的「真陽」,能源即是地球的「命火」,所以,它就應該潛藏。惟有潛藏,方能溫養地球的生氣。現在將這些「真陽」、「命火」大量地開採出來以供我們日用,這個過程實際是一個什麼過程呢?實際是一個我們人為的使地球「真陽」、「命火」外越的過程。大家可以仔細地思考,看是不是這麼回事。隨著地球「真陽」、「命火」的大量外越,地球生氣的溫養來源也就逐漸減少。生氣日少,生命的前提沒有了保障,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怎麼不危機四伏呢?當然就危機四伏了。
下面討論第四個問題,就是少陰的運氣問題。少陰在運氣方面屬什麼呢?屬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的明和位在少陽篇中已經討論過,這裡不再重複。
無為的思想很可貴,很有用場。用來做學問,用來為人處世,乃至於用來治國平天下都十分重要。如果真能夠處於這樣的境界,那確實是可以無所不為的。只可惜現在的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個人做不到這一點,國家也做不到這一點。都想「無所不為」,可是卻做不到「無為」。自己在某方面稍稍「長」一點,就拚命地想「宰」之。不能像《老子》說的那樣「長而不宰」。像現在的美國,科技發達一些,軍事強大一些,就到處派兵,到處動武,到處想「宰」之。殊不知「兵者,不祥之器也」,「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靠軍事強大,靠四處動武,就能征服天下,就能消滅恐怖?我看未必!到頭來還是「玩火者,必自焚」。所以,很希望美國的當權者們以及其他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好好地學習一下《老子》的思想,打消這個用兵稱霸的念頭。兵霸是不能持久的,有這個稱霸的念頭,已然不能霸了。那麼,靠什麼才能真正地眾望所歸,天下趨之?只有靠道蒞天下,靠德化天下。這就是孔子所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從鄭氏離卦詩的開首句「地產天成號火王」,可知離火的形成亦是乾坤交媾的結果。乾坤交媾,由乾之中爻交坤,坤之中爻變陽,即得到我們上面討論的坎水。反過來,由坤之中爻交乾,乾之中爻變陰,即形成離火。因此,離火與坎水正好相反,它是以乾為體的。
上面我們談了痛與心的內在關係,並就這一關係作了引申。和圖書其實,我們只要從文字上多加留意,從平時的用詞上多加留意,這樣的關係亦顯而易見。
其五,人的一生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用現代一些的語言,這就叫新陳代謝。變化也好,代謝也好,它靠的什麼?還是火。這與火在自然的變化性用是一致的。
其一,熱性。
手少陰心,前面說得很多,這裡補充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問題。
地產天成號火王,陰陽互合隱維皇,
神明出入真無定,個裡機關只伏藏。
神明出入真無定,個裡機關只伏藏。
有關腎這個「道」,我們仍然先從文字開始。腎的造字,古字上為「臤」,下為月。「臤」是什麼意思呢?「臤」古作「賢」,賢者,善也。月的意思前面多處都作過討論,它是水月相合,它是水之精氣。故言月者,亦言水也。所以,腎的造字上下合起來,就正好印證了《老子》的一句話:「上善若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盡在其中。
1、少陰本義
人體的自治系統非常複雜,包括如何識別,如何應對,如何處理。而識別系統的主導,就是上面所講的心。在正常情況下,識別系統應該很靈敏,輕微的異常它都能夠發覺。只有當這個系統不行了,癱瘓了,機體出現異常的時候,它沒法識別出來,這就會釀成大患。
《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十九病機中,有五條是專門針對五藏的,其中心的一條是:「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的這條病機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凡是痛、癢、瘡,都與心有關,都是由心的毛病所致。痛與癢總的來說是講一種感覺,一種覺受。感覺的問題很複雜,除痛癢之外,還有脹麻,還有酸楚,還有更多的心靈感受,但是,痛癢是最典型的,是最容易覺察到的感受。所以,岐伯把痛癢提出來,作為一個代表。而實際的情況不僅僅是痛癢屬於心,其他的覺受亦屬於心。
《易》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前面我們講坎離形成的時候曾經談到,離為火,離中虛的這一爻是從哪裡來呢?從坤中來。坎為水,坎中滿的這一爻從哪裡來呢?從乾中來。所以,坎中滿者,本乎天也,「本乎天者親上」;離中虛者,本乎地也,「本乎地者親下」。正是由於這樣的因素,使上者能下,下者能上,才有水火的相濟,才有坎離的溝通。因此,中醫的問題一旦進入到很深的層面時,就要借助「易」這門學問。在一般的層面,好像沒有「易」也可以,但是,到深層次沒有「易」就不行了。孫思邈為什麼說「不知易不足以為大醫」呢?如果你只想做小醫,那知不知「易」都無所謂。像當年的赤腳醫生,需要什麼「易」呢?當然不需要!可是你要想做大醫,你要想在中醫這個領域搞到比較深的層次,那就必須知「易」。
⒉離火的自然性用
乾坤生六子,居正位,但到了後天,到了啟用的時候,乾坤到哪去了呢?退到四隅了。四隅與四正相較,當然是二線。孔子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我們看乾坤的退位,便知道這就是老子講的「功成身退」。即如《老子.九章》所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及《老子.十章》所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天地的功勞大不大呢?當然很大!六子是它生,萬物是它生。可是六子一旦生出來,水火當家了,它馬上就退居二線。這樣的德,老子稱為「玄德」。這一點非常重要,天地為什麼會長久呢?就因為有這個玄德。故《老子.七章》云:「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⒊火之身用
4、少陰運氣義
比如跟痛常常連用的詞是什麼呢?是心痛,是痛心,是痛苦。前兩詞很明顯地指出了痛與心的關係。後一個詞的涵義,實際也差不多。以苦為南方味,為心味也。這就告訴我們,對於平常百姓的一些說法,對一些很平常的詞語,我們不能輕視了。這裡面往往含有很深的醫理和哲理。我們看《周易》和《老子》、《孔子》這些書,大多數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話。但是,從這些平常裡卻能見到非常深的道理。這就是大師們的所作,這就是聖人的所作!
易以先天為體,後天為用。而乾坤乃體中之體,坎離為用中之用。由先後天中坎離始終居正,則知易所重者用也。何以故?以先天不易變,而後天易變。易有三義,其中一義即為變易也。故易重變革、易重當下的精神於此昭然若揭。
乾坤生六子,過去對這句話沒有很好重視,經過這次的仔細思考,才覺得它很重要。天地間的許多道理,其實就包括在這句話中。乾坤生六子,是六子而非一子,這就顯示出差別來。所以,孔子於《系辭》言:「天地絪縕,化物化醇。」我們看天地間的萬物,它的差別很大,植物界的差別很大,動物界更是千差萬別。那麼,由男女構精所生的六子呢?同樣的是千差萬別。我們看有的生兒當皇帝,有的生兒做乞丐,有的富可敵國,有的窮困潦倒。真應了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見天地與人的相應,人與自然的相應,你只要留心了,那是隨處可見的。
其六,上面我們談到,「但見其用,無形可征」是火的一個最重要、最獨特的地方,這一個最重要和獨特的地方在人身與什麼相應呢?很顯然,它是與神明相應。神明的作用可以說是人身中最最重要的,它無處不在,無處不用。故而《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神明的作用喪失了,那會是一個什麼情況呢?這就如張仲景於《傷寒雜病論》序中所言:「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神明的作用如此重要,可以說有它才有生命,無它則無生命可言。但是,神明是一個什麼形狀?神明是一個什麼樣子呢?這卻難以言清難以道明。故《中庸》曰:「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故《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神其謂歟!
坎離水火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何以獨能居於四正?這個問題鄭欽安於《醫理真傳》中講得很清楚,其曰:「乾坤六子,長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惟中男、中女,獨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稟天地之正氣而生,此坎離所以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人稟天地之正氣而生」的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坎離可以為人生立命之根。經云: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反過來,善言人者,亦必應於社會。這不禁使我們聯想到,二千年的封建社會代代相傳,帝王皆立長而不立中,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綜上所述,人身需要飲食,需要男女。飲食的作用是為人身的陰陽、水火提供給養。那麼男女呢?男女就是實現人身陰陽、水火的調和。大家也許會問,對於在家這一族,飲食男女都好解決,那麼,對出家這一族,男女的問題怎麼解決呢?這就要通過修煉來解決。在道家的功夫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奼女嬰兒,龍虎交媾,水火相濟,取坎填離,其實這些都是內和的方法。他是直接通過內絪縕,內構精的方法來實現人身水火、陰陽的和合。
(3)疼痛
(2)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⒋坎離水火,立命之根
易以乾坤為首,以坎離為尾,這個結構很重要。所以,我們在討論六經病的時候,就應該清楚,雖然厥陰是最後一經,但是,六經病最重要的結局還是看少陰。看看這一關能否透得過,這一關透過了,那就不會有大問題。如果這一關透不過,那就很麻煩。因此,三陰篇我們應該花大力氣在少陰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