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可以疏通心包絡的甩手運動
十六「宜」字訣如下:
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際,用意沉下往後甩出。
「甩手功」時,以空腹為宜,如飯後須二三小時之後,來做就不會波及腸胃。
3.兩臂放鬆慢慢上舉至與肩同高。
6.再回到第3項動作,雙臂放鬆慢慢上舉,不必用力,動作柔和。
甩手方法:
腰宜「軸」,「軸」,是車輪的軸心,想像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轉。
許多朋友反映,自己按和-圖-書摩心包絡不是很容易,因此,提供另一種可以疏通心包經的運動,供大家參考。
上宜「虛」,「虛」字乃空虛之意,可想上體完金空虛。
頭宜「懸」,「懸」者掛也,想似有繩懸起頂上之髮。
『甩手運動』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從經絡上看,可以使手上的幾條經絡暢通,對於心包絡的疏通更是效果明顯,可以替代心包絡的按摩。
手宜「划」,划m.hetubook.com.com者划船也,手向後作划船狀,也是使內臟不斷牽動。
『甩手運動』是由中國古代少林寺的『達摩易筋經』中的一部份蛻變而來,也是最近很流行的「甩手功」。這套方法,易學易用,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只要有耐心毅力,一學就懂。
尚有應注意的三點:
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胸部如棉花一樣輕鬆無力。
7.雙臂放鬆伸直,心中默數和圖書,逐漸做到五十次至一百次。約五十次起,手指末端因促進血液循環,會感到發熱,此為有益的健身運動,持之有恆加以鍛鍊,每日三次,得以精神體力充沛。
背宜「拔」,「拔」者,有挺拔的意思,也就是自然挺直。
肛宜「提」,將肛|門上提。
跟宜「石」,將臀部稍為下沉,腰伸宜,自然腳跟穩如磐石。
腕宜「重」,在甩手時,力用在腕部,有如釘槌的重槌,使甩手自然和-圖-書有力。
2.整個腳底貼平地面站立,腳趾抓緊地面,如太極拳之馬步。
甩手運動有十六個「宜」字訣,最好能好好體會。
甩手的數量可多可少,視每個人的體力而定,不需要勉力而為。
下宜「實」,「實」字乃厚重之意,可想上輕下重。
趾宜「抓」,用意念想看一雙足掌似有勾地面,不由自主便達到「上虛下實」了。
1.身體站直,集中精神,眼睛向前看,膝微微彎曲,雙足距離和_圖_書與肩同寬站立。
腹宜「實」,如果肚子像鐵石之實,則自有上輕下重之感。
臂宜「搖」,手臂似扒船的輕輕在搖。
頭放平正,眼向前望。
跨宜「鬆」,雙足稍為閘馬,跨部自然輕鬆。
5.上舉時吸氣,下甩時吐氣。
口宜「隨」,「隨」者隨合將嘴巴微微合起。
4.由上向下、由前向後用氣力平甩,甩手時意念著於手掌,手臂放鬆。向後甩的手臂高度,儘可能高,每人筋體柔軟度不同,無需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