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滅蜀之卷
七
姜維道:「老將軍請說。」
「你再說一遍?」董厥不可置信地問道。
「或曰三千,或曰萬餘,亦有人說有五萬人,實是不知。」
「但大將軍,」張翼道,「陰平小道,咱們也有去看過,那並非行軍之路,尤其最後摩天嶺,若非猿猴,根本無法攀爬,鄧艾又怎可從那過去?」
姜維道:「很好……我這便回營準備,劍閣便有勞諸位了!」說罷轉身便要離去,卻聽廖化道:「且慢,大將軍,廖化尚有一問。」
廖化道:「哪一點?」
董厥急躁道:「鄧艾走哪條路入蜀並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鄧艾已兵薄成都;蜀中之兵大多於劍閣,諸葛瞻所率二萬人該為成都最後之兵力,換言之,現在成都已是空虛,我等又不知鄧艾有多少兵,只怕成都有危險啊。」
「您是擔心陛下會……」
廖化道:「大將軍,你適才說三日之www.hetubook.com.com內傳捷報,可是表示你將急行軍,一日之內便到成都?」姜維道:「正是。」
「沒錯,大將軍,成都空虛,我等又不知敵情,我看……我們還是得撤往成都,先護住陛下再」張翼道。
那探子低聲道:「稟將軍,這小的就不知道了。」
姜維嘆了口氣,猶疑了許久,方才道:「老將軍,朝裡的情形……你該也知道,我自是盡力為國退敵,但只怕有人不以為然,我擔心我慢著一步,一切努力,盡成泡影啊!」
姜維微微一笑,隨即斂容道:「張將軍,我尚有一事吩咐。」
姜維道:「陰平小道,乃極崎嶇之地,鄧艾是如何進軍的我是不知,但我敢說,其要翻越陰平,又要瞞過我等,所帶士兵不可能太多,我料約五千人上下,若再多則成負累,暗渡之計必不成。至於鄧艾不m.hetubook.com.com來劍閣卻逕驅成都……此乃鄧艾之行軍方式,其好行險兵,以五千兵直取成都,我倒不訝異。」
張翼道:「大將軍,我也去,料鄧艾再猛,孤軍深入,亦由不得他猖狂。」
「心照不宣。」
「稟將軍,綿竹失守。鄧艾大破武侯之軍,武侯與其子尚、尚書郎黃崇、張遵等均已殉國。鄧艾攻下綿竹後,已領軍向成都進發。」
「大將軍,現在可不是用腦用計的時候,若陛下有個三長兩短,我輔國大將軍的名號,豈不全毀了?」董厥著急道,在大廳上來回走著。
「陰平小道。」姜維突然說。
「鄧艾已率軍下江油、涪城,這才進軍綿竹的。」
「好好好……即便是這樣,鄧艾又該是怎麼到江油的,劍閣一線明明就未曾有失,鄧艾難道是從天下掉下來的?」董厥越說越激動,一不小心打翻了几上耳杯m.hetubook.com.com,酒水濺得滿地都是。
「鄧艾?鄧艾不是該在隴右嗎?怎會在綿竹?」
劍閣關議事大廳內諸將齊聚,一名輕衣漢子跪在廳中央,其一身皂衣,滿面風塵,乃是個探子。
「鄧艾軍有多少人?」張翼在旁開口了。
廖化道:「兵法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成都堅固,料鄧艾一時也攻不下,您這般急行軍,恐怕對您戰況不見得有利啊!」
姜維皺眉,並不言語。
董厥道:「大將軍,這等差事該給我們辦,您在這坐鎮才是,我……」姜維打斷董厥的話道:「董將軍,別為這事爭執,我與鄧艾爭戰十餘年,知其用兵神妙,不下在諸葛丞相之下,並非我看不起各位,但要敵得過此人,當世恐怕也只有我姜伯約一人,此人乃我命中宿敵,諸位且留守劍閣,我領兵回成都,三日之內,必有https://m.hetubook.com.com捷報。」
姜維沉吟了一會兒,方才道:「不,你們都留下,我去赴援成都。我只帶五千輕騎即可,汝等在此好好防著鍾會大軍。」
張翼欠身道:「請大將軍吩咐。」
姜維對廖化拱了拱手道:「老將軍,您適才所言,正中我心,姜某佩服,只有一點,我不同意。」
那探子嚇得低下頭,不敢出聲。
眾人聽姜維如此說,亦不再多議,只是拱手道:「望大將軍早日克敵而歸,我等必嚴守劍閣,不敢有失。」
「不知不知……那你又知道什麼了?」董厥怒道。
姜維道:「我領軍離去後,你便率兵於大劍山西側山林中埋伏,我料魏軍趁我兵力薄弱而襲此一地點,你於該處設伏,必有收獲。」
「哦?」
董厥一拍短几,大聲道:「大將軍,既然如此,那便給我一萬人,我這下便回成都,把那姓鄧的腦袋給摘下來。」
「董將軍,你性子也太
和_圖_書
急了,」在一旁的廖化終於開口了「這事是個兩難,要是我等退了,鍾會大軍便可以長驅蜀中,平原上無險可守,我等勢必形勢大劣。我等與魏軍在此對峙半年,敵方糧草將近,便要退兵,若此下放棄劍閣,則之前死守之功盡付流水。但若不退兵,鄧艾又已入蜀,若其真偷渡陰平,理應當先來劍閣與鍾會大軍對我等前後夾攻才是,但鄧艾卻是領軍直攻成都,似表示其兵力不少,有把握一舉拿下成都,方才如此急進。則我軍應以幾分守劍閣,幾分赴援成都,大將軍現正盤算,我等不用操心。」姜維搖了搖頭,道:「這我也不知,但摩天嶺山腳即江油城,可見鄧艾軍確實是走陰平道。」
姜維清了清喉嚨,沉聲道:「士兵斷不可能從天而降。劍閣一線有我們牢牢守著,鄧艾再怎麼有本領也飛不過去,那唯一能入蜀的,只有陰平道了。」
張翼道:「謹遵大將軍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