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豐臣一族

作者:司馬遼太郎
豐臣一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話 大和大納言 二

第五話 大和大納言

阿仲心裏不禁想,怕是虛榮心作祟吧,即使是阿仲也摸不清親生兒子為甚麼要這樣做。只見秀吉搖了搖頭。
秀吉率大軍離開姬路後,不久便在山城的山崎擊敗明智光秀的軍隊,確定了做為織田政權繼承者的地位。
不用說,這誰也不會相信。秀吉覺得,只要故事傳出去就行了,即便被人問起,秀吉本人也不打算作肯定的答覆,而是哈哈大笑當做逢場作戲。總之在成為藤原公家的養子前——
想不到連秀吉也十分激動,一個勁兒地語無倫次嚷嚷。然而小一郎早已被這當頭棒喝震懾住了,如泄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采。
「每次留守都是我當!這回關係到哥哥的命運,我小一郎也願與哥哥一起在山府(京都)戰場上與敵人決一死戰!」
半兵衛用這樣的話再次讚揚小一郎這十幾年來的功績:絲毫不圖虛名,有功全歸部下,當秀吉的代表,而只讓秀吉出名,一點也不炫耀自己。
「世上再沒有比弟弟這身分更可憐的啦!」
「你明白了沒?」
不久,筵席終了時,秀吉拍著這位異父同母弟的肩膀說道:
小一郎心裏想道。半兵衛死後,黑田官兵衛(如水)擔任秀吉的謀臣,小一郎找他商量,希望能變更這一極不光彩的任務。小一郎言之成理:萬一哥哥秀吉在對明智光秀這一仗敗北,區區姬路城是不堪一擊的,留守城內的兵丁尚不足五百人,守城所需的糧秣也已散發盡淨;再說,所謂守備任務,無非是守護從播州各豪門來的人質,以及保護通稱姬路殿的秀吉之妾而已。在這天下存亡決於一役之際,這對男子漢大丈夫來說怎會是光榮的崗位呢?不料黑田官兵衛卻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把他拉到一處僻靜的屋角說道:
半兵衛不放心的是小一郎名聲高漲一事。名氣一大,就會驕傲;態度傲慢,就會招致其他將領妒恨,說不定會在筑州大人(秀吉)面前講你壞話。你立了戰功以後,應把全部功勞讓給手下將領。將領唯有靠建立戰功才得以出人頭地;然而你即便一無功勳,依舊是筑州大人的弟弟。
小一郎毫無異議,誠懇地點點頭,含淚感激道:
聽母親這麼說,秀吉不禁笑出聲來。從他未加否認看來,恐怕確實這麼胡亂吹牛過。
「請看看織田右大臣大人!」
阿仲本想阻撓,誰知小一郎早已點頭答應,他從這天起就成了一名武士。秀吉把這位弟弟叫到另一個房間裏,又把自己的小舅子——妻子娘家的淺野長政——也叫在一起,說道:
光陰似箭,一轉眼過了二十多年。
儘管阿仲這麼說,侍女卻不答應,總有好幾個跟前跟後,站在廁所門口無微不至地照顧。而且解手的地方已非便壺,下面鋪的是沙子,當那東西落到沙上時,竟有人一股腦兒立刻把它拿了去。
「小一郎,紀州給你管!」
秀吉是在京都施藥院宅邸說出這番話的。且說這施藥院宅邸,乃秀吉進宮朝見天皇時整頓儀容之處,聽他說這番話的當事人是松永貞德。
「你可別忘了自己還有個姊姊哩!」
防守墨俣城寨十多年後,秀吉奉信長hetubook.com.com之命領兵征討中國地方,小一郎擔任此一軍團的首席將領。他身處前線,從播磨到備中轉戰各地,建立了武功。小一郎率領的部隊勇猛善戰,與織田手下其他將領相較毫不遜色,他在軍中因此名聲大振。
「那麼,你的弟弟小一郎怎麼樣呢?」
這一仗之後,半兵衛甚至特意到秀吉面前向他祝賀道。
之後不到半小時,半兵衛便嚥下最後一口氣。不消說,上面這些是半兵衛生前最後一番話。
小一郎心裏甚至出現過這樣的念頭。哥哥秀吉或許覺得世上沒有比弟弟更便於使喚的人了。如此當面訓斥,倘使是別的將領,準會懷恨在心,甚至當場甩手不幹吧。多虧是弟弟,才可以不必擔心會發生這樣的事。
自古以來武家有個習慣:長子當大將,弟弟和叔父則做他手下的心腹將領,助他一臂之力。既然武家都是靠同族人的血盟建立起來的,秀吉也想採用這樣的方式。
當秀吉再問時,小一郎低著頭輕聲答道:「我一定按兄長的吩咐做。」
「真是好得沒話說。」
「真如做夢一般!」
「我母親年輕的時候……」
半兵衛最後說道。要當秀吉的影子,並以此為滿足,忘記你小一郎的存在。他再次叮嚀,展望前程,除了這麼做,世上再無你小一郎安身立命的場所。兵法的目的,最終是為了韜光養晦,你能辦到嗎?
平定紀州後,秀吉對小一郎下令道:
「這就是說,只有你是天皇的後代嘍!」
有天阿仲對京城來的侍女問道。在種田人出身的阿仲看來,那是要撒到菜園裏去的。
已經氣息奄奄的半兵衛,為了對從墨俣時代便向來乖順的弟子講話,用盡了全身氣力。
按照他的說法,這是決定天下歸趨的一仗。秀吉麾下百分之八十的將領是織田大人派來的,他們擁戴秀吉,都迫切想在這一仗中為自家前程立下軍功。筑州大人(秀吉)的鴻運得靠這些將領積極開拓。你和他是親骨肉,這種時候最是要克制忍耐,萬萬不可與諸將領爭功邀賞,而應該把立功的機會讓給別人。
「請你們二位一起協助我。」
宛如從人間遷居天堂,無論是命運或境遇,一切的一切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秀吉繼承織田政權,一手掌握天下的正中央,控制了京城,並將根據地設於大坂。阿仲住在大坂城裏,為數眾多的侍女在她身邊伺候著。她和竹阿彌所生的女兒成了羽柴政權下一個小大名佐治日向守之妻;小一郎秀長已稱為從五位下羽柴美濃守,擔任播磨、但馬兩國的領主,以姬路城為居城。
秀吉說道。他拜託軍師竹中半兵衛負責小一郎的教育工作,竹中半兵衛是美濃人,當時在墨俣城內任軍師。半兵衛在保衛墨俣城寨的實戰中,親自教導小一郎領兵打仗的本領:如何進退,如何觀察敵情,如何發號施令,如何照顧士卒等等,連細枝末節也一一加以指點。小一郎是個好學生,自始至終以一絲不苟的態度聆聽軍師的講解並實地m.hetubook.com.com見習。當軍師讓他真刀真槍指揮時,他不但能按老師所教的做,而且事事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半兵衛評價道:雖無出類拔萃的才能,當個留守隊長倒是完全可以勝任。
小一郎是佇立在浴室門外聽取命令的。
「世間也有如此一說。」
小一郎唯有嗓門像秀吉又粗又大,這喊聲傳到正泡在浴缸的秀吉耳裏了。
「這小子葫蘆裏到底賣的甚麼藥啊!」
既然當不了征夷大將軍,秀吉心想,那就乾脆成為公家,當關白吧。關白必須是藤原氏嫡系,如果僅是這一點,簡單的辦法是做某個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公家之養子——後來秀吉成為菊亭大納言的猶子——問題也就解決了。但即便做人養子,入了名門,自己的出身還是無法解決。為此,秀吉便散佈自己是天皇子孫的故事。
如果能製造並散佈這樣的流言,形式主義至上的宮廷在接納秀吉這個人時便容易許多。上述天皇子孫的故事,不過是為了達到此一目的而創作的,現在母親卻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教秀吉如何招架得住呢。
這位弟弟沒有辜負兄長的期待。天正十三年(一五八五)三月受封之後,小一郎便在小雜賀(和歌山市)築了一座城,著手治理。他一方面展現新領主的威嚴,另一方面也告誡家臣不准為非作歹,同時制定法律,極力做好民政。這樣,這個素稱難以治理的領國人民,竟不可思議地與小一郎建立了親密的關係。紀州周邊自不必說,就連紀州其他地方——北起泉州,南至熊野之間七十餘萬石的山區,也變得風平浪靜,一派昇平。
「小一郎!」
阿仲搖了搖頭。過些時日,秀吉結束征討紀州的戰役,回到大坂城。秀吉是個孝子,每次從前線回來,總是先來向母親阿仲請安,這已成了他的習慣。
阿仲說道。如果姊姊已經去世倒也罷了,偏偏還活得好好的,與丈夫一起繼承了阿波名門三好氏的姓,其子秀次還成為秀吉的養子。要說阿仲在妙齡少女時受胎於天皇回到尾張,那麼這姊姊的存在又如何解釋呢?要說母親是個帶著拖油瓶的妙齡少女,故事可講不通啊。
此刻只見小一郎蜷縮著肥胖的身子,低垂著圓圓的臉,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
小一郎也許算得上是良善之人。他是三年後被秀吉叫去的,當時秀吉還是織田家的低級武士,擔任著墨俣城寨的守備。不光是小一郎,秀吉還把母親連同姊姊、姊夫及妹妹阿旭也叫去了,並且大擺筵席招待他們。這是阿仲第一次和自己媳婦、秀吉之妻寧寧見面,也見到了寧寧的堂弟淺野彌兵衛長政。可以說這是秀吉方面的至親和寧寧娘家的大會晤。席間秀吉頻頻向人勸酒,接待得十分殷勤。
「多謝師父教誨。」
「這也是一種才幹啊!」
秀吉大笑起來。照秀吉說,管他呢,朝廷就愛形式至上,這原本便只是為了投其所好而編造的神話,有甚麼好通不通的呀。
「雖知苦齋」到底是甚麼呀!說來可笑,阿仲總覺得那是專門管臭東西的官員,不久後她就知道並不是。有個名叫曲和圖書直瀨正盛的人,原本是京城宮廷御醫,不久前從京城來大坂,當了秀吉一家人的侍醫。此人取了個號叫雖知苦齋,大概來自「雖知其理而仍苦」之意。
「為甚麼要這麼說呢?」
「我家是平氏,平資盛的後代。」
「小一郎,將來你得當我的代理人,你要好好學習,趕快熟悉啊!」
近江長濱城是秀吉的根據地,阿仲和寧寧都住在那裏,敵人自然會去攻打。「母親和寧寧雖是女流之輩,她們準會按照武門規矩,於城牆之內堅守待援。讓你守備姬路城,難道你還不知足嗎?要不,你肯和姬路共命運嗎?」
「啊,哈哈哈!」
「小一郎留下守城!」
「以往,你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小一郎這人倒真有點奇特的才幹哪!」
「他是竹阿彌的兒子嘛。」
「小一郎,留在這城寨裏吧!」
「有這麼一位好弟弟,這是大將的福氣啊!」
秀吉開口說。聽秀吉這麼講,深感意外的貞德不由得目瞪口呆。且不管自己信或不信,暫且如實記下再說。之後他又把這些話向其他人傳開了。
這期間,竹中半兵衛在軍中因宿疾復發,臥床不起。待小一郎趕來探望時,半兵衛早已病入膏肓,但是他仍舊讓勤務兵撐著背,坐起身子,開口對小一郎道:「我有句話想對你說。」
「不不,」侍女一個勁兒地搖頭答道:「那是雖知苦齋拿去看的。」
阿仲心想,真會開玩笑,我生在尾張御器所一戶貧農家裏,後來嫁給中村當地的彌右衛門做妻子,前夫死後又招贅竹阿彌,這就是我的前半生。阿仲反問:「這誰講的?」聽侍女回話竟是秀吉說的。
「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那是拿去作肥料的吧?」
松永貞德是昔年京裏聲勢顯赫的松永彈正久秀之子。久秀死後,其子貞德放棄武士身分住在京城裏,以寫作連歌和俳諧為業,靠這一手技藝出入官場,專事拍馬逢迎。秀吉認為把這位貞德籠絡到自己這邊,不僅可以瞭解公家的種種消息,亦可探知宮廷情報,再方便不過了。講上述那番話的當天,貞德正好隨侍在他身邊,當天秀吉換完裝,正席地而坐,背靠著庭柱休息。
正當秀吉攻打中國地方,在戰爭最緊要的關頭上,信長死於本能寺。為了討伐佔領京城的明智光秀,秀吉從備中掉轉兵馬,開往京城,途中先進入姬路城。這期間秀吉蒙信長封賜,除了擁有北近江三郡,還加上播州,姬路城則為其根據地。秀吉冒雨長途急行軍,一進城立即入浴,並從浴室發佈所有軍令。為了全力打好這一仗,他命令將城內的金銀財寶、糧秣柴草等統統分發給士兵。下完這些命令,秀吉又發佈了這樣一道命令:
秀吉答道。他引死於本能寺的故主作例子,信長祖先的家譜也有含糊不清之處。織田家的祖先原是越前國(福井縣)丹生郡織田庄織田神社的神官,在信長出生前一百多年流落到尾張,成為當地豪紳,勢力逐漸壯大。據說祖先原為藤原氏族,因此信長最初稱藤原氏。但是當後來攻取天下的可能性開始顯露時,他突然宣稱:
「聽說你竟https://m.hetubook.com.com在宮廷裏對人講過這麼一段話,是吧!」
秀吉用同樣又粗又大的嗓門喊道:「你的話我都聽見了,可是你想錯了!」接著又喊:「你要這麼說,那長濱城怎麼樣啊?長濱如今差不多成了一座完全無人防守的棄城,說不定現在連咱們的母親和我的妻子都已葬身在衝天烈火之中哩。」
但有些事卻至今無法適應,多半是因為秀吉從那年當上關白了吧。為了把大坂城的內院也按宮廷那樣重新佈置,從京城招聘不少公家女兒來當侍女,如此一來連解手的規矩也全變了。
阿仲緩緩搖了搖頭,滿臉驚詫的神色,彷彿在說這真可怕呀,明明是彌右衛門和我兩人生的這兒子,只因為小時候離家出走,如今竟變成一個難以理解的人了。
秀吉親眼目睹此一演變。然而秀吉本身由於出身過於低微,連這樣的傳說都無從編起。在這種情況下,秀吉多半是想用源氏的姓吧:既然信長是平氏,在他之後的秀吉就應為源氏。如果是源氏,按照先例可由朝廷下詔封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三河的德川家康,曾在信長改姓的同一時期也改姓,創作一套家譜,可事到如今秀吉要再這樣做,為時晚矣!
「要注意保全自己。兵法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此。」
「老夫人從前是在宮中侍奉貴人的嗎?」
紀州這地方,早從信長那時起便是塊十分棘手的地區。當地的武士性子剛烈,動輒拔刀相向,人民富於獨立心,在戰國時代一百多年間,他們通過協商,聯合成統一管理的國家,從不曾接納過統一中央的大名。而且這裏是佛教一向宗的地盤,當地居民把阿彌陀如來看做唯一的絕對權威,全不尊重地上的領主。此外,這地區山上盤踞著眾多綠林好漢,海邊漁港是海盜巢穴。在秀吉看來,「要治好紀州這地方,非得派小一郎這樣的人不可。」
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不過阿仲的貴族生活可不是現在才開始的,早在十一年前秀吉被信長封為近江長濱城二十萬石領地的大名時,她就從岐阜老家遷到長濱城,在那湖濱城市開始了豪華闊綽的生活。
仔細一打聽,才知道故事還編得能夠自圓其說。阿仲原本是宮中膳房的侍女,當時的天皇後奈良天皇某日看到阿仲,一見鍾情,便拉著阿仲的衣袖進了內宮臥室。秀吉似乎是這麼對人說的:「因之曾接觸過天皇的玉體。」故事接著還說,之後阿仲懷孕了,回到故鄉尾張生下一個男孩,此人便是秀吉云云。
這次見面時,阿仲特意遣開眾人,低聲問道:
「這可是你想錯了。」
「這是奇恥大辱!」
相形之下,竹阿彌之子小一郎秀長,卻是阿仲一手撫養長大的。比起哥哥,這是個何等正直而討人喜歡的兒子啊。
半兵衛心想。依他看,小一郎儘管缺乏獨創的精神,模仿力卻很強。生來不喜歡標新立異的他,能如實地按上司的指示踏踏實實、一絲不苟地做,這種性格簡直生來就是專為擔任哥哥城池的留守隊長。舉個例子,有次秀吉奉信長之命領兵攻打岐阜城,他讓弟弟留守軍營。這一仗中,秀吉親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率領蜂須賀部隊的少數輕兵,從岐阜城後山抄近道潛入城內。臨出發前,秀吉吩咐小一郎並與他約定:「我領一支部隊潛入城內,從裏面拉開城門。到時我將高高豎起一根長竹竿,竹竿頂端繫著一隻葫蘆。一見到這信號,你要趕緊衝進城內與我會合!」如果這一計劃打亂,秀吉在城內勢必沒命。但小一郎緊密配合,出色地完成哥哥指示的任務。
「原來是這小子!」
命令小一郎管轄紀州的秀吉首先驚歎不已。在秀吉眼裏,小一郎似乎是個天生的調停者、民政家,更叫秀吉喜歡的是,在愚鈍、粗疏者居多的親屬中,唯獨小一郎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甚至稱得上是個奇蹟。無論才幹或品行,這小一郎將來多半會成為秀吉政權的中流砥柱吧。
她差點脫口而出。這小子由於突然飛黃騰達,多半有點高興得瘋了吧。
半兵衛一向主張,在一支全由近親組成的軍隊裏,才智卓越的只要哥哥一人就行了,當弟弟的才能不應超過兄長。如果弟弟比較強,士卒自然會與弟弟親近,全軍的統率就會生亂。此外半兵衛還主張,弟弟必須是個清心寡慾的人,如果弟弟貪婪,就會與哥哥手下其他部將爭功,如此一來,整個家屬軍團往往會亂了章法。從這兩方面來說,小一郎這個年輕人算得上是十全十美的人物了。
他就這麼一下子改變了自己的祖先。原因是當今掌權的足利家族是源氏子孫,要推翻足利氏而繼承天下,非平氏不可。天下由源平兩家交替執掌的思想,在當時的豪門望族之間影響極深,信長便投這種世俗迷信所好,再加利用,以為建立織田家的天下造成輿論。信長命令文書官為自己撰寫家譜,然而在為甚麼是平氏的後裔這點卻陷入窘境,於是虛構了一個名叫平親實的人物,說親實乃死於壇之浦的平資盛次子,平家滅亡時他剛出生不久,生母抱著他逃到近江,成了當地大戶津田某的妻子。後來越前織田神社的神官織田氏可憐親實的處境,讓他做了自己的嗣子,繼承織田家家業。以上是信長叫人杜撰的一則傳說——織田家乃平氏後裔。
安撫山賊和海盜,耐心傾聽他們的不平,雷厲風行掃除人世的不公,儘管手下將領如群星燦爛,可是當秀吉環顧四周時,他卻發現小一郎是唯一能夠擔此重任的。
「你要成為影子那樣的人。」
突如其來的榮升使阿仲左右為難的事倒不只這樁,有一次侍女問她:
以上是官兵衛的一番道理。若在平時,小一郎準會順從地點頭聽從,只因時局非同往常,這位一向溫柔敦厚的漢子竟也克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放開嗓門大喊:
總而言之,從那以後已經過了十一年,因此這樣的生活她早就習以為常。
其後小一郎也參加了賤岳戰役,這是一次攸關能否接管天下的大戰。另外他還隨軍參加小牧之役,後來又參與征討紀州的戰爭,這可說是一場在京城附近掃蕩殘敵的戰鬥。
然而今後不知會如何演變,特別是在這次播州戰役中,小一郎功勳卓著,名聲大振,或許會改變他的人品也未可知。半兵衛擔心的正是這一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