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7 一二八事變的奮戰迎敵 7.2 十九路軍奮勇抗日

7 一二八事變的奮戰迎敵

7.2 十九路軍奮勇抗日

這種低姿態的不抵抗政策,當然無法得到十九路軍的支持。何應欽原本乾脆下令,準備調憲兵接替十九路軍在上海市內的防務,不料日本海軍卻搶先在一月二十八日的半夜,調兵進入上海市區,對中國守軍發動了攻勢,十九路軍立刻加以還擊,「一二八事變」就這樣在上海開打。
這種戰果,大大振奮了所有中國人民的愛國情緒,海內外的中國人慷慨捐輸,前往前線勞軍與看顧傷兵,更有青年人報名參軍以支援守軍抗敵和圖書
但是日本這次沒有這種運氣了。當時駐防上海的守軍,是經過中央收編廣東的十九路軍,這支部隊並非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對於中央的命令也不會完全言聽計和_圖_書從。這時候的十九路軍,眞是鬼使神差地從江西蘇區前線調防上海,進行整休,指揮十九路軍的將領是蔣光鼐與蔡廷鍇,他們對於日軍在東北的侵略,可以說是敵愾同仇的恨之入骨,因此當日本海軍又想在上海鬧事之時,當然就興起守土有責的決心。十九路軍的高層指揮官們,觀察到日軍有可能在上海進行挑釁的意圖,同時當時的國民政府又陷在改組的過渡狀態,因此便自己決定,假如日軍眞的在上海進行挑釁,他們絕對會給予反擊。這個護衛國土的決心,也得到十九路軍部屬和_圖_書的衷心支持。
雖然十九路軍的裝備落後,而且當時的糧餉不濟(已經兩個月沒有領到錢了,其他的部隊也差不多沒有領到糧餉),但是一種基於民族主義熱血的精神,激發著這些軍人決定與日軍進行一場血戰。由於十九路軍早有迎戰的準備,因此當日軍還以爲「支那兵是太監兵」之時,華軍就以陳舊的武器、有限的火力、但是旺盛的士氣與無畏的熱血,給予入侵閘北的日軍,迎頭痛擊。鹽澤作夢也沒有想到中國的軍隊會進行浴血抵抗,迫使日軍面對逆勢的包圍,因此他只有下令陸和圖書戰隊在吳淞登陸增援,在中國守軍猛烈的反繫之下,而無法登陸成功,另外一支的日軍在江腾竟然遭到圍殲的命運。
原先日本海軍對於自己的戰鬥優勢,有著絕對的信心與把握,他們認爲南京的國民政府已經失去指揮部隊的能力,蔣介石又不在職務上,中央軍大部分仍在江西蘇區作戰,以及部分支援策應華北的局勢,因此根本無法調軍救援上海,以日本陸戰隊的兵力來對付疲弱的十九路軍,根本是牛刀小試,絕對會一戰功成,而能與關東軍的勝利爭鋒比美。所以日本在上海的海軍指揮官鹽澤幸和_圖_書一少將,在日軍出動時曾狂妄的表示,日軍只要四個小時,就可以踏平上海的閘北。
當時的粤派主掌的國民政府,可以說是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本身無糧無餉可發,到處借貸又無門,地方割據勢力根本不聽指揮,帝國主義的壓力又難以招架,內部還經常爆發內訌。當時蔣介石仍是在野的身份,對於南京國民政府已經面臨失控狀態,日軍又想在上海生事以便擴大衝突、威脅京畿,而深感不安,因此指示軍政部長何應欽,與十九路軍「打招呼」,希望不要與日軍衝突,假如發生任何事端,都交由地方政府處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