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17 歷史的轉折點——西安事變 17.2 安內攘外與聯蘇容共的矛盾

17 歷史的轉折點——西安事變

17.2 安內攘外與聯蘇容共的矛盾

而中國共產黨開始把抗日當成中華民族各黨派共同的歷史責任,以及願意接納其他的政治勢力,一同合作抗日,那是在一九三五年以後的事。一九三五年七月,在蘇聯國際共黨的指令下,中國共產黨接受採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先由在莫斯科的王明,擅自代表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之後,才表明中國共產黨願意與中國其他所有的軍政力量合作,共同抗日。然後在共產國際強力指示下,中共中央才非常勉強地願意放棄先消滅蔣介石與國民政府,才能抗日的前題,而要求所有不同立場的政治力量,共同團結合作的抗日。
因此在中國面對日本大敵當前的侵略時刻,國共之間爆發內戰,並非單方面來自於蔣介石近乎頑固的安內政策,也是因爲共產主義本質上「專政」的特性,它非要先消滅國民政府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在那個時候,中國共產黨並非在中國境內的一個「政黨」而已,它根本就否定中華民國,而另外建立了一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家。因此每當日本三番幾次的侵略中國東北、內蒙與華北之時hetubook.com•com,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固然力主抗日,但是紅軍卻從來沒有停止利用國民政府軍隊抽調部隊北上抗日的機會,立即尾隨調離的中央軍,進行攻擊,以擴大地盤,中共紅軍因此成了國民政府抗日最嚴重的後顧之憂,國民政府的部隊因而不敢與日本堅持對抗,就要立刻回師與紅軍作戰。
所以一般的輿論認爲,蔣介石堅持一定要先剿共才抗日,是勇於內鬥、怯於衛國的藉口,這在歷史上是不公平(也是昧於事實)的看法。事實上,中國共產黨與紅軍,也是一樣要先內鬥奪權、再對日作戰。中共早就揭橥其抗日基本策略前題是「抗日必先反蔣」,也就是說中共要先消滅蔣介石,與國民政府這些無產階級革命的敵人之後,才能領導中國,參與全球無產階級共同抗日的行列。
此時,而蔣介石雖然已經在國共戰爭中,居於勝算的優勢,但是蔣介石卻沒有因此決定完全採取軍事手段,來殲滅中共的紅軍。在中共與第三國際的主動與國民黨接觸之下,蔣介石同意在一九三五年秋季,指令國民黨的陳立夫與張沖,負責與中共與國際共黨的代表周恩來及潘漢年,進行國、共合作抗日的接觸與談判,只是蔣介石在公開的場合,仍然不肯鬆口,並且在軍事的追剿上,也不肯放鬆壓力。當然中共中央也是同樣不對外承認,它正在與蔣介石進行合作的談判。因此讓外界一直以爲,蔣介石是個冥頑不靈的人物,非要完全消滅中共,獨攬大權不可,而不肯接受中共「團結抗日」的要求。m•hetubook.com•com
在陳立夫、周恩來、潘漢年的國共合作抗日的多次協商中,蔣介石既然擁有絕對的優勢,他當然開出強硬的條件,那就是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接受三民主義的立國政綱,服從蔣介石的軍委會領導,放棄無產階級專政的革命行爲,取消蘇維埃政府的國中之國的政治組織,改變紅軍的編www.hetubook.com.com制,加入國民革命軍的陣營,這種條件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當然是非常的難以接受的。
因爲共產黨革命的目標,就是要推翻國民政府及所有的階級敵人,以建立自己所主導的專政體制,因此雙方談判的進展,相當的緩慢。不過隨著蔣介石在軍事上的節節進逼,一九三六年五月,紅軍在渡河進攻山西失利,而退回陝西之後,兵力只剩三萬多人而已,並完全困在陝西的北部。紅軍糧彈不濟的情形非常的嚴重,迫使中共最後只有準備接受蔣介石的和談立場,國共在南京的合作談判,其實在當年十二月大體完成,由中共談判代表周恩來返回陝北紅軍基地進行最後的確認。正在此時,卻突然爆發了由東北軍主導的西安事變。
對於領導共軍的毛澤東,抗日是必然的選擇,因爲在蘇聯共黨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就是爲了參與全球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大業。由當時的國際情勢看來,日本的軍國主義結合了財閥主義與日皇的封建主義,已形成對共產主義威脅最大的反動勢力。更爲重要的是,日、俄在歷史上,早已建https://m.hetubook.com.com立了世仇與戰略對抗的宿命,因此更使得日本軍國主義與共產國際主義之間,形成了不共戴天的敵對。而日本侵華的戰略考慮前提之一,就是要防止中國赤化,同時要利用中國成爲抗俄的戰略腹地。當時受到蘇聯指揮與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當然是會把日本當成必須消滅的仇敵。
由於這時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絕對要推動無產階級革命的專政政黨,也是一個階級利益重於國家民族利益的政治團體。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是爲了要執行無產階級全球革命的使命,這遠比爲了中華民族對抗日本大和民族的考量爲重要。同時共產黨專政的特性是,當它完成無產階級革命之後,是整個國家永遠與唯一的執政黨,共產黨不可能接受其他政黨領導,或是與其他政黨一齊並存、進行輪流執政的和平競爭(這與西方民主制度的多黨體制有著根本的不同)。當時推動無產階級革命的性質是:若共產黨不是唯一的執政黨,它就是地下的革命黨,沒有第三種可能。
當時美國採取孤立主義,因此一直迴避對中國應有的支持,甚至還有輿論建議,不妨以中國的https://m•hetubook•com.com利益餵飽日本,以避免美日爆發決戰。所以在國際社會的綏靖主義之下,中國若是真的被迫進行全面的抗日,至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中國將無法得到西方國家直接的支持。總體戰的對抗就是比國力,因此落後的中國是根本沒有單獨打敗先進之日本的機會。由於蘇聯與日本的衝突一直在蘊釀之中,所以聯合蘇俄成爲蔣介石必須認真考慮的抗日戰略,然而聯蘇又與容共是一體的,所以蔣介石在剿共的策略上,是有其聯蘇抗日戰略考慮的難處。
這樣,中國共產黨同樣的要先進行國內武裝革命,以消滅中國國內的階級敵人,然後再對外消滅全球反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反動勢力。所以國共兩黨都是決定要抗日,但是前題並不一致,彼此也都將消滅對方當成抗日的先決條件。國、共先內戰後抗日,並非是蔣介石單方面的堅持,也是毛澤東的立場與看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