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19 事出意外的盧溝橋事變 19.3 小意外演成全面的衝突

19 事出意外的盧溝橋事變

19.3 小意外演成全面的衝突

不料中日雙方正在進行交涉之時,日本所謂失蹤的士兵已經找到了,但是日軍仍然堅持,非要連夜進入宛平城搜查不可。而中國的守軍認爲夜深雨大,雙方軍隊的情緒又緊張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實在不便讓日軍進城,以免爆發意外,何況失蹤士兵已經歸隊,槍聲問題又查不出個所以然,不如等到天明之後再加以處理。但是這時日軍的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已在山海關得到消息,立刻下令聯隊長牟田口,要給中國軍隊一些「教訓」,要叫中國軍隊知道,不能在中國的領土,對演習的日軍「開槍」(只有日軍可以在中國的領土開槍、砲轟任何他們要想攻擊的目標)。既然一木清直的部隊已經調出,牟田口大佐就有教訓中國部隊的打算。
不過,在北平南方交通樞紐的豐台,日軍當天也舉行一個配合性的小部隊演習,當時豐台日軍最高指揮官是由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大佐擔任,他在七日黃昏時,回到北平接洽公務,演習只由清水節郎中隊長率領一中隊(一個連的兵力)的日軍,在宛平城外進行夜間實彈演習。演習的假想目標,就是攻佔盧溝橋,其實這種操演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在當天的確只是一個小型的訓練演習,而沒有事先設計的預謀。
不料在清點hetubook.com.com人數時,突然發現少了一位負責傳令的新兵志村菊次郎,因此清水決定擺出作戰陣式,並且向上級大隊長一木清直中佐報告,一木清直則向在北平東交民巷的聯隊長牟田口大佐報告。當時牟田口要求現場的日軍,務必進行強硬的交涉,並要求大隊長一木清直立刻調派部隊增援現場,他則與日軍駐屯軍的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立刻趕往宛平的現場。日軍當時交涉目標是,要找到失蹤的士兵,同時當然也要抓到敢在「中國」的領土(不是日本的領土!)「非法」向皇軍(日本豐台駐軍是依法無據的)演習開槍的「大膽之徒」(其實有無真的射擊槍聲,也無法證實)。
而在城內的守軍是華軍第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吉星文團的金振中營,營中官兵對於日軍這種耀武揚威,在中國領土上,任意地演習開槍,早已是恨之入骨。從六月中旬,日軍開始在豐台進行密集的實彈演習起,南京軍委會已傳達給二十九軍「加強戒備」的命令,因爲整個北平的對外通路,www.hetubook.com.com就只剩下這座橋還掌握在中國軍隊的手中了。
盧溝橋軍事衝突的消息傳到廬山,蔣介石對於盧溝橋交火的衝突,倒是相當嚴肅看待。雖然以目前的各種情報判斷,這只是日軍演習所產生的意外事件而已,背後應該沒有特別的策劃與預謀,但是他仍然認爲,要特別小心局勢的發展,因爲他絕對不能再因判斷錯誤,讓北平重演九一八事變瀋陽淪陷的悲劇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平津一帶的天候不佳,間歇的陣雨下個不停,這天是河北省舉行國大代表選舉的投票日,選民相當地踴躍,這象徵著河北仍然與南京保持著主權的關係。而日軍從六月開始,就在在北平到山海關一帶,不分晝夜的進行軍事演習。七月初,日本駐屯軍的司令官田代皖一郎重病在床,由參謀長橋本群少將代理職務,使得駐屯軍的各級指揮官擁有了更大的決定權。
日軍在宛平城外的演習,一直持續到晚間十時半,這時候其所派遣的「假想敵」,在黑夜中射擊誘敵的空包彈,而據當時的日軍報導,突然聽到間歇性的實彈射擊槍聲,日軍指揮官淸水中隊長立刻宣佈,保持警戒與停止演習,清點全隊人數,搜尋「敵方」開槍地點。和圖書
由於局勢早已高度的緊繃,因此在盧溝橋附近的軍事衝突一發,雙方立刻都以加急電報分別向東京、南京報告請示。日本軍部接到電報之後,立刻下令駐屯軍司令部指揮豐台駐軍,要日軍在下列的基礎下,就地解決此次的中、日軍事衝突,一、日軍務必控制永定河左岸陣地,二、設法解除中國軍隊在永定河左岸的武裝。三、駐屯軍可以調派部隊增援盧溝橋前線。而這個指令正好和旅團長河邊的意見相同,於是他立刻調動軍隊,趕往豐台支援牟田口聯隊,準備奪下盧溝橋、「踏平」宛平城,以教訓中國人的無理。而日本的媒體,則把這個新聞,炒得火藥味十足,認爲事關日軍威望與國體尊嚴,非要追究到底,給中國軍隊一個教訓不可。
而早已期待日本應該以果斷的力量,打開華北僵局的日本輿論,在報導盧溝橋事變時,都以極其誇張的手法,報導中國軍隊竟然敢在「中國」的領土,騷擾日本皇軍的「非法」演習,因此要求日本政府,必須要給中國狠狠的教訓一番,叫中國懂得尊重日本。日本內閣立刻煞有介事和圖書的對這個事件,進行討論,不過由於政府與軍部內擴大派與不擴大派的意見仍然無法妥協,接著又傳出駐屯軍與二十九軍達成解決協議,因此只有暫時作罷。日本內閣在九日宣佈「不擴大」方針,只要求華軍必須從盧溝橋撤退,不過參謀本部卻開始研擬日軍對華北的作戰計劃,以備軍情變化的需要。
中日雙方交涉到七月八日凌晨四時左右,日本人實在也吵不出個結果,眼看天亮後大家就可以平靜的解決歧見,但是日軍部隊已經在野外淋雨受凍了等候了半夜,假如就這樣回到兵營,實在「下不了台」,因此日軍的聯隊長牟田口就藉口日軍又遭到華軍射擊,下令一木清直的部隊,向宛平城的中國駐軍所在地進行射擊洩憤,中國守軍當然加以還擊,雖然這只是雙方沒有作戰目標的交火,但是卻是在盧溝橋事變中,真正的互相射擊「事件」,雙方正確的槍戰時間,是發生在七月八日的清晨五時左右。這時華軍沒有被嚇倒,沉著地還擊,日軍的射擊更完全沒有討到任何的便宜。
雖然交火的第一線已達成和解的協定,但是日本的軍方卻出現了強烈的求戰期待,特別是關東軍與朝鮮軍的少壯派軍官,已經演習入關支援作戰很多次了,因此早就有意要展現自己的兵力,他們立刻自行發表公和*圖*書開聲明,表明日本軍隊必須要好好的教訓華軍,並且誓爲華北駐屯軍的後盾,同時將請戰與求戰的強烈主張,回報東京。東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同樣也是興奮異常,自動停止休假下班,晝夜進行草擬日軍在華北軍事行動的計劃。
當時駐屯軍中,握有最大部隊指揮權的,是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在七月七日的當天,他趕往山海關附近,督導駐屯軍與關東軍的協同演習。因此當天日軍的演習重點,是放在離北平、天津較遠的山海關地區,所以日本駐屯軍並無立刻要在北平近郊進行挑釁的預謀。
但是日軍的確低估了守軍的戰鬥意志,牟田口大佐以爲只要日軍全面動手,華軍必敗無疑,結果他沒有等駐屯軍的援兵到達,就在八日下午,率領豐台日軍再攻宛平與附近陣地,但是遭到華軍強烈抵抗,華軍甚至出兵迂迴攻擊,造成日軍傷亡慘重。日本根本沒有辦法拿下盧溝橋,當然也沒有辦法踏平宛平城。事情演變至此,當然造成旅團長河邊的震怒,日本方面只有先和中國方面進行談判,在七月八日的晚上,由張自忠與松井太久郎簽定停火協議:一、中國軍隊撤出宛平。二、日本軍隊退回豐台。三、宛平改由中國的保安隊(石友三部)接防。既然達成協議,整個事件看起來應該可以告一段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