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3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 23.4 唐生智臨危受命

23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

23.4 唐生智臨危受命

這支由唐生智統帥,臨時編成的南京衛戍部隊,原本的作戰任務,只是進行短期固守的防禦作戰,並非要進行全軍犧牲,死守不退的決戰。但是唐生智在自願接任衛戍司令之後,卻一再的對外與對內表示,他決心與南京共存亡,要求部屬也要準備如此地犧牲。事實上,當時參加南京保衛戰的中國部隊,是臨時編組的待整編部隊,兵、將相互缺乏了解,裝備與人員嚴重不足(補充的新兵太多,大部分連基本軍訓都沒有受過的平民,因為當時中國沒有後備軍人,新兵都是臨時徵集的平民),又沒有堅固的陣地防線可守。
過去,唐生智雖然曾經有過公開兵變反蔣的記錄,而且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統軍作戰,當時身體健康的狀況又不佳,但是此時的唐生智,已是蔣介石身邊多年的重要部屬,而在一九三五年秋季的南京保衛戰演習中,唐生智是這場演習的參謀長,因此他對於南京的防務,應是最為熟悉的將領了。由於在決定保衛南京之時,蔣介石已經是無兵可遣無將可派了,唐生智既然願意自告奮勇,就委派他出任衛戍司令了。蔣介石能夠派出防衛南京的軍隊,也只有一些從上海退下的等待整編的十三個師軍隊,加上軍校的教導總隊,甚至連憲兵部隊都算上,在編制上約有十五萬人,實際上的兵力也許略為少些https://m.hetubook.com.comwww.hetubook.com.com
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之後,發現自己編練的中央軍,幾乎已經完全打光了,部屬的意志也出現了疲憊,因此他在南京保衛戰的決策過程中,採取非常低的和_圖_書姿態,他沒有直接調兵遣將,下令部屬防守南京,只有在軍事會議中,提出自己的願望,希望有人能夠自告奮勇地守衛南京,在將領們觀望的反應之下,蔣介石甚至表示,假如沒有人負責防衛南京,他將自己兼任南京的衛戍司令。這時候,體弱多病的唐生智,突然大義凜然地表示,他願意擔下防衛南京的重責大任,必要時他將與南京共存亡。就這樣,蔣介石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委派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當時南京保衛戰的戰略共識是,進行短期的固守,而非是死守南京。
不過口口聲聲決定要殉城的唐生智,其南京的防衛計劃,真是過於草率,只有簡單地將https://www•hetubook.com•com兵力分成外圍與城牆的守備作戰,完全沒有防守作戰的陣地縱深編組,也沒有預備隊可以運用,更別提後勤支援與主動出擊了。
面對日軍勢如猛虎出柙的攻擊,唐生智一再發表「悲壯」的共存亡演說,他的表現,不像是衛戍司令,反而像是要慷慨就義的烈士。唐生智根本不去設法解決守軍所面對的各種作戰問題,只想反正大家一起死,造成守軍只有抱著與陣地共存亡的烈士信念,進行呆板死守的作戰任務,而沒有戰士迎敵的準備與應變措施。而最為危險的,就是唐生智與衛戍司令部,根本沒有進行在必要時,任何有關撤退的參謀作業,部隊指揮官與所有參戰的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也沒有進行萬一奉命撤退之時,必要的安排與準備。
此時,從上海退出戰場的主力部隊,改變撤退方向,而從宜興轉向南下,經過廣德地區,進入浙江與安徽,而沒有向西方的南京集結。在白崇禧的影響下,廣西新的增援部隊也開始減緩原先向南京集結的運動。顯然是大家都已認為,南京背對大江,決戰非常的不利,大家要對自己的部隊留一手,以免在南京被殲滅。只有由四川剛剛趕到的第二十三集團軍(原先是準備參加淞滬會戰的),由南京調往廣德,扼守京杭公路,與日軍第十軍發生激戰,才掩護華軍主力安全的退到浙皖地區。而川軍的師長饒國華則在戰線被日軍突破時,自殺成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