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3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 23.8 日軍戰術成功但政略徹底失敗

23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

23.8 日軍戰術成功但政略徹底失敗

在南京保衛戰之中,日軍進攻戰術的運用可以說是相當地成功,前線作戰部隊不待繼續進軍的命令,就已經掌握戰場的先機,以獨斷的方式,搶先尾隨追擊中國部隊,空軍飛機更是不斷炸射,讓中國的部隊無法進入防禦陣地,也無法整編與恢復有組織的作戰。接著在發動全面攻擊時,更是多路齊進,海空進行協同作戰,日軍以強大的軍力進行中央突破,同時派遣快速部隊對南京外圍進行迂迴地包抄。日軍攻擊南京的hetubook.com.com前線部隊,無論是戰場反應,以及戰術的應用,都可說是達到一流的水準,也就造成在日軍正式發動攻擊的十三天之內,就攻佔了中國的首都南京。
所以日本攻佔中國首都,以及對中國人民所施行的殘暴行為,不但不能達成速戰速決的目的,反而使得中日戰爭無限地延長,這是日本侵略中國之整個戰略的危機所在。日本開始不知如何結束中日戰爭,只有將有限的戰力逐漸地消耗在m•hetubook•com•com中國的戰略空間之中,因而它就越發感到自己在對美、蘇大決戰之準備上的不足,最後日本只能以先發制人的方式突襲美國,鋌而走險地掀起太平洋戰爭,而最終戰敗亡國。這種由前線部隊主導整個戰爭決策的方式,終於成為日本整個戰略佈局的致命傷了。
但是在政略的層面而言,日本進攻南京,卻犯下了重大的錯誤。這場作戰是由前線的部隊引導整個戰爭的發展,大本營只能跟著追認而https://m.hetubook.com.com已。事實上,原先日本的戰略設計,是希望能夠藉著戰爭的打擊,來逼中國讓步與屈服,成為支援日本大東亞戰爭的「保護國」,而非要全面佔領與滅亡中國。因為日本真正要準備決戰的敵人,不是中國而是蘇聯,所以日軍大本營原來並無進攻南京的作戰計畫。但是在前線軍隊的請戰壓力之下,大本營卻被迫放棄原則,支持進攻南京的行動。而在日軍攻佔南京之後,統帥更無法阻止部隊縱兵大掠南京,這種不給和圖書中國留下和談餘地,硬要攻陷中國首都南京,並且展開空前殘酷的屠殺與擄掠的做法,當然是讓國民政府,絕對不可能與日本以和談來解決兩國的戰爭了。日本進攻南京之「失控作戰」,犯了日本想要迅速結束戰爭的政略與戰略的大忌。
原本日本政府所提的和談條件,在十二月二日由蔣介石所召開的高級軍事首長會議之中,幾乎得到與會所有人的同意,認為可以一試,以紆解中國所受到的戰場挫敗。因為中國當時急需進口武器、訓練新兵,m.hetubook.com.com與重新佈陣的時間,因此國民政府轉告負責和談調停的德國大使陶德曼,中國願意在這個原則下,與日本進行和談。但是由於日軍快速地攻佔南京之後,日本軍部的立場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軍部認為中國首都已被攻克,中國已無和談的籌碼,因此立刻推翻了原先和談的條件,增加了中國無法接受的條款。而日軍在南京的空前暴行,更是造成中國政府方面,無法與日本進行談判的壓力。如此一來,中國政府根本不能與日軍停戰,中國人民也不可能支持和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