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8 勇挫日本皇軍鋒焰的三次長沙大捷 28.3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起因

28 勇挫日本皇軍鋒焰的三次長沙大捷

28.3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起因

日本十一軍在不到三個月,就再度興兵進攻長沙,是給薛岳抓到一個有利的反擊機會,因爲日軍是採取攻勢作戰,軍隊的疲勞較大,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無法完成整補,有著疲兵再戰的不利。而薛岳已經檢討了兩次日軍進攻長沙的得失,研擬出一套專門對付日軍深入攻擊的「天爐戰法」,將在長沙附近,對深入的日軍加以圍堵與殲滅的打擊。
第三次長沙大捷,乃是華軍最爲貨真價實的一場大勝仗,日軍在此役再一次遭到重大的挫敗與損失。這次長沙會戰,與第二次長沙會戰僅隔兩個月,主要原因是在一九四一年夏威夷時間的十二月七日,日軍成功地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戰爭。日本華南方面軍的第二十三軍,負責進攻香港,但是擔心華軍會支援駐港的英軍,從側背打擊日軍的後路,所以要求日第十一軍,在湖南北部,發動牽制性的攻擊作戰。主要的目的,是牽制中國第九戰區的兵力,以防華軍南調打擊日本二十三軍的香港作戰。和*圖*書
在薛岳的指揮下,華軍在面對日十一www•hetubook.com.com軍南下的攻擊中,只是誘敵深入、進行象徵性的抵抗,就轉進後撤,等待側擊合圍的機會。日軍在順利渡過汨水之後,就已經接到香港英國軍隊投降的消息,基本上而言,日本十一軍的牽制作戰任務,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進行,日軍應該可以返回陣地了。
但是第十一軍的司令官阿南惟畿,不肯輕易放過這個進攻第九戰區的機會,他至少要爲上次進攻長沙作戰的失利,討回一些顏面。因此雖然原先在作戰計劃上,這只是一場牽制作戰,但是他卻有著旺盛的企圖心,希望能夠有更爲傑出的戰果表現。阿南以日軍第三、六、四十師團以及第九混成旅團組成戰鬥序列,於一九四一和圖書年十二月底,再度在湖南北部發動攻勢。
最爲重要的是,日軍的牽制攻擊發起時間,實在太遲,這也是因爲日軍才剛剛打完上一場的長沙會戰,兵力尙未完全恢復過來,同時在華南的日軍,也高估英軍的作戰能力,因此認爲攻佔香港的時間,應該在一個月以上,所以參與牽制作戰的日軍,不必太早的出動。結果日軍攻擊的部隊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才正式渡過新墻河進攻,但是防守香港的英軍,卻根本沒有打出水準,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就向日本二十三軍投降,因此原本奉命南下支援香港的華軍部隊,這時已經沒有作戰任務在身,因此當蔣介石聽到日軍企圖乘虛進襲長沙的情報,立刻就下令調離湖南的華軍,迅速地回防第九戰區,以圍攻深入的日軍。和*圖*書m.hetubook.com.com
但日軍這次在湖南出兵,可以說是在天時上,就極端不利,因爲當年的冬季,湖南出現了罕見的大雨與低溫,造成所有的江河水量大增,必須要有渡河的裝備、在適當的渡河地點,才能越過河流;同時農田積水泥濘又深,造成軍隊重裝備運動不易,天候的嚴寒更是增加日軍部隊補給與攻擊上的困難。不過根據日軍的情報顯示,第九戰區的華軍部隊,的確有大量南下調動的佈防行動,因此阿南判斷,這給日軍一個乘虛而入的大好機會。既然第十一軍,早有準備深入湖南,進攻長沙的腹案,只要等待作戰時機的來到,現在日軍不妨來個先斬後奏,從牽制作戰,轉換成爲攻佔長沙的會戰。
圖 28.3 第三次長沙會戰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