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37 出賣中國的雅爾達密約 37.3 美國鑄成歷史大錯

37 出賣中國的雅爾達密約

37.3 美國鑄成歷史大錯

這時候英美蘇三個「盟國」聯手,擺出比敵人還要可怕的態度,強迫中國必需接受雅爾達密約,否則中國自己接受一切的後果。當時的中國,事實上已經再度分裂爲重慶與延安的兩個政府,八年抗戰造成國力的耗竭與人心的不安,都已經使得中國無法再經得起「三強聯軍」的孤立與圍攻。同時國際強權正在進行各種介入中國內政分裂的活動,假如蔣介石所領導的重慶政府,不願接受雅爾達密約,那麼這些國際強權就會轉向支持延安政府,而蔣介石只有派遣宋子文率領代表團,在六月三十日親自到莫斯科與史達林交涉。
會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只通知國會,雅爾達對於歐洲部分的協議,而隱瞞了蘇聯參加對https://m.hetubook.com.com日作戰代價的密約。當在一九四五年三月,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聽到這份密約相關的傳聞之時,曾經親自晉見羅斯福求證。當時瀕臨死亡的羅斯福總統,竟已經「記不清楚」這份密約的主要內容與可能的影響,於是羅斯福將密約的備忘錄,交給赫爾利大使研究。當赫爾利提出報告,力陳這份密約的不當之時,才讓羅斯福感到大驚失色,而發現這份密約已經犯下大錯。美國如何能夠背棄大西洋憲章的原則與精神,充當蘇聯的「打手」,強迫中國接受有損領土與主權的侵略行爲?假如蘇聯的野心更大,那麼美國不是平白地將赤化亞洲的機會,和*圖*書奉送給蘇聯?
雖然根據史達林的要求,美國政府要到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五日,才能正式通知蔣介石,有關雅爾達密約的內容。但是紙包不住火,謠言還是慢慢流傳開來。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是在五月二十日,應蔣介石的要求,「私下」告知雅爾達密約的大概内容。當蔣介石知道中國要爲蘇聯參戰,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之後,可以說是痛心疾首已極,怛是蔣介石卻想不出破解之道,因爲中國已經因爲戰爭的摧殘,到了無力再戰的地步,更何況國、共的內戰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因此羅斯福要求赫爾利設法進行補救。赫氏奉命後,想先說服丘吉爾修改立場,希望英國能夠放棄對香港的佔領,以迫使hetubook.com.com蘇聯放棄控制旅順、大連,但是被丘吉爾一口回絕。赫爾利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羅斯福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病故,由副總統杜魯門繼任。赫爾利見到了史達林與蘇外長莫洛托夫,他們一再向赫爾利保證,蘇聯純粹是爲了打擊日本才會進兵中國東北,蘇聯絕對支持美國的對華政策,尊重蔣介石的領導,願意幫助中國的統一與復興。對日作戰所要索取的代價,是要對蘇聯人民有個交待而已。
由於杜魯門在繼任總統之前,對於美國在發展核子武器或是雅爾達密約的簽訂,都是被排斥在決策圈外,所以他是完全不知情。因此赫爾利特別要求杜魯門總統,能否重新考慮雅爾達密約,對於亞洲全局所造成的嚴重問題www.hetubook.com.com。因爲這個密約,不但是影響戰後東亞的國際戰略平衡,更是會妨礙美、中的國家利益,同時更是違背了大西洋憲章與美國立國精神的做法。但是杜魯門卻非常堅持美國必須徹底執行雅爾達密約。
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杜魯門派出特使霍浦金斯(Harry Hopkins)訪問莫斯科,商討蘇聯參對日作戰的時間,以及探尋蘇聯對中國的政策。史達林表示,只要中國同意與蘇聯依照雅爾達密約的原則,簽訂中蘇的條約,蘇聯將在當年八月對日本宣戰。史達林並且特別重申,蘇聯絕對尊重中國在東北的主權,也願意幫助中國的統一與復興,它與中國共產黨並無政治與軍事的直接關連。
雅爾達密約的簽定,事實上,得助m.hetubook.com.com於美國國務院與軍方單位裡親共勢力的影響很大。國務院拒絕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參與其會,也未曾通知美軍在太平洋的將領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與尼米兹(Chester Nimitz)。因此雅爾達密約邀請蘇聯參戰,就等於是開出空白支票,做爲給蘇聯在遠東參戰的代價(不過首先付帳的卻是中國而非美國)。
因此在當年的六月九日,蔣介石派行政院長宋子文在美國進行訪問,在風聲走漏的壓力之下,杜魯門也不得不向宋子文透露雅爾達密約的大概內容。宋子文對於這份密約,竟然是拿中國的領土與主權,做爲蘇聯參加對日戰爭的代價,大感不滿。無奈杜魯門忠心耿耿地根據史達林的要求,強迫蔣介石就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