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滎陽對峙
三、張良反對分封六國後人
劉邦答道:「不能。」
張良又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三條理由。武王克商後,曾經打開殷的鉅橋糧倉和鹿台錢庫,分發糧食和財物給貧苦百姓。眼下大王能夠開府庫,散糧錢給百姓嗎?」
劉邦答道:「不能。」
待到張良停止了說話,劉邦宛若從夢中驚醒,將尚未嚼爛下嚥的食物一口吐了出來,高聲罵道:「臭儒生,幾乎壞了老子的大事。」
張良又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五條理由。周武王將戰馬放在華山的南面休息,用來宣示不再使用。眼下大王能夠讓戰馬休息不再使用嗎?」
張良說:「臣下請借用面前的筷子為大王籌算六國後人可否分封。」
張良說,如果復興六國,分封韓、魏、燕、趙、齊、楚的王室後裔為王,天下的遊士將回歸故鄉,效於故國君王,與親人團聚,與故舊相依,守護祖先的墳塋而安土重居。如此一來,大王能與誰一道奪取天下?
於是張良又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六條理由。周武王將挽牛放在桃林寨的北面休息,用來宣示不再運送糧草輜重。眼下大王能夠讓挽牛休息不再搬運嗎?」
我讀史書到這裡,不禁有所感嘆。酈食其出身貧民,是狂生策士,他主張恢復六國,分封六國後人,重建六國王政,出於縱橫捭闔的謀略,不難理解。然而,張良是貴族中的貴族,在他身https://www.hetubook.com.com上,處處顯現古來貴族社會的遺風,在他的血液裡,處處積澱著古來貴族世家的遺留。這樣一位張良,堅決地反對恢復六國王政,明確地拒絕貴族社會的復興,他的思慮,毫無疑問是出於對時局的準確把握,對取勝的周密算計,不過,在這些現實的計量之外,我還感受到一種脫出自我的超越。
劉邦答道:「不能。」
先抑後揚,先辱後賞,類似見人劈頭一陣奚落辱罵,然後好酒好肉款待,好言好語看重,是劉邦慣用的御人伎倆,往往用來收復孤高自負、桀驁不馴的人心。相同的方法,他從前曾經用來對付過狂生酈食其,如今,他又用來對付冠軍英布。劉邦的這一招,在鮮廉寡恥、重利輕禮的個人團體間,倒也是行之有效。
印章已經刻好,酈食其還沒有出發。張良外出歸來,到漢王府謁見劉邦。劉邦正在吃飯,他一見張良進來,迫不及待地遠遠招呼道:「子房,子房,趕快坐過來!」
張良又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二條理由。周武王進入殷商的都城,表彰智者商容的故里,釋放被監禁的賢人箕子,為聖人比干的墳墓增土。眼下大王能夠為聖人的墳墓增土,表彰賢者的故里,過智者之門而施禮致敬嗎?」

清・上官周《晚笑堂畫傳》
劉邦答道:「不能。」
張良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一條理由。周武王伐商紂王而封商朝的後裔於宋國,是估量自己有充分的把握能夠獲取商紂王的人頭。眼下大王夠獲取項羽的人頭嗎?」
劉邦答道:「不能。」
話說到這裡,張良語氣轉緩,繼續說道:「當今天下的遊士,與自己的親人離散,拋棄祖上的墳墓,遠離鄉里故舊,前來跟隨大王,日夜想望的,無非是要得到一塊封賞之地而已。如果復興六國,分封韓、魏、燕、趙、齊、楚的王室後裔為王,天下的遊士將回歸故鄉,效力於故國君王,與親人團聚,與故舊相依,守護祖先的墳塋而安土重居。如此一來,大王還能與誰一道奪取天下?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八條理由。」
劉邦答道:「不能。」
回想韓國滅亡以後,張良一心要為韓國報仇,不惜散盡家產。刺殺秦始皇失敗,他接受了黃石公書,恍然開啟了智者的天聰。秦末亂起,他在投奔楚王的路上遇見劉邦,豁然有人世歸宿感。他追隨韓王成恢復韓國,始終打不開局面。當他又回到劉邦軍中時,處處如魚得水……可以
和-圖-書想像得到,曲折的經歷,冷酷的現實,已經使他認識到滅國不可再興,絕世不可重繼,古來的貴族社會,已經如落花隨流水永遠地逝去了。他的聰慧,他的天聽,已經使他預感到新的平民社會的到來,而劉邦就是這個新社會的旗手?
劉邦答道:「不能。」
張良剛剛坐定,還在咀嚼下嚥的劉邦已經把話說開了,一口氣將酈食其謀劃分封六國後裔削弱楚國的計策道了出來,不過,劉邦沒有說出酈食其的大名,只是稱有人如此建議云云。話剛說完,劉邦就急切地徵詢張良的意見:
楚將龍且擊敗英布,平定了九江國後,北上滎陽與項羽會合。得到龍且軍的支援,項羽軍勢大振,頻頻展開攻勢,攻克了敖倉,奪取了漢軍最重要的後勤基地,控制了黃河漕運,漢軍的糧草供應,開始出現了匱乏。
張良再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七條理由。」
到了十二月,南方戰場上傳來了不利的消息,與楚軍苦戰數月之久的英布軍,被楚將龍且和項聲攻破,九江國首都六縣陷落,英布的妻子兒女都被殺害,英布與隨何一道抄小路逃亡到滎陽。
漢三年(前二〇四年)十月,楚漢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大將韓信與趙王張耳致力於安定趙國,撫慰燕國。齊國拒絕了韓信使者要求降服的要求,繼續聯合楚國抗拒漢國。得到齊國的支持,楚軍的機動部隊不時渡過黃河,支援陳餘軍殘部,攻擊立和*圖*書足未穩的漢軍,迫使韓信和張耳奔走往來應對,暫時無力他顧。
「子房,你覺得如何?」
於是,張良拿起一把筷子,比畫著說:「商湯王討伐夏桀王而封夏朝的後裔於杞國,是估量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力量能夠致夏桀王於死命。眼下大王能夠致項羽於死命嗎?」
張良又放下一根筷子說:「這是不可以分封的第四條理由。周滅商以後,廢棄兵車,改為乘車,倒置干戈,用虎皮蒙蓋,以此向天下宣示不再用兵打仗。眼下大王能夠偃武修文,不再用兵打仗嗎?」
英布沒有了退路,決定死心塌地跟隨劉邦。他派人前往九江匯集舊部數千人,又得到劉邦的兵力補充,重新整編成軍,隨同劉邦一道在滎陽一帶作戰。
劉邦驚異地問道:「為什麼?」
於是張良再放下一根筷子,然後將手中剩餘的筷子一起放在八根筷子的另一邊,提高了語調說道:「如今的天下,唯有楚國最為強大,如果六國再次屈服追隨楚國,大王如何使喚得動他們?所以說,如果採用分封六國後人的建策,大王的事業定將煙消雲散。」
被圍困在滎陽的劉邦,見眼前的局勢一天一天惡化,深為憂慮,急於尋求打開不利局面的良策。這一天,他再度與謀士酈食其商量如何削弱項羽勢力的事情。酈食其進言道:「從前商湯王討伐夏桀王,分封夏朝的子孫於杞國。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分封商朝的後代於宋國。如今秦朝喪失德行拋棄道義,侵佔諸侯
hetubook.com.com
的國土,斷絕六國的後嗣,使各國的王室後裔沒有立錐之地。大王如果能夠復興六國,使六國後裔受印封王,六國的君臣百姓必定感戴大王的恩德,都會向風慕義,甘心俯首稱臣。如此施行道義德行後,大王就可以南向稱霸天下,楚國也必定整肅衣冠前來朝見大王了。」俗話說,病急亂投醫。身處逆境、苦無良策的劉邦,從酈食其的話中看到了一線希望。他採納了酈食其的建議,當即決定說:「好吧。那就馬上製作六國印章,然後請先生攜帶前往各國按照計畫行事。」
英布抵達滎陽時,馬上得到劉邦的召見。英布萬萬沒有想到,劉邦召見他的時候,竟然半靠在床邊洗腳。英布勇冠三軍,在諸將中最得項羽看重,與劉邦一道裂土封王,高傲自負,何曾受過這種羞辱,悔恨不該背楚歸漢,當即打算自殺。出漢王府被引領到館舍入住,眼前猛然異彩光亮,館舍的規模,器物的規格,隨從的級別,完全同剛剛出來的漢王府一樣,一看就知道是早就按照最高待遇專門準備好了的。陰沉的英布轉而大喜過望,以為劉邦沒有虧待自己。
張良答道:「是誰為大王策劃這件事的?大王的大業毀了。」
從張良開始說話起,劉邦就一動不動地專注傾聽,神情由驚詫而憤懣,除了口中含糊不清地吐出七八個「不能」而外,驚詫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醒悟了的劉邦,馬上下令銷毀已經製作好的印章綬帶,撤銷分封六國王室後裔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