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作者:李開元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章 倒影回聲中的楚與秦 三、秦軍成為漢軍主力

第六章 倒影回聲中的楚與秦

三、秦軍成為漢軍主力

我們已經敘述過了,劉邦是秦泗水郡沛縣人,這個地方,過去屬於楚國。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劉邦在沛縣起兵,殺掉縣令、依照楚國的制度,被推舉做了沛公,就是沛縣的長官,正式組建了軍隊,宣稱從屬於陳勝所建的張楚國。劉邦起家的這支軍隊,由沛縣出身的青壯年組成,約有三千人,被稱為沛縣子弟兵,是以後劉邦政治軍事集團的核心,未來漢帝國的開國元老,如蕭何、曹參、王陵、夏侯嬰、樊噲之屬,幾乎都在其中。
郎中令軍是皇帝的侍從武官團,由郎中令統領,主要由郎官組成,數量多的時候將近千人。郎中令是皇帝的侍從總管,九卿大臣之一。郎官們既是皇帝的侍從近衛,也是官員的預備隊,個個出身良好,都經過嚴格的挑選。郎官比照軍事組織編制,由諸位郎將統領,在宮內負責皇帝的警衛和侍從。
陳勝死後,劉邦又投靠楚王景駒。二世二年三月,劉邦軍攻克碭縣,徵召碭縣兵六千人編入軍隊,一氣擴張到近萬人。四月,項梁攻殺楚王景駒。劉邦投奔項梁,得到項梁的信任和支持,五千楚軍由項梁撥歸劉邦,劉邦軍擴張到一萬五千人,成為楚國的主力軍團之一。
八月,韓信統領漢軍由漢中和*圖*書反攻關中成功,塞國和翟國投降,雍國不久被消滅,編入三秦軍的舊秦京師軍將士,再一次回到劉邦軍營,成為漢軍的一部分。
十二月,項羽統領四十萬聯軍進入關中,鴻門宴上劉邦屈服,將所接管的秦國政權全部交出,秦京師軍也交由項羽處置。二月,項羽分封天下,舊秦國的關中地區被分為雍國、塞國和翟國三個王國,史稱三秦,秦京師軍被編入三秦的軍隊。
劉邦攻佔了三秦以後,確定了從法統、領土、人力、制度等各個方面,全面繼承秦國的秦本位政策,定都櫟陽,以舊秦國為根基,東進與項羽爭奪天下。從此以後,隨著戰爭的持續,徵兵制的執行,舊秦軍將士、舊秦國本土出身的秦人,源源不斷地加入到漢軍當中,成為漢軍的主要兵源,漢軍的人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而意義深遠的變化。
項梁戰死後,各路楚軍收縮撤退,集結於彭城。二世二年後九月,楚懷王親政,對反秦戰略做了重大的調整,確立了保留秦國,寬貸秦人,以首先攻入關中的將領做秦王的方針,同時對楚國軍隊也做了整頓改編。劉邦得到楚懷王的信任,被任命為碭郡的最高長官——楚國的碭郡長,接和圖書受了西進攻取關中的重要使命。從此以後,早期劉邦軍的基本建制成形,這支楚國建制的楚軍碭郡軍團,人數大概在三萬人左右,主要由舊楚國和舊魏國出身的人組成,未來漢軍的中堅力量,就是這支三萬人的楚軍老部隊。在以後的征戰中,這支軍隊始終跟隨劉邦轉戰各地,直到建立漢帝國,轉化成為帝國統治階層的核心。
劉邦攻入關中,佔領秦國,統領的是這支軍隊。項羽分封劉邦為漢王,跟隨劉邦進入漢中的,也是這支軍隊。以這支軍隊為基礎,劉邦在漢中擴軍備戰,在韓信的主導下,按照秦軍的制度整訓舊部,將楚制的軍隊改造成為秦制的軍隊,同時徵召巴蜀漢中的秦人入伍,重新組建漢軍,一舉反攻關中成功。攻佔關中以後,漢軍開始大規模地徵召關中地區的秦人入伍,編入漢軍,出關作戰。從此以後,秦人源源不斷地進入漢軍,逐漸成為漢軍主力,在戰事中嶄露頭角,開始出現在史書的記載中。
劉邦攻佔了三秦以後,確定了從法統、領土、人力、制度等各個方面,全面繼承秦國的秦本位政策。從此以後,舊秦軍將士、舊秦國本土出身的秦人,源源不斷地加入到漢軍當中,成為漢軍的主要兵源,漢軍的人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而意義深遠的變化。https://m.hetubook.com.com
秦帝國的京師地區,行政上稱為內史。秦的內史地區,大致東以函谷關為界,西到散關,北到蕭關,南到武關,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是易守難攻的形勝之地。渭河橫貫內史地區的中央,形成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密集,是當時天下最富饒的地區。內史地區的北部是上郡和北地郡,西部是隴西郡,南部是漢中郡、巴郡和蜀郡,都屬於秦國的本土地區。

秦末之亂中,京師軍一直留在關中負責首都地區和皇帝的保衛。二世二年九月,陳勝部將周文領軍攻入關中,抵達咸陽東郊的戲水地區時,屯駐在這個地區的中尉軍成功地組織了戲水阻擊戰,擊退了敵軍,保衛了首都咸陽,為章邯組建中部軍得了寶貴的時間。
衛尉軍是皇宮宿衛軍,由衛尉統領。衛尉也是九卿大臣之一,統率衛尉軍負責首都咸陽內外各個宮城的進出以及宮城內的保衛。衛尉軍的戰士稱為衛士,由帝國內郡徵召,數量大概在兩萬人左右。
二世三年八月,劉邦軍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地區。九月,秦王和*圖*書子嬰刺殺丞相趙高,掌握了政權,派遣軍隊在嶢關(今陝西藍田)附近阻擊劉邦軍,被劉邦軍擊敗。這支前往嶢關的秦軍,應當也是中尉軍。
中尉軍是首都地區的衛戍部隊,由中尉統領。中尉也是九卿大臣之一,他的工作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管理京師地區各縣的地方軍,負責首都各縣的治安秩序,一是統領駐京衛戍部隊,負責京師地區的守備、各個官署的保衛等等。由中尉所統領的這支駐京衛戍部隊,被稱為中尉軍,戰士主要由首都地區徵召,數量大概在五萬人左右,是一支精銳的野戰部隊。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以來,關東大亂,各郡縣紛紛反叛,六國全部復國,秦軍陷入苦戰。與此相對應,舊秦國的本土地區一直非常穩定,沒有出現任何反叛和動亂。帝國秦軍的一支精銳主力部隊——京師軍始終駐守在內史地區,維繫著首都地區的安全。這一支軍隊,不但與秦帝國中央政府的存亡休戚相關,也與漢帝國的建立關係密切,項羽之死中種種難解之謎的解答,需要到這支秦軍的來龍去脈中去尋找。我們稍微詳細地加以敘述。
大體而言,秦帝國的京師軍,也就是配置在京師地區,負責保衛首都和皇帝的軍事力量主要有三支,它們分和*圖*書別是郎中令軍、衛尉軍和中尉軍。
呂馬童及其戰友們,在這種秦漢合流的背景下,都有自己曲折的歷史。
正是在這種漢繼承秦,外來的楚人和本土的秦人由上而下的合流重組中,漢軍在彭城大敗以後組建騎兵部隊,分散在漢軍中的舊秦京師軍的騎兵將士,被集中抽調出來,組建了灌嬰騎兵軍團。這支騎兵部隊,在灌嬰的統領下,馳騁各地,屢建奇功,成為漢軍精銳的機動部隊。垓下之戰,他們奉命追擊項羽到烏江。其中的五位幸運者,因為斬殺項羽的功績,被封為列侯,從此青史留名。
戲水阻擊戰,是秦末之亂中秦京師軍參加的第一場戰事,關於這場戰事的詳細情況,我已經寫入本系列的第一部《秦崩》第五章中。戲水阻擊戰,參戰的秦軍主力是中尉軍。隨後,中尉軍協助新組建的中部軍將周文軍趕出關中,中部軍出關乘勝追擊,中尉軍則留在關中,繼續承擔著保衛首都地區的重任,始終沒有離開首都地區,也沒有捲入關東地區的戰事。
嶢關阻擊戰失敗,劉邦軍兵臨咸陽城下。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為了保全首都不被屠戮,統領百官開城投降。劉邦和平地接管了秦國政府和秦國本土,秦京師軍各部也被接管,成為劉邦軍的一部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