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篇 新職

第五篇

新職

而且,這裏的本省人之中也有「皇民派」,那日本名字叫「中島」的局方事務員,便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在二十年以前就主張提倡「皇民化」了,從那時起,他便過著「和服」和「味噌湯」(日人最喜歡吃的豆糟湯)的生活。他在私立中學畢業以後,便考取普通文官,是個很能做事的人,對於「皇民化運動」也極熱心,但不知為什麼,做了二十年事,依然沒有昇官,始終只當一名老雇員。其實他的月薪早已增加,誰知這樣反而妨礙了他的升遷,因為他的薪額已經和高級課長相等,如要提昇,至少須給他一個主任的位置,這樣他就要爬到日本人頭上去了。為了這種關係,他雖然做了二十年事,依然不能昇官。這固然是「皇民派」的悲哀,但更可憐的是他自己仍懵懂不知,還以為自己不能昇官,是由於「皇民化」不徹底所致,因此拚命在這方面加緊努力。他也和其他「皇民派」的人一樣,對於本省人妄自尊大,反之,對於日本人則卑躬屈膝。而且連思想也向日本人看齊,時常賣弄一些不知何處學來的對中國的幼稚膚淺的批評,聽了直叫人作嘔。
某日,太明正佇立在庭前遐想,突然發現無花果已經結了果實,那些疏疏落落的豐碩的果實,隱蔽在大葉的背後,不留神便不容易發現。他摘了一個剖開來看看,那熟得通紅的果實,果肉已長得非常豐|滿。他一面凝視著果實,一面心裏發生無限的感慨。他認為一切生物都有兩種生活方式:例如扶桑花雖然美麗,但花謝以後卻不結果;又如無花果雖無悅目的花朵,m.hetubook.com.com卻能在人們不知不覺間,悄悄地結起果實。這對現時的太明,不啻是一種意味深長的啟示,他對無花果的生活方式,不禁感慨係之。
「喂!」那課長一見太明,劈頭便喝道:「現在在這個時候還要看敵國的書嗎?」
「中島先生!我和老范都到過中國,中國是個非常廣大的國家,大得令人無法了解,尤其像我這種碌碌庸才,當然更不必說了。不過,中島先生拿『白髮三千丈』這句話來證明中國人的誇大狂,這是有問題的。中島先生!你知不知道那下面的文句是什麼呢?」
當天中午下班以後,太明正在辦事處附近散步,先前那個關心他的姓范的工友,笑容可掬地走到他的身旁,突然用流暢的北平話和他攀談。太明這才知道他也是從大陸回來的,因為彼此像他鄉遇故知似地,感到特別親切。據范告訴太明:他是廈門高中的畢業生,在大陸上住過五、六年,中日事變以後才回到臺灣來的。他的家庭環境很過得去,本來可以不必做事的,但是因為在「國家總動員」的目前,不做事總不太好,所以才到協會裏來工作的。他是一個人緣很好的樂觀青年,協會裏的本省籍同事都很喜歡他。他告訴太明許多關於協會方面的內幕情形,太明才知道這裏充滿派系、走狗以及專討上司歡心的密告者,整個機關陷於烏煙瘴氣的氛圍中。
「太明兄!昨天受委屈了吧?」第二天太明上班的時候,本省籍的同事都這樣地慰問他。
他們口裏雖然不敢說,但內心卻都對那課長表示反感,因此大和_圖_書家都很同情太明。其中有個姓范的年輕工友,他特別提醒太明說:
「連草木也知道應該不違背自己的個性去求生存!」他這樣想著,對於大自然的奧秘,頓感耳目為之一新,但返顧自己,卻連「臺灣連翹」都不如。
在這樣的上司下面做事,已經是委屈萬分,沒有事的時候,還要故意東翻西摸,裝得像煞有介事,心裏卻一味想著下班以後的事,這種機關的風氣,可說已經敗壞到極點。那主任之下有許多學驗兼優、品格高尚的本省人,但本省人終究是本省人,連個委任官都當不到。太明在這種機關裏做事,己親身經歷到本省人悲慘的遭遇。
「茶房」是會計課長的綽號。太明自問並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毋須對任何人加戒備,但他對同事這種關懷的美意,心裏卻非常感激。
他一面賞玩著無花果,一面漫步踱到籬邊,那兒的「臺灣連翹」修剪得非常整齊,初生的嫩葉築成一道青蔥的花牆,他向樹根邊看看,粗壯的樹枝正穿過籬笆的縫隙,舒暢地伸展在外面。他不免用驚奇的目光,呆呆地望著那樹枝,心想:那些向上或向旁邊伸展的樹枝都已經被剪去,唯獨這一枝能避免被剪的厄運,而依照她自己的意志發展她的生命。他觸景生情,不覺深為感動。
「有時候五言絕句是非把上下兩句連在一起,便無法了解其中意義的。」太明半帶戲謔地解釋道:「其中有的甚至非把四句完全連起來解釋不可,例如『白髮三千丈』這句話也一樣,不知道它的下文,便不明白它的真正意義。所以如果斷章義地www.hetubook.com.com去解釋,自然會覺得太誇張,可是,因憂愁而寫出『白髮三千丈』的李白,卻一點也不誇張,如果有人認為它誇張,那是因為他根本不了解李白的憂愁。這首詩是流刑夜郎後的作品,他本是為國,反被判罪。像杜甫那樣穩健樸實的詩人,有時候也難免寫出使人覺得誇張的作品,譬如杜甫的名句『家書抵萬金』,對於花三分郵票(當時日本普通郵資是三分)便可以和任何窮鄉僻壤通信的現代人而言,當然無法了解他那時的心情的。不過,即使在現代,如果到大陸腹地或新幾內亞邊疆那些地方去,也許還可以體驗到杜甫當時的心境。日本人這樣曲解『白髮三千丈』的意義,李白泉下有知,恐怕也要啼笑皆非了。」
「什麼?德國?」那課長因為暴露了自己的無知,頓時顯得非常狼狽,於是立即改口道:「混帳!誰叫你在辦公時間內看書的?」
「是,我知道了。」太明說著,不勝委屈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不幸,「中島」根本不知道那下文是什麼。
「胡先生!你對『茶房』要特別當心!」
「是的,我應該堅強起來,像『臺灣連翹』一樣……」他下了這樣的決心,他的意思是要把自己從以前那種消極的人生觀中解脫出來,在環境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儘量發展積極的生活,他已經進一步踏入現實的生活中了。
「可是,浮士德的作者哥德,和希特勒同樣是德國人,德國是日本的盟邦,難道也是『敵性』的嗎?」
他的臉上似乎有一種異樣的表情。太明心想也許有什麼公事,立刻走到課長的桌邊。
和*圖*書太明這才明白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於是他解釋道:
范和那些平時討厭「中島」的人,都希望太明對他這種思想予以迎頭頭痛擊,太明雖然覺得這樣未免太小器些,但他終於冷冷地反駁說:
「中島」終於被太明這席話駁得啞口無言,其餘的人也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對於太明的學識淵博,都表示異常欽佩。
因為有這樣的好處,局方職員大都兼有類似的職務,協會似乎就是為此而存在的。太明原來想來做點工作的,及至明瞭這種官僚機關的操縱情形之後,使他感到異常失望。
太平洋的戰事轉瞬間便擴大了,不久香港、新加坡相繼淪陷,臺灣方面捷報頻傳,「皇民」和「模範青年」大喜若狂,他們都夢想著趕快向南洋拓展。但由於除了應徵入伍者外,誰也不能自由到南洋去,所以那種幻夢依然無法實現。
納入協會是統制糧食的機構,表面上它是辦理糧食局業務的輔助機關,實際上則以營利為目的。太明擔任的是會計工作。會計方面各種預算項下,都有一、兩個職員分擔工作,太明經辦普通會計,主要的工作是核算薪俸及其他經費,每日平均工作半小時便足夠了。他的上司是會計主任,主任上面有課長,再上面有主管,主管上面還有支部長。支部長是由糧食局事務所長兼任的,因為他必須利用監督糧食業的糧食局的勢力,去控制廣大的糧食業者。其實支部長在這裏只是一塊大招牌,除了閉著眼睛蓋圖章以外,根本無所事事。但協會方面卻須支付旅費、津貼和獎金,給這種瞎蓋圖章的尸位人員。
某日,太明覺得平日浪費時間https://m.hetubook.com.com太可惜,便拿出一本書來看看,他看的是一本與業務無關的文學書。他開始看了不久,便看得很入神,竟把時間都忘記了。突然他鄰座的書記用手碰碰他的腰,他回頭一看,課長正用嚴峻的目光望著他,但過了一會,他便走開了。太明心想反正大家都在混時間,因此仍繼續看書。
隨著國際情勢的激變,太明回大陸去的念頭更加堅強起來,但他的希望卻始終無法實現。他那種熱烈的願望,終於因申請護照手續過於繁雜而遭受挫折,因此他不得不暫時雌伏以待。他雖然是守株待兔之流,但探究他的心理狀態,卻未必完全消極,他宛如一隻狐猿,正在暗中不斷的窺伺敵人的虛隙。
「不,那是一本浮士德。」
課長和主任之流根本沒有固定的工作,遇有外客來訪,一談便是幾小時,於是上行下效,那些等候上級決裁的書記和雇員,自然更無事可做了。他們為了排遣無聊,並且為了使別人看起來像有事情做,竟把毫不相干的文件和公文夾不停地翻開又合上,想盡辦法去消磨時間。太明雖然到了這裏才知道,但這一套訣竅,似乎是所有進入機關或協會做事的人所必須懂得的原則,不過,太明卻不願意這樣做。
「胡先生!」過了一會,工友來對太明說:「課長請你去一趟。」
「中國人真是出名的誇大、妄想和善於撒謊的民族。」有一次眾人大放厥詞說:「他們沾沾自喜地說什麼『白髮三千丈』,真是荒唐無稽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不久,他在糧食局的外圍機構納入協會裏得了新職。
「不管什麼浮士德,沉士德,蟹行文字都是敵性的東西!」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