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靜思語第二集

作者:釋證嚴
靜思語第二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上卷 靜思晨語 第四篇 〈菩薩的心〉慈悲與智慧的化身

上卷 靜思晨語

第四篇 〈菩薩的心〉慈悲與智慧的化身


學菩薩道,經常都要接受考驗,遇有困難危險的環境時,要保持心無怖畏、志不退縮,要學佛陀的大無畏、大勇猛精進的精神,不斷向前邁進,切莫往後退轉。
要做菩薩就要恆常發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的一切當成苦事,而應抱持如同遊戲人間一樣的歡喜心。
菩薩行者能起慈悲心,常起利益眾https://m.hetubook.com.com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恐畏。目前社會能做到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既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
菩薩遊化在人間,人間如舞臺,我們只是在舞臺上扮演一個角色來遊化。


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薩相,並不是https://m.hetubook.com.com真正靈感的佛,只是藉相讓我們攝心而已,真正靈感的佛菩薩是在每個人的心裡。
菩薩不是土雕木刻的形像,真正的菩薩是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才是真菩薩。
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良知良能發揮出來,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份可以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https://www•hetubook.com.com

人生的價値在於功能,而不是在於形象;形象沒有價値。
菩薩的感情是廣大無有範圍、邊際,祂能包容宇宙,祂能無限量愛一切眾生,但絲毫都不求眾生感情的回報。因此物質並不影響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貧樂道,他所追求的只是智慧,因此說惟慧是業——以智慧為行動,這是凡夫與www.hetubook.com.com菩薩的不同之處。


菩薩的愛像一杯清水,你可以從上面透視到底下,沒有一點彩色,這是「清水的愛」。
我們應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看他人的成功,猶如自己的成就,這就是菩薩心。常常抱著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遠不離喜樂。





和-圖-書
欲成菩薩道業,必須經過精神的磨鍊,要有不畏心勞、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達成救人濟世的菩薩道業。

要以理智來選擇信仰,隨順真理追求理性的信仰。我們本身就具有一顆菩薩心,菩薩的精神時時蘊藏在我們的本性裡。我們有和菩薩相同、平等的力量,即是慈悲與智慧的力量。這是菩薩的特長,也是恆藏在我們內心的本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