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靜思晨語
第二十一篇 〈慈悲與智慧〉心靈的解脫
仁慈、善良的人,能樂人之樂為樂,利人人之利為利,即是真正的智慧;
有慈悲的人,就會有柔和的風度;慈悲柔和可以化解人的煩惱hetubook.com.com。
修習佛法並不是為了要學聰明,而是要開智慧。智慧是由定而生,若能心專、念一,從事入理,和-圖-書則能產生智慧。
不要輕視己靈,眾生與佛有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慈悲愛,佛能我亦能。
如果利己之利,就叫聰明。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www.hetubook.com.com切,才能讓人身心皆感溫暖而安樂。
慈悲——是以愛人仁德為體,以誠正和睦為用。
聰明的人,其心地常充滿熱惱,需用智慧的淨水來沖洗,才能透徹清涼。
有感情的癡迷和-圖-書,就會使心地黑暗;用智慧去點亮心光,就能去除種種癡暗。
願我們的慈悲心永恆地散布給每一角落的眾生,使他們像沐浴在溫和明亮的月光下,得到清涼快樂!
時時保有快樂的心境,把快樂的氣氛帶給你hetubook.com.com四周的人,此即「慈」;眾生有苦難能及時為其拔除,即「悲」。
在苦惱的眾生中起勇猛精進心、慈悲心、喜捨心,救助苦難的人,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和生命的永恆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