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靜思晨語
第二十三篇 〈「我」怎麼說〉千錘百鍊之後
欲使眾生拔苦得樂,就必須以「智慧」為中心,以「方便」為工具。
一個人的言談,是人格的表現,關係一生的信譽;立足於社會,最重要的是要能取信於人,所以本著篤信、誠實,慎守口業,則能樹立自己的品格。
我們應該要常常反省自己:我有愛心、好心,但我有沒有發揮出來呢?我的言https://www.hetubook•com.com語行動又是否有違失不檢點呢?如能常常檢討自己、反省自己,不讓行為有所偏差,不讓觀念有所錯誤,也就絕對不會有缺失過錯了。
一塊鐵要造成精利器具,必須先經過洪爐烈火的熔燒、鍛鍊;同樣的,別人對我們的惡罵,就像洪爐烈火在燃燒一般,如禁得起燒、禁得起打,廢鐵也可以煉製成一件精美的hetubook.com.com利器,所以一個成功的人是經過千錘百鍊而來的。
人就是因為有一個「我」做中心,才會有病態、有麻煩,要將「我」看淡些,世間無我。
人時時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順境時,就高興地得意忘形;遇到逆境時,則煩惱悲泣,這都是受境界所牽制而喜怒無常,心隨境轉,動盪不安。
對他人能真傻,才能免除計較而自在;對自www.hetubook.com.com己要精明,才能把握時日和人生。
我們無法在自己的思惟中要求別人完美,要求別人完美,倒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別人都來適應自己,不如自己去適應別人。
對他人無法要求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但若自我要求,可以將「不可能」的事轉為「可能」。
人的個性,不要像山上剛炸碎的石頭,每個角度都銳利https://m.hetubook.com•com又刺人,要如海灘小圓石的光滑,讓人摸了很舒服。
受人批評時等於是上了一課。應該認真聽、仔細做,謹慎言行;去除我慢心,無我執、無我相,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做人固然不應該將自我看得太重,但是也要不輕己靈。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螺絲釘,也要注意有沒有鎖上、鎖緊。
其實,把「我」仔細分析一下,在末出生之前和_圖_書我是什麼?出生在人間我又是什麼?今天與人計較,我又得到什麼?到底哪一天、哪一時刻所留下的,才是實實在在的「我」呢?你會發現,每一個「我」都是虛幻的。
人往往都不知道自謙,懂了一點點,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動念沒有一刻離開「我」,凡事以「我」為中心,自認為「我」說的比你有道理,「我」做的比你好,時時把「我」填滿了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