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學生活
奧根.明希
「今天你就彈彈這個吧。不過老實說,你還不夠資格彈這麼美妙的曲子。沒有感情的人,我也不能賦與感情。你一定也會把這闋曲子彈得面目全非一塌糊塗吧。」
奧根.明希逝世後,繆豪津的聖史蒂芬教堂裡的古老管風琴改為現代化的風琴,琴聲是放大了好多,但再也奏不出原先那種美妙的音色了。當時,這是一種風尚,人們竟那麼不可理喻地讓古老的美妙風琴,一架一架地消失。
阿爾伯特為此感到悲傷。他想到這實在是暴殄天物,一心要拯救那些未被毀的老式www.hetubook.com.com管風琴。由於這樣的想法,以後他還花了不少精力,研究管風琴的製作法。
不過一開始的時候,阿爾伯特與這位老師之間,相處得並不十分融洽。阿爾伯特在嬸嬸家練習音樂時,多是彈些即興曲,殊少正規的。加上他為人十分靦腆,不敢在老師面前盡情地發揮,所以每次演奏,總令人覺得技巧不佳,味同嚼蠟。
奧根.明希常常這麼慨嘆,因為莫札特也好,蕭邦也好,縱使是千古名曲,到了這位少年手上,都成了無味和*圖*書的東西。
「阿爾伯特.史懷哲真叫我頭痛!」
阿爾伯特從很小的時候就顯露了音樂方面的稟賦,也曾經努力地練習過。但這種學習多半不是有規則的,也未經過正常手續,更沒有正式拜過師。像這種情形,不管有多麼好的天才,也難望成為一個第一流的音樂家。
阿爾伯特瞭解了老師內心裡的一股悲哀。好吧,那我就讓您看看我也是有感情的。阿爾伯特下定了決心,拼命地練習此曲。努力了一個禮拜,到了下次上課時,阿爾伯特用全副的感情,全副的力量m.hetubook•com•com來彈奏。
從繆豪津的普通中學時代,到史特拉斯堡的大學時代,他碰見了極卓越的老師,而且有兩位。因此,他做為一個音樂家的造詣,有了飛躍的進境。
一天,這位老師一如往常,興趣懨懨地把孟德爾頌.巴多第的「無言之歌」E大調放在阿爾伯特的面前說:
不幸的是這位了不起的恩師,一八八九年以盛年死於傷寒。阿爾伯特運用法語,寫出有關恩師的種種,印成一本小冊子公諸於世。這也是史懷哲生平第一本著作。
第一位老師是繆豪津的聖史蒂芬教www.hetubook.com.com堂的年輕風琴手奧根.明希。這位老師當時剛從柏林的高級音樂學校畢業。那一陣子,柏林正吹著一股巴哈風,明希也對這位偉大而信心虔誠的音樂家巴哈(一六八五~一七五〇)甚為傾倒,指導史懷哲研究巴哈的作品,使他後來成為巴哈音樂權威的,正是這位奧根.明希老師。
可想而知,阿爾伯特的進境令人刮目,到了第二年,已經可以代替乃師在做禮拜時司琴了。接著,他又被命在老師親自指揮的合唱團表演布拉姆斯的「安魂曲」時,用管風琴來伴奏。在管絃樂隊與合唱的hetubook.com.com樂音交響成一片當中,他的琴聲莊嚴地,而且美妙地響著。做為一個演奏者,還有比這更興奮更幸福的事嗎?
老師默默傾聽,彈完後用力地拍了拍阿爾伯特的肩膀,另外彈了一首「無言之歌」給阿爾伯特聽。
這以後,阿爾伯特就成了明希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一連地在他指導下學貝多芬、巴哈。阿爾伯特從此在這位非凡的名家奧根.明希悉心教導下,用那有三段琴鍵的巨型管風琴,來學巴哈的作品了。他感到無比的興奮與幸福,因為學這種風琴,正是承襲了外祖父西林嘉血統的他長年以來的最大願望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