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的選擇
他說,我們往往會有不自覺的盲點,例如把意見不同的人看成是壞人,甚至是仇敵;或者因爲壞人與我們意見相同,我們也把他看成朋友了。因此,一個人要自由,一定要有全面的包容,一個人要自主,也一定要容忍不同的多元的觀點。
「單獨一個人?」
在我的內心深處,非常嚮往那種森林裡孤獨的生活,但因緣似乎不可得了,因此我對眼前這位曾離群索居於森林的法師,生起了十分的崇敬和一絲的好奇。
有輕鬆的心,在山林或紅塵,成功或者失敗,都是好的。
這一次的選舉,不論結果如何,過程都是令人欣喜的,我們再一次感受了台灣社和*圖*書會的活力,再一次看見了人民的愛與熱情,在不是最亂的時代,我們做了還不錯的選擇,這不是可喜可賀的嗎?
長時間居住於深山就不同了,斬斷一切糾纏和因緣,心自然的就住在裡面,不會奔馳與散亂,心自然就澄清了。
大凡「政治從業者」都不免有「捨我其誰」的氣概,但是一旦捨我之後,也會發現「江山代有才人出」,別人做不見得會像自己競選時所批評的那麼糟。
他充滿智慧的說:「我雖然不依賴,卻不願被拒絕。而且發現拒絕我們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地方;拒絕我們的人,也不見得是壞人。」
他說,他曾旅行世m.hetubook.com.com界各地,從來沒有被拒絕入境,第一個拒絕他入境的國家是台灣,他搞不懂什麼原因,就想來看看拒絕他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第二次允許入境了,發現台灣是很可愛的地方,就住下來了。
法師現在住在台灣,經常處在人群之中,也開一些課程,偶而也出來吃宵夜,但他一直維持著在森林裡的姿勢,還有不散亂、奔馳的眼睛。
如果下次選舉,能再輕鬆一點,更像嘉年華會一點,就更好了。
關於自主,他說我們居住於城市的時候,外面有許多的糾纏和因緣,使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心都在外面,一等到有讓心在裡面的時間,
和圖書我們的心又懶了、累了、睡覺了。因此,大部分人的心,一生都在奔馳與散亂中度過。
「是呀!」他看我訝異的神情,忍不住笑了:「有三年的時間,我沒有見過第二個人。」
至於自由,人總免不了有依賴性,就像生病依賴醫生一樣,在深山裡連醫生都沒有,反而不會生病了。唯有人放下一切的依賴,包括物質、文明,乃至宗教,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
「獨居於森林那麼久的時間,你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問他。
他想了一下,說:「應該是自主和自由吧!」
認識了一位從尼泊爾來台書讀書的法師,她告訴我,在尼泊爾和泰國修行的時候,
https://m.hetubook.com.com有很多年的時間,獨自住在森林的山洞裡。
法師說:「一個人的心如果不再奔馳、散亂,也不依賴,就可以出山了,住在城市與深山是沒有兩樣的。」
另外,凡是選舉必有成敗,成者是喜樂的,正如從森林出來,要擔負更大的責任。敗者也不那麼悲哀,正如從熱鬧的都會走入沈靜的山林,正可以沈潛,可以悠遊,說不定可以創建出更廣大、更包容的人格,有更好的生命境界。
「爲什麼會住在台灣呢?」我問。
在和法師談話的時候,我忍不住想起剛剛落幕的選舉,其實三黨推出來的候選人,水準都是很好的,但爲了勝選,不得不把對手貶抑得一無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處,甚至使追隨者生起仇恨的心,這就是「偏執」的結果,偏執產生了衝突,衝突成爲暴力,這是此次選舉最不完美的一點。
我覺得,一個社會如果有好的政治規範,或者好的政治制度,應該是「壞的人來做也不會變得太壞,好的人來做也不會變得太好」,這樣才是法治,而不是人治。而好的人才,居於山也自在,住於城市也自在,不一定要如何如何。
我們往往會有不自覺的盲點,例如把意見不同的人看成是壞人,甚至是仇敵;或者因為壞人與我們意見相同,我們也把他看成朋友了。因此,一個人要自由一定要有全面的包容,一個人要自主,也一定要容忍不同的多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