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 煙酒味
香水瑣聞
談到俄國香水,陶君也認為帝俄時期宮廷中特製幾種香水,確實有比法國產品高雅清逸。法國有些香水專家,始終研究不出,是什麼原液配製而成的,尤其男用香水種類之繁伙,香味清馨脫俗,更非法國產品所能望其項背。不過法國有些高級女用香水,芬芳漚鬱,香氣酗辭,變化迷離,又非俄國產品所能企及的了。這些專家品評,都是外界所不容易聽到的。
至於膚色的黑白深淺,對於選用香水就更有莫大的差別。當年有位印度酋長富而多金,他的新婚夫人出身印度貴族,皮膚屬棕褐色,他為了博取夫人歡心,特地到巴黎的一家著名香水製造廠,指名要用純「香水花」的香水訂製十磅。當時正是放暑假,陶在這家香水廠化驗室擔任分析工作,讓他大開眼界,看見所謂中俄邊境生產的極品香水花。
當民國八九年上海家家正在大吃蠶豆的時候,忽然法租界公共租界的清道伕,為了工資問題,在英法租界聯合罷工。於是街頭巷尾到處堆滿蠶豆外殼,三天一過,豆莢腐爛,發出一種極難聞的惡臭。我當時不但不敢上街,就是坐在家裡,一陣陣臭味襲來也是噁心欲嘔,影響食慾。幸虧當時上海著名西醫臧伯庸送了我一瓶防疫香水,擦在耳頸之間,臭味固然聞不出來,同時這種香氣歷久彌香,能維持三四小時之久。從此我對香水就發生了高度的美感了。
譬如說,俄國的紫蘿蘭香水,法國的白美人(原料白梔子花)香水,都是屬於香遠益清的一類,在中國銷路很廣。可是這兩種香水在俄國法國,都不十分暢銷。西洋婦女大都屬於健美壯碩類型,自然汗液比較多,要用濃烈馥郁,能透肌表的香水,才能發揮妙用。中國閨秀體態多半嬌荏玲瓏,要用飄逸婉約,若即若離淡淡的柔香,才能顯出彼美人兮的風韻。
據說俄皇彼得大帝是最喜歡使用香水的一位皇帝,僅僅用於擦抹鬍子御用的香水,就有二三十種之多。其中有一種叫「多麗佳」鬍子香水,是俄皇最寶貝最名貴的高級香水,一磅成品不折不扣要用一噸香
https://www.hetubook.com.com
花才能做成,酷寒地帶這種名貴的花朵,都是在溫室裡培植的,雖然這種花朵比熱帶所產香濃味永,可是油質又比熱帶反而少了許多。請想這種香水耗料太多,產品又少,價值還能不貴嗎?因為這種香水得來不易,怕它自然揮發,所以盛香水的瓶樽,不但是精工鏤雕鎸出各種角度稜角花紋,避免陽光直射,並且在外面還要加裝一種寒帶櫸木。櫸木紋理細密,木質堅實,可防走氣。頭一批「多麗佳」製成,一噸鮮花僅得香水一磅多一點點,除了整磅庋藏內府留為自用外,只有當時兩位佞臣各蒙頒賜一盎司而已,這種恩寵,滿朝貴族公卿,無不認為榮逾九袞,欣羨不已。後來范老擔任恰克圖總領事(外蒙古跟西伯利亞接壤,開放最早的中俄通商埠),當時帝俄的香水或明或暗走私外銷,都以此為集散地。范公任滿回平,行囊所貯全是些光霞炫目,玻璃煥彩,光怪陸離,玉匣金滕,香水的顏色更是絳雪晶霜,明淨瑩澈。其中有一小瓶大僅盈握,紫箔重封,冷香來吐,據說就是所謂俄帝御用鬍子香水「多麗佳」。可惜金泥銀線火漆固封,只能看見淺碧流光,可望而不可聞,究竟香味如何迷人,令人無法懸揣。范老把這小瓶香水視同古董,安置在多賓閣裡觀賞,不懂香水的人,有誰知是具有歷史性帝俄時代的鬍子香水呢?
當時關務署署長是張福運,瑞九跟他是郎舅之親。關務署長懇託總稅務司,凡是進口商進口香水,請隨時通知一聲,以便價購。李瑞九有了這條終南捷徑,又捨得大把花錢,所以凡是從江海關進口各種香水,他是網羅靡遺,珍奇畢備。
陶又告訴我,法國貴族命婦化妝台經常排列著若干種香水輪流使用,不像咱們中國人弄幾瓶不開封的香水,擺在鏡檯上當裝飾品陳列起來捨不得使用。其實原油花液跟化學原料製造的香水,不管瓶子多厚封得多嚴,香味都會慢慢消失的,至於說他學香水不走氣,那也不過是散失得慢而已,其實和_圖_書香氣仍然由淡而失的。有香水不用,不但可惜,簡直是浪費金錢。
這種花有紅紫白三色,花朵大如芍藥,重瓣多蕊,花形很像薔薇,花萼花梗都有濃厚香味,製出來的香水呈深褐色,沾上一滴,芳蕤馥郁能夠餘香裊裊,彌旬不歇。這十磅香水的代價據說是一磅子母綠寶石換來的。據陶所知,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名貴的香水了。
香水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有人說是元朝,有人說是明代,因為年深日久,已不可考。只知清朝同治吳嘉善匯刻的《白芙蓉叢書》裡有段記載,說到香水香精是歐西製產,是元世祖進軍羅馬帶回的戰利品,有數十種之多,其中高級品馥郁襲人,能夠彌旬不歇。分儲琅殲雕麗,秘佩明踏的玻璃樽營,頒賞寵幸後宮妃嬪佳麗。流風所及,貴族豪門先知道使用,久而久之,一般民間婦女也漸漸有人擦香水抹香精了。
法國有一位叫荷比甘的技|師,他的香水就叫荷比甘,後來他除了香水,其他產品如頭水、肥皂、面霜、頭蠟一律都叫荷比甘,此公就因荷比甘香水而起家。雖然此老去世多年,可是他的香水和化妝品,仍然在眾香國裡一枝挺秀,屹立不衰。據說製造荷比甘香水過程,並不過分複雜困難,只是有幾種特殊香液,是他們家族的秘密,加上永遠貨真價實,做出來的香味依舊,所以到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暢銷的香水之一。
人家化妝台擺滿各式各樣香水,外行人認為是故意擺闊,其實真正懂得香水的人,知道四季氣溫寒燠各異,所用香水也應當照氣候而配合,春冬宜濃,夏秋宜淡。再講究點的人,早晚要有區別,小酌大宴也有差異,清晨所用香水越淡越好,尤其職業婦女,更應注意,以免令人生出遐想。有人說晚宴舞會穿晚禮服的時候,可以使用稍濃的香水,那也是錯誤的。穿著禮服應當是柔香清雅,過分濃郁,就有失華貴雍容啦。
一九四八年,全國工程師學會在台北召開。表弟王漢曾是化學工程師,參加大會後筆者陪他環島觀光旅遊。當時樟腦局在十二萬坪
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一座芳香油場占地十多公頃,遍種各色奇葩異卉,都是提煉香粉的原料。彼時場內還留置幾部提煉橘子精、香蕉油的簡單設備和蒸餾器,他認為這些都是內地所沒有的財富,他準備回到上海提出一份詳細計劃,希望能予以支持展拓。初步以集中煉製香茅油為主體,進而製造各種香液原油,首先使省內化妝品、糖果類、捲煙等香料不必全部仰賴舶來,進而可以出口外銷。可惜只寫來一份節略,詳細計劃還沒來得及提出,現在偶然想起這件事,心裡還有點莫名悵惘可惜呢!
筆者雖然愛紅無癖,可是對於香水自幼就有偏嗜。
香水是怎樣製成的?整天擦香水的名媛閨秀,雖然知道製造香水手續特別繁複,價格異常高昂,可是十之八九,並不知道製造過程的精細繁劇到什麼程度。耗用鮮花香草數量之多,到令人不相信原料以噸計,成品論磅裝的程度。
陶略侯對於製造香水固然深得三昧,哪知道他對使用香水的常識也豐富淵博,真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惜七七抗戰軍興,彼此天各一方,雖然時殷懷想,可是聆教無從了。
民國十六年北伐成功,那時筆者寄居上海,舍親合肥李瑞九馳馬縱犬,擊射弄漁,在當時也算上海花|花|公|子之一,他在十里洋場是以玩香水大大有名的。他的夫人是盛官保家小姐,據說他當初追求盛小姐的時候,是一天一瓶名貴香水,送到靜安寺路盛公館,然後兌進牛奶給盛小姐沐浴潤膚,才獲得芳心而締結良緣的。
舍親范冰澄先生,當年在同文館俄文組畢業,又到帝俄時代的烏克蘭帝國大學研究外交,同一宿舍裡的一位學友,是白俄的貴族,雖然研讀化工,可是卻專攻香水製造,準備畢業之後,專管宮廷香水配製,也就等於明司香尉一樣。不過在帝俄這種職位是世襲的,范與此君氣味相投,耳濡目染,自然對於香水製造也無形中知道了若干高度技巧,同時對於香水氣味的辨別,更養成了深邃的修養。
他說製造香水用的鮮花不外是水仙、茉莉、珠蘭、玫瑰、紫蘿蘭https://m.hetubook.com.com、鬱金香等,可是製造香水的專家們,不但各人有秘而不傳的配方,而且各有不為人知獨特的花草香液加入調配。如果第一個香水牌子能叫響,那就一生享用不盡了。所以專家們在化驗室配製香精的試瓶用過後,一定要用酒精把試瓶沖洗乾淨,才肯離開化驗室,就是怕人把他的秘方偷去。
陶君既然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好東走煙台,到中國唯一製造洋酒的張裕釀造公司,製造白葡萄大宛香去了。可是他始終唸唸不忘製造香水,可惜國內的資本家,對於製造香水,了無興趣。所以他每年回到北平度假,總要到舍下盤桓幾天,一邊小酌,一邊談天,聊來聊去,總不免又聊到香水上面了,所以又從陶君嘴裡增加了不少使用香水的常識。
據范公說:「在莫斯科王公伊凡三世宣佈自欽察汗國獨立,自稱俄羅斯王朝,以迄羅曼夫王朝,歷代俄皇都是嗜香有癖的。法蘭西是以製造婦女使用香水馳名全球的,而俄羅斯出品多半是供紳士們使用居多。在一般社會裡,還不知道俄國香水勝過法國,可是,在國際高等社交場合裡,大家都知道俄製男用香水是稀世之珍呢。
他們賢伉儷都是嗜熏有癖的,婚後在所住孟德蘭路公館,闢有三大間陳列室,金鋪瓮牖,碧箔檻窗,琳緬耀彩的各國吞水差不多蒐集了三千種。碰到上海有名的前清遺少劉公魯,又是好事之徒,給這座樓題名「鎖香閣」,特地請吉安缶老吳昌碩寫了三個小篆,缶老並跋了一小段說晚年給人寫匾額多寫石鼓,可是「鎖香閣」三個字假借無從,只好寫了三個小篆等語。《晶報》主編張丹斧並且把它製版刊登《晶報》三日刊上,真是渾樸蒼勁,駁駁入古,的是吳缶老得意之筆。瑞九自誇舉凡世界各國香水,他已蒐羅殆盡,如果有人拿出香水,是他珍藏中所沒有的,他就能從此不玩香水矣。
早年中國婦女喜歡把香水灑在衣襟領袖,或者是絲巾羅帕上,其實香水是應當直接噴灑在身體上的。因為人體不分冬夏,都自然而然蘊存一種體熱,香水借助體熱的影響,揮發出來,才能馥郁襲和-圖-書人,中人欲醉。同時因為名媛淑女,體香各異,適於甲者未必合於乙,乙用某種香水很能發揮香水魅力,可是換來給甲用,會大異其趣,不但別人聞起來沒有柔和感覺,就是自己也能覺得出沒有縹緲清新的意味。
清代金石名家端甸齋的令侄陶略侯,跟筆者是莫逆之交,而且沾點姻親。他對於釀造洋酒興趣極濃,於是進入法國里昂大學專攻釀造。去了兩年又迷上製造香水,乃轉到法國的農學院主修酒類釀造,副科選修製造香水。後來學成回國,他總認為自己在釀造學方面的成就,反而不及副科研究得精深透徹,可惜當時國內只有一家廣東人開的廣生行,還是以製造雙妹牌花露水為主,不肯大量投資延聘高級製造香水技術人員深入研究發展,只不過出產些生髮水而已。
江小鶼、李金髮都是留法前輩,所以認識留法學友眾多,某年有一位江西熊公讀自法回國,帶了一瓶香水,式樣奇古,據說是法蘭西王路易十三時的產品。江李跟瑞九素有交往,就把這瓶香水拿到瑞九家請他鑒賞,誰知瑞九遍對庋藏,竟然沒有這樣香水,以為江李故意尋他開心的,於是氣憤交加之下,把櫥裡名貴香水,從樓上往街心去摔,幸虧江李左拉右勸,才算停手,可是已報銷了好幾瓶了。一時餘香裊裊,滿巷皆春。報人唐大郎曾有《香街行紀盛》,可惜事隔多年,一句也不記得了。
「最初製造香水所用基本原料,離不開各種芳冽香花精|液的,俄國雖然橫跨歐亞兩洲,可是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寒帶,雖然有幾種奇花異卉是屬於寒帶特產,可是一般作為輔佐填充的芳香花液,產量有限,所以俄國香水雖然芳蕤馥郁勝過巴黎所產,因為產量稀少,反而其名不彰了。」
中國古代是沒有香水的,貴族婦女衫裳衾稠,都是採擷芬芳藥料用燻手爐熏香闢穢。這個熏香方法,歷史悠久,見諸於古籍的,有「漢雍仲子進南海香物供內廷之需,拜涪陽尉,時謂之香尉」。足證衣袂熏香漢已有之,至於蒐集花葉果實樹皮,或用蒸餾,或用浸漬溶於酒精的香水,那都是原產泰西,漸漸輸入中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