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 整理那飛蚊一般的觀念
從美感到美化
孔門弟子言志,有人要做外交家,有人要做慷慨好客的大丈夫,他們都沒有給我們美感,他們都有意見,有功利觀念,都想改變現狀。惟有這位曾點先生他很自然,他把自己納入了大化,孔夫子忽然受了他的影響,老夫子把「知其不可而爲之」放下了,我們幾乎看到老夫子悠然神往的樣子,他對曾點說,唉,我也穿著白布衫跟你在一起啊!在那一剎那,孔夫子走進了美,你可以說曾點先生就是在那裡美化人生。
有一門學問叫美學,我對它肅然起敬,一碰不敢碰,他們的經典著作要多難懂有多難懂,他們的說法也不一致。也許美不美是個態度問題,是美是醜,很大的程度上由你的態度決定。比方說從前辦酒席,滿桌雞鴨魚肉,最好的廚子掌杓,色香味一等一,我們認爲很美,可是現在提倡素食的人就認爲不美,再好的廚子,再高的手藝,脂肪還是脂肪,膽固醇還是膽固醇。如果學佛的人看見這桌菜,他也許覺得很恐怖,這是殺生造業呵!
自然美,人生醜,從古到今有很多人這樣說。中國有所謂隱士,他討厭人類社會,如果能住在鄉下,他不住在城裡,鄉下比城裡人口少,如果能住在山上,他不住在鄉村,山上比鄉村人口更少。有一位隱士號稱梅妻鶴子,他連太太孩子都沒有興趣,他寧願要動物花草做他的家屬。
大自然很美,但是颱風颶風就不美,我們對颱風颶風有很大的意見。張https://www.hetubook.com.com愛玲曾經說她不喜歡海,因爲地球上的水太多了,他對海有意見。我到現在不能真正欣賞名山,中國有過八年抗戰,「抗戰靠山」,我在山區裡生活了很久,由這座山到那座山,爬來爬去非常痛苦,山是我靈魂上的一個烙印,我有意見。
這時候,我們說美化人生,大概就是少一些人爲,多一些自然,親近自然,或者模仿自然。路旁多種幾棵樹,公園裡多種一些花,客廳裡掛畫,院子裡鋪草,愛惜動物植物,不要隨便殺樹。通常我們說美化環境,美化環境也就美化了人生。本事大的人更去野餐、露營、划船、登山,教人好不羡慕。加拿大有一家報紙,調查華人的生活習慣,提出一份報告,它說華人的生活有十大特徵,有一項是華人喜歡把他院子裡的樹殺掉,還有一項,華人喜歡把草坪剷掉鋪上水泥。好像咱們更愛現代文明。
文藝作家常常把人生和自然合在一起說出來,以我的感覺,人生不美,大自然美,常常出國旅行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某些地方自然風景很美,人間就是天上,你去了只能看風景,你如果跟人接觸,天上立刻變成人間,山水美,人生醜陋,形成極大的反差。
現在有一個名詞叫解釋權,有解釋權的人很奇怪,他在人間專找獸|性,孔雀開屏他專看孔雀的屁股眼,不管甚麼事情,經他一解釋都很醜,而他解釋得興高和*圖*書采烈,津津有味。他解釋人以前的行爲,也就指導了人以後的行爲,這就污染了社會人心,人生就越來越醜,人越來越不相信有美。
我剛才說我認爲人生很醜,也許我的態度有問題,如果人生可以美化,我們也許要首先檢討態度,也許醜沒有那麼多,大家把許多事情醜化了。這種習慣,這種風氣,很久以前已經出現,多年以前,一個世界上有名的芭蕾舞團到台北公演,團員都已經是有名的藝術家,可是他們仍然每天上午練舞,下午休息,晚上登臺。那時候嚴家淦副總統禮賢下士,約他們全體團員到總統府喝茶,他們說實在抽不出時間來,天天晚上公演不能停,天天上午練舞他們也不肯停。消息傳出來,居然這裡那裡都有人說,這些跳芭蕾的人真可憐。他們敬業,他們忠於藝術,他們不慕虛榮,怎麼能算是可憐?
對於愛好文學的人來說,人生也是自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男子壯如山。生老病死也不過是春夏秋冬,成功失敗也不過是花開花謝。古人創立了一個名詞叫做「大化」,大自然是一種無邊無際的變化,無盡無休的變化,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控制他的變化,人的一生是大化的一個小部分。
這時候,我們說美化人生,那又多了一個意義,那不止是美化環境,既然把美化提高到人生的層次,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www.hetubook.com.com我們希望人生圓滿完善,光明潔淨,沒有卑鄙齷齪。我們希望對人生也能沒有意見,它的一切都是好的。這時候,美和善的關係很親密。我們說到醜的時候,常常用醜惡的態度,這時候,我們把醜和善對立起來,善和美通分了。我們在審美的要求之外,又有道德的要求。
點啊點啊你幹啥?俺在這裡彈琵琶,崩的一聲忙站起,咱可不與他仁比。比不比,各人說的各人的理。三月裡,三月三,每人換件白布衫,也有大,也有小,跳到河裡洗個澡,洗洗澡,乘乘涼,回頭唱個山坡羊。夫子聽了哈哈嘻,滿屋子學生不如你!
爲甚麼隱士們看自然是美的、看人生是醜的呢,因爲他對大自然沒有意見,他對人生有意見,美感和意見是對立的。一個人、他在政府裡做官的時候,他時時提意見,處處有意見,他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碰撞。這個人一旦辭職不幹,跑到山水之間,蓋兩間茅屋,他對山水不會有意見,他不會問這座山爲甚麼是尖的,他不會反對水從山上流下去、硬要主張水從山下流上來。如此這般,他的壓力完全解除了,壓力不能產生美感。
輪到我談美化人生,這個題目對我難度很高。
每年感恩節,美國總統照例赦免一隻火雞,送它到農場養老,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一個美國人,每年平均吃掉十八磅火雞肉,每年感https://www•hetubook•com•com恩節,全美國要殺死一千萬隻火雞,公開表演赦免其中一隻,表示慈悲,豈不是虛偽?換一個態度看,人必須吃肉也是不得已,僅僅赦免一隻火雞當然不夠,人活在世界上,非僅無法赦免全部火雞,也不能赦免所有的牛羊犬豚,蒼蠅蚊子。赦免一隻火雞等於提出一個問題,甚麼時候人類能夠不再爲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侵害其他生物呢?這一念很重要,有此一念,人心會柔軟一些,沒有這一念,人心會更堅硬一些,柔軟當然比堅硬好。
今天談美化人生,我們就從說話做起吧,一言既出,可以與人爲善,也可以與人爲惡。一個人一天可能要講幾百句話,一個月要講一萬句話,一年要講十幾萬句,人生多少美、多少醜都是你我講成的,它甚至能左右人心,改變世界。創世紀說上帝用「話」造世界,我看不懂,現在懂了,你我自己的小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用「話」營造的,你吐甚麼絲,就得甚麼樣的繭。各位要抓緊自己的解釋權,不要輕易隨聲附和。
人生的醜可以轉化爲藝術的美,這門功課我始終沒有修好。我知道如果把人生看成自然,把自然看成人生,美感就生出來。《論語》二十篇,其中有一章孔子教弟子談談各人的志願,有一個弟子叫曾點,他的一段話很有美感,那一段記述也是極好的小品文,原典是文言,有人把它翻成白話,還押了韻:
我常想,對於愛好文學的人,自然和人生這筆和*圖*書賬算不清。自然也是人生: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横,雲想衣裳花想容,我見青山多嫵媚。詩人看山,看見飽經風霜的老人,詩人看雲,看見漂泊不定的遊子,詩人看水,看見後浪推前浪,看見人的世代交替。「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天地之間都是人間。
有時候,善或惡也在乎你怎樣解釋它。美國的資本家拚命賺錢,拚命省錢,又拚命的捐錢,一筆一筆善款捐給慈善事業救苦救難,捐給教育基金會培植人才,捐給教會寺院提高人的心靈,這當然是好事。可是也有另一種解釋,資本家捐錢沽名釣譽,也爲了少繳一些所得稅。即使如此,那又怎麼樣?難道不捐錢才是對的?看一看另外某一些國家,也有一些人發了大財,他們不捐錢,他們用不著省稅,他們自有辦法逃稅漏稅,他們也不沽名釣譽,他們到賭場去豪賭,一夜輸掉一百萬兩百萬美金,絕對不讓外人知道,難道這種人會使社會更好?
再舉一個例子,以前白人認爲黑人的模樣不美,黑人也承認自己不美,穿白色的衣服,用白色的油漆漆房子,他只是不許你說他醜,這是歧視,他可以告狀。後來黑人的領袖說這不行,我們要建立黑人的美學,黑就是美,黑人長的那個模樣也是美,你不但不可以認爲我醜,你還得認爲我美。他們可以說成功了,黑人從此有自尊心,我們也覺得看他們很順眼、很耐看,我們坐地下鐵車廂裡,增加了很多順眼的人,當然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