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西藏的感動:阿里雪山神祕之旅

作者:熊育群
西藏的感動:阿里雪山神祕之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章 聖徒們的宇宙中心 教徒們心中的神山

第五章 聖徒們的宇宙中心

教徒們心中的神山

勝了的米拉日巴出於同為信徒的考慮,便抓了一把雪往東面山上一撒,說:看在佛面上,你就住在那邊吧。那座叫做本日的山就成了苯教神山。
這四條河幾乎從同一個地方崗仁波齊出發,各自向東南西北流去,匯聚沿路山峰上的雪水和雨水,越走越遠,越走越壯大,經過千里萬里之行後、卻最後又奇蹟般同時以驚人的力量和氣魄,劈開阻擋它們前進的巨大山脈喜馬拉雅,又匯聚到一起,一同流入印度洋。
與藏族人一樣,古印度人對於這些與他們生命緊密相連的大江大河,懷有特殊的感情:他們在恆河中沐浴;他們把河水頂在頭上當成聖水,「光芒閃耀、絢麗多彩、不可戰勝的印度河,帶著千川萬河橫過田野,快中之快,就像一匹美麗的牝馬一閃而過。」他們由衷地讚美這些轟然如奔馬的壯闊河流,並由此而上溯大江大河的源頭,並加以膜拜。他們總是在北望喜馬拉雅冰雪峰巒時,向那裡投以神聖的目光。
耆那教封她為「阿什塔婆達」,其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在此獲得解脫。
西藏的四大河流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和孔雀河都發源於岡底斯山。經考證,四條河流中,獅泉河與象泉河都發源於岡底斯山,孔雀河雖不源自岡底斯,但其源頭喜馬拉雅山蘭批雅山口就在神山的對面,同屬普蘭縣境。馬泉河則是喜馬拉雅山https://m•hetubook.com.com脈與岡底斯山脈共同孕育的河流,其源頭亦靠近神山。
作為自然的崗仁波齊,有著神奇的地貌和地理特徵。
我的想像中,神山在兩大山系的圍繞之中,世人極少能夠抵達那裡,她荒僻、怪異,不染塵凡,只閃爍著冰雪的冷光。她在天體中倨傲一切,向偶爾到達她腳下的人類,呈現天堂似的玄秘容顏。我甚至為宗教選擇這樣的山系和山峰而感到一股寒氣。每一個被佛教相中的聖地,大都是人跡罕至的荒漠地帶或嚴酷的冰雪地帶。人們把自己的一切妄想和傳說,像抵達於她的目光一樣,層層加於其上。神山的沉默彷彿鼓勵了這種狂熱的激|情,人們甚至為自己鼓舌的種種假說和夢囈搞得迷迷糊糊,到最後連自己也搞不清是真是假,他們拜倒在自己所創造的妄想之下,戰戰兢兢,魂不附體。這看似人類在自己欺騙自己,自己作踐自己,實則是大自然的神秘威嚴,不得不令人生出妄想,生出崇拜的感情。面對這樣的山體,除了宗教的感情,你還能有平常心嗎?
公元五世紀初,佛教傳入藏區。公元七五五年,吐蕃王赤松德贊提出讓佛教和苯教代表人物互相辯論兩種宗教的優劣。當辯論結束時,早已傾向於佛教的赤松德贊宣佈:佛教更有道理,他信奉佛教,接著,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把苯教徒集中起來,給他們指出三條出路:一,改信佛教;二,放棄宗教職業,做普通百姓;三,二者都不願者,流放邊地,苯教從此被打入冷宮,龜縮到邊地。後來,苯教借鑒了佛教的教義作了大的修改,一直生存至今。
對於敬山愛水的西藏人來說,他們有著對於山川的原始崇拜情結。崗仁波齊神奇的形象,是高原的唯一,苯教、佛教都無可避免地擠到了這一座山峰。
印度人把她稱為「凱拉斯」,認為她是宇宙中心。印度教認為她是破壞之神濕婆的居所。這位濕婆法力無邊,既可毀滅世界,亦可創造世界。世界因了她的舞蹈而運轉。她時而端坐於蓮花座上,時而從山巔顯現慈祥面容。
於是,人們道聽塗說,不管合不合理,應不應該,幾乎是盲目地不加選擇地都把各自的解釋加於這座山峰,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和佛教爭相把她加封為自己的聖地。苯教封她為「九重萬字山」。苯教祖師敦巴辛繞自此而降,沿雪頂天然的梯級走下人間。其神靈居住於山中達三百六十位之眾。
神山崗仁波齊在左前方出現。我們還在長途奔波的單調乏味中昏昏欲睡,扎西輕聲說:「神山到了。」
佛教與苯教在爭奪信徒的鬥爭之後,最後也要來爭奪這一座山峰,儘管這只是純粹精神上的爭奪。
他們終於被誘惑和-圖-書,有的人爬過了峻拔的喜馬拉雅山脈,沿著河流來到了神山聖湖,驚奇地發現了崗仁波齊,發現了他們神聖河流的源頭。於是,他們坐在山腳下陷入沉思,發現了他們的宇宙本源、生命本源,天堂於是在崗仁波齊神奇的雪光中呈現,縹緲梵音自天而降,他們的神就居住到了這樣的天堂。
崗仁波齊海拔高度只有六千七百一十四米,它由水平向的岡底斯礫巖構成,是西藏少有的構造變動微弱的始新世地層。她的周圍有著群峰爭雄的塔式和古城堡式的山嶺。
就是這個令英國人愛倫在格爾木連聲抱憾的山(他因故不能來),令千萬里之外的信徒朝思暮想的山,令傳說如同雲團飄向四面八方的山,她就在我的面前出現了。沒有半點預兆,沒有半點排場,在我還未有充足的思想準備時,她平平常常就立在那裡,以至我懷疑扎西是不是在開玩笑。
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指的就是崗仁波齊。
傳說佛教高僧米拉日巴與苯教修行者那如本窮為爭奪神山,先以對歌鬥智,後比試神變。那如本窮輸後仍不服氣,決定以二月二十五日那天誰先到達山頂裁決勝負。
馬泉河向東發育成了全西藏第一條大江雅魯藏布江,它在橫斷山脈的阻擋下,向西南一個大拐彎,流入印度,被稱做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再與恆河相匯。獅泉河向北進入克什米爾,成為印度河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上游。象泉河一路向西,進入印度被稱做薩特累季河。孔雀河向南出尼泊爾再進入印度,成了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一大早,那如本窮騎鼓向峰頂飛升,米拉日巴正在睡覺。太陽升起來了,他穿好僧衣,當第一道陽光迸射而出,米拉日巴乘著光線瞬間抵達了山頂。那如本窮還在山脖子上飛呢。看著米拉日巴飛上山頂,那如本窮驚得連鼓都掉下去了。那鼓順著山坡一路滾了下去,留下一條垂直的深壑(崗仁波齊西側有一條如同梯級的淺溝)。
我就在神山下體悟人類最初的這種感情。因為現代文明對於自然的解構,它對於一個有著足夠科學知識的人產生不了敬畏的情感,卻也產生了一份驚奇和震撼:在如此神奇的雪峰下,人何其渺小;那與天庭糾纏在一起的雪之峰巒,若隱若現,能不令人想入非非?神山與我想像唯一不同的是她的峰巔更神奇!
如果說艱苦的阿里之行,札達是一個人文奇蹟的話,那麼,神山就算得上是一個自然的奇蹟!只是這自然奇蹟的出現是如此平凡,爾後又是如此神奇,一步步讓人震撼。最初,她多少讓人有一點失望,只是這失望中又夾帶了一份莫名的激動。
在崗仁波齊的南面約四十公里,聖湖瑪旁雍錯閃動著一片奇異的藍光。站在湖邊遙望崗仁波齊,只見簇擁著她的山峰都消失了,只餘一道幽藍的山脈,低低地和_圖_書伏身於地平線上。唯有崗仁波齊高高在上,她是那麼潔白無暇、亭亭玉立,好像臨空升起的一輪曉月,又如一支搖曳生輝的風荷,開放在這片幽藍的湖面之上。這是宇宙間少有的奇景,圓球形的崗仁波齊代表的是太陽、是父神,彎曲的瑪旁雍錯代表的是陰柔的月亮、是母神。這裡是一個日月生輝的聖地,神示再一次暗諭了世界中心的旨意。
這神奇非凡的巧合,讓人迷惑不解,冥冥中顯出了神示:世界中心不在這裡又在何處?
崗仁波齊沒有連綿的雪峰,只有單峰孤立。山峰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雪,像一朵尚未開放的蓮花,又似大地母親的一個豐|滿乳|房,其外形近似於標準的幾何形體,在她的下面,平庸的山體拱衛在她的周圍,構成了一排連綿不絕的山脈。我們就在山脈下平坦的草原上,仰視她被雲團繚繞,時隱時現永難呈現全部的尊容。
就是這座神山,聚攏了數以億計的包括蒙古人種、雅利安人種及一些馬來人種在內的崇拜目光。他們以自己最豐富的想像來撫摸這座遙遠的聖山,以自己最誠摯的心來祝福她歌頌她敬奉她。人們把她視為世界的中心而拜倒在她的腳下。
這可不是精神勝利法,佛教與土生於西藏的苯教確實有過激烈的競爭。發源於象雄的苯教在佛教尚未從印度傳入高原時,曾經統治過西藏。甚至在吐蕃時期,其權力膨脹,參與國政,勢力壓過了吐蕃王室。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