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作者:張作錦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一 世事與歷史 士大夫無史

輯一 世事與歷史

士大夫無史

——原載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二日《聯合報》
退休科技工作者(台北市)
老圃
戰後留美的一代,留學的目的不在學成回國,而在異邦落地生根。身在異鄉異客,能役於人而得一枝棲,已是飛上枝頭作鳳凰了,那敢妄想役人。於是讀學位唯理工科系是尚,連帶國內的中等教育亦重理工而輕其他。
其五,所謂「士大夫無史」,此言可以接受。這不能怪歷史家,需要問我們的教育首長,不是有人一意要削減中國國文和歷史的授課鐘點嗎?這哪是中華民國時代,簡直像日本帝國派來的統治者。有了這樣的主政大員,要國家有史,那是緣木求魚。
二、解夢希望今人多讀歷史
其一,李總統所講,明言是夢,就不必重視,歷史家没有功夫討論人家的夢。

其二,近代史上的經驗,總統生之年下野的,除孫、嚴二人以外,尚有黎元洪、曹錕、徐世昌,為數不少。李氏既https://www•hetubook•com•com然說是夢,也用不著計較,更不能說李氏一定在效法誰。
國民黨總理孫先生的盛德被泯滅,黨史會無人講話;民國首任大總統的事蹟被踐踏,國史館無人講話。不僅此也,中研院和各大學歷史所、歷史系的研究員和教授們,也無一人講話。
稍具近代史常識的人,應該知道中華民國元首(總統或主席)以和平方式交替者,絕非無人。縱是中共「國家主席」的交替,也是以和平方式的。就中華民國總統在其生前以和平方式移交的,除了孫中山和嚴家淦外,還有民國七年北京政府總統馮國璋也是任期屆滿,而由國會選出徐世昌接任的。至於訓政時期國民政府主席在其生前和平移交的,更是不勝枚舉。例如首任主席汪精衛的去職,是「因病請假」而由譚延闓代理;譚在民國十七年將主席交由蔣中正接任;二十年蔣交林森接任,都是在他們生前以和平方式交替的。
政大歷史所教授
蔣永敬
其三,即令認真看,民初軍閥時代的快郵代電多得是。時而宣告上和_圖_書台,時而宣告下野。聽的人不須大驚小怪,只看其人所作所為,豈會為一言傾倒?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王爾敏

一、歷史家何以緘默不言?
——原載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十四日《聯合報》
著有「共和六書」的英國政治哲學家博丹(Jean Bodin,一五三〇~一五九六)曾說:「學習歷史是政治智慧的開始」,因為歷史會告訴我們即將犯下的錯誤。從政者能不戒慎恐懼乎?
——原載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五日《聯合報》
從事科技的人,大多有一個特點就是否定過去,一切向前看,他們的史觀是從現在開始到「有生之年」。而且一切以實用為主,「歷史」既不能賣錢,又没什麽用,促議大學裡要減少歷史課,也不足為奇了。

回響

五月十二日聯合報上黑白集專欄寫「https://m.hetubook.com.com士大夫無史」。評論到李總統登輝先生講的一個夢。表示政界人物多是裝胡塗打啞謎,該文特別撻伐士大夫之無史,更深責歷史家悶不吭聲,有愧天職,這些我都不會有任何反應。只是指斥國史館和中央研究院裡的歷史家,令人十分失望。我不得不作反應,對答如後。
——原載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三日《聯合報》
在民國史上總統去職最慘的算是袁世凱。袁氏不講誠信,專以詐騙爲術。在其生前不斷修憲,先搞「總統選舉法」,當選後,即把選他爲總統的國會予以解散;繼而弄個約法會議,專門替他修憲,取消內閣制,擴大總統的職權,變成事實上的「專制皇帝」。終至身敗名裂,為後世取笑。這是一位當權者有了大權而不知自我節制與反省,而致失敗的活生生的例子。吾誠希望今人能讀點歷史,記取歷史的教訓才是。
政治人物固無論矣,士大夫豈可無史?
但是不管人們喜不喜歡,或者重不重視,歷史還是不會中斷。「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如果後人評斷現今這代是「士大夫無史」的一代,也是一種歷史,故言和_圖_書「士大夫無史是為國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從黃帝傳說以來約得四千六百餘年,從有文字記載的夏朝以來也有三千七百多年。國人雖然常以此自豪,但大家對歷史懂得多少,記得多少,或有多少尊敬,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近當道以中華民國從無當政者在生前交出政權,故「夢想」在有生之年將政權和平移轉。此語一出,政壇人士紛紛解夢,但都是繞著圈子說話,就是避免搔到癢處,蓋有所不便也。
癢處就是那話不符合史實。甫過世的前總統嚴家淦,就是幾年前在台灣卸下總統職位,交給另外一個人的。除了嚴先生之外,例子還有:國父孫中山先生民國元年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爲了國家的和平、統一與建設,不旋踵就透過合法的程序,把總統職位讓給袁世凱,自己辦鐵路去了。
貴報日前黑白集「士大夫無史」的短評終於引出了兩位歷史學者的諍言,筆者想作點註解。
閱讀十二日貴報「黑白集」的〈士大夫無史〉短評,真是不勝感慨!
其四,我們市民必須把李氏之言看成說夢話才對,民主時代怎作此言,連曹錕也不敢,因為國家大政傳授是人民的事,不關前任總統之和圖書事。李總統常說主權在民,是正確之言,孫中山先生是最早創說人,我有專文研究:「中國近代之公僕觀念及主權在民思想」。
士大夫之所以無史,是由歷史注定的。現今政府官員中不乏留學日本、美國和西歐的理工科系出身。也就是從前大專聯考的甲組考生。他們不用考歷史,當然不用唸歷史,没有歷史意識,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在此處簡短表述,每條均過於簡略,本無補釋必要。惟在第四點引述孫中山的思想言論,不能使人見出其重要性,在此須略加補充:中山生平自視為人民公僕,民國元年以來,所見於文字者不下十餘次。而民元草擬民國約法以來,其詳論主權在民之處亦十餘次。同時代中廣衆人士,嚴復最早介紹「公僕」觀念。而自命為公僕者只有張謇與孫中山二人。提倡主權在民並反覆申解者,實只有孫中山一人,自是十分可貴,須使世人知之。
三、「士大夫無史是為國史」
自李登輝總統發表他的「一個夢」以後,很多「士大夫」紛紛為其解夢,有的心存厚道,不予點破;有的肯定這個「夢」符合「主權在民」的精神,加以讚揚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