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改革與内鬥
不知其君,觀其所使
蔣經國能使老百姓記得他,是因爲他眞心替這個國家做過事,眞心替民衆服過務。腳踏實地,勤勤懇懇。而跟隨他左右的人,不肖者雖有之,但大多數人受他的影響和約束,只是默默任事,不敢招搖,不敢作秀。
王力行所著《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這本書裡,引用郝柏村的敍述,謂蔣經國「絕不和企業界作私人交往」。郝柏村記得蔣經國跟他提過兩個人,一是立法委員,蔣的親密朋友,一是退役將領,蔣的直屬部下,兩人後來都進入企https://www.hetubook•com.com業界,蔣經國就和他們不再往來。書中說:「經國先生認爲企業憑其經營能力發財,乃理所當然之事,但對運用政軍人脈得到方便而發財,就深不以爲然。這或許正是經國先生杜絕『金權政治』的遠見。」任何黑道漂白的所謂企業大亨,能拿起電話直撥總統辦公室或其私邸,在那時是不流行的。
兩位蔣總統自非聖人,他們對國家的貢獻,老百姓會記得;他們所犯的錯誤,歷史會記得。www.hetubook.com.com但是無論如何,他們用人,有些原則,那些人行事,也有些規矩。「不知其君,觀其所使。」古人早就說過了,而且經過千百年的檢驗,還證明說得很準呢!
這項調查結果多少有點出人意外:第一、在某些人對兩位蔣總統刻意打壓、詆毀和淡化的情況下,台灣的居民仍然記得和肯定蔣經國,可見人民的心裡自有是非公道。第二、連國民黨都不願或不能做的事,民進黨居然做了。回想蔣經國逝世前夕的那次行憲紀念大會,他拖著和圖書油盡燈枯的軀體,硬撐著親到會場,民進黨人拉白布條向他「示威抗議」,據說他因此打擊使病情加劇。這些人士今天轉述民意說他貢獻最多,最得人心,歷史的嘲諷,何過於此?
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日前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不同省籍和黨籍的民衆,認爲對台灣社會貢獻最大的總統爲蔣經國;蔣中正和李登輝的評分則不相上下。
蔣經國過世後,報紙上發表了一份寫在十行紙上的遺書,最後寫著:「承命受記王家驊」。外界這才知道,總統辦公室主任叫和*圖*書王家驊。我們新聞界的人也只好承認孤陋寡聞,第一次聽到王家驊這個名字。
今天提到兩位蔣總統,有人動輒冠以「威權」的形容詞。從某些事情看,當然有實據可證;但他們也有不那麼「威權」的時候。老蔣總統想繼續連任,但憲法規定不可以,他就不敢亂動憲法;他左右的重臣王寵惠、王世杰、朱家驊等人對憲政問題也有影響力,他就只能在憲法上蓋個臨時條款的「違章建築」,而不敢打「改造憲法」的主意。較之今天大殺大砍把憲法弄得面目全非,老蔣總統實在
www.hetubook.com.com
不「威權」得很哪!不僅老蔣總統不威權,他身邊也有不「威權」的人,陳布雷就算一個。由於蔣的信任和倚重,當年他可說權傾一時。可是我們今天讀他的書信札記,對他的謙抑內歛、謹守分寸、爲元首分勞而不招怨的「幕僚精神」,實在印象深刻。而當國事不可爲時,他一死以報知遇以明志節。環顧今天的政壇,翻臉如翻書,除了權位利害爭逐,有什麼公誠道義可言?
——原載於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一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