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談美

作者:朱光潛
談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天才與靈感

靈感是潛意識中的工作在意識中的收穫。牠雖是突如其來,卻不是毫無準備。法國大數學家潘嘉賚常說他的關於數學的發明大半是在街頭閒逛時無意中得來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有一個人向來沒有在數學上用工夫,猛然在街頭閒逛時發明數學上的重要原則。在羅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習音樂的白里阿茲,跳出水時也決不會隨口唱出一曲樂調。他的樂調是費過兩年的潛意識醞釀的。
我承認遺傳和環境的影響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牠們都不能完全解釋天才。在固定的遺傳和環境之下,個人還有努力的餘地。遺傳和環境對於人祇是一個機會,一種本錢,至於能否利用這個機會,能否拿這筆本錢去做出生意來,則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資頗高而成就則平凡,他們好比有大本錢而沒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資並不特異而成就則斐然可觀,他們好比拿小本錢而做出大生意。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努力與不努力了。牛敦可以說是科學家中一個天才了,他常常說:「天才祇是長久的耐苦。」這話雖似稍嫌過火,卻含有很深的真理。祇有死工夫固然不盡能發明或創造,但是能發明、創造者卻大半是下過死工夫來的。哲學中的康德、科學中的牛敦、雕刻、圖畫中的瑪珂安傑羅、音樂中的貝多芬、書法中的王羲之、詩中的杜工部,這些實例已經夠證明人力的重要,又何必多舉呢?
杜工部嘗自道經驗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謂「靈感」就是杜工部所說的「神」,「讀書破萬卷」是工夫,「下筆如有神」是靈感。據杜工部的經驗看,靈https://m.hetubook.com.com感是從工夫出來的。如果我們藉心理學的幫助來分析靈感,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
靈感有三個特徵:
從此我們可以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兩句詩是至理名言了。不過靈感的培養正不必限於讀書。人祇要留心,處處都是學問。藝術家往往在他的藝術範圍之外下工夫,在別種藝術之中玩索得一種意象,讓牠沉在潛意識裏去醞釀一番,然後再用他的本行藝術的媒介把牠翻譯出來。吳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為洛陽天宮寺的神鬼,他在下筆之前,先請斐旻舞劍一回給他看,在劍法中得著筆意。張旭是唐朝的草書大家,他嘗自道經驗說:「始吾見公主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王羲之的書法相傳是從看鵝掌撥水得來的。法國大雕刻家羅丹也說道:「你問我在什麼地方學來的雕刻?在深林裏看樹,在路上看雲,在雕刻室裏研究模型學來的。我在到處學,祇是不在學校裏。」
二、牠是不由自主的。有時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無意之中湧上心頭。希望牠來時牠偏不來,不希望牠來時牠卻驀然出現。法國音樂家白里阿茲有一次替一首詩作樂譜,全詩都譜成了,祇有收尾一句(「可憐的兵士,我終於要再見法蘭西!」)無法可譜。他再四思索,不能想出一段樂調來傳達這句詩的情思,終於把牠擱起。兩年之後,他到羅馬去玩,失足落水,爬起來時口裏所唱的樂調,恰是兩年前所再四思索而不能得的。
什麼叫做「潛意識」呢?我們的心理活動不盡是自己所能和-圖-書覺到的。自己的意識所不能察覺到的心理活動就屬於潛意識。意識既不能察覺到,我們何以知道牠存在呢?變態心理中有許多事實可以為憑。比如說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談話、做事、寫文章、做數學題,但是醒過來後對於催眠狀態中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還有許多精神病人現出「兩重人格」。例如一個人乘火車在半途跌下,把原來的經驗完全忘記,換過姓名在附近鎮市上做了幾個月的買賣。有一天他忽然醒過來,發見身邊事物都是不認識的,纔自疑何以走到這麼一個地方。旁人告訴他說他在那裏開過幾個月的店,他絕對不肯相信。心理學家根據許多類似事實,斷定人於意識之外又有潛意識,在潛意識中也可以運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識壓倒潛意識,祇讓牠在暗中活動。在變態心理中,意識和潛意識交替來去。牠們完全分裂開來,意識活動時潛意識便沉下去,潛意識湧現時,便把意識淹沒了。
「天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牠是突如其來的。出於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據靈感的作品大半來得極快。從表面看,我們尋不出預備的痕跡。作者絲毫不費心血,意象湧上心頭時,他祇要信筆疾書。有時作品已經創造成功了,他自己纔知道無意中又成了一件作品。哥德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的經過,便是如此。據他自己說,他有一天聽到一位少年失戀自殺的消息,突然間彷彿見到一道光在眼前閃過,立刻就想出《維特》全書的間架。他費兩個禮拜的工夫一口氣把牠寫成。在覆看原和_圖_書稿時,他自己很驚訝,沒有費力就寫成一本書,告訴人說:「這部小冊子好像是一個患睡行症者在夢中作成的。」
知道格律和摹倣對於創造的關係,我們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關係了。
牠自然有一部分得諸遺傳。有許多學者常歡喜替大創造家和大發明家理家譜,說摩薩有幾代祖宗會音樂,達爾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學家,曹操一家出了幾個詩人。這種證據固然有相當的價值,但是牠決不能完全解釋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賢愚往往相差很遠。曹操的祖宗有什麼大成就呢?曹操的後裔又有什麼大成就呢?
靈感既然是突如其來,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無法可以用人力來解釋麼?從前人大半以為靈感非人力,以為牠是神靈的感動和啟示。在靈感之中,彷彿有神靈憑附作者的軀體,暗中驅遣他的手腕,他祇是坐享其成。但是從近代心理學發見潛意識活動之後,這種神秘的解釋就不能成立了。
最容易顯出天才的地方是靈感。我們祇須就靈感研究一番,就可以見出天才的完成不可無人力了。
靈感就是在潛意識中醞釀成的情思猛然湧現於意識。牠好比伏兵,在未開火之前,祇是鴉鵲無聲的準備,號令一發,牠乘其不備的下總攻擊,一鼓而下敵。在沒有偵探清楚的敵人(意識)看,牠好比周亞夫將兵從天而至一樣。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拿一件淺近的事實來說明。我們在初練習寫字時,天天覺得自己在進步,過幾個月之後,進步就猛然停頓起來,覺得字越寫越壞。但是再過些時候,自己又猛然覺得進步。進步之後又停頓,停頓之後又進步,如此展轉幾次,字纔www•hetubook•com.com寫得好。學別的技藝也是如此。據心理學家的實驗,在進步停頓時,你如果索性不練習,把牠丟開去做旁的事,過些時候再起手來寫,字仍然比停頓以前較進步。這是什麼道理呢?就因為在意識中思索的東西應該讓牠在潛意識中醞釀一些時候纔會成熟。工夫沒有錯用的,你自己以為勞而不獲,但是你在潛意識中實在仍然於無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學家有「夏天學溜冰,冬天學泅水」的說法。溜冰本來是在前一個冬天練習的,今年夏天你雖然是在做旁的事,沒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卻恰在這個不溜冰的時節暗裏培養成功。一切腦的工作也是如此。
生來死去的人何祇恆河沙數?真正的大詩人和大藝術家是在一口氣裏就可以數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創造,有的不能創造呢?在一般人看,這全是由於天才的厚薄。他們以為藝術全是天才的表現,於是天才成為懶人的藉口。聰明人說,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為?用不著去下工夫。遲鈍人說,我沒有藝術的天才,就是下工夫也無益。於是藝術方面就無學問可談了。
從這些實例看,我們可知各門藝術的意象都可觸類旁通。書畫家可以從劍的飛舞或鵝掌的撥動之中得到一種特殊的筋肉感覺來助筆力,可以得到一種特殊的胸襟來增進書畫的神韻和氣勢。推廣一點說,凡是藝術家都不宜祇在本行小範圍之內用工夫,須處處留心玩索,纔有深厚的修養。魚躍、鳶飛、風起、水湧,以至於一塵之微,當其接觸感官時,我們雖常不自覺其在心靈中可生若何影響,但是到揮毫、運斤時,他們都會湧到手腕上來,和圖書在無形中驅遣牠,左右牠。在作品的外表上我們雖不必看出這些意象的痕跡,但是一筆一劃之中都潛寓牠們的神韻和氣魄。這樣意象的蘊蓄便是靈感的培養。牠們在潛意識中好比桑葉到了蠶腹,經過一番咀嚼,組織而成絲,絲雖然已不是桑葉而卻是從桑葉變來的。
三、牠也是突如其去的。練習作詩、文的人大半都知道「敗興」的味道。「興」也就是靈感。詩、文和一切藝術一樣都宜於乘興會來時下手。興會一來,思致自然滔滔不絕。沒有興會時寫一句極平常的話倒比寫什麼還難。興會來時最忌外擾。本來文思正在源源而來,外面狗叫一聲,或是墨水猛然打翻了,便會把思路打斷。斷了之後就想盡方法也接不上來。謝無逸問潘大臨近來作詩沒有,潘大臨回答說:「秋來日日是詩思。昨日捉筆得『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敗。輒以此一句奉寄。」這是「敗興」的最好的例子。
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於環境。假令摩薩生在音階簡單、樂器拙陋的野蠻民族中,也決不能作出許多複音的交響曲。「社會的遺產」是不可蔑視的。文藝批評家常歡喜說,偉大的人物都是他們的時代的驕子,藝術是時代和環境的產品。這話也有不盡然。同是一個時代而成就卻往往不同。英國在產生莎斯比亞的時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當時西班牙並沒有產生偉大的作者。偉大的時代不一定能產生偉大的藝術。美國的獨立,法國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極重大的事件,而當時藝術卻卑卑不足高論。偉大的藝術也不必有偉大的時代做背景,席洛和哥德的時代,德國還是一個沒有統一的紛亂的國家。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